高中地理 3.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探究案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673979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6.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3.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探究案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 3.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探究案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 3.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探究案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背斜能成谷 向斜能成山 1案例主题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重点 背斜怎样成谷 向斜怎样成山 2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3教学目标 1 知道褶皱分为向斜 背斜两种形态 2 理解向斜 背斜岩层形态以及各自所形成的地形 3 能自主分析背斜谷 向斜山的成因 4 学会提出假设 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5 学会反思 6 表达与交流 4探究所需的设备与条件4 5块5厘米左右 颜色各不相同的油泥 如图 能将油泥按压成片状的硬板实验记录单 一提出问题 背斜能成谷 向斜能成山么 在实际地理教学褶皱内容的过程中发现 很多高一年级学生不能够弄明白 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的 应该形成山峰的地貌 而向斜是岩层乡下凹的 应该形成谷地的地貌 为什么有的背斜发展成为谷地 而向斜发展成为山岭呢 这个问题是学生在阅读课本文字和观察课本的示意图之后发现 也就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 褶皱 二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回想思考 山坡上经常会滚下来一些小的碎石块 这是为什么呢 提示 根据山坡的岩石的太阳辐射 温度及日较差 植被覆盖 水体活动等 提出猜想 山坡岩石容易受到物理或化学作用发生崩裂 产生岩石碎块 进而提出主题猜想 1活动设计将学生按照4 5人一组分为若干组每组准备好4 5块如前所述的油泥将油泥按压成2mm左右的片状 最好大小厚度均一 将按压好的油泥分层叠放整齐并记录小组学生合作稍微用力从水平方向上挤压层层叠放好的油泥 观察其褶皱弯曲变化情况以及凸出来和按凹下去的油泥部分是否有裂隙发育并记录 如图 小组讨论 三制定计划 2活动分析第4步是岩层未受到挤压状态下的岩层第5步是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的挤压后岩层的变化情况 学生要能区分背斜和向斜 且观察油泥凸出的顶部和凹下去的地方的裂隙发育情况 可发现凸出来的地方明显有裂隙 而凹下去的地方受到挤压力的作用有少量小褶皱 3活动结论说明 背斜受到张力作用 岩层裂隙比较发育 岩层容易被外力侵蚀 岩层松动后断裂成小碎块在风力水力等外力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先的地方 日积月累由上到下层层侵蚀从而使该地变成为地凹的谷地 而向斜由于受到挤压作用 岩石较坚硬 不易被侵蚀 而且地势较低容易被碎屑物堆积 同时两侧背斜被侵蚀使向斜地势相对升高 最后成为山岭 4评价标准学生在实验期间的表现 实验技能的理解掌握情况 合作能力 填写的实验单的质量等 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 交流实验结果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能力 5设计依据及思考 通过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并通过实验操作验证假设 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通过实验结果交流 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整个实验旨在通过提出问题 假设 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这一严谨的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 学会用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四反思评估 让学生从身边实际现象出发 思考成因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提出猜想假设由于实验处于设计阶段 缺乏具体操作过程整个探究过程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表达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