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670969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0.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直射点的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 速度和周期2 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 方向 速度和周期 3 使学生能够看懂 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 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4 使学生了解昼半球 夜半球 时区 地方时等概念 5 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 并能画出晨昏线 6 理解地方时 区时的成因 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7 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 并能正确画图表示 8 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9 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过程与方法1 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 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2 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3 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 地球的自转 二 地球的公转 1 方向 2 周期 3 速度 1 轨道和方向 2 周期 3 速度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 地球的自转 1 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1 侧视图 2 俯视图 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 侧视图 俯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自西向东 记忆方法 右手 四指半握 大拇指代表地轴指向北极星 四指为自转方向 以下图中 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是 练习 SN NS ABCD D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 地球的自转 2 周期 1个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 恒星 太阳 3600 360059 23时56分4秒 24小时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昼夜更替的周期 在漳州某日21 00时第一次在天空看到了北极星 第二天在天空相同位置再次看到北极星时是几点 练习 20 56 04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 地球的自转 3 速度 1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线速度 1670cos 为纬度 纬度600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2 角速度 除极点外均为150 小时 3 在极点上 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0 A B C 1 比较ABC三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小 D 2 图中D点与哪个点的线速度一样 线速度 A B C角速度 A B C D与B线速度相等 练习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 地球的公转 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4相关内容及图1 17思考 地球公转的方向 轨道 周期 速度 归纳总结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 地球的公转 1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方向 1 方向 自西向东 2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2 地球公转的周期 1个恒星年 365天6时9分10秒3 地球公转的速度 近日点 1月初 较快 远日点 7月初 较慢 1 P14 读图思考 北半球夏半年 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 的日数是186天 冬半年 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 的日数是179天 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这种北半球冬 夏半年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 北半球夏半年时 地球距离太阳较远 公转速度慢 所以用时较长 而冬半年时 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地球公转速度快 所以用时较短 2 P15活动题第二题 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 练习 地轴 自西向东 1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除极点外 各处都相同 150 h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 自西向东 1恒星年 365天6时9分10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二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阅读思考 读P15图1 18 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北半球 及阅读P15 P16相关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2 完成P16活动 3 简要分析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的关系 4 简要分析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关系 若黄赤交角发生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有何影响 归纳 1 赤道平面 是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道平面 是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黄赤交角 是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026 2 3 黄赤交角的角数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 4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是在地球上的南 北纬23026 之间 其最南界 最北界的纬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度数相同 黄赤交角增大 直射点移动的范围也随之增大 黄赤交角减小 则直射点移动的范围也随之减小 二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黄赤交角 1 赤道平面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 黄道平面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 黄赤交角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026 黄赤交角的角数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 4 黄赤交角的影响 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2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 定义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 2 周期 1个回归年 即365天5时48分46秒 3 移动规律 B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画出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上的地球赤道 2 画出在A 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3 下列日子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何处附近 用字母代号 元旦处 七一 处 国庆节处 4 在A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比C位置附近要 因为从日地距离说 A位置接近日点 练习 A C D 快 近 北极近为夏至日南极近为冬至日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 地球的自转 二 地球的公转 1 方向 2 周期 3 速度 1 轨道和方向 2 周期 3 速度 二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黄赤交角 1 赤道平面 2 黄道平面 3 黄赤交角 4 黄赤交角的影响 2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 定义 2 周期 3 移动规律 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直射点的移动 板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 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美国的NBA或者是欧洲的足球赛 若想看直播现场 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甚至是凌晨进行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 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2课时昼夜交替和时差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三 昼夜交替和时差 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 昼夜交替和时差 第一 二段的内容 思考以下问题 1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3 什么是昼夜交替 周期是多少 4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 还有没有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呢 1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 也不透明的球体 同一时刻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2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 圈 晨昏线 圈 的特点 晨昏线 圈 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晨昏线 圈 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 晨昏线 圈 上的太阳高度为00 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0 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0 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0 小时的速度移动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3 昼夜交替 是由于地球不停自转 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 1个太阳日 24小时 4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 不发光的球体 只能接受太阳光 因而有昼夜现象 向着太阳的半球依然是昼半球 背向太阳的半球依然是夜半球 假若地球只公转 而不自转 则会出现周期为一年的昼夜交替现象 归纳 三 昼夜交替和时差 1 昼夜交替 1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 也不透明的球体 同一时刻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2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 圈 晨昏线 圈 的特点 晨昏线 圈 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晨昏线 圈 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 晨昏线 圈 上的太阳高度为00 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0 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0 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0 小时的速度移动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补充 3 昼夜交替 是由于地球不停自转 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 1个太阳日 24小时 4 晨昏线的画法 补充 5 晨线与昏线的判定 补充 三 昼夜交替和时差 2 地方时 阅读思考 请学生看教材P16页最后一段 思考 1 地方时的概念 2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3 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 1 地方时的概念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在同一纬度地区 相对来说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3 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 经度每隔150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0 地方时相差4分钟 归纳总结 1 地方时的概念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在同一纬度地区 相对来说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3 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 经度每隔150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0 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公式 某地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 4分钟 10 两地经度差 地方时的计算法则 东早西迟 东加 西减 两地经度差的计算法则 同向相减 异向相加 三 昼夜交替和时差 2 地方时 1 已知300W的地方时为12时 求600E 600W的地方时 2 已知300E的地方时为12时 求600E 600W的地方时 练习 18时 14时 10时 6时 已知300W的地方时为12时 求600E 600W的地方时 例 第一步 求300W 600E两地的经度差 300W 600E异向 根据 同向相减 异向相加 法则 300W 600E的经度差 300 600 900第二步 求300W 600E两地的时差 经度每隔150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0 地方时相差4分钟 900 150 6小时或900 4分钟 10 360分钟 6小时第三步 利用公式求600E的地方时 某地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 4分钟 10 两地经度差 且600E在300W以东 根据 东加西减 法则 得 600E的地方时 12时 6时 18时 600E的地方时为18时同理可得 600W的地方时为10时 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 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 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 时间计算等问题 3 时区和区时 三 昼夜交替和时差 1 时区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跨经度150 2 区时 各时区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作为本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 一小时转15个经度 因此 国际上规定 每隔15 划为一个时区 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 从西经7 5 至东经7 5 划为中时区 或叫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 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 在中时区以西 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 5 合为一个时区 称为东西十二区 时区的划分 0 180 180 22 5 W 7 5 W 7 5 E 22 5 E 172 5 W 172 5 E 0时区 西一区 东一区 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 共划分1 11 11 0 5 0 5 24个时区 3 时区和区时 三 昼夜交替和时差 3 计算 求时区数 已知该地经度 求时区数 该地所在时区数 该地经度 150 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方向不变 求某时区的中央经线 该时区的中央经线 该时区的时区数 150 方向不变 求区时 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时区差 1小时 注 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 即东 西 时区差 的计算法则同 经度差 的计算法则 即同向相减 异向相加 练习 1 求72 W 156 E所在的时区 西5区东11区2 求东5区 西11区及1270W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75 E165 W1200W3 已知东8区的区时为12时 求西2区 东2区 东10区和980E所在时区的区时 11 00 2 006 0014 00 4 分区计时法与特别计时法 3 时区和区时 三 昼夜交替和时差 4 国际日期变更线 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三 昼夜交替和时差 1 特点 2 日期变更法则 原则上是1800经线 为照顾附近国家居民生活的方便 国际日界线实际上并不与1800经线完成重合 而是有所曲折 白令海中 阿留申西 新西兰东 今天 和 昨天 的分界线 自西向东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 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东退西增 日界线1800 自西向东 向东越过日界线 减一天 向西越过日界线 加一天 今天 昨天 补充 地球上的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 1 自然日界线 即0点所在的经线 它是不断变化的 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 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 人为日界线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界线 原则上以180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简称日界线 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 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3 不同日期及同一天范围的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从0时经线到1800经线之间范围为新的一天 今天 余者为旧的一天 昨天 新的一天 今天 所占的范围比重 1800经线的地方时 24 特别提醒 1800经线与日界线不是一回事 它们两者并不完全重合 因此 过1800经线 不一定过日界线 所以只有过日界线日期才变 过1800经线 日期可能变 也可能不变 1 由图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为春分日 1800经线上正值日出B 若为夏至日 北京时间为18点C 若为秋分日 本初子午线上正值日出D 若为冬至日 本初子午线地方时为0点 2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 将会 A 今天的范围不断扩大B 昨天的范围不断扩大C 明天的范围不断扩大D 今天和明天平分 点拔 A从图中可以看出今天的比例为1 4 即1800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若为春分日 1800经线上正值日出 若为夏至日 北京时间为2点 若为秋分日 本初子午线上为18点 为日落 若为冬至日 本初子午线地方时为18点 点拔 A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 1800经线的地方时在增大 今天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练习 读右图 回答下列问题 四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地转偏向力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2 偏转规律 右偏 左偏 不偏转 思考 你觉得长江三角洲河口的河道会向哪个方向偏移 加固长江大堤时 你认为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 为什么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的河道向右偏 导致南岸冲刷 北岸淤塞 因此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右岸 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 两种运动同时存在 紧密联系 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就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 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五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阅读思考 读P19图1 23 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及阅读P18 P18相关内容 回答P19 读图思考 的相关问题 23026 N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 昼越长 南半球反之 赤道上昼 夜 以23026 N为中心向南北递减 66034 N及其以北地区极昼 66034 S及其以南地区极夜 23026 S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 昼越长 南半球反之 赤道上昼 夜 以23026 S为中心向南北递减 66034 N及其以北地区极夜 66034 S及其以南地区极昼 00赤道 全球昼 夜 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递减 无 归纳总结 五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北半球同一纬度地区随季节的变化昼夜等长昼渐长 昼 夜昼最长春分夏至冬至秋分昼最短昼渐短 昼 夜昼夜等长 昼渐长昼短于夜 昼长于夜昼渐短 同一纬度 一年中最长昼长与最短昼长之和为24 昼长 夜长 24 小时 昼长 12 日出地方时 2昼长 日落地方时 12 2昼长 昼弧 150夜长 夜弧 150 2 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 五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B A D C E 12 00 日出地方时 日落地方时 0 00 24 00 AB BCAB BC 昼长DA CEDA CE 夜长AB BC DA CE 24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1 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是指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在一天中 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该地的正午 即该地的地方时12 00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春 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太阳辐射最强 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太阳辐射最弱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太阳辐射最强 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太阳辐射最弱 南北回归线之间 太阳直射时最大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 其中赤道有两次最小值 冬至和夏至日时 其余的有一次最小值 北回归线极其以北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每年有一个最大值 一次最小值 五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直射点90 晨昏圈0 正午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H 900 纬度差纬度差 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 同向相减 异向相加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1 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五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求漳州 240N 1180E 春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例 春分日 H 900 240 00 660夏至日 H 900 240 23026 89026 冬至日 H 900 240 23026 42034 4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导学 P20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 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就可以根据 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 的规律 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 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 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 见图甲 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最小楼间距L hcotH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1 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导学 P20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H 900 纬度差 五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 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a h 90 如图乙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日期 日影长短及方向 在太阳直射点上 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日影越短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日影越长 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远离太阳的方向 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北方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南方 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正午日影则有南 北朝向的变化 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 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 获得太阳光热多 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 因此在相同高度 阳坡温度较高 阴坡温度较低 从而影响到同一自然带在阴 阳坡的分布高度 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使得太阳辐射既有时间的变化 也有空间的变化 全球同纬度地区 除赤道外 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形成四季 全球不同纬度地区 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 据此可划分为五带 六 四季更替和五带 1 四季更替 1 天文四季 夏季 白昼最长 太阳最高 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冬季 白昼最短 太阳最低 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春 秋季 是夏 冬两季的过渡季节 获得太阳辐射居中 2 气候四季 春季 3 4 5月 夏季 6 7 8月秋季 9 10 11月 冬季 12 1 2月2 五带的划分 依据 不同纬度带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标准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有无极昼 极夜现象 界线 南北回归线 23 26 N S 南北极圈 66 34 N S 是直射现象的边界 有且只有一次直射 是极昼 夜 现象的边界 有且只有一天极昼极夜 晨昏线 圈 的特点 晨昏圈是平分地球的大圆 周长约为4万千米 晨昏线 圈 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晨昏线 圈 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 晨昏线 圈 上的太阳高度为0 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 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晨昏线平分赤道 且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晨线与昏线的交点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或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晨线与昏线的交点的纬度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的点 此点与极点间有极昼或极夜现象 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0 小时的速度移动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其余的见 导学 P15 规律总结 晨昏线的特点 补充 晨昏线的画法 与太阳光线垂直 平分赤道 二分日时 晨昏线 圈 与经线圈重合 二至日时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补充 春分或秋分 冬至日 夏至日 晨线与昏线的判定 导学大课堂 P14 这里只介绍第一种方法自转法 第一种方法 自转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是昏线 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是晨线 如图1 这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BC线是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 为昏线 AB线是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 为晨线 第二种方法 时间法 图1中A C B三点分别是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和某一纬线 极圈 的切点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A为6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C点为18时 据此也可以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 第三种方法 昼夜半球法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 西侧为晨线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 西侧为昏线 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