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647960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35分)1. (1分)读拼音,写词语。 fi jj huti dngti b_fng xuxio yhu dumi l_2. (2分)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薄荷(b)卡住(k)憧憬(chng)祈祷(do)B . 闷雷(mn)冲我说(chng)均匀(jn)拯救(chng)C . 着迷(zho)磨盘(m)泼洒(p)偏僻(p)D . 风号浪吼(ho)垃圾(j)清幽(yu)奇迹(j)3. (2分)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相依为命。( )A . 相互 B . 认为4. (2分)请为上联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下联( ) 上联:马蹄踊跃驰千里下联:_A . 吉羊贺岁报平安B . 羊角扶摇上九霄C . 羊群拥起千堆雪D . 羊毫尽绘好春光5. (2分)下面标点符号的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们从课文中了解了孔子、苏格拉底和福楼拜等许多老师的故事。B . 爸爸问我:“爱如茉莉”这篇文章你看完了吗?C .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D .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6. (2分)下列诗词不是描写田园风光的一项是( )。 A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C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7. (10分)“素不知道”、“三荤一素”、“朴素”中“素”的意思相同。 8.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缩句)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用划线的字造句)。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改成反问句)9. (2分)诗歌欣赏出 塞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情景?10. (2分)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秋雨,淅淅沥沥,_;山泉,叮叮咚咚,_;鸟儿,啾啾啼鸣,_;雷暴,轰轰隆隆,_。唱着一支清冽的歌 唱着一支粗犷的歌唱着一支缠绵的歌 唱着一支婉转的歌A . B . C . D . 11. (5分)按要求完成句子。 (1)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终于”说明了_。用“终于”写一句话:_。(2)照样子,补充句子。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_,_。(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改为陈述句) (4)家里的一切对于爸爸妈妈都非常熟悉。(修改病句)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36分)12. (8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国旗,冉冉升起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_的人已从_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的举行。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军乐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_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36名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是60人的军乐队。_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_。“敬礼!”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庄严、肃穆、神圣。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_,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1)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横线上。 英姿勃发 冉冉上升 心潮澎湃 万头攒动 四面八方 成千上万(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霎时_ 迫切_注视_ 威严_(3)解释下列词语。 人头攒动:_心潮澎湃:_(4)本文描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依次记叙的是_、升旗盛况、_、升旗后人们的心情。 (5)写出最能表现人们激动心情的句子_。 13.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这里的“子”指的是_。(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_(3)这三个句子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谈了学习方法,谈了_谈了与人沟通的气度。14.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 A . 面对,面临B . 靠近,挨近C . 照着,根据(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 A . 梅花艳丽俊秀B . 梅鸡图太有味道C . 想临摹梅鸡图(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A . 酸甜苦辣等味B . 香、臭等味C . 画的意境(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 .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B .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C .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三、 习作与表达 (共1题;共5分)15. (5分)习作。 在学校里或学校外,你都参加过哪些活动?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写下来。要求:题目自拟,把活动的过程及为何印象深刻等写清楚。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3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1-2、11-3、11-4、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36分)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4-1、14-2、14-3、14-4、三、 习作与表达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