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二章古诗鉴赏专题三考点突破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647235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1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二章古诗鉴赏专题三考点突破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二章古诗鉴赏专题三考点突破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二章古诗鉴赏专题三考点突破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分清各种技巧 掌握审答规范 专题三考点突破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特殊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 简单地说包括各种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鉴赏表达技巧 就是辨识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艺术构思 分析这些技巧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掌握四类表达技巧的特点和效果 掌握表达技巧题的审答规范 内容索引 掌握四类表达技巧的特点和效果 一 全面掌握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1 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2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3 终岁不闻丝竹声 4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 拟物 夸张 借代 比喻 夸张 5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6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7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8 主人下马客在船 9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10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比喻 夸张 设问 借代 对偶 双关 互文 对比 借代 比喻 夸张 2 2016 山东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子 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 灯火青荧对客船 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 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鉴赏这首小令前两句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 时间是入夜 地点是洞庭湖 遥岸青荧的灯火 衬托出了客船的冷寂 洞庭边 灯火青荧 形象 色彩都有如绘画 足见作者驾驭语言及构筑意境的纯熟能力 孤舟无伴 船外又是昏茫茫的一片 可想而知作者只能蜷缩 在船舱中 朔风吹老梅花片 是意味深长的一笔 它补出了严冬的时令 还以其若实若虚的意象启人寻绎 在 夜泊洞庭边 的迷茫夜色中 是不可能望见 梅花片 的 可见全句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觉 结合题目的 舟中 二字 则可发现此处的 朔风 实是作者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 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 反映了朔风的劲烈 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 吹老梅花片 的联想 于是才有 推开篷 细看究竟的相应举动 这样看来 朔风 在这里还有陡至的意味 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 却得到了 雪满天 的全新发现 事出意外 惊喜顿生 难怪要 诗豪与风雪争先 了 这一句中的 豪 字 不只属于 诗 也是对 风雪 的形容 一是它表现了风雪的劲猛 二是也说明了湖上风雪翻飞之景象 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 这首小令多能从无字之处读得隐微之意 再次证明了作者遣字构象的佳妙 以下写风 雪与诗情搅成一片 难分难辨 活脱脱一幅江天风雪行吟图 风雪催诗 一笑琅然 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 全曲步步设景 层层推进 入情入理而又出新出变 是元散曲羁旅题材中一首开阔雄壮 别开生面的作品 分析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 诗和雪缴缠 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 比拟 排比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 用 争先 鏖战 把 诗豪 风 和 雪 拟人化 诗和雪缴缠 用 缴缠 将 诗 拟物 把抽象的 诗 具象化 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 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 诗和雪缴缠 构成排比句 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 渲染了气氛 解析 本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首先 题干中的句子由三个结构相似 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句构成 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风 雪 诗情搅成一片 难分难辨的情景 渲染了一种豪壮的气氛 其次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 中 用 争先 鏖战 等描述人的词来修饰 诗豪 风 和 雪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和雪缴缠 中 用 缴缠 形容无形的 诗 使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将 诗 具象化 写出了风雪交加的壮美之景 表现了作者迸发的诗情 概括答案时要注意 因为题干明确指出这三句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 所以要把拟人和拟物归结为 比拟 这一种修辞手法 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 除 考试说明 规定的比喻 比拟 拟人 拟物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复 设问 反问外 另有对比 顶真 互文 双关等 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 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 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 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精要点拨 二 重点掌握两种表达方式 描写 抒情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和抒情 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 重合之处 一 描写1 描写技巧概述描写从对象上看主要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考查的重点是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要求选取典型景物 讲究描写角度 这些角度有 时间角度 如晨昏 冬夏 古今等 空间角度 如正与侧 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 远与近 内与外 高与低等 感觉角度 如视觉与听觉结合 视听结合 味觉与触觉等 讲究手法 这些手法有 正侧结合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声色结合 明暗结合 点面结合 白描工笔 细节描写 对比衬托等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 语言 动作 心理 细节描写及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边练边悟1 判断下列诗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技巧 1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2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3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4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5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6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视听结合 绘声绘色 远近结合 高低结合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反衬 2 2015 江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 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 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 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 注 无余地 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 堆积案头 谓文书甚多 鉴赏这首诗写诗人在秋天到窦员外落成的新居参加宴饮后的感受 作品生动地描绘了新居周围的优美景色 风景中处处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首联一开始就直抒胸臆 开颜 下文即围绕此展开 渠水环绕的新居 周围群山在秋色的点缀下显得愈发动人 而新居旁边 碧松通月 红药待春 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在写景时 由远及近 由外而内 极富层次 碧松 红药 色彩斑斓 此情此景 让诗人流连忘返 无怪平日文书甚多忙得不可开交的诗人 也偷得半日闲 想要长留此间了 这首诗 短短八句 情景交融 读后如随诗人踪迹 看到一幕幕动人的画卷 简要赏析颔联 颈联的写景艺术 答案 选取景物 铺陈描摹 一渠水 数点山 碧松 红药 移步换景 富有层次 由远及近 由外而内 虚实结合 寓情于景 通月朗 待春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写景手法 写景艺术 就是写景时运用的艺术手法 颔联写新居周围 渠水 秋色 点山 之景 是远景 实写 颈联由在新居内栽种的松树 芍药 联想到了碧松朗月 红药开放之景 是近景 虚写 表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怀 这两联诗人由新居之外 到新居之内采用了移步换景 由远及近 虚实结合等手法铺陈写景 景中含情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曲二首 其一 周朴一阵风来一阵砂 有人行处没人家 黄河九曲冰先合 紫塞三春不见花 诗中 有人行 的 人 是指什么人 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 指在边关巡逻的士兵 使用了环境烘托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用塞外荒凉 寒冷 艰苦 恶劣的自然环境来烘托边关将士的守土爱国精神 2 重点描写技巧 1 正侧结合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二首 其一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鉴赏林逋种梅养鹤成癖 终身不娶 世称 梅妻鹤子 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 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首联以梅不畏严寒 笑立风中起句 众 与 独 字对出 言天地间只有此花 这是何等的峻洁清高 然而梅品虽高 却不骄傲 只在一方小园而且是山间小园实际是空中楼阁中孤芳自赏 这又是一种何等 丰富的宁静 与充实的美丽 颔联是最为世人称道的 它为人们送上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 上句轻笔勾勒出梅之骨 疏影 状其轻盈 翩若惊鸿 横斜 传其妩媚 迎风而歌 水清浅 显其澄澈 灵动温润 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 暗香 写其无形而香 随风而至 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 浮动 言其款款而来 飘然而逝 颇有仙风道骨 月黄昏 采其美妙背景 从时间上把人们带到一个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的动人时刻 从空间上把人们引进一个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似的迷人意境 首联极目聘怀 颔联凝眉结思 上二联实写 下二联虚写 颈联 以物观物 霜禽 指白鹤 偷眼 写其迫不及待之情 因为梅之色 梅之香这种充满了诱惑的美 粉蝶 与 霜禽 构成对比 虽都是会飞的生物 但一大一小 一禽一虫 一合时宜一不合时 画面富于变化 断魂 略显夸张 用语极重 将梅之色 香 味推崇到 极致的美 尾联 微吟 实讲 口中梅 也 微 言其淡泊雅致 如此咀嚼 虽不果腹 然可暖心 洁品 动情 铸魂 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 至此诗人对梅的观赏进入了冯友兰所说的 天地境界 人们看到的则是和 霜禽 粉蝶 一样迫不及待和如痴如醉的诗人 一个梅化的诗人 苏轼曾在 书林逋诗后 说 先生可是绝伦人 神清骨冷无尘俗 四库全书总目 说 其诗澄澹高逸 如其为人 可知其言不谬 该诗之神韵正是诗人幽独清高 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分析本诗写梅花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首联与颔联是正面描写 首联直写梅花在 众芳摇落 时节仍能在园中独自傲然盛放 展现妍丽 颔联中 疏影横斜 暗香浮动 从正面分别描写出梅花横斜交错 摇曳动人的姿态 神韵及其独有的清淡怡人的幽香 颈联与尾联是侧面烘托 颈联写 霜禽 与 粉蝶 受梅花的吸引 侧面烘托梅花的美好形象 尾联从诗人抒情的角度 烘托梅花品格 说只有诗人的低吟品赏才可以与梅花的品格相般配 是容不得世俗的 檀板与金樽 歌舞饮宴 染杂其间的 全诗正侧结合 使梅花的美好形象更加丰满 突出了梅花高雅 高洁的品格 充分地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答案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 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 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 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 明眸皓齿 貌若天仙 即为正面描写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则为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有时比正面描写更能使对象鲜明 突出 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精要点拨 2 动静结合 下列唐人诗句中 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 桥响犬遥吠 庭空人散眠 许浑 夜归丁卯桥村舍 B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李白 秋浦歌 C 寒树鸟初动 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 途中早发 D 鹤鸣楚山静 露白秋江晓 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 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鉴赏这首诗写夜泊之景 诗人写月夜 不从空中之月写起 而写水中月影 江月 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 去人只数尺 是说月影靠船很近 江清月近人 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 江中月影近人 画出了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的江间月夜美景 境界是宁静而安谧的 第二句写舟中樯杆上挂着照夜的灯 在月 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 桅灯当有纸罩避风 故曰 风灯 其时江上并没有风 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 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近了 一 二句似乎都是写景 但读者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 第一句已点出 人 这就是诗人自己 从 江月 写到 风灯 从舟外写到舟内 由远及近 然后再写到江岸 又由近移远 由于月照沙岸如雪 沙头景物隐约可辨 夜宿的白鹭蜷曲着身子 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 它们睡得那样安恬 与环境极为和谐 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 这和平境界的可爱 唯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 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诗人对着 沙头宿鹭 不禁衷心赞美夜的 静 美 由于他与自然万类息息相通 这 静 与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 竹里馆 的寂静幽独该有多么不同 忽然船尾传来 拨剌 的声响 使凝神谛视着的诗人猛地惊醒 他转向船尾 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跃起一条大鱼 在夜空中划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后 又潜入水中 诗歌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 静 字 末句却写动 写声 似乎破了静谧之境 然而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 以动破静 愈见其静 以 声破静 愈见其静 这是陪衬的手法 适当把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 可以强化总的基调 这是诗 画 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 诗歌后两句分写鸟 鱼 一静一动 相反相成 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 写得逼真 亲切而又传神 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此诗乍看上去 四句分写月 灯 鸟 鱼 各成一景 不相联属 确是 一句一绝 然而 诗人通过远近推移 动静相成的手法 使舟内舟外 江间陆上 物与物 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 浑融一体 读之如身历其境 由境会意 因而绝不是什么 断锦裂缯 胡应麟 老去诗篇浑漫与 从诗题 漫成 可知该诗是诗人一时得心应手之作 这种工致而天然的境界不是徒事雕章琢句者所能达到的 诗歌后两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诗人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白鹭蜷曲着身子 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 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 一静一动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答案 动静结合 是指在一首诗歌中既有动态描写 又有静态描写 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以动写静 二是以静写动 动静结合 往往和衬托相关 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 相互映衬 以动写静 或称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如王维 山居秋暝 中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 是静景描写 山泉清冽 流泻山石之上 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 流势增大 从石上流过 淙淙有声 以动衬静 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贾岛 题李凝幽居 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以响衬静 与王籍 入若耶溪 中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有异曲同工之妙 精要点拨 以静写动 动静结合 如李白 望庐山瀑布 中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借这形如香炉 经日光照射而云蒸霞蔚 紫烟缭绕的高大山峰 为壮美的瀑布制造阔大而神奇的背景 突出瀑布这一主要景观 瀑布自 前川 奔泻而下 近看自然极有动感 然而诗人却在 遥看 着一 挂 字 便化动为静了 使得整条瀑流如玉帘垂空 又如白练高悬 第三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由静转动 极写瀑布悬空飞注 势不可当的气势 3 细节描写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鉴赏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 难免焦躁不安 这大概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 以此入诗 就难以写得蕴藉有味 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 却写得深蕴含蓄 余味无穷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诗歌前两句写景 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 梅雨季节 阴雨连绵 池塘水涨 蛙声不断 乡村之景是那么清新恬静 和谐美妙 但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人在这里并非为写景而写景 而是于景中寄寓了他独自期客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家家雨 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 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 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 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 处处蛙 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 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 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 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 形象而真切地表现出在夜深人静之时 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独特心理感受 遍布乡村 连绵不断的骤雨 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的蛙声 本来十分和谐美妙 但令人懊恼的是 这绵绵阴雨 阻挡了友人如约 如鼓的蛙声 扰乱了诗人的心境 此时此刻 诗人多么希望友人风雨无阻 如期而至 和他一起举棋消愁 有约不来过夜半 这一句才点明了诗题 也使得上面两句景物 声响的描绘有了着落 与客原先有约 但是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 无疑是因为这绵绵不断的夜雨阻止了友人践约 夜深不寐 足见诗人期待之久 希望之殷 至此 似乎已将期客不至的情形写尽 然而末句一个小小的衬垫 反令诗意大为生色 闲敲棋子落灯花 此句只是写了诗人一个小小的动态 然而这个动态 将诗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 因为孤独一人 下不成棋 所以说 闲敲棋子 棋子本不是敲的 但用来敲打 正体现了诗人孤独中的苦闷 闲 字说明了无聊 而在这个 闲 字的背后 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 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 往往会下意识地做一种单调机械的动作 像是有意要弄出一点声响去打破沉寂 冲淡忧虑 这里的 闲敲棋子 正是这样的动作 落灯花 固然是敲棋所致 但也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 期客时间长的情形 诗人怅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敲棋这一细节中 包含了多层意蕴 有语近情遥 含吐不露的韵味 可见艺术创作中捕捉典型细节的重要 这首诗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前两句写户外的 家家雨 处处蛙 直如两部鼓吹 喧聒盈耳 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 枯坐敲棋 寂静无聊 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 通过这种对照 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由此可知 赵师秀等 四灵 诗人虽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现 其实颇有精心结撰的功夫 闲敲棋子 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 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末句 闲敲棋子 是一个细节描写 诗人与友相约 可是时间已过夜半 客人还未到来 诗人百无聊赖之际 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敲打 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一细节貌似闲暇 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 答案 细节描写 是指对古诗词中的人物 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 某一特征 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 深入的描写 古诗词一般篇幅短小 不会有大量篇幅的细节描写 但是 即使是短小的篇章 也不可忽视其中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 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 揭示思想情感等作用 精要点拨 二 抒情 2016 上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唐 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 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 三城戍 西山三城的堡垒 三城 与吐蕃临界 为蜀边要塞 南浦句 南浦 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 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涓埃 细流与微尘 比喻微小 鉴赏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 761 成都草堂 诗以 野望 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 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联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 西山 在成都西 主峰终年积雪 因此以 白雪 形容 三城 松 维 保三州 在今四川松潘 理县一带 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 是蜀地要镇 南浦 南郊外水滨 清江 锦江 万里桥 在成都城南 中间两联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 三 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 自伤流落的情思 风尘 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杜甫有四弟 颖 观 丰 占 只杜占随他入蜀 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此时 一身遥 客西蜀 如在天之一涯 诗人怀念家国 不禁 涕泪 横流 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 六句又由 天涯 一身 引出残年 多病 未 贡微力 无补 圣朝 的内愧 供 付托 涓埃 滴水 微尘 指毫末之微 杜甫时年五十 因此说已入 迟暮 之年 他叹息说 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 多病 之身 但 未有 丝毫贡献 报 答圣朝 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 但报效李唐王朝之心 却始终未改 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 中间四句 由于连用对偶而将诗人的家国之忧 身世之感 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 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尾联点出 野望 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 人事 人世间的事 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 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 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 日 转 萧条 的隐忧 这是结句用意所在 诗人从草堂 跨马 走 出 南 郊 纵目四 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 是近望之景 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 他由 三城戍 引出战乱的感叹 由 万里桥 兴起出蜀之意 这是中间两联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 跨马出郊 极目 四 望 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 却驱迫他由 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 兄弟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 一时间 报效国家 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思想感情 集结心头 尤其为 迟暮 多病 发愁 为 涓埃 未 答 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 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 在艺术结构上 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全诗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情感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全诗表现了诗人感伤时局 怀念诸弟 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 首联写诗人野望所见的 西山 和 清江 凄清景色 融情于景 中间两联写诗人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 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 自伤流落的情思 暮年 多病 未有 丝毫贡献报答 圣朝 的惭愧 尾联写出诗人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 日 转 萧条 的隐忧 答案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 抒情是古诗创作中运用最多 最重要的表达方式 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 乐景哀情 哀景乐情等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象征 托物寓理 借人抒情 借事抒情 即事感怀 借古抒情 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 用典抒情 等 另有对比 衬托等手法 其实 间接抒情就是借物 景 人 事 古事等进行的抒情 间接抒情的手法与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 精要点拨 三 重点掌握七种常考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等同于表达技巧 狭义的主要包括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抑扬结合 以小见大 象征 衬托 对比 联想想象 用典等 下面就重点介绍几种常考的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 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绵谷 地名 今四川广元县 蔡氏昆仲 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鉴赏这是一首抒写 离愁别恨 的诗 追忆昔游 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是这首七律的双重主题 首联以赋体叙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 锦江是名胜之地 能去游一次 已是很高兴 很幸福的了 更何况是 一年两度 又是在极适于游览的季节 两个 值 字 蕴含际此春秋佳日之意 这两句所携带的感情 直灌全篇 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 极写所见之美 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 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 这两句分别承 前值东风 与 后值秋 而来 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 上句写春景 下句写秋景 明明是诗人多情 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 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芳草白云 春游锦江时 锦江畔春草芊眠 诗人为之流连忘返 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 好像友人一样 对自己依依有情 似乎有意绊着马蹄 不让离去 秋游锦江时 秋云舒卷 云与楼相映衬而景色更美 故称 好云 诗人为之神摇目夺 却说是那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 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 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 碍马 遮楼 不说有人 而自见人在 用笔简练含蓄 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 碍 遮 两字用笔迂回 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之妙 而且带有几分俏皮的味道 就像把 可爱 说成 可憎 或 讨厌 一样 这里用 碍 与 遮 描述使人神往不已的开心事 正话反说 显得别有滋味 这两句诗 诗人以情取景 以景写情 物我交融 意态潇洒娴雅 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 极言别去之难 在离人眼里 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的离去而牵绕着别恨 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 美丽多情的锦江 的确使人魂牵梦绕 肝肠寸断 中间两联分别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 空中好云 山脉 河流的可爱和多情 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 寄托对他们的怀念 诗人只说锦江的草 云 山 水的美好多情 而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 含蓄而有韵味 尾联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 再次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诗人把中间两联 芳草 好云 断山 流水 的缠绵情意 都归落到对友人的怀念上去 说 今天因为怀念你们 回头远望锦江 只见远树朦胧 云遮雾绕 用乔木高耸 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自己的情思 结束全篇 情韵悠长 余味无穷 这首诗感情真挚 形象新颖 结构严整工巧 堪称一件精雕细琢 玲珑剔透的艺术精品 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以情取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或 移情手法 拟人手法 颔联中 芳草 碍马 好云 遮楼 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芳草和好云 说它们像友人一样 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 遮楼台 表现了朋友对客人 自己 的热情和殷勤 颈联说山牵着 别恨 水带着 离声 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难舍 答案 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 高考最常考的表现手法 虽然从专业角度看 它与融情于景是有区别的 但在实际考试中这两种手法是等同的 借景抒情 是指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 它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 蕴藉悠远 深切动人 当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时 一般不叫 借景抒情 而叫 乐景写哀 或 哀景写乐 或者干脆叫 反衬 精要点拨 2 托物言志 托物言情 2010 山东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 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 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 起 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 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 怆悢 使心伤 注 商风 秋风 怆悢 li n 悲伤 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诗 写了凤凰的悲剧 凤凰立身高洁 志向远大 但羽翼为秋风所伤 已无法飞翔 阮籍以 凤凰 自喻 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 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及报国无门的忧伤 但恨处非位 怆悢使心伤 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况 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 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清朝饮醴泉 延颈望八荒 这四句描写凤凰性情高洁 心系苍生 却独自一个 没有同伴 没有共鸣 这样的处境是和阮籍自身一致的 这首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借 凤凰 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阮籍以隐约曲折的诗风著称 此诗犹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 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 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 或 比兴 象征 的手法 以凤凰自喻 或 象征诗人自己 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 或 报国无门 的悲伤情怀 答案 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心志时 不是直接抒情 而是将情志寄托在对某一外物的咏叹描摹之中 从而收到情蕴物中 物涵情志的艺术效果 精要点拨 3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2013 天津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原词见本专题考点二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例 白苎新袍入嫩凉 是实写 点明时令 春蚕食叶响回廊 是想象他在静静的考场上 沙沙 地写字 如 春蚕食叶 是虚写 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 是虚写 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虚实相生 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答案 词中的 实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 实境 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 词中的 虚 看不见 摸不着的虚象 是词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 是通过词人主观想象得到的 例如词中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写词人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是写实 最后两句是词人想象的 属于写虚 解析 虚实结合是对于一个描写对象 可以写其眼前之景 现实之景 也可以写假设之景 想象之景 回忆之景 前者是实写 后者是虚写 虚实结合 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 相得益彰 使形象鲜明 并使诗歌容量增大 精要点拨 4 衬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鉴赏第一句 不说 鸡唱 不说 晨起 不说 开门 不说 整车 或 动征铎 而说主人公已在旅途中行进 行 得特别 早 既不是用 未五更 之类的语言说出 也不是用 流萤 栖禽 渔灯 戍火 残月 之类来烘托 而是通过诗人 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来 驼褐 露水不易湿透 诗人穿上此衣 可见其上路之早 而 露侵驼褐 以至于感到 晓寒 其行之久 已不言而喻 第二句 诗人不写 月 而写 星斗 星斗阑干分外明 这是颇有特征性的景象 阑干 纵横貌 古人往往用 阑干 形容星斗 如 月没参横 北斗阑干 之类 月明则星稀 星斗阑干 而且 分外明 说明这是阴历月终 即所谓 晦日 的夜晚 此其一 露 那是在下半夜晴朗无风的情况下才有的 晴朗无风而没有月 星斗 自然就 阑干 就 明 写景颇为确切 细致 此其二 更重要的还在于写 明 是为了写 暗 黎明之前 由于地面的景物比以前 分外 暗 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 分外 明 第三句 寂寞小桥和梦过 可以说 立片言以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 以梦与 寂寞小桥 结合 意象丰满 令人玩索不尽 赶路而做梦 一般不可能是徒步 独自骑马 一般也不敢放心地做梦 明乎此 则 寂寞小桥 竟敢 和梦过 其人在马上 而且有人为他牵马 不言可知 第一句不诉诸视觉写早行之景 却诉诸感觉写寒意袭人 这是耐人寻味的 联系第三句 这 味 也不难寻 过 小桥 还在做梦 说明主人公起得太 早 觉未睡醒 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 及至感到有点儿 寒 才耸耸肩 醒了过来 原来身上湿漉漉的 一摸 露水已侵透 了 驼褐 睁眼一看 星斗阑干分外明 离天亮还早 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 进入梦乡 既进入梦乡 竟知道在过桥 那是因为他骑着马 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出的响声惊动了他 意识到在过桥 于是略睁睡眼 看见桥是个 小桥 桥外是 稻田 又蒙眬着进入半睡眠状态 第一句写感觉 第二句写视觉 三 四两句 则视觉 触觉 听觉并写 先听见蹄声响亮 才略开睡眼 小桥 和 稻田 当然是看见的 而 稻田深处草虫鸣 则是 和梦 过 小桥 时听见的 正像从响亮的马蹄声中意识到过 桥 一样 草虫 的鸣声不在桥边而在 稻田深处 也是从听觉判断出来的 诗人在这里也用了反衬 手法 寂寞小桥和梦过 静中有动 稻田深处草虫鸣 寂中有声 四野无人 一切都在沉睡 只有孤寂的旅人 和梦 过桥 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 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 才会感到 寂寞 寂寞 所包含的一层意思 就是因身外 无人 而引起的孤独感 而 无人 在这里又表现天色尚 早 寂寞 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 就是因四周 无声 而引起的寂寥感 而 无声 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 早 比齐己 江行早发 所写的 鸟乱村林迥 人喧水栅横 要 早 得多 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就表现在诗人通过触觉 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 描绘了一幅独特的 早行 甚至可以说是 夜行 图 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 主人公在马上摇晃 时醒时睡 时而睁眼看地 时而仰首看天 以及凉露湿衣 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 都宛然在目 天上地下或明或暗 或喧或寂 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 也一一展现在眼前 该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 反衬了夜色之暗 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心中由漂泊而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 答案 衬托又称 映衬 陪衬 为了表现 突出主要的人或物 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 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 分为正衬 反衬两种 正衬 就是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 也叫 烘托 旁衬 如李白 赠汪伦 中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用 桃花潭水 形象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反衬 就是用次要内容从反面烘托主体 一般包括美丑相衬 乐哀相衬 动静相衬 明暗相衬 有无相衬等 精要点拨 5 对比 2013 四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 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 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 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 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 九日 农历九月九日 即重阳节 韩魏公 即韩琦 时为丞相 金罍 泛指酒盏 曲台 指太常寺 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鉴赏乙巳年重阳节 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 席间韩琦赋诗 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 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 时苏洵已四十八岁 年近半百 故首联说 晚岁登门 诗人自称 不才 且冠以 最 字 并以自己的 萧萧华发 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相映衬 表面自谦 实际充满了怀才不遇之感 颔联又出句以 不堪 承 最不才 以 延东阁 承 金罍 表达对韩琦宴请的谢意 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 汉武帝时公孙弘自举贤良 数年而至宰相 于是起客馆 开东阁以延贤人 诗人即以公孙弘喻韩琦好贤而言自己不配这种礼遇 下句回答了 不堪 的原因 官卑位低 不堪重用 颈联 佳 和 愁 形成鲜明的对比 久 字至少包括了诗人三十年的不得志 偶傍 说明诗人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 醉中 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 尾联 苏洵更感到自己 闲伴诸儒 的穷窘 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 更激起了苏洵壮志难酬的深沉哀怨 这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 暮 雨 寒 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 凄冷的气氛 而 寒无睡 百遍开 更活画出这位 萧萧华发 的诗人辗转反侧 夜不能寐的神情 佳节久从愁里过 壮心偶傍醉中来 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 佳节时不喜反忧 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 久 与 偶 在时间上一长一短 三层对比 层层递进 准确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答案 分析颈联对比手法的妙处 主要从分析本联内容和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两方面答题 内容上 分析运用对比手法的字句 三层对比 喜与忧的对比 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对比 久 与 偶 在时间上的对比 作用上 运用对比 层层递进 强化了诗人的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 解析 对比 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把具有明显差异 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 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精要点拨 6 联想想象 2013 福建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 梅尧臣春风入树绿 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 响 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 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 应知已息机 选自 宋诗精华录 注 杜鹃 又名子规 息机 摆脱琐事杂务 停止世俗活动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 送别的对象为 何遁山人 山人 一般指隐士或与世无争的高人 根据题目中的 归蜀 一词可知 何遁山人是要回在蜀地的家 作为送别诗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想象手法的运用 送别诗用想象的手法 想象所送之人与自己分别之后的情况当属常见 但这首诗却与别诗不同 其不同之处在于全诗四联八句均为想象之语 没有一句实写两人分别时的情形 此诗全用想象 读来却无重复累赘之感 这是因为诗人想象的角度不同 根据诗人想象的角度 这首诗可分为两层 前两联为一层 后两联为一层 前两联是从何遁山人远在蜀地的孩子 童稚 的角度进行想象 首联 春风入树绿 童稚望柴扉 写诗人想象何遁山人的孩子站在自 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 首句 春风入树绿 是写景 描写春风吹过 蜀地的枯树骤然变绿的情形 此句写景 作用有二 一是为全诗奠定明朗 欣悦的感情基调 二是为引出下面一句 童稚望柴扉 童稚望柴扉 是说何遁山人的孩子站在自家柴扉外向父亲归来的方向望去 孩子之所以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 正是因为春风重归蜀地的景象让他想起在外未归的父亲 颔联 远壑杜鹃响 前山蜀客归 紧承首联 想象何遁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 仔细一看 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 此联 诗人不写孩子望到父亲归来时的反应 只说孩子看到父亲回来了 这就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孩子看到父亲时的欢喜雀跃自不待说 除此之外 他还会做些什么呢 是赶紧回家将喜讯告诉母亲以及其他家人 还是直接兴冲冲地跑过去迎接父亲 这是诗人故意留下的空白 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去填充 要指出的是 首联和颔联虽然只写了何遁山人的孩子 但透过孩子 我们能想象到一家人对何遁山人归来的急切盼望和看到其归来的极度喜悦 因为颔联已写到 蜀客归 于是 诗歌后两联自然转为从何遁山人的角度展开想象 想象其回家之后的情形 颈联 到家逢社燕 下马浣征衣 想象何遁山人初到家乡的情形 社燕者 春燕也 燕子春社时来 秋社时去 故有 社燕 之称 何遁山人刚刚返乡 燕子也刚刚南归 两者相见真如老友相逢 其场面 当何等亲切 喜悦 征衣 旅人之衣 何遁山人到家 下得马来 立即脱下征衣 洗掉征尘 其对漂泊生活当是何等厌恶 到家之后的心情当是何等轻松 愉快 此联一 逢 一 浣 写尽了何遁山人回乡后的喜悦 尾联 终日自临水 应知已息机 想象何遁山人的隐居生活 终日在水边钓鱼 完全摆脱了世俗的琐事杂务 恬淡闲适 此联想象何遁山人的隐居生活 一方面表达了对朋友的良好祝愿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除想象手法的运用 作为送别诗 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还有一个极大的不同 全诗丝毫没有送人时的惆怅感伤 甚至没有对朋友的留恋 有的是对朋友归乡的喜悦 有的是对其以后生活的良好祝愿 有的是对朋友归乡的羡慕 三 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 请简要赏析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 一洗征尘 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 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 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答案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 需要把握诗句基本意思 然后结合诗歌主旨回答 后两联写诗人联想友人回家后碰到燕子 一洗征尘 每天面对山水 已经摆脱琐事杂务 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 诗人希望友人能过这种生活 其实也说明了诗人自己对这种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 联想 想象是两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 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 它属于 记忆 的范畴 如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 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它比联想更为重要 没有想象 就没有诗歌的魅力 如李白的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就是一个想落天外的典型例句 精要点拨 7 化用典故 用典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 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 庙 柳色春藏苏小 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 伍员 伍子胥 春秋吴国名臣 苏小 苏小小 钱塘名伎 柿蒂 丝织品上的花纹 梨花 梨花春 酒名 鉴赏首联先推出 望海楼 护江堤 是因为楼高 堤长足可贯领通篇 它们在辉彩早霞 泛光晴沙的映照下 一 明 一 白 渲衬成一派秾丽畅朗的气氛 渐启以下佳境 在这里 照 楼曙色和霞光属客观现象 踏 堤遨游则是游人的兴趣 一静一动 皆从诗人眼中见出 紧扣题目的 望 字 颔联转过一层 始引出显著的季节特征 春潮汹涌 夜涛摩荡 声响直振吴山顶的伍员庙 柳枝掩映 苏小家正当新绿深处 春光似乎就凝汇在她如花的年华和火一般的热情里 这两句声色交织 虚实相衬 分别从视听感知里生发出 夜入 春藏 的美妙联想 一并融进涵纳着深沉悠远的历史内容的 伍员庙 苏小家 里 使古老的胜迹超越时空 带上了现实感 并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 颈联从前面连辐直下的四处景点移开目光 注视到民俗人事上来 江南丝织业繁盛 故诗中自注 杭州出柿蒂 花者尤佳也 据宋人吴自牧 梦粱录 物产 记载 柿蒂 是绫的花纹 又当地产美酒 诗中亦自注 其俗 酿酒趁梨花时熟 号为 梨花春 这里特以二者并举 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 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 而 红袖 与 青旗 柿蒂 与 梨花 的颜色对照 品物相衬 更像一幅工丽雅致的画图 流溢着浓郁活泼的生活情趣 尾联以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场景收束 暗与首句照应 湖寺西南路 指由断桥向西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 两旁杂花草木密布 诗中自注说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 草绿时 望如裙腰 满湖清波如同少女的彩裙飘动 白堤上烟柳葱茏 碧草如茵 就像少女裙上的绿色飘带 上句就 谁开 提唱 故设问答 接着用了 裙腰 这个绝妙的比喻 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西湖 仿佛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妙龄少女的化身 颔联用 伍员 和 苏小 的典故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伍员为春秋刚烈之士 用此典与涛声之刚健有力相谐 写出春色的壮丽 苏小小为钱塘名伎 用此典与烟柳之娇媚相谐 诗人以 伍员 对 苏小 刚柔相济 更加彰显杭州春色之独有魅力 答案 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 分事典和语典两种 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 属于借古抒怀 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 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精要点拨 古诗词中次常用的表现手法1 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借古伤今 借古讽今在咏史诗 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 借对历史上的人 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 表达情感 向当权者提出忠告等 例如杜牧的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面对赤壁之战怀古 实则是预感到唐朝将亡 发出慨叹 诗中含一哲理 兴盛与衰亡 有着历史的必然 但是谁成谁败 何时成何时败 也有偶然性 2 比兴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 通俗地讲 比 就是譬喻 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有的诗歌是个别地方采用比 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 就像后代的咏物诗 兴 就是起兴 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 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有的 兴 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 所以后来 比兴 二字常连用 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如 孔雀东南飞 开头用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起兴 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的想象 不由得让人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 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 氛 起到统摄全诗 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又如 迢迢牵牛星 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 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 3 对写法 对面落笔 一笔两面 对写法是指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 而从对方角度入手 进行悬想揣测 从而曲折达意 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 这种艺术技巧常见于表现亲情的作品中 单方面写思乡念亲 只是一层意思 如果转换角度 写出两地的思念 情感的表现将更加细腻动人 耐人寻味 如柳永 八声甘州 的下片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微拓展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 妆楼颙望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 由于思归心切 联想到自己的妻子也一定是同样渴望自己回家 想象着妻子会常常在妆楼上痴痴地凝望远处的归船 多少次误以为丈夫乘船归来了 然而船到近前带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 此时的妻子一定会产生埋怨之情 怨丈夫长久滞留在外不想家 至此 词人由联想又回到现实 道出自己也如此的愁苦 本是自己望乡怀人 却说 佳人 切盼自己回去 本是自己倚栏凝愁 却说 佳人 不知自己的愁苦 因为对写法主要是悬想 所以也叫 折绕联想 四 关注艺术构思 结构技巧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离情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 注 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山枕 枕头 古代枕头多用木 瓷等制作 中凹 两端突起 其形如山 故名 鉴赏这是一首思妇之词 也是易安词中的另类 有较浓的闺阁之气 为宋闺秀词之冠 暖雨晴风初破冻 点出时为景色宜人的初春 紧承破题的 柳眼梅腮 也可以称得上 易安奇句 此句意蕴丰富 一语双关 既补充起句的景语 又极为简练地刻画出了一个思妇的形象 正是这个姣好的形象 被离愁折磨得坐卧不安 如痴如迷 从 酒意诗情谁与共 一句推断 所思之人必定是其丈夫了 这首词是说 即使柳萌梅绽 景色诱人 作者也无心观赏 面对大好春光 没有亲人陪伴 只得独自伤心流泪 宜人的美景 华贵的服饰 她全然不顾 暖雨晴风 的天气里 无情无绪地斜靠枕头上 任凭 泪 融残粉花钿重 枕损钗头凤 这首词的感情真挚而细腻 形象鲜明而生动 真切地表达了闺中少妇的思夫之情 结句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剪灯花弄 被称为 入神之句 词意含蓄传神 思妇形象清晰肖妙 颇有意趣 相传灯花为喜事的预兆 思妇手弄灯花 比她矢口诉说思念亲人的心事 更耐人寻味 更富感染力 盼人不归 主人公自然会感到失望和凄苦 这又可以加深上片的 酒意诗情谁与共 的反诘语意 使主题的表达更深沉含蓄 这是一首正宗的婉约派词作 特别是 泪融残粉花钿重 以及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等句可以和最典型的婉约词相类 不过 这首词写得蕴藉而不攲靡 妍婉而不任巧 不失易安词的清新浅易之风致 1 第一句 暖雨晴风初破冻 有何作用 交代早春季节 烘托和暖温馨的氛围 为下文写 浓愁 作反衬 答案 2 全词以 愁 字贯穿始终 请说说这首词的构思脉络 首先由春景落笔 引出愁情 接着通过几个典型的生活细节 多侧面地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愁情 最后直抒愁情 并在剪弄灯花的动作中结束全词 答案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暮春赵长卿 注 过尽征鸿来尽燕 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食夜 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 殷勤欲送归船 别来此处最萦牵 短篷南浦雨 疏柳断桥烟 注词人是宋朝宗室 靖康 之变后 北宋亡于金人 宗室纷纷南迁 最后定居临安一带 鉴赏 过尽征鸿来尽燕 故园消息茫然 二句把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瞬间倾吐而出 过尽征鸿来尽燕 用比兴手法 以征鸿比喻飘泊异乡的旅客 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 故园消息茫然 作一顿挫 稍稍收束起句的迅发之势 词人把 望征鸿 看归燕 的过程略去 仅是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 加以尽情抒写 这里两个 尽 字用得极好 不仅表现了生活中这一特定的横断面 而且把词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望眼欲穿的神态概括在内 可以想象其中有过多少希望与失望 有过多少次翘首云天与茫然四顾 词笔至此 可称绝妙 一春憔悴有谁怜 表达了惆怅自怜的感情 从章法上讲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按照常情 鸿雁秋分后由北飞南 春分后由南回北 燕子则是春社时来到 秋社时飞去 这里说 一春憔悴有谁怜 则总括上文 说明从春分到春社 词人都处于思乡痛苦的煎熬之中 人也变得消瘦憔悴 在那样凄苦的境遇中 没有一个理解他的人 一种飘零之感 羁旅之愁几欲渗透纸背 进一步推想 其中不无对南宋的投降派发出委婉的讥讽 寥寥七字 意蕴言中 韵流弦外 怀家寒夜食 中酒落花天 愈觉韵味浓醇 思致渺远 寒食夜 系承以上三句而来 词人怀念家乡 从春分 春社 直到寒食 几乎经历了整个春天 故云 一春 而词中所截取的生活横断面 恰恰是这寒食节的夜晚 这两句一实一虚 前一句叙事 后一句说景 化质实为空灵 造成深邃悠远的意境 词的下片一转 由思家转入归家 见说江头春浪渺 殷勤欲送归船 二句情略一扬起 词人本已沉醉在思家的境界中 几至不能自拔 然而忽然听说江上春潮高涨 似乎听到了要回故乡的讯息 精神为之一振 这与上片起首二句恰好正反相成 遥为激射 上片 故园消息茫然 表示失望 在感情上是一跌 此处则借江头春汛 激起一腔回乡的热望 是一扬 钱塘江上浩渺的春浪 似乎对人有情 主动来献殷勤 要送他回家 江水有情 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 词人曾慨叹 一春憔悴有谁怜 在人世间无人理解他思乡的痛苦 而江水却能给以深切的同情 两相对照 托讽何其深永 别来此处最萦牵 一句 缠绵不尽 撩人无限 春浪来了 船儿靠岸了 词人即将告别临安 却又舍不得离开 这种感情在特定的时代 特定的条件下产生 极为矛盾 复杂 词人作为宗室之一 处境较好 南下的亲朋好友众多 临别之时他依依不舍 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声 别来此处最萦牵 词人在这种欲去又流连 不去更思归的矛盾状态中来刻画内心的痛苦 从中我们窥见南宋时代上层贵族中一个现实的人 一颗诚挚而又备受折磨的心 短篷南浦雨 疏柳断桥烟 以景作结 寄情于景 在思乡痛苦的煎熬中 憔悴而惆怅自怜 又加重思乡之情 同时写出了一种飘零之感 羁旅之愁 客居他乡时间长了 客居之地又成了新的牵挂之地 表现了词人欲去又流连 不去更思归的难以割舍的复杂心情 全词伤春更是伤己 寄寓了词人的漂泊之感 思乡之愁 自怜 惆怅 之意 牵挂之情 词尾以景作结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全词内容进行分析 词人设想自己登上归船 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 聆听敲打着船篷的雨声 从船舱中望去 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 迷迷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