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齐齐哈尔大学普通高等教育 机械课程设计 题 目: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 绩: 2009 年 12 月 11 日 设 计 目 录 课题 任务书 1 一 减速器 工作情况与 结构分析 2 ( 一) 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3 (二) 分析减速器的结构 3 二 传动系统运动分析计算 5 ( 一 ) 计算总传动比 i;总效率 ;确定电机型号 . 6 (二) 计算各级传动比和效率 7 ( 三 ) 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7 三、 传动件的设计 计算 8 ( 一) V 带的设计 9 (二) 齿轮 的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 13 ( 三 ) 轴的 设计计算 强度校核 20 1输入轴的设计计算 2中间轴的设计计算 3输出轴的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 四、装配图设计 27 ( 一) 装备图的作用 27 (二) 减速器装备图的绘制 27 五、零件图设计 31 ( 一) 零件图的作用 31 (二) 零件图的内容及绘制 31 六、设计总结 33 七、参考文献 34 题目 设计如下图所某热处理车间零件清洗用传送设备。两班制工作。 工作期限为 8 年。设计参数如下表。 12动; 3456设计参数 鼓轮直径 / 400 传 动 速 度 / ( m. 错误 ! 未 找 到 引 用 源 。 ) 未找到引用源。 传送带主轴所需扭矩 /( 题任务书 ( 1)设计任务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闭式圆柱齿轮传动。 ( 2)原始数据 传送带主轴所需扭矩 : 2300 输送带的工作速度: v=s。 输送带的 鼓轮 直径: d=400 动力来源:电压为 380v 的三项交流电源。 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项运行,载荷较平稳。 使用期: 8 年,每年按 360 计算。 工作环境:室内常温,灰尘较大。 减速器 工作情况与 结构分析 ( ( 一) 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1、传动系统的作用: 作用:介于机械中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主要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在此起减速作用,并协调二者的转速和转矩。 2、传动方案的特点: 特点:结构简单、效率高、容易制造、使用寿命长、维护 方便。由于电动机、减速器与滚筒并列,导致横向尺寸较大,机器不紧凑。但齿轮的位置不对称,高速级齿轮布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可使轴在转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和轴在弯矩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部分地抵消,以减缓沿齿宽载荷分布有均匀的现象。 4、画传动系统简图: 12345(二)、分析减速器的结构 分析各零件作用、结构及类型: ( 1)、主要零部件: 、轴:主要功用是直接支承回转零件,以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动力。高速轴和中速轴都 属于齿轮轴;低速轴为转轴、 属阶梯轴 、轴承:用来支承轴或轴上回转零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减小磨擦和磨损。高、中速轴的为 276 1994 沟球轴承 6008;低速轴为276 1994 深沟球轴承 6012。 、齿轮:用来传递任意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在此起传动及减速作用 二 传动系统运动分析计算 1 计算总传动比 i;总效率 ;确定电机型号 ( 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按已知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 Y 系列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 2)确定电动机的容量 工作机所需功率: 0 0 0 01 0 0 0 VF 从电动机到工作机传送带剪的总效率为: = 4轴承带 *圆柱圆锥 *联轴器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 2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故所需电动机功率为: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以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3 ( 3)确定电动机转速 查机械设计实践表 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二级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8 22,而工作机鼓轮转速为: m i n/w w V 带传动比范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4,二 级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8 22,所以电动机的转速可选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 16 88) * 错误 !未 找到引用源。 。 在此范围内符合此转速要求的同步转速有 1000r/500r/降低电动机的重量和价格,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结构,电动机的功率及带传动的传动比,和减速器的传动比等因素,选择同步转速为 1000r/ 号 步转速 1000r/载转速 960r/定功率 3 2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 1) 总传动比为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960 2 1 . 5 24 4 . 6( 2) 分配传动比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为使用 V 带传动的外部尺寸不至过大,取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为使大齿轮直径相近取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1 7 3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7 3 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 1)各轴转速 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20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轴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2)各轴的输入功率 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误 !未找到引用源。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误 !未找到引用源。 未找到引用源。 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误 !未找到引用源。 误 !未找到引用源。 3) 各轴的输入转矩 电动机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鼓轮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将以上算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列表如下 参数 电动机轴 1 轴 2 轴 3轴 鼓轮轴 转速 n/60 320 率 p/矩 T/( 比传 i 率 、 传动件的设计 计算 ( 1) V 带的设计计算 已知条件两班制工作,工作 8年, i=3,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960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P= 确定计算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已知条件,查机械设计表 8误 !未找到引用源。 。故: 2 选择 根据计算功率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和小带轮转速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查机械设计图 8取 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并验算带速 1)初选小带轮基准直径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 考机械设计表 8定小带轮的基 准直径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2)验算带速 V V=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因为 5m/s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带速合格。 3)、计算大带轮基准直径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机械设计表 8整大带轮基准直径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误 !未找到引用源。 确定 v 带的中心距 误 !未找到引用源。 1)初定中心距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 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误 !未找到引用源。 8带的基准长度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000) 计算实际中心距 a 未找到引用源。 =( 600+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误 !未找到引用源。 误 !未找到引用源。 =误 !未找到引用源。 =以,中心距的变化范围为 误 !未找到引用源。 验算小带轮的包角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小带轮包角符合要求。 6 计算带的根数 1)计算单根 误 !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960r/机械设计表 8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 错误 !未找 到引用源。 960r/i=3 和 A 型带,查机械设计表 8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机械设计 8误 !未找到引用源。 、表 8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所以,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计算 Z=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取 Z=5 根。 7 计算单根 v 带的初拉力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由机械设计表 8得 A 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 q=m。所以: =500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N =是带的实际初拉力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8 压轴力的最小值为: =2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N =1774. 带轮的结构设计 根据带的根数和d=125 300选用腹板式带轮 一、 确定电动机的输出轴轴颈 由 已知条件查得: Y 系列三项一部电动机的外形安装尺寸查得 d=38d=( ) d=8=机械设计表 8A 型轮槽界面尺寸 mm,e=15mm,1c =(1714)B=14*80=20=4e+2f=60+20=80d=125mm,ad=d+225+6=131=2d=2*38=76 ( 2)齿轮的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 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按图所示的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2)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 7级精度 009588)。 (3)材料选择。由 10择小齿轮材料为 40质),硬度为 280齿轮材料为 45钢(调质)硬度为 240者材料硬度差为 40 (4)选小齿轮齿数1z=25 大齿轮齿数2z=5=取2z=57。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设计计算公式( 10行试算,即1 213 ii ( ) ( 1) 确定公式内的个计算数值 1) 试选载荷系数)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1T= 5 5119 5 5 * 9 5 5 * * 1 0 0 . 9 510 10 N m . .= 0x )由表 101 4)由表 10Z =25)由表 10齿面硬度查的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600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550 )由公式 10算应力循环次数。 1N = 6010*(2*8*300*8)=810 2N= 810 7)由图 102 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 1,安全系数 S=1,由公式( 10 1 l i m =00=648 2 l i m =50=616 2)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1入 1H中较小的值。 1 213 ii ( )=2531 . 3 * 4 . 5 7 9 * 3 . 2 6. . 2 61 8 9 . 910616 )=)计算圆周速度 v V= 11 * 1 0 1 . 6 * 1 0 0 . 9 5 / 0 . 5 46 0 * 1 0 0 0 6 0 * 1 0 0 0t m/s 3) 计算齿宽 b B=1. 1 * 1 0 1 . 6 1 0 1 . 6td 4) 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数 111 0 1 . 6 4 . 0 6 4251z 齿高 h= . 2 5 * 4 . 0 6 4 9 . 1 4 4 0 1 1 9 4 5)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 v=s, 7 级精度,由图 10的动载荷系数 齿轮, 1; 由表 10; 由表 10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撑非对称布置时, 。 1 0 1 1 9 4 , 查图 10 ;故载荷系数 . H HK k k k k=1*)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公式 ( 10 3311 1 . 5 0 31 0 1 . 6 * 1 0 6 . 61 . 3 )计算模数 m。 111 0 6 . 6 4 . 2 625m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公式( 10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1322 ()1F a S (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 由图 10 得 小 齿 轮 的 弯 曲 疲 劳 强 度 极 限1 500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2 380 P a ; 2) 由图 10,2 ; 3)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 公式( 10 1 11 0 . 8 5 * 5 0 0 3 0 3 . 5 71 . 4E M P K 2 22 0 . 8 8 * 3 8 0 2 3 8 . 8 61 . 4E M P K 4) 计算载荷系数 K。 . . 1 * 1 . 0 5 * 1 * 1 . 4 1 . 4 F FK k k k k 5)查取齿形系数。 由表 10得1 ;2 2 66)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表 10得,1 ,2 7) 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111 2 . 6 2 * 1 . 5 9 0 . 0 1 3 7 23 0 3 . 5 7S a F , 222 2 . 2 8 6 * 1 . 7 1 4 0 . 0 1 6 4 02 3 8 . 8 6S a F 大齿轮的数值大 。 ( 2) 设计计算 53 22 * 1 . 4 7 * 4 . 5 7 9 * * 0 . 0 1 6 4 0 3 . 2 81*1025m m m m 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 m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就近圆整为标准值 m=4接触强度算的的分度圆直径1 1 0 6 ,算的小齿轮的齿数 111 0 6 . 6 2 6 . 6 5 2 74 齿轮齿数 2 2 . 2 6 * 2 7 6 1 . 0 2 6 2z 这样设计出的齿轮传动,即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浪费。 4 几何尺寸计算 ( 1)计算分度圆直径 11 2 7 * 4 1 0 8m m md z 22 6 2 * 4 2 4 8m m md z ( 2) 计算中心距 12 1 0 8 2 4 8 17822a m ( 3) 计算齿宽宽度 1 1 * 1 0 8 1 0 8d d 取2 108,1 113为使齿轮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大致相同,两大齿轮的润滑程度相同,在轴中的小齿轮取上述与轴的小齿轮相同,即 1 27z 1 108d m 2 1 2 3 2 3 . 1 7 8 6z z i 12 4 8 6 3 4 4 计算中心距 12 1 0 8 3 4 4 22622m m 计算齿轮宽度 1 1 1 0 8 1 0 8db d m m m m 取2 108B 1 113B ( 4) 轴的 设计计算 强度校核 1 输入轴的设计计算 1)由前面所求出输入轴功率1 ,1 1 5 1 ,1 3 2 0 / m 2)求作用在齿轮的力 已知2 108, 圆周力: T/d=21 51610/108N=2808N 径向力: 8081022N 3)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 1)选择轴的材料 选取轴的材料为 45号钢,调质处理,根据表取0 110A ( 2)初步估算轴外伸段直径: 1 3315 . 0 81 1 0 2 7 . 6320C m ,考虑轴与联轴器有联系,故轴经可增加 5%,即 d 9) 轴的结构设计 ( 1) 确定轴上零件的布置 将齿轮布置在中间,非对称于两端轴承,齿轮用轴承与轴套作轴向固定, 用平建和配合 H7/轴向固定,左右轴承内圈用套筒轴向固定,轴的轴向定位是用轴承盖凸缘单向固定轴承外圈来实现的轴外身段用平键周向定位。 ( 2)确定轴的各段直径 d 29取 d=40过轴承盖的轴径和轴承内圈配合的轴径取同一直径即 在轴承产品中初步选取 0 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的深沟球轴承 6010,50 D=80B=16装齿轮轴段直径 68 肩高度为 75套高度 h=3肩圆角2轮定位轴肩圆角半径 2r = 3) 确定轴的各 段长度 根据设定的轮毂长度 113轴长长度为 111装右轴承的轴径长为 35肩宽度为 10套长度 15装轴承端盖的总长度为 20承端盖右端到左轴承的距离为 30径 长度为 70 ( 4)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均采用平键链接,由 8的健截面 b h=20 12,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 100为为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用轮毂与轴配合 H7/样大带轮与轴连接选用平键为10 8 56带轮与轴配合 H7/动轴承与轴的同向定位是过度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尺寸公差为 中间轴的设计计算 1)由前面所求出输入轴功率2 ,2 4 5 7 ,1 1 0 0 / m i 2)求作用在齿轮的力 已知2 344, 圆周力: T/d=2 457870/344N=2662N 径向力: 100967N 3)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 1)选择轴的材料 选取轴的材料为 45号钢,调质处理,根据表取0 110A ( 2) 初步估算轴外伸段直径: 2 3324 . 8 41 1 0 4 01 0 0 . 9 5C m 4)轴的结构设计 ( 1) 确定轴上零件的布置 将齿轮布置在中间,非对称于两端轴承,齿轮用轴承与轴套作轴向固定,用平建和配合 H7/轴向固定,左右轴承内圈用轴肩和套筒固定,轴的轴向定位是用轴承盖凸缘单向固定轴承外圈来实现的轴外身段用平键周向定位。 ( 2)确定轴的各段直径 d 40取 d=55过轴承盖的轴径和轴承内圈配合的轴径取同一直径即 在轴承产品中初步选取 0 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的深沟球轴承 6011,55D=90B=18装齿轮轴段直径 =70 =70mm、满足相应的标准直径,轴肩高度为 80套高度 h=3肩圆角 轮定位轴肩圆角半径2r= 3) 确定轴的各 段长度 根据设定的轮毂 1 长度 108轴长长度为 106毂 2长度113轴长长度为 111装右轴承的轴径长为 35肩宽度为15套长度 15( 4)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均采用平键链接,由 8的健截面 b h=20 12、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 1000的健截面 b h=22 14、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 90选用轮毂与轴配合 H7/动轴承与轴的同向定位是过度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尺寸公差为 出轴的设计计算 1 由前面所求出输入轴功率3 ,3 9 8 4 ,1 4 4 / m 2 求作用在齿轮的力 已知2 312, 圆周力: T/d=2 984970/248N=向力: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 1)选择轴的材料 选取轴的材料为 45号钢,调质处理,根据表取0 110A ( 2)初步估算轴外伸段直径: 3 3334 . 6 01 1 0 5 1 . 64 4 . 6 0C m ,考虑轴与联轴器有联系,故轴经可增加 5%,即 d 选择联轴器 轴的计算转矩为3T k T,查表 14虑转矩变化很小,故取 则3T k T=984970=标准 5014册,选用 弹性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 联轴器的孔径 d=65联轴器长度 L=142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1L=107 轴的结构设计 1 确定轴上零件的布置 将齿轮布置在中间,非对称于两端轴承,齿轮用轴承与轴套作轴向固定,用平建和配合 H7/轴向固定,左右轴 承内圈用轴套固定,轴的轴向定位是用轴承盖凸缘单向固定轴承外圈来实现的,轴外身段用平键周向定位。 2确定轴的各段直径 联轴器的轴段直径取 d=65 5用滚动轴承 6015 系列,D=115d=75=20装齿轮轴段直径 0m, d轴、肩 65套高度 h=3轮定位轴肩圆角半径2r=2 确定轴的各段长度 根据设定的轮毂长度 108轴长长度为 106装右轴承的轴径长为 35肩宽度为 15套长度 15装轴承端盖的总长度为 20承端盖左端到轴肩的距离为 30 径长度为 50 4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均采用平键链接,由 0的健截面 b h=22 14,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 90为为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 性,故选用轮毂与轴配合 H7/联轴器与轴连接,选用平键为18 11 100联轴器与轴配合为 H7/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过度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尺寸公差为 算轴的弯扭组合强度 ( 1) 确定轴承支点位置由滚动轴承 B=20, a=B/2=10 2) 确定轴承支点间的距离 轴承支点间的距离为 L=B/2 2+2 15+108+108+16=282 ( 3)绘制轴的受力 从动轴上齿轮的作用力为 圆周力: 943N 径向力: 891N 7 计算支反力 ( 1)求水平面的支反力 17 9 4 3 2 0 3 5718282 21 7 9 4 3 5 7 1 8 2 2 2 5N H t N H F 12 . 5 7 1 8 7 9 4 5 1 7 2 2 N . m ( 2)垂直面内支反力 9 1 2 0 3 2081282 V 2 r V 1 2 8 9 1 2 0 8 1 8 1 0F F F 11 . 2 0 8 1 7 9 1 6 4 4 0 8 V m 21 . 8 1 0 2 0 3 1 6 4 4 3 0 V m 总弯矩 总弯矩: 221 11 M= 22 4 8 0 7 1 1 4 4 0 8 4 5 1 7 2 2 N m m 222 22 M= 22 4 8 0 7 1 8 4 4 3 0 4 5 1 7 2 2 N m m 因为进行校核时通常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 =的计算应力: 223( 1 4 . 80 . 10 . 6 9 8 4 9 7 0 )48071880 P a M P a 前面已选定轴的材料为 45号钢,调质处理 1 =60此 1 四、装配图设计 (一)、装配图的作用 作用:装配图表明减速器各零件的结构及其装配关系,表明减速器整体结构,所有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关零件间的联接性质及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减速器装配、调试、维护等的技术依据,表明减速器各零件的装配和拆卸的可能性、次序及减速器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二)、减速器装配图的绘制 1、装备图的总体规划: ( 1)、视图布局: 、选择 3 个基本视图,结合必要的剖视、剖面和局部视图加以补充。 、选择俯视图作为基本视图,主视和左视图表达减速器外形,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关系集中反映在一个基本视图上。 布置视图时应注意: a、整个图面应匀称美观,并在右下方预留减速器技术特性表、技术要求、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的位置。 b、各视图之间应留适当的尺寸标注和零件序号标注的位置。 ( 2)、尺寸的标注: 、特性尺寸:用于表明减速器的性能、规格和特征。如传动零件的中心距及其极限偏差等。 、配合尺寸:减速器中有配合要求的零件应标注配合尺寸。如:轴承与轴、轴承外圈与机座、轴与齿轮的配合、联轴器与轴等应标注 公称尺寸、配合性质及精度等级。查 3 7 、外形尺寸:减速器的最大长、宽、高外形尺寸表明装配图中整体所占空间。 、安装尺寸:减速器箱体底面的长与宽、地脚螺栓的位置、间距及其通孔直径、外伸轴端的直径、配合长度及中心高等。 ( 3)、标题栏、序号和明细表: 、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数量、比例、材料、标准规格、标准代号、图号以及设计者姓名等内容。查 题栏和明细表的格式。 、装备图中每个零件都应编写序号,并在标题栏的上方用明细表来说明。 ( 4)、技术特性表和技术要求: 、技术特性表说明减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精度等级、表的格式参考 3 7置在装配图右下方空白处。 、技术要求包括减速器装配前、滚动轴承游隙、传动接触斑点、啮合侧隙、箱体与箱盖接合、减速器的润滑、试验、包装运输要求。 2、绘制过程: ( 1)、画三视图: 、绘制装配图时注意问题: 后由中心向外依次画出轴、传动零件、轴承、箱体及其附件。 b、先画轮廓,后画细节,先用淡线最后加深。 c、 3个视图中以俯视图作基本视图为主。 d、剖视图的剖面线间距 应与零件的大小相协调,相邻零件剖面线尽可能取不同。 e、对零件剖面宽度 的剖视图,剖面允许涂黑表示。 f、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距要一致。 、轴系的固定: a、轴向固定:滚动轴承采用轴肩和闷盖或透盖,轴套作轴向固定;齿轮同样。 b、周向固定:滚动轴承采用内圈与轴的过渡配合,齿轮与轴除采用过盈配合还采用圆头普通平键 ( 2)、润滑与密封 、润滑: 齿轮采用浸油润滑。参考 1齿轮圆周速度 时,圆柱齿轮浸入油的深度约一个齿高,三分之一齿轮半径,大齿轮的齿顶到油底面的距离 306 0考 1 、密封: 防止外界的灰尘、水分等侵入轴承,并阻止润滑剂的漏失。查 40低速轴密封圈为:唇形密封圈( ( 3)、减速器的箱体和附件: 、箱体:用来支持旋转轴和轴上零件,并为轴上传动零件提供封闭工作空间,防止外界灰砂侵入和润滑逸出,并起油箱作用,保证传动 零件啮合过程良好的润滑。 材料为: 工方式如下: 加工工艺路线:铸造毛坯 时效 油漆 划线 粗精加工基准面 粗、精加工各平面 粗、半精加工各主要 加工孔 精加工主要孔 粗、精加工各次要孔 加工各紧固孔、油孔等 去毛刺 清洗 检验 、附件: 包括窥视孔及窥视孔盖、通气器、轴承盖、定位销、启箱螺钉、油标、放油孔及放油螺塞、起吊装置。 3、完成装配图: 五、零件图设计 (一)、零件图的作用: 作用: 1、反映设计者的意图,是设计、生产部门组织设计、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2、表达机器或部件运载零件的要求,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二)、零件图的内容及绘制: 1、选择和布置视图: ( 1)、轴:采用主视图和剖视图。主视图按轴线水平布置,再在键 槽 处的剖面视图。 ( 2)、齿轮:采用主视图和侧视图。主视图按轴线水平布置(全剖),反映基本形状;侧视图反映轮廓、辐板、键槽等。 2、合理标注尺寸及偏差: ( 1)、轴:参考 3向尺寸以轴线为基准标注,有配合处径向尺寸应标尺寸偏差;轴向尺寸以轴孔配合端面及轴端面为基准,反映加工要求,不允许出现封闭尺寸链。 ( 2)、齿轮:参考 317:径向尺寸以轴线为基准,轴孔、齿顶圆应标相应的尺寸偏差;轴向尺寸以端面为基准,键槽尺寸应相应标出尺寸偏差。 六 设计总结 通过对通过对一 级减速器传动系统的设计,让我明白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使我对成型机械的设计方法、步骤有了较深的认识。熟悉了进行轴和链轮的方法,并掌握了如何选用标准件,如何查阅和使用手册,如何绘制轴、深沟球轴承、弹性联轴器,并再次熟悉和掌握 图软件。这次设计贯穿了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了各科专业的内容。特别对轴的设计让我明白轴系中各零件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受力请况,怎样选择轴承、联轴器、键,使轴上的受力最小。根据轴上零件位置不同怎样选择设计轴的直径和结构及对轴的强度校核。从中使我学习了很多平时在课本中未学到的或未深 入的内容。我相信这次设计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对减速器传动系统的设计让我对机器的工作原理由陌生到熟悉到掌握,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到发挥和运用,由于自己所学知识有限,而机械设计又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设计中肯定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希望老师指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去完善它们。 七 参考文献 【 1】濮量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 【 2】孙 桓、陈作模主编 机械原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 【 3】刘鸿文主编 材料力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 4】哈尔滨工业大学立论力学教研室编 理论力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 5】李建新主编 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3年 【 6】翁海珊主编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实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 7】卜焱主编 使用轴承技术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 2003 年 【 8】文斌主编 联轴器结构图册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 年 【 9】文斌主编 联轴器设计选用手册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年 【 10】农业机械期刊 卓众出版社 2003 年 【 11】农业机械化 何雄奎 刘亚佳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 12】农业机械学报 中国农业机械协会主编 2003 年 【 15】机械工程师手册第 3版机械工程师手册编委会主编 1996 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