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C卷.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7570970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C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2、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鼓励了他。这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3、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7、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这种方法属于( )。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实习法8、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9、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10、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A、选好班干部 B、组织培育班集体C、了解研究学生 D、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11、如果需要拓展知识面,那就要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作业;如果是巩固练习,可以选择书面作业;如果比较简单,知识比较生活化,就可以设计口头作业。这体现了教师布置作业的( )。A.多样性B.适量性C.明确性D.渐进性12、在金色的鱼钩教学开始时,张老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学习七律-长征一诗,领略了红军的非凡气概,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这种导课方式属于( )。A.设疑导入B.温故导入C.情景导入D.故事导入13、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经验课程14、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现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略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15、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16、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B.培根C.康德D.洛克17、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 )。A.教材 B.教案 C.教参 D.教科书18、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 , 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 , 老师仍颁给他 “ 学习进步奖 ” 。这种评价属于( )。A 相对性评价B 绝对性评价C 个体内差异评价D 终结性评价19、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辩,有人长于数理运算。上述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A.连续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20、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2、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闭着眼晴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的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问题:(1)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2)结合材料谈谈沈老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2、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 区,把其中的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社区,而另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放在中产阶级集聚社区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 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后来,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刚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努:(1)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2)如指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写连续性观察日志。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2、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原贝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根据成绩较差同学的情况进行有差别的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故正确答案为D。3、C4、D5、D6、B7、B8、D9、【解析】C。课程表本身是一种“隐蔽的课程”,它向学生传递着一些社会所需要的观念。10、C11、A12、B13、B14、D15、【解析】D。不同颜色粉笔写出来的字,可以引发学生的感觉同时对比,那些彩色粉笔写的字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16、B17、【解析】A。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题干所描述的教学资源属于教材。18、C19、D20、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 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2、答案如下: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想象用神话图画培养学生想象力3、答案如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一)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二)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沈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具体分析如下: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沈老师让学生自己体会走在雪景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沈老师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材料中的沈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中,沈老师在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规范和评价学生。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2、答案如下:(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几个理论可以解释“破窗理论”:反馈的作用。反馈分为及时反馈和延迟反馈两种,如果错误能得到及时反馈并被矫正, 那么再次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有一个洞没有及时修复,就会有更多的洞出现。从众。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一个人认为有洞的车是破车,其他人也会认为这本来就是辆破车,不需要保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德育方法中的榜样法;德育的观察学习。(2)启示:“破窗理论”在班级管理中,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班主任应时刻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改正,防止扩散;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树立良好的班风。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这篇讲读课文,依次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往_上爬的。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观察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这样的文章结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读出“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课文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热爱生活,做个有心人。3.课题:观察植物(绿萝)生长过程教学活动方案教学目标:1.依据重要特征记录,呈现植物生长的过程。2.通过比较不同植株之间的差别,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3.知道事物的特征可以反映事物,也就要学会利用特征来认识事物。4.爱护植物,懂得利用植物的美化和环保作用改善生活。教学重点:利用特征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难点:发现植物生长中的问题,并通过比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将绿萝的幼苗移植到了各位同学装水的玻璃器皿中。通过近几天的观察,现在你们的绿萝生长情况怎么样呢?大家互相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在热烈而有序的气氛下导入新课。(2)课堂交流提问:在绿萝生长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哪几个主要的阶段呢?我们培育绿萝的时候都做了记录。现在,大家看看自己的记录,找出绿萝生长主要经历了哪些时期或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作答。月确:先长茎,再长叶,茎叶交替生长;茎会越来越粗,叶子会又嫩绿变成深绿。提问:怎么使绿萝长得更快呢?要求:同桌之间交流,点名回答。明确:学生讲述自己的意见,教师将其分条总结下来。提问:为什么有的学生的植物长得好,有的学生的植物长得不好呢?要求:全班讨论。明确:学生讲述自己的意见,教师将其分条总结下来。总结:经过同学们的种植,已经感觉到了种植是- - 件既辛苦又幸福的事情,让我们利用有关种植的知识和技能,亲自动手,种更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校园,种更多的花来美化我们的环境。(3)作业布置:让学生将自己的培育过程写成观察日记,写清楚生长过程和培育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