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岳麓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559634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岳麓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岳麓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岳麓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 兴盛原因西汉初年 经济残破 百废待兴 黄老之学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 名称由来 黄 是指黄帝的学说 老 是指老子的学说 3 主要内容 1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治身 养生 一是治国 2 强调 无为而无不为 既尊重自然规律 反对盲目行动 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拓展延伸黄老之学的 无为 并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不妄为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4 作用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5 地位丧失 1 随着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 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1 儒学的新发展 1 思想来源 董仲舒以 公羊春秋 为基础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2 主要内容及评价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 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独尊儒术 从此 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 自主思考有人认为 若没有汉武帝 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你怎么认为 提示 不正确 儒学获得统治地位 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措施 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 是儒学获得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但若没有汉武帝 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政治思想 而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因此 如果没有汉武帝 儒学的统治地位也会确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董仲舒的新儒学史料导入武帝即位 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制曰 朕 永惟万事之统 欲闻大道之要 至论之极 仲舒对曰 古之王者明于此 是故南面而治天下 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班固 汉书 董仲舒传 互动探究 1 根据史料 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 大道之要 至论之极 的主要主张 2 结合所学知识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提示 1 主张 重视教化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影响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董仲舒是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吸收黄老之学 法家 阴阳家思想 建立了一个 儒表法里 的新儒学体系 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思想 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 社会 政治 历史等问题 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1 继承 先秦儒学宣扬的 礼 仁 仁政 民本 为新儒学所继承 2 发展 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 主要增加了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和 三纲五常 的理论 强调深化王权和等级名分 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同时 新儒学又增加了 大一统 思想 博采众家之长 并融合了阴阳家 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 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 3 汉代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 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 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说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皇权 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指出 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 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材料中 改造了儒家思想 主要指汉代学者 A 宣扬 君权神授 否定王位世袭B 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C 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D 从根本上否定了 仁政 思想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 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指的是西汉董仲舒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 法家思想来改造儒学 提出了 大一统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等思想 新儒学在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故C项 答案 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史料导入守旧而又维新 复古而又开明 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 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 一手伸向过去 一手指向未来 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 显学 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 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汉代以后 儒学几经变化 礼教德治精神始终一贯 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 互动探究 1 从汉代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 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 探究儒家学说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提示 1 变化 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 其法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 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儒学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2 原因 儒家思想继承了中国周朝的礼教伦常 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封建统治秩序 董仲舒在汉代改造儒学 提出 三纲五常 君权神授 符合君主统治的需要 汉武帝时需要以思想上的 大一统 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局面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 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 大一统 局面 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 对学术文化 一方面 尊儒的同时提倡文化教育 从而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另一方面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对学术 思想的自由发展有抑制作用 4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 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 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2 柏杨先生评价说 这项 对策 经皇帝采纳后 就成了神圣的国策 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 开始夕阳西下 代之而起的 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 柏杨先生评价的 国策 是 A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B 君主专制 天下一统C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D 大兴文治 反对暴政解析 柏杨的评价表明该 国策 的实行抑制了思想 学术的自由发展 确立了儒学思想的独尊地位 故选A项 答案 A 2 3 4 5 1 1 有学者指出 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 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与 文化上结束战国 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墨子解析 秦代统一全国 结束了战国诸侯争霸的局面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 并付诸实行 从而结束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 故选择C项 答案 C 2 3 4 5 1 2 冯天瑜等著的 中华文化史 中说 尊儒兴学 制度教化 将教育 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 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 这种现象最早是在 A 春秋战国B 汉朝C 隋朝D 唐朝解析 汉武帝尊儒过程中在中央设立太学 以儒家经典为教授内容 推行以儒家孝廉为主要标准的察举制 将教育 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 故选B项 答案 B 2 3 4 5 1 3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 其 发展 主要体现为 A 由 民本 发展为 君本 B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C 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D 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董仲舒提出的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的主张 适应了汉武帝君主专制的需要 这是对先秦 民本 到汉代 君本 的发展 故A项正确 答案 A 2 3 4 5 1 4 历史学家吕思勉在 中国制度史 中指出 两汉之世 皇帝 遇日食灾变 则下诏责躬求言 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A 三纲五常B 天人感应C 君权神授D 春秋大一统解析 提取材料信息 皇帝 遇日食灾变 则下诏责躬求言 可知 如果人君无道 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 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 实行仁政 体现了 天人感应 思想 答案 B 2 3 4 5 1 5 图文探究 董仲舒藏书图 董仲舒藏书图 为清人作品 生动地描绘了董仲舒博采众长 刻苦攻读的情景 董仲舒曾跟随儒生子寿学习 春秋公羊传 与其一起议论政治 探讨现实 褒贬人物 并因此而享有 专精于述古 的声誉 后来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法家的集权思想和阴阳家的学说 被他用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 由此而建立了一套以 天人感应 学说为基础 以 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神学体系 2 3 4 5 1 1 据图文探究 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什么作用 2 综合以上信息 谈谈你对董仲舒历史地位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主张 君权神授 和 三纲五常 理论 作用 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巩固国家统一 2 认识 董仲舒改造传统儒学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