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530255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莲都区教研室 陈新平 一 新课程基本念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个人经验相联系 相结合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个人经验的重新组织与理解的过程 1 课程是经验 一 新的教学理念 2 教材是范例 教材不是学生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 而是引起学生认知 分析 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 进行批判和意义建构的一种学习材料 是师生对话的话题 3 教学是对话 交流和知识建构的活动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源于生活情境的学习是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 4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自身知识和经验出发 对所要 理解 和 消化 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 并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重组的过程 学生不仅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 而且也是课程知识的建构者 二 科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一 面向全体学生 理念之二 立足学生发展 理念之三 体现科学本质 理念之四 突出科学探究 理念之五 反映当代科学成果 二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 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 在分析教学主体状况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在整合教科书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教学活动方案的过程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依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 把教学设计看做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建构的过程 它是 设计 实施 反思 调整 再设计 再实施 的过程 以 知识 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信息加工过程 它包括感知觉 记忆 提取 鉴别 比较 分析 综合等心理操作 其特点是 以知识灌输为主 以教论学 教师主宰课堂 以 学生 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 不是他人传授的 而是自己建构的 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 其特点是 重点是学习环境创设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是知识建构者 以学论教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比较 设计者所持的知识观 知识的客观的 可以从有知识的人那里传递给学生 知识不是纯客观的 是学生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建构起来的 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模仿 记忆 教学结果 设计者所持的知识观 知识是客观的 可以从有知识的人那里传递给学生 知识不是纯客观的 是学生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建构起来的 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模仿 记忆 教学结果 二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的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目标设计的前期工作 了解学习任务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 学生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如知识基础 能力基础学习态度等 2 学习目标的书写要求学习目标一般包括四个部分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形式为 学习者 学生 一般可以省略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关于体验性目标的动词 各水平要求 行为动词 经历 感受 水平 能从事相关活动 建立感性认识等 关注 注意 认同 拒斥 领悟 内化 水平 具有稳定的态度 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形成 建立 树立 领悟 增强 养成 三维目标动词举例 知识技能行为动词举例 目标层次 行为动词举例 知道 说出 列举 描述 识别 复述 背诵 辨认 领会 分类 解释 区别 估计 引申 归纳 改写 概述 运用 解答 计算 制定 方案 分析 比较 对照 图示 区别 指出 综合 创造 提出 归纳 总结 评价 判断 说出 价值 鉴别 评定 模仿 跟 学 独立操作 绘制 测量 测定 查阅 学会 迁移 联系 科学探究行为动词举例 目标层次 行为动词举例 提出问题 注意 发现 提出 领会 猜想与假设 收集 猜想 假设 计划与实验 选择 制定 使用 观察 记录 检验与评价 分析 处理 得出 解释 改进 表达与交流 表述 倾听 领会 交换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层次目标 行为动词举例 接受 注意 选择 接受 赞同 容忍 反应 回答 完成 遵守 听从 帮助 价值判断 承认 支持 判别 评价 2 学习环境的设计 1 学习环境 原来对学习环境的理解是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 包括有组织和自发的两种 现在对学习环境的理解应该从 教育技术 开始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 开发等等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 学习环境设计包括学习资源设计和学习模式设计 2 学习环境设计可供选择的类型 以知识为中心 的设计 特点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使学生能在适当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通常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为主 以学生为中心 的设计 特点 以学生运用他们现有的知识来建构新知识 他们已有知识和经验能够影响他们对新信息的解释为基础的 是帮学生把原来的知识与当前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 以评价为中心 的设计 特点 提出并实施了 形成性评价 和反馈机制 为学生提供了对学习结果的反馈以及由此带来对课堂活动的必要调节 以共同体为中心 的设计 特点 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以及学生所在共同体 班级 学校 家庭 社会 的行为和行为变化 强调互动 交流的活动形式 3 行为理论指导下的学习环境设计 具体要求 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和搭建 脚手架 的方法 材料 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的情况 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2 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4 教学媒体的设计 媒体的使用方法主要有 设疑 播放 讨论 讲解 播放 概括 播放 观察 提问 播放 体验 表述 讨论 播放 拓展 播放 探究 应用 播放 假设 播放 论证等 媒体教学的作用主要有 展示事实 创设情境 提供示范 呈现过程 解释原理 设疑思辨 解决问题等等 3 学习策略设计 1 教学思想 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之间的关系 3 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的一般要素一个成熟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实施程序 操作技术 关于创设情境的策略 物化情境有 生活展现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 图画再现情境 音乐渲染情境 语言描述情境 体验学习情境 潜科学情境和不完全问题情境等人化情境 指教师 学生作为参加教学活动的人相互作用的情境 关于问题设置的策略 首先要设置试探性的问题 其次要设置过渡性的问题 再次要设置总结性问题 最后要设置发散性问题 关于反馈调节策略 A 回收反馈策略 要回收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信息 学生学习新知前认知准备状态的信息 新课后 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理解 会用的信息等等 关于学习方式的选择策略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并不是排斥 接受式 教学 是可以探究的程序性知识应该要用 探究 合作 交流 的方式进行 适宜采用接受式教学方式的陈述性知识 仍可采用接受式教学 进行拓展的策略 让知识从课堂回归生活 把知识引向实际应用 如课外实验 课外调查等等 B 提供反馈信息 C 运用调节手段 相应调节手段 1 质疑问难 鼓励积极思维 及时点拨提高 2 动手操作 获取实践信息 及时调节矫正 3 组织讨论 鼓励畅所欲言 针对问题指导 4 多种练习 检测与加强学习效果 强化参与意识 从时间上划分 反馈主要有前馈 后馈和即时反馈等不同形式 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模式为 探究模式 学习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根据观察记录的现像会分析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过程与方法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与记录分析数据情感 态度 价值观体验实验的乐趣 养成谨慎细仔的实验态度及善于与人合作学习态度 全局性整体教学策略 先提出问题 再做出猜想与假设 然后设计验证猜想和假设的实验 再进行实验并搜集信息 最后分析信息得到规律 具体局部策略 谁来提问题的策略及提问题的策略 猜想和假设的策略 设计实验方案的策略 进行实验 搜集信息的策略 总结规律的策略 4 学习过程的设计 学习过程的要素 学习资源 学习过程的模式 如 六步三阶段 教学过程模式 六步三阶段 教学过程模式 注塑注塑vju208pzx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