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7504050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某私人企业在某省投资新建了一所中学,学校拟聘请一位外籍人士担任学校校长,这所学校的做法( )。A.正确,我国学校的校长可以由外籍人士担任B.正确,外籍人士经过许可可以担任民力学校的校长C.错误,中国学校的校长只能由中国国籍的公民担任D.错误,外籍人士必须在中国居住一段时间才可以担任校长2、初中生林某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时不慎摔伤。经认定,学校有一定过错,对于这起事故,学校应当( )。A.对林某补偿经济损失B.对林某补偿精神损失C.对林某依法赔偿损失D.与林某平均分担损失3、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下列传说人物中,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织绢之术,被后世奉为“先蚕圣母”的是( )。A.黄帝B.神农C.女娲D.螺祖4、德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城邦分治的封建割据状态,直到 1871 年才统一,下列人物中领导德意志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是( )。A.拿破仑B.俾斯麦C.黑格尔D.希特勒5、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壮族 B蒙古族C朝鲜族D回族6、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两位教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7、教育行政部门转变管理职能的关键,是教育研究、教育决策和( )相结合。A教育实践B教育过程C对学校的评价D对教育的评价8、蔬菜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它富含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消化系统所必需的粗纤维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叶菜类均含有铁、钾、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B.花菜类含维生素A、B、C和相当丰富的矿物质C.根茎类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CD.豆菜类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9、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一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A、注意广度B、注意分配C、注意稳定D、注意转移10、某学生家长给余老师送礼,想让余老师给其孩子安排最好的座位,余老师拒绝了。余老师的做法( )。A不正确,不利于取得家长信任B不正确,不符合家校沟通要求C正确,符合严慈相济的要求D正确,符合廉洁从教的要求11、要杜绝令人深恶痛绝的“黑哨”,必须对其课以罚款,或者永久性地取消其裁判资格,或者追究其刑事责任。事实证明,罚款的手段在这里难以完全奏效,因为在一些大型赛事中,高额的贿金往往足以抵消被罚款的损失。因此,如果不永久性地取消“黑哨”的裁判资格,就不可能杜绝令人深恶痛绝的“黑哨”现象。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最可能假设的?( )A一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黑哨”,必定被永久性地取消裁判资格B大型赛事中对裁判的贿金没有上限C“黑哨”是一种职务犯罪,本身已触犯刑律D对“黑哨”的罚金不可能没有上限12、小王、小李、小张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小王和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李年龄小。因此我们可知( )。A小李是工人,小张是农民,小王是教师B小李是农民,小张是工人,小王是教师C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工人,小王是农民D小李是工人,小张是教师,小王是农民13、1848年法国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重新建立了共和国,该共和国的名称是( )。A法兰西第二共和国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C法兰西第四共和国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 极为神速。 ”下列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 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 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 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5、“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B.促进了人的气质的发展C.促进了人的精神的发展D.促进了人的实践的发展16、现代社会,专业分工的极度细化使得普通人在每个专业领域内都必须倚仗专家的参谋。专家则凭借精深的专业知识为人们提供指导意见,并以此建立自己的权威,取得公众的信任。然而,也正是这种权威和信任带来了相应的责任专家在发言时必须保持公正的立场,实事求是,认真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不能随兴所至,口元遮拦。我们可以原谅专家意见中某些难免的漏洞、不足,但不能姑息专家放弃责任的担当,胡言乱语,混淆视听。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人非圣贤,专家的意见难免会有错漏之处B专家的是非判断和对策的选择起着非同寻常的导向作用C有些专家放弃责任的担当,胡言乱语,混淆视听D专家在发言时必须保持公正的立场,实事求是17、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A.升堂入室 B.教学相长 C.诲人不倦 D.有教无类 18、小亮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 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A、启发式B、推理式C、算法式D、归纳式19、甲、乙、丙三人一起参加了物理和化学两门考试。三个人中,只有一个在考试中发挥正常。考试前,甲说:“如果我在考试中发挥不正常,我将不能通过物理考试。如果我在考试中发挥正常,我将能通过化学考试。” 乙说:“如果我在考试中发挥不正常,我将不能通过化学考试。如果我在考试中发挥正常,我将能通过物理考试。” 丙说:“如果我在考试中发挥不正常,我将不能通过物理考试。如果我在考试中发挥正常,我将能通过物理考试。” 考试结束后,证明这三个人说的都是真话,并且,发挥正常的人是三人中唯一通过这两门科目中某门考试的人,发挥正常的人也是三人中唯一没有通过另一门考试的人。 从上述断定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甲是发挥正常的人 B.乙是发挥正常的人 C.丙是发挥正常的人 D.题干中缺乏足够的条件来确定谁是发挥正常的人 20、诗经氓中的“氓”是一个( )。A痴情的人B负心的人C勇敢的人D虚伪的人21、新的教育思想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 )中产生。A研究 B实践C理论 D制度创新2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各自的标志为(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及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23、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A.“取法乎下”B.“取法乎中”C.“取法乎上”D.“无法即法”24、先秦思想家中,主张施仁政王道的是( )。A.管子 B.墨翟C.荀子 D.孟子25、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的认识(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26、下列对平面几何中有关三角形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C.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45度D.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27、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 )。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D签订马关条约之后28、以下不属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是( )。A内容上的科学性 B结构上的条理性C语言的准确性 D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都明确29、“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望一乡”描述的是( )。A.清明 B.端午C.中秋 D.重阳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发表了题为人类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研究报告,他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4岁发展到40%,4到8岁再发展 30%,8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受到了严重的妨碍”。 青少年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是每年匀速地发展,而是经历过几次发展的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婴儿出生的第一年。在这一年内,婴儿身高增长25厘米左右,体重增加7 公斤左右。然后就缓慢下来,每年平均身高增长23厘米,体重增加23公斤。第二次高潮是六、七岁,这个时期身高、体重的发展不是那么显著,而明显的发 展主要表现在大脑和心理上。6岁儿童的大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以上,儿童的生理、心理状况已经为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第三次高潮是 青春发育期,也就是少年期。女孩子大约在十二三岁,男孩子大约在十四五岁。这个时期身高每年增长78厘米,体重增加56公斤。少年期是一个过渡时期, 既有儿童的特征,又有了成人特征的萌芽。 请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2、葛华和李强在课间因为一件小事吵架,葛华挨了两举,刚要还手,上课铃响了,李强迅速跑进教室,葛华觉得吃了亏,怒不可遏,他站在教室门口指着李强太声叫嚷:“有本事你给我出来, 我非把你摸扁不可!”此时,正好未上数学课的于老件看到了这一幕,于老师愣了一下,马上和蔼地对葛毕说“葛毕,你看老师拿了这么多作本。你能帮老师发给同学们吗?“葛华虽然还在生气,但泥是很快接过作本发了下去,于老师又时全班同学说:“才葛华虽然和别人闹了点小矛盾,可是他为了不影响上课,偷快地帮助我们发作业,这很好!我相信他下课后会正确处理这件事的。”葛华听到老住的奉扬,转为喜,上课也非常认真下课后,于老师请李强帮他把教具拿回办公室,趁机问明了事件发生过程,听完李强的诉说,于老师地对他说:“虽然双方都有责任,但打人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如果是你被打了,你会感觉怎样?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友好地解决与他人的冲突,老师相信你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之后,李强主动找葛华道歉,两人重归于好。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前苏联教育理论家,他在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里介绍了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也渗透于他的所有学术著作里。请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C2、C3、D4、B5、A6、B7、A8、C9、A10、D11、A12、A13、A14、C15、B16、D17、B18、C19、B20、B21、B22、C23、C24、D25、A26、C27、D28、D29、D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正确答案:(1)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正如材料中所显示 的,人的身高、体重的发展有两个高峰期,即出生的第一年和青春期;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 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平衡的。如材料所示,人的智力在8岁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性的成熟则要晚的多。 (2)如材料所示,在这一时期内,对个体某一方面进行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 永远无法补偿。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2、该教师的做法是恰当的,符合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提倡与学习。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不挖苦,不讽刺,对学生严慈相济,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总之,于老师的行为符合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是合理的,值得我们学习。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赏识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但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赏识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要实现赏识教育,必须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的标准,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一个学生考了95分,美国父母和教师会说“Very good”,中国的父母和教师会说“为什么差5分”。如果仅仅只看到孩子的缺点,那是不全面的。其实在看到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优点,反之也一样。那么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呢?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的:“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另外,教师还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教师做到正确地认识孩子、评价孩子,并逐渐形成以赏识教育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学科渗透、探索发现、多元评价、审美心理发现等多种教学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结合施教。同时,增强孩子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幼儿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幼儿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