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自我检测试题D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7476158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自我检测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自我检测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自我检测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自我检测试题D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是平面几何的一条定理,下列选项中,不是用来指称这一定理的是( )。A.毕达哥拉斯定理B.欧几里得定理C.勾股定理D.商高定理2、晚自习,刘老师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知哪位同学将一张“老虎贴纸”粘在刘老师身上,引起同学们一阵窃笑,经调查,这个恶作剧是李钰搞的。此后,刘老师将李钰不闻不问。刘老师的行为( )。A.正确,可以促进李钰的自我反思B.正确,可以警示班上其他的同学C.不正确,这样压制了李钰的个性D.不正确,这是对李钰的不当惩罚3、学习成绩一般的晓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班会上, 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 “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A. 学生的个性发展B. 学生的品行发展C. 学生的知识习得 D. 学生的身心健康 4、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5、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是( )。A小学教育 B初中教育 C高中教育 D大学教育6、五十多岁的胡老师又一次拒绝了学校要他参加暑期培训的安排,并说: “我都快要退 休了,还学什么?”这表明胡老师缺乏( )。A. 终身学习的理念 B. 热爱学生的情怀C. 诲人不倦的品格 D. 严谨教学的精神 7、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线活动 课的吴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老师欣 然同意.他们的做法( )。A.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B.不合理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C.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D.不合理 .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8、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C.天路 D.我的祖国9、发挥人的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它要求对公认为是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根据上文,下列对“求异思维”理解正确的是( )。A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揭示B是富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模式C是李四光所用过的思维方式D是一种传统的习惯思维方式10、冯老师在做家访时,坚持“四多四少”原则,即“多一点针对性,少一点随意性;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点情感交流,少一点情况汇报;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推卸责备”。下列对冯老师的做法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行,仅报喜不报忧,一味迎合家长B.不可行,虽重情感交流但回避了问题C.可行,体现了他注重沟通策略,尊重家长D.可行,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家长至上11、下列有关“乐”的古代名句,出自论语的是( )。A知之者不如不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独乐乐,与人安乐,孰乐?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13、小宇上课时经常插话,老师生气地说:“管住你的嘴,不然我就封住你的嘴!”老师的做法( )。 A.错误,应该杜绝当堂批评 B.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C.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D.高尚的职业道德 14、我们常说的“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指( )。A书的香味B植物的气味C文化素养D贵族传统15、学校派骨干教师王老师外出参加培训。王老师说:“我经常给别人做讲座,哪里还需要去接受培训?还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去吧!”关于此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老师具有目队协作的意识 B.王老师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C.王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 D.王老师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 16、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17、( )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A.国务院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1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选项中,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的学生行为是( )。A.上课聊天B.多日旷课C.不交作业D.谈情说爱19、某校实施了“师徒制”,经验丰富的吴老师对新入职的蒋老师进行帮助时,要做到( )。A尊重同行,等蒋老师请教时才进行指导B主动指导,和蒋老师商讨并确定教学方案C推门听课,发现不妥之处及时在课堂上纠正D充分信任,让蒋老师独自搜索并积累教学经验20、刚被学校领导批评过的宋老师郁闷地走进教室,看见几个学生在大声喧哗,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们训斥了一番。该做法体现了宋老师( )。A.不能平等待生B.不能调适自我C.不能严慈相济D.不能有教无类21、在excel 工作表中,单元格区域 B3:E5 所包含的单元格的个数是( )。A.11B.12C.13D.1422、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未来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23、某中学老师黄某认为自己学历和能力都已达标,拒绝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假期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黄某的做法( )。A.正确,教师可以放弃个人权利B.不正确,教师不能放弃培训的权利C.正确,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利D.不正确,提高业务水平是教师义务24、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获,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的做法( )。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25、某试题得分分布如下表所示,该试题得分的众数是( )。A.1B.2C.3D.426、要杜绝令人深恶痛绝的“黑哨”,必须对其课以罚款,或者永久性地取消其裁判资格,或者追究其刑事责任。事实证明,罚款的手段在这里难以完全奏效,因为在一些大型赛事中,高额的贿金往往足以抵消被罚款的损失。因此,如果不永久性地取消“黑哨”的裁判资格,就不可能杜绝令人深恶痛绝的“黑哨”现象。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最可能假设的?( )A一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黑哨”,必定被永久性地取消裁判资格B大型赛事中对裁判的贿金没有上限C“黑哨”是一种职务犯罪,本身已触犯刑律D对“黑哨”的罚金不可能没有上限27、下列属于大多数地震发生的类型的一项是(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C.塌陷地震 D.诱发地震28、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前期科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引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海国图志中有关西方近代科技的介绍C.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全线通车D.李善兰和徐寿合作试制出我国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29、周老师入职以来, 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 跟踪学科前沿发 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 尊重学生的理念 B. 终身学习的意识 C. 教学管理的能力D. 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其他同学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这是只公的。”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的高。”他自信地说。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的!老师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一位同学跑过来告状:“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这位老师说:“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不如挖一个坑,把他安葬了吧!”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都来得有效!问题: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教师看到这一 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 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十分踊跃。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 华贵,它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它不畏严寒,不 畏酷暑”“竹子对人无所求-一不需灌溉、不需施肥;给予人的却很多-一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尖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这幅画就有了理解与看法,发言更加热烈,在发言中,学生们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课后,教师对这次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文共享单车火了,不到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橙、黄等各种共享单车,与公交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接驳,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保护,共享单车都很有用。然而,在单车数量飙升的同时,共享单车“任性”停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有的无处安放,让本来就狭窄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更显紧张;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台阶下,挡乘客进站通道;有人甚至将车塞进绿化带里,锁在栏杆上,靠在大树边.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B2、A3、A4、D5、B【解析】教育的不同阶段中,初中教育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6、A7、B8、A9、B10、C11、A12、B13、C14、B15、C16、C17、B18、B19、B20、B21、答案: B22、D23、D24、B25、B26、A27、B28、D29、B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践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尊重和赞赏。材料中教师在一个同学发现蚂蚱并通过自己判断是公蚂蚱的时候,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对他一笑置之,而是表示赞赏,践行了要尊重和赞赏学生的理念。其次,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要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材料中教师在上科学课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关注学生品德的培养,在一个同学踩死蚂蚱大家都在声讨他的时候没有过分严格批评学生,而是和大家一起安葬蚂蚱。通过实际行为来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材料中教师通过户外实践的形式给大家上科学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2、在这段材料中,该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如下学生观: (1)看到了学生是有潜能的个体,能够对学生抱有期望。材料中,学生刚上来无法谈出对丝竹图的体会时,老师并没有因此而对学生失望,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从熟悉的角度出发谈论竹子,并最终谈论丝竹图,这种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老师对学生抱有期望的体现。 (2)能看到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能够给学生合适的指导。学生虽然具有发展的潜能,但是学生身心发展毕竟还不完善,对很多知识还不了解,因此在材料中,学生对于丝竹图不能谈出自己的体会。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给学生指出正确的方向。材料中的老师正是发挥了指明方向的作用。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