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468941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教学思路 教材第二部分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 而第一部分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为第二部分大下认识基础 教材借助大量的 思考 活动 阅读 等形式 用真实的案例来阐述教材的重点内容 在教学中能否利用好这些内容 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对这些内容可以灵活处理 根据需要调整顺序 调整思考角度 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 同时 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观察 思考 分析 归纳等 培养学生的能力 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此外 可适当结合乡土地理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热情 无锡夏普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索尼电子 无锡 有限公司 希捷国际科技 无锡 有限公司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 首钢集团将新厂建在河北迁安的曹妃甸 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 产业转移按发生的地域范围可分哪两类 想一想 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首钢集团将搬迁至河北唐山市的曹妃甸 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 案例学习 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学习方法 案例 1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生产成本提高 产品价格相应提高 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 日元的大幅度升值 使日本国内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 内部交易成本也随之上升 促使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 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 以降低生产成本 问题探究 3 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来说 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开拓国际市场 把失去优势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 市场广阔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优化自身产业结构 促使企业产品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 以增强竞争力 4 劳动力价格高和短缺的局面 一方面使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国外转移 问题探究 5 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 北部地价相对低廉和环境较好的地区扩展以及向海外转移 6 技术立国 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 失去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政策的优惠 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 需要大量的投资 要么转向海外 问题探究 国际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 从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案例中可以归纳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归纳总结 结论一 国际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销售市场 追求更高的利润 结论二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劳动力 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严重等 思考 1 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 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 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3 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廉价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 政策优惠交通便利 思考 1 图5 8所示东亚国家和地区 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原因是什么 工业化之初 缺乏资金 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2 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 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思考 3 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 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 目前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不是 还与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产业政策 促进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等有关 结论 具有充足 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 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转移 汽车生产过程的生产联系 新华网杭州2006年 月 日电 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投资环境论坛上 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 个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这项由世界银行完成的报告说 在综合投资环境 政府效率和和谐社会指标等方面 城市竞争力排名位居前列的是杭州 青岛 绍兴 苏州 厦门 烟台 个 金牌城市 以及北京 大连 东莞 佛山 福州 广州 江门 宁波 上海 深圳 天津 威海和珠海等 个 银牌城市 上海是知名的国际大都市 但综合排名不是很高 主要原因就是对上海 家企业的调查发现 上海企业平均每年有 天要花在与政府打交道上 平均进出口通关时间是 天 东南沿海的东莞 惠州 汕头 江门 深圳 青岛 绍兴和珠海 企业进出口通关时间最短 为 天 但是排在最后 位的城市例如东北和西北的城市 平均通关时间在 天左右 杭州市的企业平均一年中只有 天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 但是排名在最后 位城市的企业一年中要花近三个月的时间与政府来往 政府效率的排名主要由这些指标决定 它们是税费负担 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 中小私有企业获得贷款的比例 进出口通关时间 电力供应和运输引起的产值损失 冗员率 大专以上劳动力比例等等 中国出口加工区分布图 江苏无锡出口加工区是于2002年6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出口加工区位于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 东邻上海100公里 西接南京147公里 距沪宁高速公路硕放出口仅3公里 出口加工区具有哪有优势 一 政策最优惠外国投资者既可以享受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的优惠政策 还可享受出口加工区的特殊优惠政策 二 通关最便捷出口加工区卡口视同口岸的延伸 货物进出加工区 在区内办理备案 报关 查验 放行 核销等手续 海关对出口加工区实行 一次申报 一次审单 一次查验 24小时通关服务 三 管理最宽松加工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 海关不实行 加工贸易登记手册 管理 加工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 除实行被动配额管理外 不实行进出口配额 许可证管理 四 设施最完善出口加工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建设有基础设施 隔离设施和监管设施 区内设有加工区管理委员会 海关加工区办事处 检验检疫机构加工区办事处等 能够竭诚为区内企业服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结论 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 内部交易成本也很高 成为推动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因素之一 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要改善投资环境 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思考 1 从图5 11中你看到了什么商机 一是整车运输不便 运费高 接近市场可以降低成本 二是避开贸易壁垒 迅速占领市场 并可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2 目前 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 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思考 极大地刺激了汽车的消费 推动汽车销售 使我国的汽车市场更加广阔和更具潜力 更能吸引国际汽车产业向中国转移 3 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结论 发达国家因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或为避开贸易壁垒 会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 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变化 课堂小结 学生论坛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我们将怎样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积极招商引资加强交通 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制定合理优惠的政策 减少收费项目提高各部门办事效率及服务水平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力素质合理控制地价 楼价 1 下列产业转移现象中 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A 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 向南转移B 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C 无锡的纺织企业在苏北新沂建分厂D 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 2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加工区吸引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价格低B 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低C 接近消费市场D 生产技术先进和管理水平高 自我评价 C B 3 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 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 玩具制造B 钢铁工业C 石油化工业D 制糖工业 2 该产业部门属于A 劳动密集型工业B 技术密集型工业C 资金密集型工业D 资源密集型工业 3 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交通运输B 劳动力价格C 原料D 市场 A A B 4 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 1 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2000年的生产 布局与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2 分析影响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因素 1 生产工厂由墨西哥 墨西哥城 转移到中国 上海 产品由以出口为主转为以内销为主 即将工厂设到市场所在国家 2 占领中国市场 利用中国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美国通用 凯迪拉克 投资贸易洽谈会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无锡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包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2006年12月 产业转移对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分别有哪些影响 问题探究 1 从1945年到2000年 日本的主导产业部门发生了哪些变化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2 日本产业转移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有何关系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转移国可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产业转移对象国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加快工业化进程 上世纪80年代无锡的主导产业以纺织 机械 钢铁等传统工业为主 目前 外资投入逐步转移到电子通讯 精密机械 现代服务业的新兴行业 总体看 逐步呈现由基础产业向高端的产业链延伸的趋势 无锡形成了以机械及汽车配套 电子信息及光电 精细化工及生物制药 特色冶金及金属制品 高档织物及服装加工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 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产业转移对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各有什么影响 1 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 从国际分工角度看 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 2 从东亚地区来看 举例说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该重点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的产业 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 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 增长期 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 依次是日本 韩国及我国的香港 台湾地区 我国大陆 朝鲜 蒙古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品生产环节中 有怎样的分工和合作 4 按照图5 13和图5 14所示的规律 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1985年韩国提出 技术立国 的政策 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 1 按照图5 14 产品生产的哪些环节产品附加值高 生产者的经济效益高 为什么 2 按照图5 14 产品生产的哪个环节产品附加值低 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低 为什么 设计和营销技术含量高 加工为劳动密集型 技术含量低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品的加工环节 设计和销售往往为发达国家垄断 在接受产业转移时 要注意将研究 开发一起引进 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 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 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1 在图中 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势是什么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有什么影响 污染工业转移趋势 2 由此分析 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发达国家 污染减轻 为信息产业 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较好的环境条件 发展中国家 污染严重 环境变差 接受产业转移时 要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1 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2 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产业转移国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环境污染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在对象国扩散 随着日本的企业向国外转移 失业率也节节升高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产业转移国 失业人口增加转移对象国 缓解就业压力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加快工业化进程 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改变区域地理景观 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改变区域地理景观 环境污染伴随着产业转移扩散 失业人口增加 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 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发展劳动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产业 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 进行产品加工 概念和分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劳动力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 其他因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产业转移 课堂小结 1 阅读图5 6 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形成 产业转移出去的多 转移进来的少 国内生产投资不足 生产困难 市场萎缩 产业向外转移 外资不愿进入 的恶性循环 活动 2 尽管重化工业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但是却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因此成为发达工业的象征 日本 韩国的经济发展都经历了由轻工业 劳动密集型 到重化工业 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到高科技工业 技术密集型 的阶段 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 能源和原材料缺乏 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 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资源型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 但是 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 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2 目前 有人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东北地区以及浙江省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对此 提出你的看法 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 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 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 所以 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1 为什么日本 韩国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之前 要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 请依据下表资料判断 美国纺织服装业应向 国家 转移 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 国家 转移 捷克 匈牙利 墨西哥 自我评价 读图3 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回答1 6题 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2001年 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 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 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图3 D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 产业基础良好B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 腹地范围广阔D 技术水平高 图3 3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 地形的阻隔B 水源不足C 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 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B A 4 以下工业中 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 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 服装制造业B 钢铁工业C 生物制药工业D 化学工业 5 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A 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B 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C 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D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6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 外来投资B 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 乡镇企业发展D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A D A 下图表示设在亚洲地区的日本企业的用人规模和企业所处自然环境 1 从图中可看出 说法最为恰当的是A 主要设在种植园农业区B 主要设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C 人均CDP越低 用人规模越大D 设在天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最多 2 日本向该地区输出的工业 除 劳动密集型 以外 还有对环境大的工业 3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4 该地区交通位置 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 B 污染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日本的资源 能源缺乏 尤其是来自西亚的石油 都经过这里的马六甲海峡 才能到达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