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7448234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2、小华认为 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属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3、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 )才能达到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4、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5、规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这说明他的那种教学能力比较突出?( )。A.教学知识能力B.教学反思能力C.教学监控能力D.教学操作能力6、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标志是( )。A、确保学生的独立地位B、维持正常课程秩序C、维护教师的中心地位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7、政治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B、政治决定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C、政治与教育内容无关D、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8、1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安德森B.韦特海默C.乌申斯基D.辛普森9、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0、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11、德育过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12、中学生晓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A.教师促成 B.群体促成C.任务促成 D.自我促成13、(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14、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 A驾驶汽车 B洗衣服 C解两步应用题 D拉小提琴 15、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 、 没有教师 、 没有教材的史实 , 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16、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17、学校德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政治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8、陈冬看到自己的朋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收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考试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强化属于(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内部强化19、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0、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对其富余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有趣,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21、( )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A桑戴克B斯金纳C托尔曼D班杜拉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2、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3、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4、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3、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2、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 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 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 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 “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请运用有关教学原则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评价。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B2、答案:C后习俗水平3、C4、答案:D5、D6、D7、答案:D8、D9、A10、D11、【答案】A。解析:“一分为二”即要求辩证看待问题,辩证看待学生的过与失,凭借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故本题选A。12、C13、B14、C15、答案:C 16、C17、A18、B19、答案:C20、【参考答案】B21、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而教育目的制 定的依据除了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外,还包括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制定者的教育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参考答案】正确。一个总是失败并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人会逐渐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即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3、错误。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其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利、部分教育内容;其次,虽然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但其不能够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4、此题说法错误。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质;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不能将二者混同,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参考答案】(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3、(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东西遗忘得较慢,而人们不需要的、不感兴趣的东西遗忘得较快。(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形象性的材料、有意义的语义材料,特别是诗歌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材料的数量越大,刚识记后遗忘就越多。(3)学习程度。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要比刚能背诵的记忆效果要好。当然过度学习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造成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4)材料序列对遗忘也会产生影响4、一、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整合性原则; 4.先进性原则。二、总体要求:1.注重有效备课;2.强化适时备课;3.提倡集体备课;4.教案备写实行分层要求。三、备课构成:1.学期备课;2.单元(章节)备课;3.课时备课。四、教案备写要求:1.教学内容要精细;2.学情分析要全面;3.设计理念要先进;4.课时安排要合理;5.教学目标要明确;6.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7.教学具准备要充分;8.教学过程要有效。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高尔顿的研究揭示了遗传在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遗传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前提或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尔顿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遗传,还包括成熟、环境、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人的智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模式、大众传媒和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重要。不同的自然物理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另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对智力的发展有影响作用。在同样的环境、教育条件下,拥有类似遗传条件的人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所以说,高尔顿的结论是片面,不够完整的。2、正确答案:(1) 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 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材料中,这位教师在第一堂课中提出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出现了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 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地调动了起来,证 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2)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循序渐进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 得到充分的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材料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 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因为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做出回答 之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到目标问题。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教师的问题。 (3)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 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 识的能力。材料中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 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的强项是什么?”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成功地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 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与课文原意对比了,本节课最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