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408186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专题三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专题三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名称 学生评估理论与实践 重庆市2012年 卓越教育管理人才培养项目 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第十四期EMA硕士课程班重庆师范大学石长林2012 12 20 专题三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学生学业评价的目标体系第二部分学生学业评价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学生学业评价的目标体系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二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三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四 我国教育目的的系统实施五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六 我国学生评价的目标体系七 我国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 一 第一阶段 解放初至1956年1955年8月中华全国学生会16届代表大会号召 贯彻毛主席 身体好 学习好 工作好 的指示 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 能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 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 二 第二阶段 1957年至1966年1 1957年毛泽东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 1958年发布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采纳了毛泽东同志的意见 明确规定 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 关于教育目的中提及的 劳动者 概念的理解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 三 第三阶段 文化大革命期间沿用毛泽东1957年提出的培养 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提法 但教育实践中作了实质性的修正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 四 第四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 1982年制定的宪法提出 国家培养青年 少年 儿童在品德 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 1995年 教育法 提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 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关于教育目的中提及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 概念的理解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 四 第四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4 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德 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 四 第四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5 2001年6月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提出 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同志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 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的 2 人的片面发展是由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 3 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 4 资本主义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矛盾 5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6 教劳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想具有指导意义 关于培养 四有新人 的思想丰富了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内涵 邓小平关于 三个面向 的思想开拓出我国教育目的的新境界 二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教育为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服务 教育要为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教育为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 二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为深入地理解当代中国教育目的提供了方法论 三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一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1 社会主义方向性 规定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对所要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最基本的社会政治要求 2 社会主义方向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 它要求我国教育所培养的必须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人才 三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二 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1 培养劳动者 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2 通过教育培养的劳动者 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课堂讨论题目 如何认识如下观点 教育目的包含培养学生劳动者品质的内涵 三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三 坚持人才的全面发展1 在素质的各个基本要素方面的和谐发展 2 人尽可能在每个要素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21世纪的韩国人形象 有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 与众共生存的人 具有创造新知识 新技术能力的 智慧的人 能够主导国际化 世界化时代的 开放的人 懂劳动价值 有脚踏实地精神的 实干的人 全面发展的内涵 与时俱进 三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四 重视促进个性的发展1 全面发展 指受教育者个体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 不可欠缺 2 个性发展 指德智体等因素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一种特殊组合 张玉庭 可悲的 安分守己 文汇报1995 06 28 小学生造句 如何认识教师给予学生的评语1 想 我想听到开花的声音 开花不可能有声音 2 活泼 河里的水很活泼 活泼只能用来形容人或物 3 悄悄 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鱼不会说话 更不会说悄悄话 4 丢 上街时 毛毛把爸爸丢了 不符合常识 也不符合表达习惯 5 爬 牵牛花像个小弟弟 爬在树上 把牵牛花比作 弟弟爬树 不利于提倡 五讲四美 四 我国教育目的的系统实施 一 明确并努力完成普通中小学任务1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 基础教育2 普通中小学的任务 三大任务 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 为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 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四 我国教育目的的系统实施 二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1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要求 德育 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 智育 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 体育 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及其技能 发展其体力 增强其体质 美育 发展鉴赏美 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 劳动技术教育 掌握劳技知识及其技能 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 四 我国教育目的的系统实施 二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2 应该正确认识与处理德智体等教育之间的关系 五育各具特点 相对独立 各育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各育并举 发挥整体功能 四 我国教育目的的系统实施 二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3 坚持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统一 个体全面发展不能抑制个性的合理发展 而应鼓励与促进个体个性发展 全面发展与促进个性发展相统一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统一 五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 一 基础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1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2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4 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 5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 7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五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1 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 2 倡导建立新课程结构 3 倡导课程内容现代化 4 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5 倡导发展性课程评价 6 要促进课程的民主化 五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 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1 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五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 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目标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 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努力把一种开放的 民主的 科学的课程交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五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 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3 基础教育课改的具体目标 课程功能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结构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 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实施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评价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课程管理 实行国家 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 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五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 四 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1 关于教学目标的理解 教学目标规定的主体是指学生而不是教师 教学目标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 教学目标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发展的结果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学习结果 五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 四 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2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讨论题目 如何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的 过程与方法 维度 六 我国学生评价的目标体系 一 教育评价目标的内涵1 教育目标的概念我国现阶段的的教育的总目标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造就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一代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 2 教育目标的性质 六 我国学生评价的目标体系 二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1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2 加涅教育目标理论3 炜田睿一对教育目标的分类4 国内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六 我国学生评价的目标体系 三 学生评价目标的结构1 基础性发展目标 道德品质 公民素养 学习能力 交流与合作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2 学科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七 我国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 学科学习效果 1 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 基本能力发展 3 学习兴趣 方法与习惯 4 科学精神与方法 二 思想道德和公民素养发展水平 1 政治品质 2 思想品质 3 道德品质 4 民主法制素质 5 劳动素质 三 学习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 1 学习能力 2 合作交流能力 四 身心健康水平 1 身体素质 2 个性心理素质 五 审美素养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 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 思想政治水平 思想政治观念 思想道德行为2 知识能力水平 知识技能 基本能力3 体质健康水平 体质 体育知识 技能与习惯 卫生保健知识 习惯4 审美知识水平 美育知识 技能 审美能力5 劳动技能水平 劳动态度 劳动技能与习惯6 个性发展水平 兴趣 才能 意志性格 上海教委 1 思想品德素质 国家意识 集体观念 文明习惯 遵纪守法2 文化科学素质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 知识技能 思维能力 兴趣爱好3 身体心理素质 体质体能 卫生习惯 心理品质4 劳动技术素质 劳动观念 劳动习惯 劳动技能 职业基础 第二部分学生学业评价理论与实践 一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涵二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三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四 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 一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涵 一 学生学业评价的概念学生学业评价 指以国家的教育目的为依据 运用恰当的 有效的工具和途径 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 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一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涵 二 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解1 学生学习活动 认知活动 技能活动和情感活动三个基本领域 2 学生学业评价 认知学习评价 技能学习评价 情感学习评价 二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 一 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1 认知学习评价的种类2 编制有效测验的要求 二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 二 学生技能学习的评价1 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内容2 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实施 二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 三 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1 学生情感学习评价的类别2 学生情感学习评价的要求 三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一 过程性评价1 过程性评价的概念过程性评价 主要指的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 部分无法用纸笔测验检测的学习成果 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所进行的评价 三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一 过程性评价2 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掌握学会学习能力 三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一 过程性评价3 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学习方式 反映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 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三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一 过程性评价4 过程性评价的主体 学生 学生本人进行自我反思评价 同学 小组内部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教师 根据观察和作业情况给评语 家长 根据在家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三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一 过程性评价5 过程性评价的处理过程性评价的结果最好是用描述式的语言或文字呈现 三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二 终结性测验1 测验方案的内容 测验性质和目标 测验方式 测验工具 评分方法 测验结果的解释和利用 三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二 终结性测验2 测验题目的编制测验题的编制 试题的题型功能 试卷的结构 测验评分方法与标准 命题的规范与组织管理 试题的分析与评价 三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二 终结性测验3 常见题型的介绍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封闭式长试题 计算题开放式长试题 论证题 三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二 终结性测验4 考试结果的处理 淡化学生对分数的斤斤计较 采用等级评分的方式比较好 等级评分的办法 百分制转换 比例评等 直接评定等级 四 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 一 国际学生评价计划项目 二 学生学业质量分析项目 一 国际学生评价计划项目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 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 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合作项目 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之一 目的 测评学生掌握全面参与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聚焦在阅读 数学和科学等关键领域的学生能力 对象 15岁学生 抽样调查 每个国家至少4500名学生 内容 阅读素养 数学素养 科学素养 问题解决能力 各国参加PISA的目的 1 通过与其他国家 地区 比较 评估本国学生的素养 2 确定改进教育的参照基准 例如其他国家的平均分数 3 理解本国 地区 教育系统中教育方面的强项和弱项 PISA的关键能力框架 关键能力 个人实现自我 终身发展 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 技能及态度之集合 知识社会必需的八个领域能力组成关键能力框架 母语交流能力 外语交流能力 数学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 数字化能力 学会学习的能力 人际交往和履行公民职责能力 创业能力 文化表达能力 PISA的关键能力框架 关键能力分为两大类 课程范围内的能力 跨学科能力 PISA评价的重点并不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某门具体的学校课程 而主要是评价学生上述学科所涉及的关键能力 课程内的和跨学科的 阅读素养的测评 1 如何认识阅读素养2 如何培养阅读素养3 如何测评阅读素养 PISA的阅读素养测评与传统语文考试的对比 1 对阅读的看法 PISA的阅读素养测评与传统语文考试的对比 2 阅读的篇章 作品 PISA的阅读素养测评与传统语文考试的对比 3 阅读的命题 数学素养的测评 1 如何认识数学素养2 如何培养数学素养3 如何测评数学素养 PISA 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 指个体作为有创新精神 关心他人及具有反思性的公民所应具有的数学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能够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 能运用数学做出决策 能在个人生活和未来社会中使用和渗透数学 PISA测试的数学素养 数学情境和背景 situationorcontext 数学内容 overarchingideas 或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或数学化方法 Mathematisation 数学情境和背景 根据与学生实际牛活的距离远近来划分 共有五种情境 个人的 教育的 职业的 公共的以及科学的情境 对于同一种情境 可以具体设置各个不同背景的试题 数学内容或数学思想 数量 Quantity 空间与图形 Spaceandshape 变化与关系 Changandrelationships 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它们大致对应于学校的数学课程内容算术 几何 函数 概率统计 但又不尽完全相同或一一对应 因为一种数学思想往往可能来自多门课程的内容 数学方法或数学化方法 数学化方法主要是指运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数学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技能 思考与推理 论证 交流 建模 问题提出与解决 陈述 运用符号 公式 术语与运算 利用帮助与工具 数学方法或数学化方法 现实世界 数学世界 一个真实情境 一个实际模型 一个数学模型 数学答案 实际结果 理解 构造并简化情境 将该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处理 阐释数学答案 运用相关的数学工具解决该问题 确认结果 中小学校应该关注研究PISA 1 学校领导应该关注PISA2 学校教师应该关注PISA 二 学生学业质量分析项目 2003年 在教育部领导的直接指导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成立了 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 反馈与指导系统 项目组 形成了一支包括课程教学 心理学 教育测量 教育统计 计算机软件编程等各方面人员在内的专业队伍 评价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3年级和8年级学生评价学科 3年级 语文 数学8年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评价工具 纸笔测验 问卷 项目的宗旨和任务 1 真实反映我国学生学业质量状况 2 提高政府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3 为教育诊断和质量提高提供依据 4 提升教师和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 5 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构建国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学业质量分析内容框架 学科测试 学业质量分析内容框架 命题的指导思想 基于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 在 双基 的基础上 特别关注与学生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 注重考察学生对学科核心知识 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尤其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收集与分析信息能力 反思批判的能力以及对重要学科方法的掌握 试题形式以客观性试题为主 辅以少量主观性试题 试题多使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 注重通过客观性试题考察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 数据分析报告 学生在各学科的总体表现学生在各学科的具体表现不同群体学生的比较分析学生在每道题的作答情况学生作答典型题目的分析不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各学科测试结果分析 学生在该学科的总体表现不同群体在该学科的表现不同学校在该学科的表现 学校需要去做的 1 高效能学校应该确立本校学业评价的理念 2 领导教师建构各学科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 3 解读测评数据并揭示背后存在的教学问题 4 同时注意关注非学业测查结果反映的问题 5 合理利用数据 为提升教育质量作出改进 课堂讨论题目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对校长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