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第2篇 专题一 信息给予题课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7368781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4.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 第2篇 专题一 信息给予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考化学 第2篇 专题一 信息给予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考化学 第2篇 专题一 信息给予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信息给予题 四川专用 一 考情分析从近几年的四川省中考试题来看 信息给予题取材新颖 以生产生活实践 新闻媒体报道 科技成果介绍 历史事件和社会热点等为载体 考查学生识别信息的能力 自学能力 阅读能力 分析推理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提取 加工 处理 解决等能力 此类题常涉及图标信息的分析 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化学式的意义 物质性质或变化的推断 化学实验及深层次探究等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观察生活 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问题 信息给予题一般出现在选择题 填空和简答题 实验探究题中 分值不固定 试题难易度不大 以容易或中等难度为主 例2016年四川巴中第12题 坐标图像型 2016年四川泸州第12题 标签型 2016年四川达州第5题 文字叙述型 2016年四川乐山第9题 化学模型图等 预计2017年四川省对信息给予题的考查仍将延续往年的特点和命题风格 出现在选择题 填空和简答题 实验探究题中 难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仍将坚持 重视基础 的命题方向 二 解题思路1 看题干 读懂题干给予的文字说明和提示 进行浓缩 找出与试题相关的信息 2 看图表 看图表包括图形名称 计算单位以及说明 变化规律 结合题干内容分析 获取有用的信息 3 看问题 结合题干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中获取的有用信息 把知识进行整合 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 命题解读 文字叙述型信息题是中考中常见的考查方式 常出现在选择题或简答题中 主要以生活 生产 媒体新闻报道等为载体 结合化学知识进行命题 考查空气的污染 水的污染 化学与生活等知识 例1 2016 达州 2015年10月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是第一个发现了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治疗的科学家 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B 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11个氢分子C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D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思路点拨 A 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 每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故选项说法错误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22个氢原子 故选项说法错误 C 青蒿素是由碳 氢 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不属于氧化物 故选项说法错误 D 青蒿素中碳 氢 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15 1 22 16 5 90 11 40 则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故选项说法正确 方法指导 本题难度不大 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 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解读 化学模型图是化学中考常见的考查方式 常常以分子 原子的模型图结合文字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主要命题点有物质的种类判断 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和解释等 例2 2015 遂宁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 混合气体 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 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 1 D 思路点拨 A 化学反应前后 因为生成了其他的物质 则元素的化合价必定有改变的 B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C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 即CH4和H2O 含有氢元素的物质有三种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 质量不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H2O CO 3H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 1 方法指导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物质的宏观和微观意义 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命题解读 坐标图像题是中考中的高频考点 主要结合函数图像在选择题或计算题中出现 命题点有金属与酸的反应 化学反应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等 例3 2016 巴中 下列四个图形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足量的铁片和镁条分别与等质量 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B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C 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 向pH 2的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 A 思路点拨 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镁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 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镁排在铁的前面 故反应速度比铁快 在图像中 斜率表示的就是反应的速度 斜率越大 反应速度越快 足量的镁和铁与相同的酸反应 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 故A正确 B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 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 而图像显示其质量分数增大 故B错误 C 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 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 而图像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 故C错误 D 盐酸溶液呈酸性 加水后酸性减弱 pH增大 但无论怎样加水 其pH总是小于7 不会大于7 故D错误 方法指导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 完成此题 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 例4 2015 攀枝花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D 思路点拨 A 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 应再进行过滤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符合除杂原则 但操作错误 B 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 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不但能把杂质除去 也会把原物质除去 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B选项错误 C Na2SO4能与适量Ba NO3 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 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 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C选项错误 D CuO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再进行过滤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符合除杂原则 故D选项正确 方法指导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 也是难点 解决除杂问题时 抓住除杂质的原则 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命题解读 标签型是中考常见的考查方式 主要以药品的标签形式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 命题点有化肥的知识 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 材料等 例5 2015 德阳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 硅 铝 铁元素 其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B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C 铝离子 Al3 核外有三个电子层D 铁原子的质量为55 85g B 思路点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 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数 字母表示元素符号 汉字表示元素名称 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方法指导 解答的关键在于从标签中找出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有用信息 结合化学知识认真分析解答 D 2 2016 凉山 下列图像与所叙述的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 T 时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B 向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C 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D 向盛有硝酸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3 2014 泸州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 从图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A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C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01D 氮气的化学式为N2 D 4 2015 泸州 某有机物R和氧气置于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 充分反应后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的值为5B R物质中只含有碳 氢元素C R物质中碳 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 1D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 3 B 5 2014 攀枝花 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判断 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 45B 两个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值均为8C 氯离子符号为Cl D 在化学反应中 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D 6 2016 德阳 过氧化钠 Na2O2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 2Na2CO3 O2 现将蘸有Na2O2的棉花放入下图所示的烧杯中 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 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 发现蜡烛火焰熄灭 蘸有Na2O2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 下列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棉花具有可燃性B CO2不支持蜡烛燃烧 但能支持棉花燃烧C Na2O2与CO2反应放热 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D 棉花燃烧证明 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B 7 2016 凉山 萨罗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 其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如下图 下列关于萨罗的说法错误的是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 该物质是氧化物 该物质中碳 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56 48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14g 该物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该物质由碳 氢 氧三个元素组成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13H10O3 A B C D D 8 2014 广安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 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1 表中12号元素属于 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元素 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 失去 或 得到 电子 形成 填离子符号 2 由11号元素与16号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3 表中同一周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 金属 失去 Mg2 Na2S 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9 2015 巴中 又到六月荔枝成熟的季节 九年级的几个同学结伴到彬彬家去摘荔枝进行野炊活动 1 小美吃了一颗荔枝 赞不绝口 真甜 荔枝 甜 是因为荔枝中富含 填基本营养素名称 2 东东上网查阅了有关荔枝中营养成分的信息 如下图 其中 铁 硒 是人体必需的 填 常量 或 微量 元素 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 每100g中含 糖类16 6g蛋白质0 9g脂肪0 2g钙20mg钾150 0mg铁0 4mg硒0 14 g 糖类 微量 3 灵灵被蚊虫叮咬了 又痛又痒 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 她应该涂抹的是 填 食醋 或 牙膏 4 小美利用 肥皂水 检验出彬彬家的井水是硬水 在日常生活中 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5 野炊结束后 同学们用洗洁精来洗碗 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 填 乳化 或 溶解 作用 6 他们还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 并倒下了一片 都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A CO NH2 2B KClC Ca3 PO4 2D KNO3 牙膏 煮沸 乳化 D 10 2014 遂宁 与金属的置换反应规律相同 非金属单质与盐反应也有类似的规律 根据下列反应 Cl2 2NaBr 2NaCl Br2 Br2 2KI 2KBr I2 回答问题 1 Cl2 Br2 I2的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2 下列化学反应能发生的是 填序号 2NaCl I2 2NaI Cl2 2KI Cl2 2KCl I2 3 查阅资料知硫的活泼性比上述三种单质都弱 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此结论 I2 Br2 Cl2 若写成I2 Br2 Cl2也正确 I2 Na2S 2NaI S 11 2014 德阳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 NH3 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 试管 3 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 发生装置最好是 选填装置编号 4 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 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5 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氨的性质 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 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 填字母编号 A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C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D 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B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端 若试纸变蓝色 说明氨气已经集满 ABD 6 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 如图3 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 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 则加入的物质是 填字母编号 A 水和浓硫酸B 水和氯化钠固体C 水和硝酸铵固体D 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