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7360088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下列不属于送别诗句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B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2、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3、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开拓创新 B全面发展C,自主发展 D因材施教4、刘老师正在上课,学生路路突然站起来,指出刘老师讲解中的错误,刘老师板着脸说:“路路,老师不如你,以后就由你来上课好了!”说完,刘老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下列选项中,对该教师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B.漠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C.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D.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5、( )是“以人为本”的实现准则。A.教育公正B.全面发展C.和谐发展D.终身教育6、周老师入职以来, 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 跟踪学科前沿发 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 尊重学生的理念 B. 终身学习的意识 C. 教学管理的能力D. 课程开发的能力 7、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8、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 )的属性。A实践 B现实 C社会 D自然9、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形课程10、“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它所指的是下列哪四本书?( )。A史记、春秋、汉书、诗经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史记、论语、诗经、汉书D论语、春秋、诗经、中庸11、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C.天路 D.我的祖国12、在 Excel 中,点击编辑栏上的柱状图功能按钮,可实现在工作表中插入的是( )。A.图表B.数字C.文字D.函数13、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下面不属于改革教离质置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做法是( )。A.探索多种评价方式B.完善综合素质评价C.建立多祥的评价标准D.树立终结性平均 理念14、“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体差异性 15、小王、小李、小张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小王和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李年龄小。因此我们可知( )。A小李是工人,小张是农民,小王是教师B小李是农民,小张是工人,小王是教师C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工人,小王是农民D小李是工人,小张是教师,小王是农民1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杜会保护不包括( )。A.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B.禁止拐卖、虐待 未成年人C.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未成年人D.任何人 不得在中小教室吸烟17、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你再试试。”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1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洛克19、下列对搜索引擎的描述错误的是( )。A搜索英文资料,Google较为合适B搜索中文资料时,百度的资源更丰富C网络提供的多种搜索引擎在查询范围、检索功能等方面各具特色D搜索时,输入的关键词越多越好20、邱老师再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致的,巨贪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了邱老师”( )。A善于自我反思B缺乏探索精神C缺乏问题意识D善于自我暗示 21、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 )创造条件。”A教育 B平等教育C普及教育 D终身教育22、学科专家的建议是( )最主要的依据之一。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23、古人有称名、称字、称官职、称籍贯以及称谥号等习惯。有些诗文中称岳飞为“岳武穆”,“武穆”是( )。A籍贯B表字C谥号D官职24、蒋老师的亲戚开办了一家培训公司,希望蒋老师推荐自己班上的学生参加辅导班,或者 提供班上学生的联系方式.面对这种情况,蒋老师应该( )。A.推荐学生参加铺导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坚决拒绝亲戚的请求,并说明自己的理由C.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同时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D.仅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不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25、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阿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张的目标导向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职向C、寻求认可取向D、社会契约取向26、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A蚂蚁B甲虫C蜘蛛D蝴蝶27、下列有关“乐”的古代名句,出自论语的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8、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A高于B接近C不低于或者高于D同等于29、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 )。A.关爱学生B.因材施教C.廉洁从教D.严谨治学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汤老师接手3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还“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又在“折腾”分层教学,现在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精神状态 有老师建议他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费劲,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汤老师依然坚持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试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把分层教学和“小先生制”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例如,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之后,汤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作业中另辟蹊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问题:结合材料,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汤老师的行为。2、王老师从踏入讲台的第一天起,就立下了“当园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的誓言。在教学工作中,她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积极进行教育科研,不断 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优异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奖。不仅如此,她发现一些来自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思想压力大,很少与同学们沟 通交往。为了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困难,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王老师就从自己不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创设了“母亲基金”,并通过各种渠道号召其他教师和社会人 士为贫困学生进行捐助。王老师的行为不仅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而且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一位著名演员在一次表演课上,对即将成为职业演员的学员们说: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爬上来。”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A2、B3、A4、D5、B6、B7、D8、D【解析】每个个体在其早期与社会实践接触的机会少、范围窄,更多地表现出的是自然属性的一面。9、D10、B11、A12、A13、D14、D15、A16、D17、B18、A【解析】夸美纽斯奠定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19、D20、A21、D22、C【解析】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发展趋势、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熟悉,所以他们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23、C24、B25、C26、C27、A28、C29、A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汤老师的行为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主要表现在:(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老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材料中汤老师相信学生具有发展潜力,才有了丰富多样的作业活动方式,才真正探索出能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分层教学。(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主体需求以及主动发展可能性的人。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材料中汤老师让学生自主设计世界文化遗产考察路线,模仿联合国发言,设计公益募捐的方案,积极推动“分层教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好,等等都体现了汤老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3)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材料中汤老师非常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他不跟其他老师一样满足于关注大多数学生,而是探索创新实验新的教学方式, 使每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正是因为汤老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才使得血神孤儿来月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使得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提高。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和借鉴的。2、(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首先,王老师的做法践行了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终身学习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材料中,王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她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积极进行教育科研,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优异。 其次,王老师的做法践行了关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关爱学生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冷暖。材料中,王老师设立基 金,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克服生活困难,顺利完成学业。因此,作为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勤恳敬业,认真负责,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 生健康成长。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次重要的考试结束后,学生、家长、老师甚至领导都在关注着分数。在大多数人眼中,分数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授课情况的反映。这种情况导致许多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学习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关爱有加,而对成绩较差、行为规范较差的学生不能说是“横眉怒目”,至少是心怀怨气吧!实践证明,这样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学困生”“后进生”,往往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甚至产生颓废的情绪。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看待学生上,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一生都处在变化之中,如果人一成不变,那就不会成长。此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成绩一直都优秀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爱迪生、爱因斯坦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因此,老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表现差的学生,千万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是要尽可能多地表扬来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古人云:“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实际这是一种静态看人的观念,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预言其在事业中的成就。这也使我想起了我初中的一个同学,不管如何努力,成绩就是不好。我的班主任就歧视他、看不起他,说他将来一定不会有出息。而导致他早早就外出打工。但是他并没有自卑和沉沦下去。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而今,在深圳、广州都有他的公司。在2015年的校庆时,他还拿出10万块钱作为学校的奖学金。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静态,更不能以眼前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反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教育的全部。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个指头有长短”。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所以作为教育者还应该用一种独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在某一阶段的智力水平、认识水平、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教育不能用机械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个别差异,促进健康发展。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培植,培养其自信心。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与完善,你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实践中,我发现有一个做法比较可行,让优秀生与困难生结对,榜样的力量比枯燥的说教效果好。教师要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德育人,开发智慧,因此,我倡导班级管理的理念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懂得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人。总而言之,对待学生,我们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存在,更要着眼学生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学会学习,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