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的现状与未来》PPT课件.ppt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350801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fid的现状与未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Rfid的现状与未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Rfid的现状与未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FID的现状与未来 初步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行业发展过程行业市场分析RFID技术简介关于标准问题RFID应用案例产品图片资料实施RFID的可行性建议 一 行业发展过程 RFID技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那时它被用来在空中作战行动中进行敌我识别 从历史上看 RFID技术的发展基本可按10年期划分为几个阶段 参见表1 因此RFID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技术 从分类上看 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 13 56MHz以下的RFID技术已相对成熟 目前业界最关注的是位于中高频段的RFID技术 特别是860MHz 960MHz UHF频段 的远距离RFID技术发展最快 而2 45GHz和5 8GHz频段由于产品拥挤 易受干扰 技术相对复杂 其相关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探索的阶段 表1 二 行业市场分析 市场规模分析市场容量分析 市场规模分析 市场规模方面 截至到2005年底 全世界已经安装了约5000个RFID系统 实际年销售额约9 64亿美元 在零售巨头沃尔玛 麦德龙的推动下 RFID在零售业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整体规模仍十分有限 随着Gen2标准的完善和实施成本的逐渐下降 我们预计 2006年全球RFID产业将取得实质性突破 2007年 全球RFID将全面启动 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增长率超过50 这一过程将至少持续到2009年 之后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在我国 2005年RFID市场规模达到了16亿元人民币 与2004年同比增长25 详细情况如下图所示 市场容量分析 RFID在中国的市场容量 2005年 中国RFID的市场容量是4 7亿元 到2009年将会达到58 7亿 年复合增长率约65 6 在RFID的应用中 硬件 软件和服务的投入比例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变化 在2005年 硬件大约占到80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比例会降到66 而软件和服务的比例将大幅度提升至33 三 RFID技术简介 射频 RF 技术简介射频识别 RFID 技术简介RFID系统主要硬件设备RFID技术优势劣势分析 1 射频 RF 技术简介 RF RadioFrequency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 如 电视 广播 移动电话 雷达 自动识别系统等 专用词RFID 射频识别 即指应用射频识别信号对目标物进行识别 RFID的应用包括 ETC 电子收费 铁路机车车辆识别与跟踪 集装箱识别 贵重物品的识别 认证及跟踪 商业零售 医疗保健 后勤服务等的目标物管理 出入门禁管理 动物识别 跟踪 车辆自动锁死 防盗 RF 射频 专指具有一定波长可用于无线电通信的电磁波 电磁波可由其频率表述为 KHz 千赫 MHz 兆赫 及GHz 千兆赫 其频率范围为VLF 极低频 也即10 30KHz至EHF 极高频 也即30 300GHz 2 射频识别 RFID 技术简介 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 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 其所具备的独特优越性是其它识别技术无法企及的 它既可支持只读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读写工作模式 且无需接触或瞄准 可自由工作在各种恶劣环境下 可进行高度的数据集成 另外 由于该技术很难被仿冒 侵入 使RFID具备了极高的安全防护能力 从概念上来讲 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 对于条码技术而言 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 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单元 利用RF信号将信息由RFID单元传送至RFID读写器 RFID单元中载有关于目标物的各类相关信息 如 该目标物的名称 目标物运输起始终止地点 中转地点及目标物经过某一地的具体时间等 还可以载入诸如温度等指标 RFID单元 如标签 卡等可灵活附着于从车辆到载货底盘的各类物品 RFID技术所使用的电波频率为50KHz 5 8GHz 如图一所示 一个最基本的RFID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份 一个载有目标物相关信息的RFID单元 应答机或卡 标签等 在读写器及RFID单元间传输RF信号的天线 一个产生RF信号的RF收发器 RFtransceiver 一个接收从RFID单元上返回的RF信号并将解码的数据传输到主机系统以供处理的读写器 天线 读写器 收发器及主机可局部或全部集成为一个整体 或集成为少数的部件 不同制造商有各自不同的集成方法 在以上基本配置之外 还应包括相应的应用软件 3 RFID系统主要硬件设备 Transponder 应答机 Tag 标签 卡 天线RFTransceiver 收发器 读写器 Transponder 应答机 Tag 标签 卡 对于被动型RFID系统而言 以往我们将非主动向读写装置传送RF信号的RFID单元称为Tag 而将主动的向读写器进行RF信号传送的RFID单元称为Transponder 现在业界已经不再严格区分这两类名称 而将Tag与Transponder相互通用 为本介绍方便之用 我们将主动传输RF信号的RFID单元称为 主动式 Tag 而将仅进行RF信号反射或反向散射传输的RFID单元称为 被动式 Tag Tag载有可用于认证识别其所附着的目标物的相关信息数据 Tag可以是只读的 读 写兼具的或写一个 读多个的形式 可以是 主动式 也可以是 被动式 的 通常 主动式 Tag需要专用电池支持其传输器及接收器的工作 明天科技就是主动式 但RAM区不一定大 为避免干扰 主动式的tag要求能接收与转发多个频点的信号 以避免邻道干扰 卡的组成复杂 而且功耗也大 由此 主动式 Tag一般比 被动式 Tag在形体上要大一些而且价格也更昂贵 另外 主动式 Tag的使用寿命都与其电池寿命直接相关 被动式 Tag根据其应用的不同 也可以分为 有电源 和 无电源 工作模式 被动式 Tag将从读写器或传输接收机 Transceiver 传来的RF信号反向因素并可通过调制解码将相关信息加入到其所反射的RF信号中 对于 被动式 Tag而言 它无需电池来放大反向信号的载波能量 有的 被动式 Tag使用电池仅是用于支持Tag中存储器的工作或支持Tag中的对反射信号进行调制解码的元件的工作 天线 任一RFID系统至少应包含一根天线 不管是内置还是外置 以发射和接收RF信号 有些RFID系统是由一根天线来同时完成发射和接收 而另一些RFID系统则是由一根天线来完成发射而另一根天线来承担接收 所采用天线的形式及数量应视具体应用而定 RFTransceiver 收发器 RFTransceiver是RF能量之源 它产生RF信号及RF能量激活并支持 供能给 被动式 RFIDTag的工作 RFtransceiver可以集成封装于在读写器内 也可以作为独立设备存在 当作为独立设备时 一般被列为RF模块 RFTransceiver的任务是对由天线发射和接收的电频进行控制及调制解码 对自 被动式 RFIDTag上反射或后向散射来的RF信号进行过滤及放大 读写器 RFID读写器的任务是控制RFTransceiver发射RF信号 通过RFTransceiver接收来自Tag上的已编码RF信号 对Tag的认证识别信息进行解码 将认证识别信息连带Tag上其它相关信息传输到主机以供处理 有些读写器还具备其它功能 如在ETC 电子收费 应用中 就包含采集车辆检测器 与驱动道闸 交通灯等其它设备的数字输入输出信息 读写器中的硬件部份控制着读写器的工作 用户可以通过相关控制主机或本地终端发布命令以改变或订制其工作模式适应具体应用的需求 4 RFID技术优势劣势分析 和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 RFID的优势和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 RFID的劣势 优势 1 快速扫描条形码一次只能有一个条形码受到扫描 RFID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RFID标签 2 体积小型化 形状多样化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 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 此外 RFID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 以应用于不同产品 3 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 因此容易受到污染 但RFID对水 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 此外 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 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 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 因此可以免受污损 4 可重复使用现今的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 RFID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 修改 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 方便信息的更新 5 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 RFID能够穿透纸张 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 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 而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 才可以辨读条形码 6 数据的记忆容量大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50Bytes 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2至3000字符 RFID最大的容量则有数MegaBytes 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 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会越来越大 对卷标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7 安全性由于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 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 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 近年来 RFID因其所具备的远距离读取 高储存量等特性而备受瞩目 它不仅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大幅提高货物 信息管理的效率 还可以让销售企业和制造企业互联 从而更加准确地接收反馈信息 控制需求信息 优化整个供应链 劣势 首先是技术上尚未完全成熟 根据自动ID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 即使贴上双重卷标 RFID卷标牌仍有3 无法判读 只贴一个标签的吊牌则只有78 正确判读 此外 射频识别标签与读取机具有方向性及射频识别讯号容易被物体所阻断 亦为射频辨识技术未来发展的一大挑战 其次是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推行问题 标准化是推动产品广泛获得市场接受的必要措施 但射频识别读取机与标签的技术仍未见统一 因此无法一体适用 而不同制造商所开发的卷标通讯协议 适用于不同的频率 且封包格式不一 就目前看来 现在普遍使用的134KHz和13 56MHz因传输距离不够长而限制了阅读器和RFID标签间的传输距离 使得若干标签不能有效地被读取 而跨越UHF频段的最大问题是现有的绝大多数RFID系统和卷标供货商 以及设备无法支持UHF频段 第三是成本的问题 RFID系统不论是卷标 读取器和天线可望随着各大业者应用而使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但著名顾问公司麦肯锡分析指出 厂商不能只着眼于RFID未来价格下跌就垂涎不已 因为这项技术还需进行企业资源规划 ERP 软件升级 而这部份可能所费不薄 第四 RFID的大规模应用还涉及到工人失业 隐私保护以及安全问题 正因为如此 目前的RFID技术要想在对信息有保密要求的领域展开应用还存在着障碍 此外 如何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同时提高电子标签的性能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 关于标准 分类标准问题 五大RFID国际分类标准 EPCglobal的势力最大 也叫得最欢 据介绍 EPCglobal是以欧美企业为主要阵营的RFID标准组织 拥有533家会员 其中终端用户234家 高级会员299家 拥有沃尔玛 思科 敦豪快递 麦德龙和吉列等 贵族 级会员 EPCglobal利用Internet RFID和全球统一识别系统编码技术给每一个实体对象唯一的代码 构造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信息互联网 物联网 目前EPCglobal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技术规范 包括电子产品代码 EPC 电子标签规范和互操作性 识读器 电子标签通信协议 中间件软件系统接口 PML数据库服务器接口 对象名称服务 和PML产品元数据规范等 信息产业部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组长谢建平教授说 预计3年之内EPC的技术在全球及在中国会有很大的改观 5年之内将有可能实现全球推广 和EPCglobal相比 ISO IEC有着天然的公信力 因为ISO是公认的全球非盈利工业标准组织 与EPCglobal只专注于860 960MHz频段不同 ISO IEC在各个频段的RFID都颁布了标准 ISO IEC组织下面有多个分技术委员会从事RFID标准研究 ISO IECJTC1 SC31 即AIDC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分技术委员会 正在制定或已颁布的标准有不同频率下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通讯接口的参数标准 即ISO IEC18000系列标准 ISO IECJTC1 SC17是识别卡与身份识别分技术委员会 正在制定或者已经颁布的标准主要有ISO IEC14443系列 我国的二代身份证采用的就是该标准 此外 ISOTC104 SC4识别和通信分技术委员会制定了集装箱电子封装标准等 日本泛在技术核心组织UID目前已经公布了电子标签超微芯片部分规格 但正式标准尚未推出 支持这一RFID标准的有300多家日本电子厂商 IT企业 日本和欧美的RFID标准在使用的无线频段 信息位数和应用领域等有许多不同点 日本的电子标签采用的频段为2 45GHz和13 56MHz 欧美的EPC标准采用UHF频段 日本的电子标签的信息位数为128位 EPC标准的位数为96位 日本的电子标签标准可用于库存管理 信息发送和接收以及产品和零部件的跟踪管理等 EPC标准侧重于物流管理 库存管理等 去年4月 华开公司与日本T Engine论坛签署合作协议 允许实华开公司建立中国第一个 也是唯一一个泛在ID uID 中心 负责对T Engine论坛开发的UID技术进行测试等 AMI和IP X的势力则相对弱小 AIDC AutomaticIdentificationandDataCollection 组织原先制定通行全球的条形码标准 于1999年另成立了AIM AutomaticIdentificationManufacturers 组织 目的是推出RFID标准 不过由于原先条形码的运用程度将远不及RFID 亦即AIDC未来是否有足够能力影响RFID标准之制定 将是一个变量 AIM全球有13个国家与地区性的分支 且目前的全球会员数已快速累积至一千多个 标准问题 首先 RFID的使用频率还没有完全开放 当前国际上在UHF频段的RFID技术主要使用430MHz左右 和860 960MHz两段频率 但在我国430MHz频段属于专用频段 现阶段开放此频段的RFID业务的条件不成熟 860 960MHz频段的主要业务为固定和移动 次要业务为无线电定位 老实说 中国在这个频段上已经没有空闲的频率直接规划给RFID使用 因此 我们在考虑这一频段的RFID频率规划时 必须慎重考虑RFID业务与现有的无线电业务频率的供应问题 国家无线电管理局频率规划处处长李健说 其次是RFID产业发展的滞后 芯片设计与制造 天线设计与制造 标签封装及封装设备制造 读写设备开发 数据管理软件设计 一个个生产环节构成了一条完整的RFID产业链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研发制造RFID芯片的企业 目前 已有基于13 56MHz频段的芯片 而国际上应用最广的UHF芯片则还在研制之中 这种研发是基于ISO标准的 目前 国内基本具有RFID天线的设计和研发能力 但还不具备应用于金属材料 液体环境上的可靠性RFID标签天线设计能力 HF频段的标签封装技术和生产已经成熟 但还不能进行UHF频段的标签封装 封装设备还依靠进口 基本具有HF频段读写器设计和集成制造能力但还没有UHF频段以上读写器设计和制造能力 产业发展滞后尤其核心技术的缺失成了制定中国RFID标准难以逾越的高墙 而RFID中国标准的缺位又反过来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亚太博大是专门生产RFID读卡器的 由于中国UHF频段还未开放 公司只能生产13 56MHz频段的读卡器 没有RFID中国标准不仅影响到用户应用RFID 而且影响到了企业的研发 亚太博大总裁柳翔说 再次是应用的落后 在采访中大多数用户都采取了沉默的态度 我们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效果怎么样都不好说 另外 国家标准还没下来 现在多说也不太方便 在标准还未出台的情况下 华虹会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基于不同标准的芯片吗 这有什么办法 闵昊无可奈何的说 芯片厂商只能跟着用户走 用户有什么需求我们只能满足 目前 华虹大部分芯片是基于ISO IEC18000标准的 可是闵昊说华虹不会只研制基于一种标准的芯片 也毫不隐讳这种标准不确立情况下为公司带来的巨大研制成本压力 四 RFID应用案例 沃尔玛的 新式武器 铁道部的调度利器新加坡公交系统新加坡交通管理新加坡地铁系统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美国邮政服务公司英国用标签识别囚犯捷德在公司内部实施电子钱包解决方案 智能公共汽车 公共交通的主流RFID标签在运动计时中的应用英研制出可再现犯罪现场的图像处理软件 案例之一 沃尔玛的 新式武器 2003年6月19日 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 零售业系统展览会 上 沃尔玛宣布将采用RFID的技术以最终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条形码 成为第一个公布正式采用该技术时间表的企业 如果供应商们在2008年还达不到这一要求 就可能失去为沃尔玛供货的资格 而沃尔玛的供应商大约有70 来自于中国 能坐上零售业的头把交椅 沃尔玛的成功宝典上写满了有关搭建高效物流体系的密技 以保证竞争中的成本优势 可以看出 所有技术无一例外地都是围绕着改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这个核心竞争能力展开的 作为沃尔玛历史上最年轻的CIO凯文 特纳 曾说服了公司创始人山姆 沃顿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移动计算网络 并推动沃尔玛引进电子标签 如果RFID计划实施成功 沃尔玛闻名于世的供应链管理将又朝前领先一大步 一方面 可以即时获得准确的信息流 完善物流过程中的监控 减少物流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及损失 降低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安全存货量和运营资本 另一方面 通过对最终销售实现的监控 把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及时地报告出来 以帮助沃尔玛调整优化商品结构 进而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案例之二 铁道部的调度利器 我国铁路的车辆调度系统是应用RFID最成功的案例 铁道部在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建设中 推出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距离自动识别系统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国内有多家研究机构参与了该项技术的研究 在多种实现方案中最终确定了RFID技术为解决 货车自动抄车号 的最佳方案 过去 国内铁路车头的调度都是靠手工统计 手工进行 费人 费时还不够准确 造成资源极大浪费 分铁道部在采用RFID技术以后 实现了统计的实时化 自动化 降低了管理成本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据统计 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可以达到3亿多元 这是国内采用RFID惟一的一个全国性网络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 这个系统目前还是封闭的 无法和其它系统相连接 如果这个系统开放 将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 有利于像RFID这样的技术得到更有效地应用 有利于物流全流通的整合 案例之三 新加坡公交系统 新加坡所有公交车全部采用了RFID技术 大部分新加坡人都有一张ez Link卡 可以在地铁站买到 该卡采用RFID技术 据我观察应该是13 56MHz 可以在地铁或公交车转换站充值 公交车内前后门各安装两个READER 如图1 乘客上车时只需将放有ez Link卡的钱包在READER上晃动一下即可上车 当到达目的地下车时也要晃一下 以便系统能计算出乘客搭乘站数或距离 从ez Link卡中扣取相应的价钱 当然 公交车也接受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 但是同样距离的价钱要比用卡高 案例之四 新加坡交通管理 新加坡的每辆汽车内都有一个可插入类似ez Link卡的装置 如图2 在很多的道路上都有一个大型的READER 很抱歉没有拍下照片 上面写着大大的ERP 该ERP系统放在高速路的入口或管辖路段 当汽车通过时即扣掉相应的价钱 据介绍 如果司机没有插入储值卡 或卡中没钱 ERP上面的照相机将拍下车号 等着收罚单吧 根据其读取距离 判断该系统为900MHz 另外 该系统在车速为120m h的情况下读取没有任何障碍 案例之五 新加坡地铁系统 新加坡的地铁系统世界闻名 除了采用先进的列车 优美的乘车环境外 其RFID检票系统在世界也可首屈一指 毕竟连伦敦地铁还没有采用 乘客来到入口的自动售票机前 选择目的地 根据提示放入相应的现金 即可购买到一张采用RFID的乘车卡 如图3 该卡可循环使用 当乘客不再需要时交到回收处 换取买卡时的1新币押金 案例之六 新加坡国立图书馆 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是新加坡人民的骄傲 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采用RFID管理的大型图书馆 新加坡的每个公民都可以用其身份证或驾驶证来国立图书馆借阅图书 在每本图书的后面都贴有一个RFID标签 借阅者只需将图书带到自助借阅机 如图4 前 插入身份证或驾驶证 把图书正放到蓝色面板上即可完成借阅过程 操作起来极其方便 想起国内图书馆排着长队借书的情景只有一阵感叹 还书过程不得不更加令人佩服 因为整个过程只有一个动作 就是 扔 借阅者可以就近选择任何一家国立图书馆分馆归还图书 只需来到自助还书系统 如图5 前 将要归还的图书一本本丢进去即可完成还书过程 在该系统上方还设有显示屏 可以看到图书归还进去的情况 案例之七 美国邮政服务公司 USPS为全国38 000个邮局的邮递员们配备了30万只Dolphin数据采集器 该设备用于在给据邮件投递过程中 扫描邮件上的条码 通过这个条码 USPS的客户能够查询到特快专递和加快邮件 包裹 国际货运以及挂号信件的投递状态 每天的工作结束后 邮递员将采集器放在通讯座上 将数据自动的上传到主计算机系统 USPS用了数月时间 测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便携数据采集器 对Dolphin 数据采集器坚固耐用的结构 工人认可的舒适 可单手操作的设计而感到特别满意 USPS新的投递确认系统是该公司投资二十亿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满足不断扩展的客户需求的计划的一部分 USPS主管中心邮政服务的副总裁JlhnKclly宣称 我希望给我们的新老客户们一个有力的 明确的表示 我们正在积极的想办法通过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来经营他们的业务 他还说 这个投递确认系统是响应客户的要求 测量 改善服务性能而建立的 案例之八 英国用标签识别囚犯 英格兰和威尔士拥有的135间监狱现在押囚犯已经达到7300人 比监狱额定囚犯人数超过了7000人 当局允许释放那些罪行较轻 危害性不大的囚犯 大约3000人 但是这些被释放的囚犯需要佩戴电子标签识别装置 以便于监控和检查 案例之九 捷德在公司内部实施电子钱包解决方案 从6月开始 捷德公司选择使用了GELDKARTE电子钱包解决方案 今后 捷德公司的员工将在公司的餐厅 公司大楼内的约30台售货机上 以及在德国国内超过3000个受理地点使用这种支付方式 在GELDKARTE电子钱包卡的芯片内最多可以存储200欧元 是存储零钱的最好方法 特别是当你找不到合适的零钱的时候在德国发放了超过五千万张GELDKARTE卡片 仅在慕尼黑 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居民都拥有电子钱包 GELDKARTE卡片是一个电子钱包卡 卡片上嵌入的芯片不仅可以用于现金支付 同时还可以添加其他附加功能 如电子驾驶执照 积分管理和数字签名 德国政府认识到了GELDKARTE卡片的潜力 在青年人保护法修订后 将从2007年1月1日开始禁止向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出售香烟 因此 在德国境内的大约八十万台香烟售卖机正在被改造成为可以接受卡片的机器 将来 GELDKARTE卡片的芯片将存储持卡人的年龄信息 从而禁止向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售烟 案例之十 智能公共汽车 公共交通的主流 休斯敦市运输管理局日前拨款两千万美金用于开展 智能公共汽车 项目的研究 旨在提高公交服务的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公共汽车 除了具有普通汽车的特点以外 还能够向即将到达的停靠站发送到达时间 在必要的情况下 可以调整交通控制信号灯以满足时刻表的需要 这一项目是Metro公司今后20年内预期投入的八亿美金中的重要一部分 此外 公交系统的改善还将对新建的五条轨道交通起到有益的补充 智能公共汽车 项目又称为 综合车辆运营管理系统 它要求项目承接方在今后两年内给1350辆汽车安装上各样的高科技部件 除了电子站牌显示功能和公交优先功能外 智能汽车还将提供乘客计数 车辆定位及自动跟踪等服务 这一项目将成为Metro公司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公共汽车研究的出发点 按照Metro公司2025年的公共交通规划草案 Metro公司将在所有的公共交通中心和主要的停靠站安装电子显示牌 这些显示牌能和自动车辆定位系统互相通信 进而显示每条线路上下一辆车的预计到达时间 案例之十一 RFID标签在运动计时中的应用 射频技术的使用使上万个马拉松参赛者的比赛时间变得简单 而不象以往的方式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运动计时系统是基于TI RFID技术 将可以收集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马拉松运动员的数据 ChampionChip的计时系统是将一个TI RFID感应器固定在运动员的鞋子上 当运动员通过在起跑线和终点线的地面或地下埋藏的感应天线时进行记时 从而保证每一个运动员的信息都可以被记录下来 带感应器的运动鞋可见下图 被世界许多重要的比赛项目所接受 同时还可以对个别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时间进行跟踪 在一些临时检测地点放置感应天线可以防止欺骗行为 同时也可以应用到铁人三项 自行车比赛和滑冰比赛 比赛数据可以放在因特网上使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 波士顿在1999年的马拉松比赛中使用TI RFID技术进行计时管理 并将参赛者的信息放在因特网上 感应器通过一个塑料的固定装置固定在每一个运动员的鞋带上 使得每一个运动员的比赛时间都可以简单的记录下来并发送到因特网上 运动员的朋友和家人可以登录波士顿马拉松的官方网站 输入运动员的名字或比赛号码 就可以查看由每3英里设置的检测站检测的运动员的比赛时间 并随时更新 案例之十二 英研制出可再现犯罪现场的图像处理软件 英国 公司和警方合作研制出名为 犯罪现场再现 的数码图像处理程序 以帮助办案人员更直观 周密地分析案情 据英国广播公司 日报道 与该程序相匹配的数码相机能够在三脚架上旋转 度拍摄犯罪现场 之后 程序将把拍下的图像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场景 操作人员可以在屏幕上从不同角度反复观看案发现场的某一个地点 或 停留 在某个地点观察四周的场景 也可用 工具 程序使画面上较暗的部分变亮 用特殊的标志标出案发现场的指纹 脚印和其他罪证 此外 办案人员还可使上述场景和犯罪嫌疑人的相片 录像资料一同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以便直观地综合分析案情 据悉 美国和英国的国家安全机构已购买了这种图像处理程序 部分欧洲国家的警方也对这种产品表现出很大兴趣 五 产品图片 125KHz电子标签 13 56MHz电子标签 232串口读写器 915MHz电子标签 ABS长条二孔标签 CS6010巡检棒 CS8010手持机 读卡器 双频电子标签 异型标签 六 实施RFID的可行性建议 我们感受到全球在吹起一股 电子标签RFID热潮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这场始于沃尔玛的IT变革将有机会改变众多产业的面貌 众多大型的IT公司已经准备好投身RFID的大潮中去 RFID的整体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取得巨大的扩张 RFID是实现企业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之一 将有可能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 创造新的服务形式 新的商业模式 新的产业结构 中国的RFID目前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于与欧美 日本 韩国 中国的RFID企业目前规模较小 资本实力不够强 自主研发能力不够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但现在的中国市场应该有着不错的机会 同时 中国市场潜力又是巨大的 不过如果我们对RFID项目上投资 首先要看你的客户是否希望不久可以使用RFID技术 同时还要分清楚这个项目本质上是属于RFID 还是只是一种数据采集的技术 正好运用RFID而已 其次如果公司能够以RFID为核心 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和整个管理系统的话 公司也能得到最大的价值 同时意味着必须承担最大的风险 因为公司要进行流程和系统再造 成本是RFID最关键的问题 当某一应用一年要使用数十亿个标记时 只有占据系统成本大部分的智能标签非常便宜 客户才用得起 一些超市和制造商认为 只有当某一器件的价格为0 01美分或更低时它们才会取代条形码 对智能标签而言 由于需要存储必要的数据和达到一定的覆盖距离等因素 要达到上述成本至少在三年之后 相反 车辆和货物的条形码已经被售价1美元的RFID所取代 因为它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例如 可以高速阅读 容忍方向错误 假读或读不出的情况很少 贴在纸板箱和集装箱等上面的标记现在正以10美分到1美元的价格在迅速发展 使系统成本不断下降 对于这种应用 最大订单的标记价格已经下降到5美分 估计到2007年 一年的标记销售量约100亿个 应该说 与潜在的好处及节省的成本相比 RFID的风险是很小的 但是 它们的市场前景现在还不很明朗 市场究竟是走向无源RFID 有源网状网 还是两者兼有之 迄今还有许多无线标准在制定之中 应用环境的营造 国民与社会的认同等问题还有待解决 对于这些 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RFID标记现在被看作是未来无所不在网络 ubiquitousnetwork 社会的一个基本工具 无所不在网络社会的目标是让全社会的人 包括儿童 成年人 老年人和残疾人 都能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 在这个社会里 许多社会经济活动将得到网络的支持 而网络可随时随地供给任何人使用 让人享用无所不在的服务 通信服务的对象从人扩展到任何一件东西 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的人民将享受 持续经济增长 带来的安居乐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