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五篇)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3357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五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圆明园园景的照片或图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或者是从电视节目,课外书上,家长那里了解到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读后简单说说。三、学生自学课文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看照片或图片,引入本课时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放录像或幻灯片。)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6.教师: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大家一同欣赏。7.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五、老师提问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圆明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1.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朗读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读后回答并板书: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文物历史久远、品种繁多。)4.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一段。六、读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第三课时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是为什么?(结合板书回答。)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赏一次。3.教师: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学生答后板书: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二、自己出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划出来。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讨论分析,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恶极;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投影出示卡片)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三、教师提问多么好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应该怎么办?(痛恨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愤怒。)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四、朗读全文,思考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五、提问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七、总结深化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答:有!)八、作业布置: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切实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教师在关键处作些点拨和引导,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凭借教材,我们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原因有两个: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美与丑,爱与恨并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已普遍增强,他们对课文的感受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逐渐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通过阅读与讨论,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形成大体共识。充分自主的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本案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指导学生搜集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学习讨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同时学习了文章出现的重点词语,并理解了他们的意思。鼓励学生在初读之后提出问题。解决一些例如词语方面的简单问题。激发学生深入读文,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2、继续学习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能力。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无耻行径的憎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体会圆明园毁灭之惨痛。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之美。五、【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一、名言导入,激发情感1、同学们,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板书:圆明园二、整体感知 1、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用书上一句话介绍圆明园。预设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预设: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引人注目名震中外尽人皆知路人皆知闻名遐迩家喻户晓举世瞩目.天下瞩目.全世瞩目.闻名天下.名扬天下.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2、出示课件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谁能把这两句话用“是也是、不仅还、不但而且”连起来说?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圆明园?三、品读体验(一)请三个同学读24自然段。学生点评(二)男生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段里你知道了什么?1、位置:西北郊2、布局:众星拱月是什么样子?出示课件小结:我们从第二自然段了解了圆明园的位置与布局(三)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大家思考: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1、圆明园建筑宏伟。板书建筑宏伟 2、从哪些词句你体会到圆明园建筑宏伟? 3、指名读 谁愿意用你的朗读带领大家去领略圆明园的美?过渡:这一段是要求背诵的,看谁的记忆力最好,能不看书完成这个填空。 4、出示课件,填空。 5、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什么字用得特别多?5、假如作者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你的依据在哪里?6、依据太多太多了,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7、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不胜收的圆明园。8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圆明园吗?()的圆明园。(预设词语:举世闻名、金碧辉煌、诗情画意、建筑雄伟。)9、圆明园太美了!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读出你的感受,读出欣赏、自豪、赞美之情!10、齐读(四)学习第自然段 1、引读: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学生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板书珍贵文物2、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欣赏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图片3、正因为这样,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看完图片,惊叹之情已经表露在你们的脸上,让我们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读这一段。4、同学们,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圆明园啊!然而,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被毁灭了,(板书的毁灭)至今几十万的文化瑰宝还飘零在世界各地。5、课件出示:我们的国宝在哪里?(五)学习第5自然段1、是谁犯下了这滔天罪行?2、“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指名读3、听到这里,你有何感想?4、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5、这些贪婪、残暴的强盗太可恨了,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读出我们内心的悲愤!6、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板书化为灰烬)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7、出示图片课件8、出示课件师: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学生接)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学生接)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师:还没有了(学生接-)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师: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学生接-)西洋景观。师: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学生接-)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9、师充满感慨地说:损失太大了,损失无法计算、不可估量啊!四激情写话,激荡感情1、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播放视频剪辑)2、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你此时的心情?3、相信你还有很多话想说,请你写下来。4、学生发言五、教师总结:师激情朗诵诗: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时刻铭记学生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及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结合搜集的资料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3.学习课文用词准确(形容词和关联词)、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抓住关键词和结合搜集的资料来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难点:学习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整理的资料,谈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感情朗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通过讲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二、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分两个部分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孩子们,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注意强调两个“圆”“园”字的不同:(圆:1、圆周所包围的平面;如圆桌;2、在平面上的一动点以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而运动一周的轨迹;如圆周;3、像球的形状;如滚圆;4、圆满、周全;5、使圆满、使周全;如圆场;6、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一圆等于十角或一百分;7、圆形的货币;如银圆;8、姓氏。园:1、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2、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如:花园、公园、园囿、园地等。教师注意引导孩子进行区分识记)和“毁”字的写法(毁:左右结构,殳字旁。重点强调“臼”的写法是:撇、竖、横、横折、横、横;还有下面的“工”最后一笔要变成提。)并让孩子们一起书空。三、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1.指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什么?(概括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毁灭”意味着什么?(再也不存在了,再也没有了。)“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无法计算)2.再读,思考:作者在开篇这一句话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并用一个感叹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是一座怎样的园林?3.回读体会。读出惋惜之情。四、学习第二部分(第二至四自然段)。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昔日的圆明園是什么样的?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一读。师出示课件:圆明园平面图。理解“众星拱月”。(拱:是环绕的意思。众星拱月:是指无数的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这个词描绘出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想想,作者把什么比做什么?(把圆明园比作月亮,把周围的小园比作星星)2.回读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清楚。读出布局美。圆明园到底有多大呢?(圆明园占地347公顷,比故宫还要大一万多平方米)可见这座园林的规模是相当大的,那里面都有些什么呢?3.相机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也有;有也有。(这是个排比句。介绍了圆明园中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各异。)齐读并思考:这些关联词是不是把圆明园所有的景观都已经列举完了?(没有)对,圆明园的景观不止这些,文中介绍的景观只是冰山一角,圆明园共有四十处景群。4.“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世界里。”(这句话中的“有如”“饱览”“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时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的赞叹。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聪明才智创造的这一园林是世界园林之奇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5.引导生背诵第三自然段。6.是啊!这么美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是个过渡句。)出示课件:学生欣赏部分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7.作者是怎样写圆明园收藏文物之多的?“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抓住“上自下至”、两个“最”字。从时间跨度上和珍宝类型上写圆明园收藏的文物之多。过渡:可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遭到了毁坏。五、学习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在文中找出三个字来概括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掠、毁、烧)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句话中的“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能删去吗?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些词具体的写出了英法联军的罪行,他们掠夺破坏,肆无忌惮。)看了他们的行为,你想说什么?(野蛮、贪婪、凶残、残暴、像强盗)3.大火怎么会连烧三天呢?(“大火连烧三天”既可以说明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又可以说明圆明园占地面积大,园内东西多。)4.师相机出示课件。看了变成一片废墟的圆明园,你们有什么感受?5.有感情地回读第5自然段,带着憎恨之情读出侵略者的贪婪与野蛮。六、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组织学生讨论: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祖国强大了勿忘国耻)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板书:圆明园的毁灭二、读文识字。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随机指导。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三、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1)针对第2自然段。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板书:举世闻名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2)针对第3自然段。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板书:建筑风格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4)A总写:板书:有也有有也有B举例板书: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出示课件6)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师总结: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山乡村野。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板书:美-赞叹(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1.在网上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历史。2.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_的圆明园(出示课件11)(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建筑雄伟 万园之园)二、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生总结: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这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板书:历史文化-珍贵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4.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看一下资料:(出示课件13)其价值难以估量。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5.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的圆明园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三、研读“毁灭”。(出示课件14)1.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自然段。2.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月18日、19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重点感悟:(出示课件15)(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板书: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出示课件16)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 中华民族的尊严)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损失吗?四、品读体味(出示课件17)1.指名读第1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板书: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估量(2)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板书:痛惜、痛恨、悲哀五、感悟写法(出示课件18)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六、小结。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2.预习木笛这一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学来解决生字词、来把握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了整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3.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课堂展示收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我的引导有不到位的地方,对部分应该深化的内容,没有深化到位。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4)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5)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2.教材分析。课文简说,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3.学情分析。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理解,但爱与恨情感上又不是十分鲜明,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引导,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词语。背诵第3、4自然段2.学习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并总结整理资料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评价任务1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一、二环节,检验目标1的达成。2通过学习过程中的第三、四、五环节,检验目标2的达成。3、通过学习过程中的第六环节,检验目标3的达成。教学活动过程环节学习过程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3分钟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齐读课题。2.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去回忆一下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吧!1.回顾课文2.理解文本环节二自读课文10分钟1.读2-4自然段,想一想你在圆明园中看到了什么?3.哪个词写出了圆明园布局的特点?(众星拱月)出示PPT4读一读第2自然段来体会这众星拱月的圆明园吧!1.学习自读。2.在自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内容。3.谈词语的理解和作用。环节三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读课文并抓住课文中的四字词语11分钟1.第三自然段中有许多美丽的建筑(出示图片)2.圆明园中的景物真的太美了,让我们带着体会一起齐读这一段吧!(朗读配乐)板书:有.也有.有.也有.3.这一段中还有很多的四字词来描述这美丽的圆明园,你能找到吗?指导写玲珑剔透的“剔”4.我们感受到了圆明园是这样的.(读四字词语)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能抓住圆明园的景色。环节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并体会情感16分钟1.圆明园不仅美,还藏着许多珍贵历史文物,指读第4自然段上自.下至.(出示图片)2.作为中国人我们祖国的圆明园建筑这么美,珍贵文物这么多,你有什么感受?3.其实我们知道只是冰山一角,昔日的圆明园里像这样美,这样多的是数不清的,就如文中所说的“圆明园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_、_不愧是园林艺术的_建筑艺术的_”(出示ppt)4.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再读2.3.4自然段(配乐)1.体会语句的和字词所表达的效果。2.体会情感,感受圆明园的雄伟。环节四研读句子,品味感情16分钟1.我们祖国的圆明园究竟代表着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一自然段,用一个词来概括。2.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的文化史是不可估量的,同样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1.感受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环节五激发情感,阅读感悟16分钟1.当著名作家雨果走进我国这段历史时却说了这句话。(出示PPT)2.我国这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被两个无耻的强盗毁灭了!3.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去看一看(视频播放)并范读第五自然段1.激发感受圆明园被侵略者毁坏的心情。2.体会感情,对文本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环节五激发情感,阅读感悟16分钟1.你的体会如何?请同学问看第五自然段,找出令你印象最深的句子2.这是一种什么行为?(恶劣、无耻、暴力)3.我国这样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一片灰烬4.所以开头说这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1.激发感受圆明园被侵略者毁坏的心情。2.体会感情,对文本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环节六自考感悟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1.思考:为什么我们祖国的圆明园会被侵略者毁灭?(搜集背景资料)2.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避免当时这种历史惨剧再次发生呢?怎样改变?总结:从自身来说不管做什么工作,或许是老师这样平平凡凡的职业只要能够坚守岗位,都是为祖国做贡献,同样我们也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个噩梦和耻辱,也让我们永远记住一个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1.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板书设计:21.圆明园的毁灭剔没有.也没有.文化没有.也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