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四篇)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3350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四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教学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教师细腻真挚的语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敞开心扉,或是一件傻事,或是一个教训都如同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新,不经意间,把大家融进了课文的意象和情感空间。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借这三个印象鲜明的词语,引导学生联想到冬日的暖阳,一队队的骆驼,清脆的驼铃,好奇的孩子虽说与真正理解课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为下面的深入学习作出了铺垫。 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她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1)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四个片断。(略)四、品读课文(1-9自然段),体会童年趣事 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2)汇报、交流 A、“学骆驼咀嚼” 1、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2、“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想到这时候我龇牙咧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 3、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4、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随着老师舒缓的朗读,学生身临其境。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我”,就站在骆驼的面前,看着骆驼咀嚼草料。有的觉得好笑;有的觉得很有趣;有的觉得很傻,却又傻得可爱,深刻体会“我”看得入神,喜爱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5、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1、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体会学生学习也是如此) 2、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3、“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4、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女儿的话可能也勾起了父亲的童年回忆,天真、可爱的想法可能也令他似曾相识。所以,从他的话中体现出对女儿的宽容、呵护。 5、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因为上文学习已明白了“我”对骆驼的喜爱,所以这里才会有不同于大人客观实际的想法,可能出于对骆驼的喜爱,而更多地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如:不希望骆驼遇到危险;不希望骆驼旅程太孤单;希望铃铛可以给骆驼和拉骆驼的人增加情趣等等,进一步说明了“我”对骆驼的喜爱。同时,也令人深切感受到了“我”的天真、可爱。 6、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学法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六、作业:1、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七、板书设计:6、冬阳 童年 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 (淡淡的忧伤,深深地怀念) 关于铃铛的遐想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教学目标1 自学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样表达的好处。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城南旧事的影像资料。学生:课前搜集林海音城南旧事的有关资料。教学设计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1 上课前先听支歌,会唱的跟着唱,注意歌词。(课件播放歌曲:童年)这歌词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2 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老师读题目,同学们闭眼感受,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令我们产生了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她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3 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二、初读课文,理清叙述顺序1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 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哪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第5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第711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第12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第1316段。)三、细读课文,感悟童真童趣1 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读第5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细细地品味,并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到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中,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2 学习后三个片断。在后三个片断中,选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同学自愿结成小组,互相交流、探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四、精读课文,感悟对童年的怀念1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2 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便重临我的心头”的含义。五、拓展延伸说童年光阴是宝贵的,童年是美好的。这正是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此时,你想起了自己哪些有趣的经历呢?(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六、总结全文1 (歌曲童年再次响起)教师总结:“钓龙虾”、“捉知了”、“学游泳”甚至咱们还煮过西瓜。回想起童年多姿多彩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一抹甜甜的微笑。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因为它匆匆易逝。我们应该把握好美好时光,让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斓,都成为明天最美的记忆。2 (课件出示书的封面)在这欢快的旋律中,老师给你们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尔基的童年。这两本书都很棒,大家可以找来看看。板书:冬阳童年骆驼队看骆驼吃食谈驼铃作用想替骆驼剪毛询问骆驼去处一去不还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日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咀嚼”,领会“嚼”字在口语与书面语中的不同读法;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与练写结合的方法,牢记“嚼”字字形。2.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描写的细腻,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爱。3.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描写的细腻,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爱。教学难点: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解课题,走近林海音1.板书课题,请生念课题。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个题目很奇怪。由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呢?学生说,师点评。2.师:一个题目,三个关键词,这其中到底包含着什么呢?我相信学了课文之后,我们一定能更明白。3.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林海音。课后“资料袋”中有关于她和这篇课文的介绍,大家读读,看看,我们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二、解构文本,历数童年事1.师:是呀,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而冬阳童年骆驼队便是它的序言。既然是自传,这文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其实就是林海音,而这文章就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海音的回忆,随着她的思绪去感受小英子的生活。2.请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看文中回忆了小英子的哪几个有关骆驼的片断。生自读。3.交流板书:学咀嚼(相机指导“嚼”字字形,请学生把“学咀嚼”写在相应段落的旁边;相机指导学生找出除了“咀嚼”之外,另外一处用了这个“嚼”字地方,了解其口语、书面语的不同读音。)谈驼铃剪驼毛念骆驼三、沉浸往事,解读林海音1.师:一件件往事,那都是林海音美好的追忆。几十年来林海音一直念念不忘的往事中,你又能读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读一读,并做上读书记号,可以是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标注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是写下自己一时的感受学生自读。2.交流“学咀嚼”(1)请研读了“学咀嚼”这件事的同学举手示意。(2)请生读这个自然段,学生一起读读。(3)请生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预设:读到了林海音的“呆”a.知道什么是“呆”吗?(眼睛直视一样事物,一动不动,目不转睛。)是什么让她“呆”了?b.请生读好关于骆驼的描写。体会她观察的仔细,体会“那样”中的情感色彩。c.师:看着看着,小英子竟然看呆了!竟然学着骆驼也咀嚼起来。想象当时小英子的神情,讨论这“呆”还是我们平时讲的意思吗。齐读本段。d.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请学生看插图,猜测小英子大概几岁了。体会小孩子的好奇、专注。e.师:五六岁的年龄,正是对什么东西都充满好奇的时候,看到从没看到的骆驼,怎能不看呆呢?可是三四十年过去,如今她还会因为骆驼而看呆吗?她还会在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吗?课文中哪儿告诉你的?生读课文16自然段相关句子。师: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在现在的林海音看来,这“学咀嚼”的事,实在是一件傻事。因为这好奇的呆、专注的傻只属于孩子。就让我们带着对往事的怀恋,再来读这第四自然段吧。读到了骆驼的有趣。教学程序从上述方案的b处始。3.交流“谈驼铃”“念骆驼”(1)师:这几段文字与“学咀嚼”这一段不一样,同学们发现没有?(对话描写)(2)师:既然是对话,我们就来分角色读一读好不好?可是爸爸的话没有直接写出来,你们能猜到爸爸是怎么说的吗?指名说。(3)学生同桌互练,指名一桌桌分角色读。师点评。(4)师:对于为什么系驼铃,爸爸的观点是小英子的观点是那你更喜欢谁的观点呢?(5)师:从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呢?(6)师:这就是童年的小英子,一个对所有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的小英子。课文中除了讲她问爸爸驼铃的事,还讲了她问什么?生答(7)指名生分角色读小英子与妈妈的对话。(8)课文中妈妈怪小英子“总是问”,你猜小英子还会问些什么事呢?(9)师:可是,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和爸爸谈驼铃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问妈妈骆驼去向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4.交流“剪驼毛”(1)师:课文中还有一件事剪驼毛,谁愿意来读读?指名读。(2)大家也读读,看看你们又从这段文字里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呢?(3)交流:天真、可爱、充满童趣。说说从哪儿看出来的?并读好相关句子。(4)师:读着这段文字,我有一个疑问文章中写“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的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你们说拉骆驼的人像谁一样?按常理,我们一般是说骆驼像人一样脱了旧驼绒袍子,可是文章中怎么写人像骆驼一样脱了反穿大羊皮呢?这不是写反了吗?指名回答,进一步体会小英子的天真。(5)师:多么天真可爱的小英子呀!可是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想给骆驼剪旧毛皮的想法,我也不会再有了。四、链接拓展,最念是往昔1.师:可是,她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林海音已经42岁了,而且早已身居台湾,可是童年的一幕幕却依然清晰地在她的眼前浮现,同学们联系你们自己的童年,你们猜猜她或许还会想起什么事来呢?能不能也像这篇课文的题目一样取一个名字?交流。师:是呀,这些或许都会在她的脑海里浮现,她写这些景写这些人写这些事,又何尝不是在抒发自己的情呢!2.同学们,虽然她早已身居台湾多年,可是50多年后的她,却依然固执地保留着北京口音,从来不曾有丝毫的改变,有朋友说她比北京人还北京人,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她怀恋的仅仅是童年吗?交流。师:是的,她怀恋这个留下了她最美好时光的故土,怀恋那里的点点滴滴,有她的文章为证。出示:苦恋北平相关语句: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的“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拣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生读。3.师:就这样,每一景每一物,只要是碰到与北平相似的,都会令她触景生情,勾起她对故土的思恋,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正如文中所说的: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生读: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4.师:城南旧事记录了林海音在北京城南悠悠的回忆、淡淡的感伤:那个惠安馆前可怜的“疯”女人秀贞,那个儿时的好伙伴妞儿,那个厚嘴唇的年轻人我把她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去读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设计思路本文为学生把握文章写作结构,体会文章思想情感,习得文章写作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典范。教学中从课题入手,营造情感氛围。整体感知,美文美读,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理清文章脉络,这个环节有学生合作讨论得出,教师只起主导作用;仿写“学骆驼咀嚼”片段和说自己童年趣事环节主要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第二课时以合作探究为主,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主讨论学习,来感受作者童年的童真童趣,最后两个自然段在送别绵长的音乐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比比较、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淡淡的感伤之情。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卸媒”、“咀嚼”、“交错”、“幼稚”、“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能结合重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4、品味鉴赏作者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摘抄、背诵喜欢的句段。教学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以及淡淡的感伤。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音画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奠定基调师:这个题目和我们平常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题目由三个互不相关的词语构成,中间有间隔符隔开)初看这个题目,你脑子里能联想到什么?闭上眼睛(学生静静的想,轻音乐想起,老师独白: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一群骆驼在缓缓的前行,串串驼铃远了近了,近了远了,童年的我就站在远处看,就站在那听。)这个题目让我们充满了遐想,充满了诗意的朦胧,它就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女士自传小说城南旧事的序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去看看这么美的题目下到底讲述了什么样的内容。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1、先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2、老师整理:打出幻灯片,以冬阳下的骆驼队为幻灯片背景,左边打出精装版的城南旧事,右边为林海音生平简介。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小组内讨论,完成以下任务1、各小组批注重点字词的音和意,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字词写在黑板上。在学生汇报自学的基础上,老师重点强调:咀嚼(je)慢慢的嚼(jio)卸的第9画是“提”,“傻”的右上部分里面是“X”2、个小组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推荐一个人用自己感受到得情感朗读出来并和其他组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以下几个句子,并做好朗读指导。1、我站在骆驼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跟着动起来。2、老师教我们,要学骆驼,沉得住气总会吃饱的。3、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长途寂寞的旅程增加一些情趣。4、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5、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6、我默默的想,慢慢的写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这次默读课文,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闭合式答案:是冬阳?童年?还是骆驼队?引导学生回答“骆驼”2、围绕骆驼又写了那几个片段?小组内讨论,可把自己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比赛那个小组的答案最完美。老师和学生综合各小组答案讨论出最佳答案:A、看骆驼咀嚼B、询问骆驼为什么系铃铛C、冬阳下想给骆驼剪毛D、夏日询问骆驼的去处3、说一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画面?你有过和“小英子”类似的经历吗,说出来听听。五、作业设计抄写背诵你喜欢的句子,仿写其中一两个句子。第二课时目标:鉴赏四个片段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怀念及感伤。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收集到了美文中的美句,理出了作者围绕骆驼描写了记忆中童年的四个片段,还记得吗?打出幻灯片:歌曲童年欢快的音乐想起,一次打出四个片段的题目这节课我们重点“咀嚼”一下这四个片段。二、细细品味,欣赏借鉴A、集体读“看骆驼吃草”自然段。B、幻灯片:“我站在骆驼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跟着动起来”C、让喜欢这个片段的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请三四个学生说完以后老师整理总结:我观察的很仔细,看他们的脸,看他们的牙,看他们咀嚼的动作,看他们的大鼻孔和胡须。我看的很投入,自己的牙齿都跟着动了起来,好奇的心理跃然纸上,童真童趣表露无遗。1、通过学习这个片段,大家总结一下写好片段的要领:仔细观察、用词准确、注意细节描写2、课堂练笔:仿写这个句子老师举例,打出幻灯片:我站在柳树跟前看她拂动的样子:那样嫩的叶、那样柔的枝、那样悠然的姿态。她们拂动的时候,像少女甩动丝丝长发,让微风这把大梳子轻轻在发丝间滑过。我看呆了,自己的头发也甩起来。三、合作探究每一小组可任选剩下三个片段的任意一个,提出几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来提问其他小组,互问互答。这个环节稍有难度,老师做好巡查,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整理如下:片段“询问骆驼为什么要带铃铛“问题1、作者为什么称自己“幼稚”?(因为我天真烂漫的想法)2、为什么爸爸说“我”的答案更美些?(爸爸看到女儿的纯真和无限的遐想)3、“铃铛”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三次。第一次是让人知道骆驼队来了,第二次是我的问题印出来的,第三次是最后一段回忆中的驼铃声)片段“想给骆驼剪羊毛”问题1、我为什么想给骆驼剪羊毛?(太不整齐)2、从这个想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可爱稚气,大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片段“询问骆驼的去处”问题1、总是问,她都问了什么?还会问什么?2、她是怎么问的?表明了什么?(她问“夏天它们那里去了”愣愣一问,让妈妈不知所云。表明我思念骆驼,稚气可爱)四、情感体验师: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女作家萧红祖父的园子,同是女作家,都是写童年,你们能感受到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祖父的园子始终都写快乐、美好和自由,而这篇文章还有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以及淡淡的悲伤。从哪些地方最能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学生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老师出示幻灯片:(送别音乐响起)1、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2、我默默的想、慢慢的写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复返”“童年重临我的心头”“童年一去不复还”是因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时间过的很快、我转眼间长大了,不再干童年的“傻事”;“童年重临我的心头”是指童年的那段有趣、难忘的生活,是因为当“我”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时,触景生情、不禁想起那段难忘的生活从这几句话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也能淡淡的体会到童年美好生活只能成为回忆的感伤。一、结课学生再次带着淡淡的哀伤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在送别缓缓的音乐中结束课文。师:你们天真、活波、纯真,或许很多年后的某一天你们也会像作者一样怀念记忆中深深浅浅的童年故事。把握好自己的美好童年,让每一天都色彩斑斓,因为它匆匆易逝,因为它是你们唯一的童年五、作业设计1、写一个童年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2、课文阅读城南旧事部分片段,和大家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