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五篇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73226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十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十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五篇【篇一】*是*区第二中学的初中数学老师、班主任兼年级主任。执教二十八年,她用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爱和责任感,激励着一届届学生奋发向上。学校推行课改,*率先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全力以赴践行课改。她虚心向同事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编写切实可行的导学案,将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变为一个个鲜活的生活话题。她多次在校内外做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进入校园时,她积极探索“学生先自学探究,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经历“自学猜想验证小结”的思维过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班主任,*始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年级和毕业班事务繁杂,要求严苛。每天早上六点半以前,她就来到学校,检查记录全年级学生出勤、纪律、卫生、晨读情况。晚上六点半放学后,她抓紧时间整理班主任工作日志,反思当日工作。从入学到毕业,她班级的“日常检查记录表”每一天都填得满满当当、整整齐齐。她认为,教育学生“身教”尤其重要,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务必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她自己首先不做。在陪读女儿的三年里,*在*二中和北师大*附中两个学校之间奔波,却没有因此迟到过一分钟,没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在学生眼中,*是良师,成绩不理想时,她单独为其辅导并做思想工作,学习遇到瓶颈时,她及时提出建议给予支持;她更是益友,学生态度消极时,她用轻松诙谐的方式进行提醒,情绪低沉时,她耐心疏导多加鼓励。她班上一名学生,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但家庭贫困,父母对她的学业并不是很支持。*得知后,告诫她知识可以改变人生轨迹,不要被外界打扰,要心无旁骛地学习。*还多次家访说服其父母,掏钱为她购买学习资料,利用政策为她减免部分学费,极力支持她完成学业。现在,这位学生已经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在北京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即将签约落户深圳。“一腔热血浇灌三尺讲台,三年光景促成一世情谊”,这是教师节当天学生在短信中对*的评价。她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她本人先后被评为“数学学科带头人”“全市优秀教师”“全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篇二】从教二十六年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多年来,他矢志教育教学,求实创新,爱生如子。凭着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对学生的关爱,认真履行着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作为察右前旗第一中学的骨干教师,他不仅是学校党支部委员、高三年级语数英党小组组长、高三年级数学教师同时还兼任高三1班的班主任。不仅如此,他还承担观摩课、训练课、培优课、讲评课、监考阅卷、辅导竞赛等教学任务。身兼数职的*,多年来带领教学组,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组织教师贯彻落实学校、年级组的各项教学任务,培训新课改、新高考内容。他积极引导教学组教师,更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大胆创新教学模式,结合课堂实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深知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他长期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变学生传统的排排坐为学习小组面对面坐,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取代了“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改变课堂评价方式,让学生乐意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他参与建立“三段六步,倒置循环”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导学案,自研课上“导航”有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展示课上“护航”有术,让学生在合作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反馈课上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巩固薄弱环节。*的课堂灵活多样,始终呈现出民主、和谐、活泼、思辩的课堂氛围。“于老师讲课有激情,逻辑思维严谨,语言风趣幽默,授课内容新颖,我们最喜欢上于老师的课。”说起*的教学风格,学生们赞不绝口。*作为年级组组长和班主任,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教育每一位孩子。在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里经常见到他关心帮助学生的身影。他坚信教育一个孩子,会带动一个家庭,更会影响整个社会。二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不论严寒酷暑,他始终坚持深入学生家庭,认真细致地开展家访工作,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有效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成为一名以教研为先导,以课改为抓手,以学生为中心的优秀教师和班主任。凭着这份热爱,学生们如一颗颗稚嫩的幼苗在*精心的培育下茁壮成长。为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学校和学生,而对于家人他却亏欠很多。2015年,*的父亲病重,老人躺在病床上叮嘱他“学校事儿多你去忙吧,别为了我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业!”*含泪离开了医院。直到父亲去世,他也没能好好陪护老人一天。2017年5月妻子突然病发住院,需要紧急手术,一边是病重的妻子,一边是正在冲刺高考的女儿,一边还有学校急切求知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没有请一天假,他把妻子托付给年迈的岳父岳母陪护,每天晚上十点下了晚自习后,再从前旗赶到*给女儿准备第二天的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寒来暑往,*用汗水和智慧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学生,收获了累累硕果。在历次质量检测中,*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次次名列前茅。他用多年不断地努力和无私的爱,诠释着对教育的忠诚和热爱。2011年至2017年*多年被评为旗级优秀教师、旗级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评为年度市级数学科学普及优秀工作者;2015年所著论文浅谈关于做好高中数学课后复习的问题发表在软件教育现代化期刊上,并荣获第七届中华教育科研优秀论文“国家级一等奖”;2016年所著论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漫谈,被评为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发表在杂志教育科学上;2017年被中国教师报和市教育局评为课改优秀教师。【篇三】*,男,1982年2月出生。*省荆州市人。本科毕业于*美术学院设计专业,同年被推荐至韩国韩瑞大学攻读设计学硕士,在读期间进入学校的LG设计研究所参与产品设计与研发,2008年毕业后来到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参加工作,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任教师并担任班主任的工作。2013年通过*省教育厅选派参加青年教师出国项目,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学一年。2016年顺利通过副教授职称评审,并担任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至今。在校工作期间,个人及指导学生多次在国家与省部级设计竞赛中获奖,2015、2016连续两年学院工作考核优秀。教学上,赵老师不断自我学习提升专业知识,通过日常言行让学生感受到其对专业的执着,对工作的敬业、对生活的自律,更让学生体会到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进而引导到对彼此身份的尊重和对大学这个场所的尊重。在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赵老师结合专业特点,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其以前学的是设计,现在教的也是设计,设计也是创新型服务行业,脱离开了社会、脱离了市场、脱离了学校何谈服务、何谈发展、何谈教学。2017年,为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同时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学校成立了艺术创新中心,个人负责中心日常工作。中心成立初期,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个人带领设计专业优秀学生加班加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驱动,以服务学校与社会为主要目的,对内为学校团委、基建处、工会、宣传部、招就处等多部门提供了多套设计方案,并且获得了各部门高度的好评;对外带领学院教师团队入驻荆州市多所幼儿园和社会中心开展儿童培训活动,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实习场所,获得了市教育部门、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在中心团队刚刚开始建设时,赵老师告诉大三大四的学生,未来的工作将很艰苦,会面对很多困难。但是他能够保证三点:一、所有的设计他保证将会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动手完成;二、只要认真做方案,学生的专业收获将一定高于普通的研究生;三、只要完成了工作,一旦有了经济收益,学生们也一定会优先获得他们满意的回报。最后在坎坷中,团队建设了起来,大家在每个项目上都师生一心,不分你我,全力推进。后来许多优秀的学生毕业后,还在赵老师的推荐下,进入了建筑设计院等优秀企业参加了工作。赵老师基于以上对学校工作的认知,对教学的认真,对专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情,他在工作中获得许多突破,他也始终希望能够在学校给予的平台上,利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为学校、为学生、为同事都创造自己最大的价值。【篇四】*,1968年生,*阳新人,教授,1994年毕业于*美术学院,现为*大学中国画研究所执行所长,硕士生导师,*省国画院副院长,北京水墨行动组委会副主任,*开明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书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画院刘曦林工作室助教等。*工作以来,思想积极上进,政治意识强,站位高;教学勤恳,爱生乐教;科研创作勤实践,勇创新;学高为师,不断学习,开眼界,提能力,立前沿。下面就*的思想、教学、科研创作、业务学习等,做具体介绍。一、高标准、严要求,政治素质与时俱进在思想上,*一直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学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他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认真履行教育神圣职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求真务实,把当一名好教师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二、爱学生、乐教学,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在教学工作中,*严谨细致、注重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好有积极的学生加大作业量,加深学习内容,寻找机会让他们多参加专业美展,对基础差较消极的学生鼓励与严厉相结合,让他们练好基本功完成教学目标。三十多年教龄的*,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从不固步自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践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他指导的学生作品三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专业美展,获优秀奖一次;学生两人次在*省教育厅、文化厅主办的“学院空间”青年美展中获金奖,在全省美术院校中名列前茅;几十幅学生作品参加全国、省级专业美展,指导学生的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三、勤实践、勇创新,科研创作硕果累累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于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撰写的论文当代境遇下的中国画教育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作品巜青铜文明入选由文化部、财政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曾获“第十二届*省美术作品展”金奖、“2004年全国中国画展”铜奖、“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铜奖、“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第四、五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优秀奖等多种奖项;作品入选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第六、七届全国体育美展”、“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等国家级展览三十余次;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出版画册专著十三本。四、常学习、立高地,业务水平持续领先*相信“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美术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动手示范一下胜过千百句空谈。他千方百计时时向前辈专家学者学习,近几年他克服重重困难自费参加了北京凤凰岭书院赵建成人物画工作室、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工作室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荣宝斋画院刘曦林工作室的学习,眼界大开,专业水平快速提升。连续不断的学习经历让他有机会站在学术高地上直接与大师接触,从前沿趋势、从广度深度、从理论实践上更进一步理解中国画,为他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中注入了丰富的资源和无穷的活力,他的教学也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热情。*就是这样一位“德高为师,学高为范”的优秀教师,他获得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一致赞誉。【篇五】一九九九年,从*大学数学系毕业,她青春的行囊中满载五彩的希望与梦幻。十九年年弹指一挥间,她在一次次的送别那些比她更青春的背影后,依旧挚恋当初的选择,不断探秘着中学教学、德育、科研的内涵,步履矫健地走在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人生征途上。她就是*附中高级教师*,今年41岁,是一名有着19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一位深受同事欢迎、家长信任、学生爱戴的高中数学教师和班主任。以德育引领智育,是她的为师之本从业伊始,*老师就十分注重加强自身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的培养,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抵制有偿家教等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爱国守法,为人师表,敬岗爱岗,热爱学生,尊重家长,深得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以下光荣称号:1) 2003年9月在武汉市第八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获区“技术能手”称号;2) 2010年5月被*省数学学会授予“优秀教练员”称号3) 2015年5月被*省数学竞赛组织委员会授予“优秀教练员”称号4) 2004年12月荣获 “*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5) 2015年12月荣获*区“教学能手”称号6) 2014年8月荣获“*区优秀备课组组长”称号7) 2011年9月荣获*大学“优秀教师”称号8) 2011年5月荣获“*大学工会优秀女会员”称号9) 2009.10在*附中省级示范学校迎评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荣获“先进个人”称号10) 2010.5在*附中首届健美操比赛中表现突出,荣获“先进个人”称号11) 2010年9月被评为*大学附属中学第五届“师德标兵”12) 2012年5月荣获*大学附属中学“青年教师金质奖章”称号13) 2013年7月荣获*大学附属中学“魅力教师”称号14) 2016年1月荣获*大学附属中学“一岗双责优秀党员”称号15) 2016年7月荣获*大学附属中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面对学生,她一直坚守“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的职业信念,坚持“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她说自己最喜欢的名言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她每天享受着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下健康成长的快乐,这远比荣获*区“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优秀备课组长”等光荣称号更加令她感到真切的幸福。她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2010年5月所带高二(10)班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现担任2017级高一(1)班的班主任。*老师的治班之道就是“真诚”二字。她常说,以心换心,我一心为了学生好,一心想帮助他们,没有丝毫私心杂念,我用爱做杠杆,用理解做支点,就一定可以撬动学生的心。关爱每一个学生,杨老师在用自己多年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这句承诺。在她耐心地一次次帮助下,在家终日手捧手机的小万终于离开了沉溺的网游,回到了高中学习正常的节奏中;在她如春风化雨母亲般的慈爱中,单亲家庭内向的小嘉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在她细致负责的管理下,高一(1)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日常事务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早自习书声琅琅,课堂活泼生动,中自习秩序井然,教室里窗明几净杨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孩子们在她的教导下快乐成长,家长们都反映自己的孩子上高中以来变得懂事多了,自律自强,懂得感恩她不仅在学校尽心尽力,下班休息时间也经常在班级的qq群里解答学生的数学疑问,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接听家长的咨询电话不计回报,无私奉献,在杨老师的生活中是工作常态。许多孩子在最近的一次英语作文My favorite teacher中都描写了杨老师,说她不仅传授数学知识深入浅出,还教会了学生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竟然有个孩子说杨老师是他心目中的“女神”!今年五月某一天的清晨,高一(1)班的孩子们给杨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们在教室上办了一期“特别”的黑板报,上面写着:“杨可爱,生日快乐!”还有全班同学的个性签名。看来,杨老师的无私付出,孩子们心里都感受到了,并且心怀感激,也懂得表达,传递真善美,温暖彼此。凭学识支撑教学,是她的职业理念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勤勉地耕耘在高中数学教学第一线。但成为学者型教师,才是她孜孜以求的职业理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余暇,她研读了大量数学教学读物,在省级优秀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和德育论文4篇,并多次参与*区调考命题,担任*区数学学科指导小组成员,多次指导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奖。教学中,坚持融入现代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层次差异,注重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所获。为了帮助数学薄弱的女生更快提高成绩,她开展了*区个人课题有效培养高中女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 2016年6月已结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效果显著。她收获了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二等奖”、武汉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省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等专业奖项。她所带班级高考成绩突出,2013年11月被评为*大学附属中学“学科管理目标突出贡献奖”、“班级管理目标突出贡献奖”。三尺讲台上,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就是她最大的快乐。用奉献诠释生命,是她的人生之道*老师连续多次被评为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先进个人,在年级组里是有名的热心肠。她乐于助人,善于协作,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学校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场上有她活跃的身影;校春节文艺晚会上有她精心编排并参与表演的节目;外出学习的途中,处处留下她获得一致好评的摄影作品。正是她的开朗和热情感染着与她相处的所有人,让辛苦的工作也变得充实而愉快。大家对她的评价总是离不开“善良、热心”这些词汇。只要是身边的人需要她的帮助,她就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付出,也丝毫不嫌麻烦。所以大家都喜欢向她咨询生活上、教学中等多方面的问题。她真正成为了一名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中共党员教师。她担任高一年级党支部宣传委员,利用校园网平台,宣传高一年级师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党团活动;宣传高一年级师生学习雷锋志愿活动和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她每个月定期组织学生维护*附中图书馆的环境卫生,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让雷锋精神更好地延续,得到了图书管理员老师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她还担任高一年级的工会组长,关心年级的大小事务,关爱团结每一个同事,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积极配合校工会开展各类活动,在上学期的每一次处室文明建设检查中,高一年级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她的肩上担负着许多工作,曾连续担任11届、13届、14届高三的教学工作,每一份工作就是一份责任,她心怀“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宗旨,大写着“老师”这两个神圣的汉字!*老师平时的工作状态就好像是身体内有一个“发电站”,源源不断地将活力输送到全身,不知疲倦。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教师曾经因为严重的颈椎病而晕倒在讲台上,就在晕倒的前一秒钟她还在讲解着学生在黑板上的演板!近3年,她因为颈椎病住院两次,可是每次都是上午医院输液,下午就赶回学校给学生上课她说,一是要对得起学生,二是不想给年级其他老师添麻烦。她是母亲,孩子做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手术,住院7天。她却坚持在高三暑期补课的前线,没有时时守护和陪伴她是儿媳,和婆婆同住10年,和睦孝顺,感情极深。当老人重病回老家休养后,爱人带孩子每个周末坐动车回家看望,她却因为高三周六补课不能同行,只有凌晨开车将爱人和孩子送到火车站,然后自己返回学校上班就是这样,她克服了许多自身与家庭的困难,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份内的工作!*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育人、勤于探索、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好老师。她的学生每一天都在她的呵护和影响下快乐地成长着;她每一天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奇迹,书写着希望!这一切,正是一个将自己青春年华无悔奉献的人所期待的生命图景。惟其如此,那位肩负青春行囊而来,而今已年届不惑的人,才会无怨无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