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综合试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7321760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综合试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综合试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综合试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综合试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A.陌生情境实验B.点红实验C.延迟实验D.三山实验2、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 )方面的适应能力。A.主动性B.独立性C.人际交往D.规则意识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 )。A.知识取向B.情感态度取向C.能力取向 D.技能取向 4、小班同一个“娃之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满足”。这反映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特点是( )。A.喜欢模仿B.喜欢合作C.协调能力差D.角色意识弱5、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B.具有了性别概念C.产生了性别行为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6、认为幼儿教师首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和研究者的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C.社会建构主义理论D.成熟主义理论7、活动去活动结束了,课 晨晨的“游乐园”还没撘完,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 )。A.与幼儿积极互动B.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C.按作息时间表按部就班的进行D.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8、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 )开始形成。A.自我意识B.个性特征C.调控系统D.情绪状态9、在商场4-5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2-3岁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4-5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B、4-5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C、4-5岁幼儿能够理解玩其他玩具同样快乐D、4-5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10、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的特点。A.纯真美好B.教育效果长期性C.精神生产D.多重角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幼儿常见的安全问题有哪些?2、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的涵义分别是什么?试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得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认为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问题: 请结合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2、材料分析: 为了解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教师选择了“狗、人、船、鸟”四张图片,要求幼儿从中挑出一张不同的。很多幼儿拿出来“船”,他们的理由分别是:狗、人和鸟常常是在一起出现的,船不是;狗、人、鸟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狗、人、鸟是会长大的,而船是不会长大的。问题: (1)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 (2)鉴于上述材料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如何实施教育。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围绕安全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参考答案:C2、C3、【答案】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4、答案:A 解析:小班幼儿游戏方式是以平行游戏居多,体现了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5、B6、B7、B8、B对幼儿来说,个性特征是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9、A10、D,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多重角色的特点。故选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摔伤、碰伤或割伤当幼儿不小心割伤碰伤后,应该迅速处理,较严重的伤口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的话,几小时之内就会引起感染。(2)小虫进入幼儿的耳朵幼儿园户外活动时,常会发生小虫子进入幼儿耳朵的事情,严重者会损伤耳膜,导致耳聋。(3)异物进入幼儿鼻子由于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经常会有个别幼儿将身旁的东西如豆类、扣子、纸屑、弹球、橡皮擦等放入自己或他人的鼻孔里,异物进入鼻子,若时间太久容易导致鼻子发炎,所以应尽快将异物取出。(4)幼儿眼睛里进入异物如果发现有煤屑、沙子进入幼儿的眼睛里,教师要用语言提示幼儿千万不要用手去揉眼睛,等待教师帮助取出或带他去看医生。(5)幼儿脱臼脱臼是指因外力或其他原因造成关节部位偏离正常位置。脱臼通常是由外伤引起的,如重击、摔倒,但也可能因一些内科疾病引发,如风湿性关节炎。2、答案如下:1、描述幼儿发展的普遍行为方式2、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探究不同外在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4、提出帮助和指导幼儿发展的最优化方法。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两者的含义:(1)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指全班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的特点是集中性和统一性,即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并有统一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2)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学习目标是隐含的,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的特点。区别与联系:(1)区别活动中的主体不同。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是活动的真正主体,幼儿可以自由支配、自己协商自己的活动,教师更多起到的是观察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而集体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与支持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参与支配程度相对更高。活动的形式不同。集体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所进行的活动,具有集中性和统一性的特征。而游戏中幼儿的活动是自主的,可以通过集体的形式进行,也可以是以小组或个别的形式组织。(2)联系教育目的一致。游戏的内容与目的要围绕教学的目标进行,教师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愉快体验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机统一。因此,教师既要熟悉游戏的理论,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又要找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活动,并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两者互为补充。游戏是顺利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温床”,集体教育活动又能提升和巩固儿童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体现“寓教学于游戏活动”之中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可以辅助集体教学活动,或者集体活动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也可以用游戏活动作为集体活动后的延伸,让游戏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有效衔接起来。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各种活动在儿童各年龄阶段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学前儿童主要的活动是游戏。游戏活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如下:(1)游戏满足了儿童身体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儿童的生长发育,其次是运动能力的发展,再次是提高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是对自己运动能力潜能的探索与发现。(2)游戏满足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游戏具有提高学前儿童的感知能力,激发想象力, 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3)游戏满足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游戏是儿童进行社会性交往的主要方式,也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与人交往而逐步认识自己与同伴,同时学会如何面对冲突,理解他人的想法、观点和情感等。(4)游戏满足了儿童情感发展的需要。游戏能给儿童带来积极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同时,游戏也能够宣泄儿童的消极情感,具有明显的情绪疗伤功能。(5)游戏满足了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玩耍,往往会产生许多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行为,这就是创造力的萌芽。如果这些奇思妙想或奇异行为,被老师接纳、赞赏,那么将极大地强化幼儿的创造欲望和创造行为。综上所述,材料中父母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衣服脏了、破了可以洗、换,因为害怕弄脏衣服就杜绝儿童玩游戏,从游戏中获取经验,是十分不可取的。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中,学习一些特长也是有必要的,但若是为了学技能而忽视或省去游戏这一项活动,会造成孩子的发展不均衡,孩子的认知、创造力等也都会受到限制。所以父母应当重视游戏的价值,并且学会和孩子一起做游戏。2、答案如下:(1)依据生活情境分类,幼儿把日常生活情境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从其回答可以看出: 狗、人、鸟是幼儿真实生活的反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依据感知特点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分类,材料中幼儿会将狗、人、鸟分成一类,是因为它们的最突出的特点都有头、脚、身体;依据事物最简单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狗、人、鸟会长大,因为他们有生命,而船是没有生命的。(2)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持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随时随地的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幼儿学习分类垃圾,可回收的塑料瓶、纸制品以及不可回收的果皮进行分类,同时也进行了环境教育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运动过程中,教师多提供可操作的教玩具,让幼儿动手感知事物的属性、颜色、大小、形状及真他特点,潜移默化的渗透关于分类的相关经验,以间接指导为主加强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培养幼儿分类能力,通过游戏教幼儿分类,激发幼儿对分类的兴趣。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参考答案:活动主题:紧急电话的用途(社会领域)活动目标:1.知道号码“110”“120”“119”分别是报警电话,紧急电话,火警电话。2.学会在紧急的情况下拨打相应的号码,并且准确的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活动准备:1.“110”“120”“119”的汽车图片。2.警察,医生的图片。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师:小朋友看图片中的这些车,你发现图片中的车和我们生活中的车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这些都是什么车?小结:这些都是紧急用车,是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师:什么时候我们才要拨打这些电话呢?小结:看到邻居家被小偷偷了,要拨打110;有人严重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看到有房子着火了,要拨打火警电话119.(二)观察图片,情景表演。1.邻居家被小偷偷了,该如何拨打报警电话110.师:出示图片,家里的东西被小偷偷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小结:在打电话的时候,要说清楚发生什么事,家里具体的地址在哪里。2.如何拨打急救电话120.师:图片中的人晕倒了,我们要怎么办呢?要怎么说呢?小结:拨打急救电话120,再说清楚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了。3.图片中的房子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小结:要拨打火警电话119,我们要说清楚发生什么事,具体的地点。4.总结“110”“120”“119”的用途。师:生活中会出现许多不一样的情况,我们要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拨打相对应的号码。看到有小偷的时候,要拨打报警电话110,要说清楚发生什么事,家庭住址在哪里;看到有房子着火了,要拨打火警119;有人严重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三)活动延伸。师:警察叔叔、医生和护士、消防工作人员都很辛苦,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来帮助我们。我们要尊敬热爱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