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事迹精选四篇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73213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事迹精选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事迹精选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事迹精选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事迹精选四篇【篇一】我叫xx,女,汉族,1974年12月出生。中专文化,职称:乡村医生,1999年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10多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市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2013年2月参加“xx市中医医院”杯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活动中,荣获“xx市最美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17年2月参加xx县首届“最美乡医”评选中荣获“最美乡医”称号;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2016年度被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从医10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2017年元月份的一个夜晚,已是十二点多钟,本村低保户郭某常年患有肺气肿、肺心病,因受凉急性发作,情况十分危急,家人只是给我打了电话,我就不顾一天的疲倦与寒冷,立刻起床赶到病人家,对病人进行抢救,使病人得以脱险,患者家人十分感谢,又经过十多天观察、护理与治疗得以好转,因患者家庭困难,只收取了连成本费都不够的医药费。还有本村五保户张某,因患偏瘫十多年,家中无人照疗,而且经济又十分困难,我就主动上门了解病情,为他免费治疗、测血压、查心率、测血糖。还耐心向他讲解偏瘫的康复知识,还帮他做康复锻炼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像这种情况还很多很多。这些年来,我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这样,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我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为患者扰忧解难。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我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预防工作是消灭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他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始终以防病工作为工作重点点,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利用广播、墙报等向群众讲解各种预防措施,使预防接种工作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我村的防疫工作始终保持在全镇的先进行列。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及时上报,做到无漏登、无错登,建证、建卡率达到100%;每次接种我坚持亲自上门通知应种对象进站接种,接种后跟踪随访,及时了解接种情况,在我的努力下,陈埠村儿童接种率超过98%以上,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确保不发生一例病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我冲锋在前,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张寨村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我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真做到了补偿单、补偿登记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行微机操作,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则大幅度地降低。但我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常宣传医改政策,除了自己自学电脑操作、医改系统外,我还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并帮助他们尽快熟练操作流程。在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的同时,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3700多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尤其为本村93名老人,313例高血压病人,126名糖尿病病人,11名重型精神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纳入慢病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为了关心老人身体健康,每年都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真正为老人建立了“晴雨表”。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一方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我们的中国梦保驾护航,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无私奉献青春热血。【篇二】xx,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4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商丘市卫生学校,中专学历。2009年参加xx大学基础医学成教在职学习。1999年在张君墓镇曹李村卫生室工作至今,现任该村卫生室负责人。1998年初,xx辞去民权县xx乡卫生院的工作,回村立志做一名优秀的乡村医生。曹李村是张君墓镇比较大的行政村,15年来,他的足迹遍及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对全村1600多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在日常工作中,xx始终把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曹李村孤寡老人马郝氏无人照顾、无劳动能力,xx就定期免费送医、送药及日用品上门,长达13年之久。已故村民闫氏在世时,女儿远嫁外村,老太太素有眼疾,去卫生室看病取药,从来是分文不收。邻近马庄村有一孤儿,其父亲病故,母亲远嫁xx,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这个孩子不幸患上了鼻窦炎,头疼难忍,xx多次为他减免医药费,精心治疗,使他很快康复。15年来,说起这样的事情,大家如数家珍,不胜枚举。为照顾困难群众,他累计为困难患者减免医疗费几万元。同时他还坚持对军属重点关照,每逢他们有了病痛,都主动上门,送医送药。他说:“人都有个病痛,军属家庭孩子不在身边,我做好他们的保健医生是应该的。”他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德医双馨是xx的行医准则。xx常说:“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从医十余年来,他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从不接受吃请,不拿病人“红包”,严把进药关,十几年来从未因用药而发生医疗事故。xx同志的卫生工作业绩和为患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上级卫生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赞扬。2007年他被张君墓卫生院评为“卫生先进工作者”,2009年“新农合先进工作者”,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乡村医生先进个人”,“传染病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他负责的村卫生室2009年被xx市卫生局评为“文明村卫生室”,2012年被张君墓镇卫生院评为“一体化管理先进卫生室”。【篇三】xx出身中医世家,从小看着父亲治病救人,很是崇拜。15岁随父行医,后经几次到济南、xx卫校、其它医院学习、进修,现为助理医师。一年有多少天,工作就有多少天。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也无论逢年过节,病人的需求就是他的最高指示,容不得半点耽搁。医者父母心,乡村医生面对的是最基层老百姓,上到耄耋之年的老人,要求几块钱就治愈疾病,下到几个月的婴儿,要求一针见效,疾病种类也是内、外、妇、儿样样需要入行。几年下来,他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对待每一位患者,赢得了病人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想想居民的赞扬声和解除病痛时的一张张笑脸,心里感觉很“美”。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医疗环境,国家对农村卫生室进行改革,推行新的医疗政策,他在半程村卫生室担任负责人。集体卫生室不仅仅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还担负着社区内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半程村人口约2000多人,工作人员少,工作量非常大,常常工作到深夜,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但他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的宣传医改政策,他还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并帮助他们尽快熟练操作流程。因为,他明白只有以身作责才能带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他所在的村卫生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资料齐全,去年被评为镇先进村卫生室,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乡村医生xx同志在辖区内经常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公卫部门下达的各种宣传资料,使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向村民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配合主管部门村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使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把各种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经常为60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听心肺、测血压,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为他们检查,建议治疗和康复方案。开展35岁以上测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提出最佳治疗意见。及时通知辖区内孕妇去医院体检,向她们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夏秋季产后访视的同时宣传预防产妇中暑。做好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及时发放预防接种和体检通知单,结核病督导工作一丝不苟,主动与患者达成服药协议,发现副反应及时报告。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对村里老残病弱的居民或者常年卧床不起的病人都主动登门服务,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他都会随叫随到。大郝埠村有个面瘫患者,到各大医院求医都不见好转,慕名找到xx,他说我给你针两次试试,如果有好转我们就继续治疗,结果经过xx的针灸,患者的面部一次比一次好,直到最后面部完全恢复功能。xx用他精湛的医术治好了这位患者,但是却分文不收,无论患者给他送什么他都一概不收,最后患者为了表示感激给他送了面锦旗。他说我只是用我的针灸技术帮了你,也不需要什么成本,能帮到你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每当病人需要上门服务时,他都二话不说,立即出诊。无论白天黑夜,不管山高路远,他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对年事已高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病人,xx出诊时还会带一些常备药物,更多时候都是免费赠送给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乡亲们。他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半程村里曾有一位中风的老人,出院后,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就连老人的儿女都对老人身上的味道心生厌烦,更不用说到卫生室来定时输液,考虑到老人的难处,他决定利用下班后吃饭的时间去到老人家里帮助他量血压、输液,这一跑就是一个月,哪怕刮风下雨一想到老人那无助的表情,他都坚持每天都去。每次到老人的家里他都认真教导老人的儿女如何照顾中风的人,甚至亲自给老人擦洗,他的行动让老人的儿女们顿感惭愧,他们说:“高大夫一个外人况且对老人这么关心,我们作为儿女岂能因病而嫌弃老人。”从此以后老人的儿女对老人的态度发生了彻底地转变,几个儿女全都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慢慢地老人病情有所好转,一天天康复,看着老人露出以往的笑容,非常很开心。xx不但用他精湛的医术帮助病人康复,还用他超具感染力的人格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个人。村里人常说xx总是给人一种和善、明理,又让人信服的感觉。他经常利用行医之便,主动帮助村民调解矛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家和和美美的,就更希望周围的人都好上加好。”现在凡是经过他调解的邻里纠纷,村民们都愿意接受。他不仅治疗了村民的疾病,还促进了邻里和谐、民风文明这样的事情已不计其数。村里看病的人老人居多,所以经常不等到上班的点早早的门口就有人在等待,为了不让老人们等太久,他每天都提早上班。每天白天上班时间由于患者多,他就利用饭后时间在卫生室加加班。有人长问他你不累吗?他说看到病人一脸愁容变成笑容就是我最欣慰的事。或许很多人认为乡村医生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儿,他也确实很多次崩溃过,但他每次都会整理好心情后继续奋斗,因为病人康复后灿烂的笑脸是对他最好的鼓励,他热爱他的工作,所以,他一直坚持在行医的路上!【篇四】xx,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7月出生。2006年7月毕业于焦作市中医药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中专学历。1997年10月在xx县xx乡姜楼村卫生室工作至今,现为该村卫生室负责人。1995年,xx在xx中山医专毕业后,被聘用到xx县谷营乡卫生院。他放弃优厚待遇,于1997年回村立志做一名乡村医生,扎根农村,为群众服务。多年来,他给乡亲们治病,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对前来就诊的患者真诚相待,热情服务,无论本村还是外村患者,他都能做到随叫随到,用一颗仁者医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一天,xx乡胡集村黄某4岁的女儿黄梦晴深夜突发高烧,手足抽搐,患者家长深夜敲门喊医,xx立刻起床,得知病情后,二话不说,拿上手电,顶着刺骨的寒风,奔波三公里路去抢救,由于抢救及时,患儿终于脱离了危险,家长感动的热泪盈眶。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时刻把职业道德系在心中,除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外,还对经济困难的病人及慈善公益事业,伸出热情援助之手。他常年坚持对老年人、残疾人免费咨询、体检、治疗。对困难户开展资助活动,困难户在村卫生室看病可赊帐,年底视其情况进行减免。逢年过节,他向本村孤寡老人和特困户捐款,积极参与本村公益事业。2008年4月,副市长蒋美兰带领五县卫生局长和五县乡镇卫生院院长等200余人,在该村卫生室召开现场会,对xx在农村卫生事业工作中所取得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xx2010年被xx市人事局、卫生局评为“人民健康好卫士”。2010年被市卫生局评为“免疫规划工作先进个人”。2000年以来,他连年受到xx乡卫生院的表彰和奖励。他所负责的村卫生室2009年被xx市卫生局评为“文明村卫生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