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281680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十单元 第20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栏目导航 1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1 背景 政治上 十月革命胜利后 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经济上 粮食严重缺乏 经济极端贫困 2 目的 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 支持红军 战胜敌人 巩固苏维埃政权 考点一从 战时共产主义 到 斯大林模式 3 内容 农业 实行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商业 取消 劳动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 特征 兼有 战时 和 两种特色 5 评价 积极 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消极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余粮收集制 自由贸易 共产主义 2 新经济政策 1 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 继续执行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引发了严重的 危机 2 内容 农业 以 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解除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 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个别企业以 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 恢复 和商品交换 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 3 意义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经济和政治 粮食税 租让 货币流通 3 斯大林模式 1 背景 1922年苏联成立 1924年列宁逝世后 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2 表现 工业建设 采取优先发展 的方针 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经济体制 实行单一的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农业建设 推行 运动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斯大林 重工业 公有制 农业集体化 3 评价 成就 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 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 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国家向农民索取过多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执行 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工业化模式 计划指令 1 这无疑是工人国家向世界资产阶级缴纳的一种贡税 但是 只要有助于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 切实改善工农的生活 巩固苏维埃政权 就不应该因为给了资本家几亿公斤石油而惋惜不已 这种做法 A 延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B 使苏俄利用货币手段恢复了经济C 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D 使苏俄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解析由 工人国家向资产阶级缴纳的一种贡税 有助于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 切实改善工农的生活 巩固苏维埃政权 可以推断出该制度是新经济政策 该政策的实质就是利用货币手段恢复经济 故B项正确 B 2 张建华教授所著 红色风暴之谜 载 1927年苏联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 工业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控制新建企业的审批权 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 农业方面实行农产品合同预购制 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强制收购农村余粮 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A 继续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C 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 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 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而材料中 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 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故B项正确 B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例题1 美国史学家R 帕尔默在 世界现代史 中写道 在 的指导下 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 最高指挥权 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 与此同时 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该政策的实施 A 表明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B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C 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D 使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解析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 最高指挥权 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 允许私人贸易存在 说明该政策由国家控制命脉 基本实行国有制 但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 因此可以确定该政策为新经济政策 故A项正确 A 1 特点 1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 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党政不分 忽视民主法制 缺少群众监督 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2 评价 1 积极作用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 迅速实现工业化 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二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评价及启示 2 消极影响 政治上 高度集权 破坏民主集中制 导致社会缺乏民主 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上 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 3 启示 1 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要注意重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 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3 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 积极性 改革僵化的模式 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例题2 1928年 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认为 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 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 无论如何也不能用 未来的砖头 建造 现实的工厂 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 A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精神B 没有得到人民普遍支持C 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现象D 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制约解析斯大林上台后 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故A项错误 苏联工业化虽然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但整体上而言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排除B项 苏联的工业化是用 未来的砖头 建造 现实的工厂 即过度投资工业 而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 故C项正确 苏联的工业化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 而不是受其制约 故D项错误 C 1 1919年苏俄发行过一种纸币 上面印有多种文字的口号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924年末 该纸币几乎完全被排挤出流通市场 并于1925年停发 关于该纸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发动十月革命需要而发行B 因流通市场逐步恢复而被排挤C 因违背计划经济模式而终止D 其历程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B 解析苏俄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政策是动员国内一切物资供应前线 把全国的经济活动全部置于苏维埃政权控制之下 1921年随着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该纸币因为不是流通货币而逐渐被排挤出市场 故B项正确 从时间来看十月革命已结束 故A项错误 该纸币发行与流通时段计划经济模式尚未形成 故C项错误 该纸币发行的主要背景是保卫苏维埃政权 反对外来国家的干涉 故D项错误 2 1931年 斯大林指出 延缓速度就是落后 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 如果你们不愿意 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 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 可见 斯大林强调建设的高速度主要是基于 A 维护国家安全B 应对经济危机C 化解外交困局D 打破政治孤立 A 解析由 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 可知 当时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成为必然 因此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主要是基于维护国家安全 故A项正确 1929年经济危机对苏联影响不大 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 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 指的是要加强经济实力 维护国家的独立 不是为了化解外交困局 故C项错误 打破政治孤立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D项错误 1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特别是 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2 措施 农业方面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实行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大规模开垦荒地 提倡种植玉米 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农业集体化 收购制 工业方面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给企业部分权利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2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内容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加强对经济的 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 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 特点 注重发展重工业 特别是与 有关的工业部门 集中领导 军事 3 评价 苏联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 军事实力增强 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75年以后 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3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 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 苏联出现社会动荡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 措施 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实际上承认了 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 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市场 通过了一系列法规 调整苏联的 结构 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 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3 结果 经济改革未取得预期成果 将重点开始转向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所有制 政治领域 R R 帕尔默在 现代世界史 中论述到 在1945年之后 工业社会的组织问题也没有得到最终解决 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 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另一端是由美国代表的 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 为了克服 体制的缺陷 A 斯大林积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 致力于集体农庄建设B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C 勃列日涅夫变革企业所有制 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D 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办法 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D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 1945年后 苏联体制缺陷 可以判断这种体制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即斯大林模式 集体农庄建设开始于1928年 故A项错误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故B C两项错误 戈尔巴乔夫主张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来克服旧体制的弊端 即统的过多 管得过死 故D项正确 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例题 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内循环 经济慢慢停滞下来 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反被边缘化了 苏联被边缘化 A 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B 是西方 和平演变 的结果C 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 是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战后苏联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是都没有从本质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因此经济未能好转 仍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无法融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全球化中来 故D项正确 题干所述现象受两极格局影响 而非根源于两极格局 排除A项 B项是外因 影响有限 排除 社会主义阵营瓦解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内部的政治 经济 文化方面的原因 与苏联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无必然联系 排除C项 D 1 1970年5月 苏共中央决定化学 石油 煤炭工业实行 部 工业联合公司 企业 三级管理体制 取消局 消灭了多级制 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 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 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B 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C 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D 注重运用价值规律 B 解析 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 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但没有体现这一做法的实质 故A项错误 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 故B项正确 此时还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不可能实现企业自主 故C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管理方式的变化 与运用价值规律无关 故D项错误 2 1984 1986年苏联农产品年均增产速度为2 6 1987 1989年下降为1 5 1986 1989年 年均进口粮食3430万吨 另外 肉 糖 黄油 土豆和水果等的进口量也日益增加 这反映了苏联 A 重工业的增长过快B 国产粮食用于工业C 经济结构持续恶化D 农民生产积极性低解析题干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由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问题越来越严重 出现持续恶化的倾向 这反映了经济结构的持续恶化 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重工业增长速度的快慢 故A项错误 当时苏联之所以大量进口粮食 主要是因为斯大林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 国内粮食产量低 故B项错误 虽然从材料信息可以推断出苏联的农民积极性不会太高 但D项并没有反映最本质的内容 故排除 C 典例1 2017 全国卷 1953年 苏共中央决定 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 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 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 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这一措施旨在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 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 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 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 苏联将集体农庄劳动报酬的发放期限缩短 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 这一措施实际上是利用物质刺激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故选A项 规范答题 A 答题送检 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典例2 2017 全国卷 20世纪70年代至今 赫鲁晓夫回忆录 多次出版 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 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 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 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 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 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 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解析 材料表明 赫鲁晓夫回忆录 不同年代的版本在内容上均有所不同 说明时代影响了历史叙述 故D项正确 规范答题 D 答题送检 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1 20世纪30年代 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 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 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 斯大林表示 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 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 这就是愚蠢之至 材料从根本上反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A 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 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 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 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D 解析材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技术的缺乏 但材料更多体现的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 取长补短 发展自己 故A项错误 材料并未论及计划与市场的问题 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 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 可知 利用的是国外的先进技术 而非外资 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 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 是愚蠢之至 可知 斯大林统治时期 主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发展自己 故D项正确 2 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 因为在那里 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 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 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 因此 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 到5 却生产了25 到30 的苏联农产品 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 单一公有制的产生B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 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C 解析私人土地仍然存在 还没有建立单一公有制 故A项错误 材料中当时农业实行集体农庄生产 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表现 不符合新经济政策 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农民对集体农庄生产的不满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现 故C项正确 余粮收集制扩大出现在国内战争结束后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 此时农民并没有在集体农庄生产 故D项错误 1 2016 江苏卷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 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 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 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 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C 解析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由于资金困难 原料不足 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 并且要求短时间之内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 而且也存在平均主义倾向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因此 虽然农业领域机械化程度提高了 但是农业仍然没有明显增产 故选C项 2 2016 全国卷 1928年 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 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 如 俄罗斯的黎明 俄国今日 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当时 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B 解析1928年 斯大林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片面发展重工业 到1932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引起了美国对苏联工业建设的关注 故B项正确 1929年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经济发展遭到极大破坏 而苏联由于被资本主义国家封锁 所以受危机的破坏较小 这是客观事实 但这不是苏联吸引美国的主要原因 故A项错误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的 推动了工业发展 故C项错误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不可能羡慕苏联的公有制 故D项错误 3 2016 浙江卷 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 它集中反映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 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 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C 解析根据材料图示 在这一时期的前期 个体农户大量存在 资产阶级和地主占一定比例 而集体农庄户占的比例较小 在这一时期的后期 个体农户占的比重极小 主要是工人和集体农庄户为主 结合所学可知 斯大林时期 重点发展工业 推行大规模集体化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禁止资本主义发展 由此可以判断它集中反映了斯大林时期的社会发展 故C项正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时期 并未实行集体农庄 故A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与题意不符 故B项错误 赫鲁晓夫改革时 允许私人经营 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