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7275645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简单商品市场的均衡 假定 短期内商品价格存在粘性 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的 不考虑货币因素 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一国只生产一种可贸易的商品一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开放经济下 一国的总需求 YD C I G X MA C I G国内吸收 T X M贸易余额分析贸易余额 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确定开放经济下的均衡国民收入 一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 1 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贸易余额的名义变量为 Tn Xn Mn PM eP M 3 1 4式 表示外国的相应变量M 表示本国产品出口的实物数量 P为本国产品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几个 M表示本国进口的外国产品的实物数量 P 表示外国产品用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e表示名义汇率 直接标价法 因此 贸易余额等于是用本国货币计算出的名义变量 一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 T Tn P M eP P M M qM q eP P 代表扣除了价格水平因素后用本国商品直接表示的所进口的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 即一个单位的外国商品价值为q个单位的本国商品 名义汇率扣除价格因素后得到实际汇率为 qq值越高 说明用本国商品衡量的外国商品的价格越昂贵 这意味着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反之 q值的降低 意味着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本国产品的出口 是由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决定的 即 q 式 一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 当外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上升时 q值增大 外国居民的消费转向本国 本国出口数量增加 当外国国民收入增长时 收入增加的部分也会用来消费本国产品 同样 本国进口的外国商品数量的数量 也是由相对价格及本国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的 即 q 式 同理 q值增大会造成本国进口数量的下降 值增大则会带来本国进口数量的增加 这样 可得本国贸易余额函数为 q q q q mY0 m 1 式 一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 上式中的第二行 表示本国的贸易余额是由实际汇率 外国国民收入与本国国民收入三个变量决定的 在第三行中 则贸易余额分为两部分 与本国国民收入无关的自主性贸易余额 外生变量 假定是外部给定的 以及随本国国民收入增加而改变的部分贸易余额m 这里的m指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 同时 自主性贸易余额 与外国国民收入 以及实际汇率q有关 与q都被假定为外生变量 显然 实际汇率q值增大时 即本币贬值 本国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 外国国民收入Y 增加时 本国出口增加 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 一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 T mY 1 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 本国贸易余额表示为本国国民收入的函数横轴Y表示国民收入 纵轴T表示贸易余额 斜线TT表示贸易余额函数 这一函数的斜率为负 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国民收入增加造成进口增加 贸易余额恶化 另这一函数在纵轴上的起点为T 这是由于此时国民收入为零 贸易余额完全由自主性部分组成 2 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 C C aYC 0 0 a 1 式3 1 9国内吸收表示为国民收入的函数 即 A G I C A aY A G I C 式3 1 10国内吸收分为两部分 与国民收入无关的自主性吸收A 随着国民收入增加而增加的部分国内吸收aY 当一国国内吸收小于国民收入时 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资产形式储存起来 这部分由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称为 窖藏 hoarding 用H表示 即 H Y A窖藏不同于储蓄 后者仅仅是收入与消费的差额 而前者是收入与吸收之间的差额 包括消费 投资与政府支出 2 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 H Y A Y A aY A 1 a Y A sYs 1 aS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即国民收入增长中用于未被消费而形成储蓄的部分 如图所示 横轴表示国民收入Y 纵轴表示窖藏H 窖藏函数的斜率为s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A 在国民收入为零时 国内居民的支出体现为自主性吸收 此时窖藏为负 意味着支出超过收入 当窖藏为负时 一国必须动用其积累的货币资产或国际储备 随着收入的增加 这些收入不会全部用来消费 一部分被用于储蓄 这样窖藏函数的负值逐渐减少 直至为正 始终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 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 H 3 均衡国民收入 简单商品市场平衡条件为 国民收入等于对本国产品的需求 即 Y Yd A T 式3 1 13Y A T 式3 1 14H A sY T mY T 式3 1 15Y0 1 s m A T a 1 s m 式3 1 16当窖藏与贸易余额相等时 也就是这两条曲线相交时 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 即为N点 3 均衡国民收入 T A Y0 H Y A N T T0 Y H T 3 均衡国民收入 第一 当国民收入处于Y0时 仅仅意味着在商品市场上的平衡 此时贸易余额为T0 处于逆差状态 且Y0也可能低于充分就业时的收入水平 也就是说 此时商品市场的平衡可能伴随着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 原因在于不考虑货币因素 第二 a为开放经济的凯恩斯收入乘数 由于a 1 s m 因此等于边际储蓄倾向及边际进口倾向的数值 该乘数的意义在于 自主性吸收或自主性贸易余额的变动 将会依这一比例引起国民收入的相应倍数的变动 即 Y a A T 与封闭条件下对比 封闭经济条件中 这一乘数为1 s 比开放经济条件下大 这是因为 开放经济中的支出乘数扩张过程中 一部分支出用于进口外国商品 这一扩张效果作用在外国经济上 3 均衡国民收入 因此 在开放条件下 本国经济变量与外国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自主性吸收及自主性贸易余额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按乘数扩张或收缩 因此 有必要分析造成自主性支出变动的因素 在不考虑投资的情况下 自主性吸收的变动主要是由政府支出决定的 政府支出的变动常常是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它可以对收入变动起乘数作用 同时也通过收入的变动影响到贸易余额 自主性贸易余额则主要是由外国国民收入Y 以及实际汇率q决定的 下面分析实际汇率变动 主要是贬值的经济效应 二 贬值的经济效应 假定不影响国民收入 国内吸收 1 贬值与贸易余额T M q Y qM q Y 2 贬值与国民收入 考虑国民收入变动后 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更为复杂 贬值造成自主性贸易余额 T 的改善后 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 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 而国民收入在增长过程中又通过边际进口倾向的作用带来进口的增长 这又恶化了贸易余额 因此 考虑收入的变动后 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分为两部分 其一是对自主性贸易余额的影响 其二是自主性贸易余额变动通过国民收入的百年动引起与收入有关的贸易余额 主要是进口的调整 在什么条件下 贬值引起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会超过因收入增加带来的进口上升幅度 需要对国内吸收因素进行分析 2 贬值与国民收入 在贬值通过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带来国民收入增长后 只要国内吸收增长不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贬值就可以改善贸易余额 但在此分析中 假定贬值对自主性吸收没有直接影响 因此 贬值对国内吸收的影响体现在 通过影响国民收入 进而引起与收入相关的国内吸收的变动 显然 只要收入增加不是全部用于吸收支出 即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 新的窖藏就会形成 从而使平衡时的贸易余额得到改善 此时 编制可以改善贸易余额的条件是 在贬值可以改善自主性贸易余额 即满足马歇尔 勒纳条件 时 还要要求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超过国内吸收增加幅度 即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 2 贬值与国民收入 H T T T T1 T0 A T T H Y A Y0 N Y T0 T0 D Y0 考虑收入变动时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原来商品市场均衡点为N 贬值使贸易余额曲线上移 对原有的收入水平Y0 贸易余额改善至T1 但考虑商品市场平衡后 新的贸易余额曲线与窖藏曲线相交于D点 这样新的收入水平Y0 相应的贸易余额水平为T0 这比原来的T0改善了 但较不考虑收入变动时的T1有所恶化 这是由于收入增加引起的进口增加导致的 3 贬值与自主性吸收 劳尔森 梅茨勒效应 Lausen Metzlereffects 国际收支吸收论 亚历山大 吸收论将国际收支差额归纳为国内产出与总支出的差额 并采用总量分析法分析国民收入 总支出 吸收 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该理论包括两方面内容 1 国民收入 总支出与贸易收支的关系根据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 即Y C I G X M 则 T Y A该式表明一国国际收支 总收入 总吸收 总支出 而且左端为果 右端为因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总收入 总吸收 因此 改善国际收支有两种途径 增加收入或减少支出 前者称为支出转换政策 转换政策 后者称为支出减少政策 吸收政策 如果社会已实现充分就业政策 增加净出口的唯一渠道是通过吸收政策减少支出 如果是未充分就业 则通过转换政策 在支出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Y的增加 来增加净出口 国际收支吸收论 亚历山大 因此 如果一国要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两种目标 则必须同时运用吸收政策和转换政策 即用吸收政策调节总需求 用转换政策调节总供给 实现总支出等于总收入 使内部与外部同时平衡 由此看来 吸收理论具有很强的政策涵义 它的精髓是通过有效需求管理来影响收入和支出行为 从而达到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 2 贬值效应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在亚历山大看来 从上述贸易收支与国内总支出 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的关系认为 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贬值对国民收入或总吸收的影响 T Y A 式3 1 A看出贬值影响经常账户差额 则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其一是导致生产发生变化 并使经常账户差额受收入变化和吸收变化两者差所改变 其二是可以改变任一既定实际收入水平相联系的实际吸收量 国际收支吸收论 亚历山大 一国货币贬值对收入 Y 有直接效应 而对吸收支出 A 的效应分两部分 一部分为自主性吸收 A 另一部分为引致性吸收 c Y 则 A A c Y 式3 1 Bc为边际吸收倾向将式B代入A得 T 1 c Y A由此可知 贬值的效果取决于三个方面 1 贬值如何直接影响收入 Y 2 收入变化如何影响吸收 反映在c上 3 贬值如何直接影响吸收 A 3 贬值与自主性吸收 贬值的收入和吸收效应 贬值对收入的效应 1 c Y 贬值对吸收的效应 A 闲置资源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 资源配置 现金余额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货币幻觉效应 其他效应 贬值对收入的直接效应 1 闲置资源效应 如果贬值国存在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 则贬值会通过出口与进口替代需求的增加 进口减少而产生明显的收入增加效应 只要c1 贬值的贸易条件效应才会使国际收支改善 贬值对收入的直接效应 3 资源配置效应 与闲置资源效应相似 分析的基点在于充分就业的资源往往并未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即使经济中并不存在闲置资源 但改变资源配置也可以对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 例如 汇率高估 在贬值的同时又取消贸易管制 则货币贬值会产生有利于增加收入的资源配置效应 因为过去高估的汇率抑制了贸易品的生产 鼓励了非贸易品的生产 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效率 此时若实行货币贬值 会使一部分资源由生产效率低的部门转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 增加实际收入 然而资源配置效应与贸易条件效应具有相互抵消的作用 因而贬值对 1 c Y的实际效果是模糊的 取决于两个效应的大小对比 货币贬值对吸收的效应 现金余额效应 最重要的直接贬值效应 贬值导致了进口品和本国生产的贸易品的价格上升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人们将更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 当价格上升时 现金余额的实际价值下降 人们会设法增加名义现金余额 以维持其实际现金余额不边 于是 人们或者被迫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以减少吸收 或者将持有的金融资产变现 造成金融资产价格下跌 利率上升 导致投资和消费下降 总吸收减少 继而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但注意 现金余额效应所导致的支出下降会减少对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导致失业增加 如果此时c 1 则收入的回应作用又将使国际收支恶化 并对已改善的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 货币贬值对吸收的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由贬值带来的价格水平的上升 将会使国民收入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得到重新再分配 这种再分配效应将使总的实际消费支出减少 即国内吸收减少 一般来说 这种再分配效应对工资收入者 低收入弹性者 不利 对利润收入者 高收入弹性 有利 因为工资收入者的收入通常较低 但支出倾向又教利润收入者高 故整个社会的吸收总额减少 使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但是 如果利润收入者所获利润过高而刺激了其投资需求 则利润投资者的总支出倾向 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之和 就会较工资收入者的支出倾向更大 造成整个社会的吸收总额不减 从而国际收支无法改善 货币贬值对吸收的效应 货币幻觉效应 本币贬值会使物价上涨 如果货币收入与价格同比例上升 此时 即使实际收入没有发生变化 但人们只会注意到价格的上升 而忽略了实际收入不变的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人们对物价存在着货币幻觉 因而会主动减少消费 增加储蓄 导致实际支出下降 总吸收水平随之下降 使国际收支得以改善 反之 如果人们对工资增长存在着货币幻觉 则会增加消费 总吸收水平上升 恶化国际收支 货币贬值对吸收的效应 其他效应 或有利或不利于国际收支改善 主要是 1 提前消费效应 在本币贬值引起物价上涨的情况下 如果人们预期物价将持续上涨 则将增加即期消费支出 2 抑制投资效应 如果投资品大多来自国外 则进口资本品的价格上升将形成对投资开支的抑制 降低投资意愿 3 支出转换效应 如果进口品的国内消费者在贬值后减少对进口品的需求 并且又不转向对其他商品的支出 而是储蓄起来以备时机好转后再用于购买进口品 则贸易差额在短期内有望改善 对吸收理论的评价 吸收论采用宏观均衡分析方法将一国国际收支的变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诸多变量结合起来分析 强调通过国内经济的调整来调节国际收支 具有强烈的政策配合涵义 由于吸收论将国际收支调节的重点放在国内需求水平而不是相对价格水平上 因此 很注重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来压缩国内需求 将资源从国内吸收中转向出口产业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 而国内又存在闲置资源 则采用货币贬值的同时 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来增加收入 若国内资源已达到充分就业 则采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吸收 以实现内外经济的均衡 同时 吸收论建立在宏观均衡分析的基础上 较弹性论的局部均衡分析前进一步 货币贬值对吸收的效应 但是 吸收论也存在不足 第一 吸收论建立在国民收入恒等式基础上的 因此 对收入 吸收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相互影响的分析缺乏理论依据 实际上 收入和吸收固然影响到贸易收支 但反过来贸易收支也会影响收入与吸收 第二 吸收论没有考虑本币贬值后相对价格的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实际上 贬值所引起的贸易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第三 与弹性论一样 吸收论同样忽略了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贬值的时滞效应 货币贬值所能改善贸易余额的前提条件即使满足 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余额 相反 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 贸易余额反而可能恶化 原因 第一 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 第二 即使在贬值后签定的贸易协议 出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 决策 资源 生产周期等的影响 J曲线效应 在短期内 贬值后可能使贸易余额首先恶化 过一段时间后 待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作出调整后 贸易余额才慢慢开始改善 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 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 成字母J型 故这种贬值对贸易余额的时滞效应 被成为J曲线效应 J曲线效应 A B C D t1 t1 t 三 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 开放经济下各国经济存在着密切联系 下面取消外国国民收入是一外生变量的假定 初步分析这一相互依存性 1 开放经济的溢出效应当其他条件不变 本国收入增加时 会造成进口上升 即 T m Y本国对外国商品进口上升 从外国角度看 就是该国出口上升 假定该外国与本国经济结构相同 即Y a T A 这样 本国进口上升造成该国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 即 T T m Y这一自主性贸易余额变动会对该国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 即 Y a T A a m Y 溢出效应 spillovereffect 一国收入变动 会通过贸易渠道引起另一国收入的相应变动 这一开放经济间存在的相互依存性称之为 一国经济的高涨或衰退 便会对别国产生溢出效应 导致别国经济的相应的周期性调整 三 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 另影响该效应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本国的边际进口倾向以及外国收入乘数 本国的边际进口倾向越大 由本国收入增加引起的进口支出的增加就越大 从而造成外国的自主性出口就越大 外国收入乘数越大 由自主性出口增加对该国国民收入的扩张效果就越明显 2 开放经济的反馈效应当外国国民收入增加后 又会相应地造成外国对本国商品进口支出的增加 这又意味着本国自主性出口的增加 从而本国国民收入又会因乘数效应而增加 反馈效应 repercussioneffects 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在对外国国民收入产生扩张效果后 外国国民收入的扩张又进一步地反作用于本国国民收入 三 开放经济相互依存性分析 本国国民收入增加 本国进口支出增加 外国自主性出口增加 外国国民收入增加 边际进口倾向 收入乘数效应 本国自主性出口增加 外国进口支出增加 溢出效应 反馈效应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平衡 一 开放经济下的IS LM CA曲线 1 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IS曲线考虑货币因素后 反映商品市场平衡的曲线 取消投资函数为外生变量的假定 令私人投资需求与利率存在线性函数关系 则有 I I i I0 bi b 0 式3 2 1I0表示与利率无关的投资需求 b代表投资的利率弹性 即随着利率的增加而导致的投资需求函数的下降的数量 则原有的吸收函数为 A A G i Y A aY bi此时商品市场均衡条件为 Y YD A T A aY bi T mY即 Y a A bi T 式3 2 3则给出了在其他条件 政府支出 汇率 不变的情况下 维持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得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曲线 如图 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i1 I1 S1 Y1 i2 I2 S2 Y2 I向左移动 投资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 i Y Y a A bi T 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第一 这一曲线的斜率为负 因为 当利率降低时 投资需求增加 从而总需求水平增加 为维持商品市场均衡 必须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第二 在推导这一曲线过程中 我们假定政府支出及自主性贸易余额不变 如果政府支出增加 这一总需求增加会对国民收入增加乘数效应 则IS曲线在原有位置要右移 同样 如果实际汇率贬值 则出口需求增加 IS曲线也要右移 第三 与封闭条件比 这一曲线的最大区别在于 由于贸易余额的存在 斜率及初始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斜率的变化是由于边际进口倾向的加入 使开放经济的乘数效应变小 即对于相同利率下降水平 开放经济的收入增加程度较封闭条件为小 因为收入增加的一部分用于进口 这降低了总需求水平 初始位置的变化则是由于自主性贸易余额进入方程所导致的 一 开放经济下的IS LM CA曲线 IS LM模型 IS LM模型 确定IS曲线的函数式 需要把消费需求函数和投资需求函数代入收入等式 Y a b 1 t Y e di G于是得到IS曲线方程式为 i a e e 1 b 1 t d Y 1 dG对于给定收入水平 政府开支G使利率提高 即较高的G使IS曲线向右移动 系数 1 b 1 t d代表IS曲线的斜率 d表示投资相对于利率的敏感性 确定LM曲线的函数式 令MS L kY hi于是得到LM曲线的方程式为 i k hY 1 hM对于给定的收入水平 货币供给MS的增加将使利率水平降低 说明LM曲线向右移 k h是LM曲线的斜率 如果货币需求关于利率敏感性大 即系数h大 则LM曲线的斜率小 表明LM曲线相当平缓 则利率小幅度的下降 将大幅度减少货币需求 并导致收入大幅度增加给予补偿 利率小幅度的改变与收入大幅度的变化相结合确定了一条平缓的LM曲线 I S和L M曲线的交点确定的均衡Y和均衡i是唯一的 IS LM模型 C A D B IM IS LM I S L M I S L M I S L M 2 开放经济下的LM曲线 LM曲线反映货币市场平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情况的曲线 即货币总供给等于货币总需求 Ms p Ld i Y kY hi k 0 h 0 式3 2 4Ms表示名义货币供给 p为价格水平 Ms p为对价格水平进行调整后的实际货币供给水平 Ld为货币需求 这一般分为交易 预防性需求及投机性需求 前者影响因素是收入 两者正相关 后者影响因素是利率水平 两者负相关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Ms M0解得式4 Y 1 k hi M0 P 式3 2 5这一组合反映了维持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与国民收入的组合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LM曲线 如图 封闭经济下的LM曲线 L1 L1 Y L2 L2 i LM i Y Y 45 L1 L2 M L1 Y L2 i L2 i1 i2 i1 L2 L1 Y1 L1 Y1 A B 开放经济下的LM曲线 第一 这一曲线的斜率为正 因为 对于既定的货币供给 当利率提高时 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减少 为维持货币总需求等于货币总供给 必须提高国民收入以增加交易性需求 第二 是在名义货币供给及物价水平固定情况下推导出这一曲线的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在物价不变时 会使LM曲线向右移 因为此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在货币市场出现了超额货币供给 为维持货币市场均衡 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上 必须提高国民收入以增加交易性货币需求从而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保持相等 同样 如果物价水平下降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LM曲线也要向右平移 第三 这一曲线与封闭条件相比的最大区别 如果开放经济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 则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会通过外汇储备渠道导致货币供给的变动 开放经济下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与权益 国内信贷 外汇储备 基础货币 如果国际收支逆差 外汇市场外汇供小于求 则为了维护固定汇率 央行必须卖出外汇 这使得其外汇储备降低 在国内信贷不变的情况下 基础货币也就降低了 这又通过货币乘数渠道降低了货币供给 即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国际收支可以直接作用于货币供给 从而带来LM曲线的移动 当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时 由于央行理论上说可以不必干预外汇市场 因此外汇储备不会发生变动 货币供给不受国际收支的影响 开放经济下的LM曲线这一特点将在下面分析中反复用到 一 开放经济下的IS LM CA曲线 3 开放经济下的CA曲线CA曲线是反映经常账户收支平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曲线 当经常账户收支平衡时 T T mY 0即 Y 1 mT 式3 2 6显然 这一平衡与利率无关 而对于既定的实际利率 贸易余额只与国民收入相关 因此 CA曲线表现为与横轴垂直的一直线 在这条曲线的右边的点 经常账户为逆差 左边的点 经常账户为顺差 当实际汇率改变时 这一直线的位置也会改变 如果满足马歇尔 勒纳条件 q值增大时 出口增加 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 从而需要收入增加以提高进口来维持经常账户收支平衡 CA曲线右移 反之 CA曲线左移 另由于尚不研究资金流动问题 因此CA曲线在这反映外汇市场平衡的曲线 开放经济下的CA曲线 T i k Y T T K O A B 45 BP 因为Y增大时 T变小 进口增多 故需要提高利率以吸引资金流入并减少资金流出 B 0 即CA KA 0 则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BP 贬值 二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首先分析开放经济平衡的条件 其次分析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1 开放经济的平衡条件 i0 CA i0 不考虑资金流动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均衡 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第一 收入机制 当经常账户存在逆差时 这一逆差通过外汇储备减少而导致名义货币供给减少 在短期内 价格水平不发生变动 因此实际货币供给减少了 由前面分析可知 实际货币供给的减少会带来LM曲线的左移 会造成利率上升与国民收入下降 由此减少进口支出 从而改善经常账户收支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LM曲线左移至IS曲线与CA曲线相交的C点为止 在C点 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实现同时平衡 固定汇率制下经济自动调整的收入机制 CA I0 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第二 货币 价格机制 在货币供给降低过程中 经济中的货币存量越来越少 这样在中长期价格可灵活调整时 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下降 由于实际汇率q ep p 本国物价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实际汇率的贬值 假定满足马歇尔 勒纳条件 实际汇率的贬值则带来出口的上升与进口的下降 这一经常账户收支改善会造成CA曲线与IS曲线的右移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这一过程将持续到IS LM与CA曲线相交于一点为止 固定汇率制下经济调整的货币 价格机制 LM IS q0 A Y0 Y0 i0 CA q0 CA q1 i0 A B IS q1 三 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不存在资金流动时 经常账户构成了外汇市场的供求 这一供求的变化直接引起了外汇市场的价格 汇率的调整 则有两个理论假定 第一 经常账户逆差 顺差 会导致外汇市场供小于求 供大于求 带来本币的贬值 升值 第二 在马歇尔 勒纳条件满足时 本币一定幅度的贬值 升值 会增加出口 进口 减少进口 出口 从而使外汇市场与经常账户收支恢复平衡 即假定 在外汇市场 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动来自发保持外汇市场平衡 1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的平衡条件浮动汇率制下 如果国际收支平衡 则汇率会发生变动 这又会带来一系列变量的调整 因此 在浮动汇率制下 当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时 即IS LM CA曲线相交于一点 开放经济才会处于平衡状态 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2 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在浮动汇率制下 这一自动平衡主要体现在货币 价格机制 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时 由于货币供给不发生变动 因此本国LM曲线不发生变化 但在外汇市场上 外汇需求大于供给导致本国货币名义汇率的贬值 即e贬值 根据实际汇率的定义 在价格水平不发生变化时 同样带来实际汇率的贬值 在满足马歇尔 勒纳条件情况下 实际汇率的贬值会带来贸易余额的改善 从而使CA曲线与IS曲线右移最终达到平衡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自动调整的货币 价格机制 i0 i0 CA e0 CA e1 这一调整在固定汇率制下是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动实现的 在浮动汇率制下则是通过名义汇率水平的变动实现的 小结 在不考虑国际资金流动的情况下 开放经济由单市场平衡直至多市场平衡的条件及自动调整过程可归结为 第一 当经济处于开放状态时 这一经济的开放性在使经济发展获得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 也使维持经济稳定的努力更加困难了 体现在 第二 依靠经济的自发调节解决上述两个任务之间的矛盾 同时实现这两个任务是不可能的 第三 基本上假定不存在价格调整 分析集中于总需求 没有考虑总供给 实际上是一种短期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