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244005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 概念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就是城市化 2 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工业区位 自然区位 能源 原料 水源 土地社会经济区位 市场 交通运输 劳动力 政策 科技 土地租金 五种导向型工业 原料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2 读水果罐头厂 服装加工厂 玻璃制造厂 炼铝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 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课堂检测 A 炼铝厂 水果罐头厂 服装加工厂 玻璃制造厂B 玻璃制造厂 炼铝厂 水果罐头厂 服装加工厂C 水果罐头厂 服装加工厂 炼铝厂 玻璃制造厂D 服装加工厂 玻璃制造厂 炼铝厂 水果罐头厂 国外一公司打算在我国某地开办一生产企业 他们在 四地进行了选址考察 制作了一幅 四地生产成本柱状图 据图分析回答1 2题 1 从生产成本考虑 该企业厂址应选择在A B C D 2 该企业属于 A 市场导向型B 动力导向型C 原料导向型D 劳动力导向型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 阅读理解 三个问题 两个关系一个推进 一是工业化 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三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 相互促进 推动力 在你的印象中 珠江三角洲大致在哪里 包括哪些城市呢 地理位置 9 海陆位置 临南海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 相对位置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 广东省中南部 紧靠香港 澳门和东南亚 泛珠三角区域范围示意图 四川 云南 贵州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东 海南 香港 澳门 广西 泛珠三角 又叫 9 2 泛珠三角 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 福建 江西 广西 海南 湖南 四川 云南 贵州9个省 区 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 共谋发展 大珠三角 小珠三角 包括广州 深圳 珠海 佛山 中山 东莞 江门 惠州 肇庆共9个地级市 大珠三角 小珠三角 香港 澳门泛珠三角 九省 香港 澳门 12 一 对外开放的前沿 思考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 第二产业中 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技术 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3 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其他地区寻找出路 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增长 劳动力及房地产成本不断上升 这样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会形成巨大的成本落差 为降低成本 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产业转移 具有充足 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 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文摘阅读 2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给予许多优惠政策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 良好的区位条件 1 南部沿海 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 发展出口贸易外向型经济 2 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 地价低廉 外向型经济 4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投资 引商 引资 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问题探究 材料 国际经济环境 对外开放政策 区位 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 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思考下列问题 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1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有哪些 与全国其它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有哪些 2 根据上题的结果 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 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区位 侨乡 国际经济环境 对外开放的政策 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第一发展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为什么1990年前后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差异如此大 第一阶段 起步 外向型是它的主要特点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 1979年至1990年 丰富 优势 改革开放初期 主导产业 密集型产业 技术 引进 加工厂 建立 外商投资规模 附加值 吸引外资额增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 侨乡 生活消费品 较慢 劳动 较慢 劳动力 低 资金 设备 小 影响 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 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 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第二阶段 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比值在快速上升 主导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1990年以后 珠江三角洲地区 已不明显 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水平 的优势丧失 产业不能支撑该地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抓住 机遇 世界 经济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 发展 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政策优势 劳动力成本低 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 劳动密集型 全球化 信息化 经济结构调整 工业化推进城市化 与1983年相比 2002年珠三角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城镇数量迅猛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合作探究二 表现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1 许多乡村地区迅速转变成为城镇 城镇数量猛增 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2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阅读材料 大致了解以下内容 1 起步 三来一补 来料加工 来图来样加工 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2 发展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 著名的侨乡3 抓住两次机遇 在改革开放初期 东莞抓住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 大量引进港资 发展 三来一补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东莞完善了能源 通信 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优化了投资环境 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恰逢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 东莞又一次抓住机遇 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项目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珠江三角洲模式 浙江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 东北模式的城市化 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 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2 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 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 3 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 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 带动了郊区城市化 4 东北模式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 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返回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1 该区域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发生了什么变化 2 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有何变化 3 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与对策 一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增长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进出口贸易总额长江三角洲快速增长 珠江三角洲缓慢下降 对外开放范围的逐步扩大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基础 科技实力 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南岭的阻隔使珠江三角洲的国内腹地狭小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调整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 产业基础良好B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 腹地范围广阔D 技术水平高 3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 地形的阻隔B 水源不足C 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 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B A 城市规划 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 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 城市竞争力下降 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 引发了居住 交通 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城中村 的现象普遍 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1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 水污染严重 水质性 缺水问题突出 3 噪声扰民 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 耕地锐减 土壤肥力下降 5 森林面积减少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3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原因 主要表现在 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 交通 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导致 三废 排放量大 但是处理量小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 例4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B 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C 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D 中小城市的发展 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答案 C 例5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污染的主要表现是 双选 A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B 交通拥挤 住房困难C 有污染的工业布局不合理D 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答案 AD 四 问题与对策1 问题2 对策 发展石化 钢铁 汽车 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腾笼换鸟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成为工业化 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 加强分工合作 构建以香港 广州 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 各城市功能不清 结构趋同 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逐步趋同 使得工业化 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 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 引发了居住 交通 教育和治安等一系列问题 城中村 现象较普遍 7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从1985年到2005年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较快 其城市化过程具体表现在其城市化过程本质表现在 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越来越密集 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的规模 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城市数目增多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出现城市群现象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 临海 水陆交通便利 毗邻港澳 地处我国的南大门 历史上有对外开放的传统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 港澳 欧美 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工业产业的转移 3 珠江三角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在人口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请简述其变化 人口规模扩大 外来人口不断增多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因工业结构偏轻 女性人口偏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