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9.2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核心主干+热点聚焦+考题回访)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7233766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 9.2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核心主干+热点聚焦+考题回访)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9.2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核心主干+热点聚焦+考题回访)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9.2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核心主干+热点聚焦+考题回访)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 主题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1 国防建设 1 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 第一支海军 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 又相继建立了北海 东海和南海舰队 2 空军 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建立之初 经历了 战争的考验 3 导弹部队 年组建 主要担任 任务 华东军区 抗美援朝 1966 核反击 2 外交成就 历史主线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1953年底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平等互惠 影响 成为处理 的基本准则 2 万隆会议 1955年 在印度尼西亚召开 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 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国与国之间关系 求同 存异 3 中国重返联合国 年 第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 中美建交 1972年 尼克松总统访华 签署中美 年 中美正式建交 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5 中日建交 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6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 APEC 会议 年在上海召开 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 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971 26 联合公报 1979 1972 2001 图片精读 中考指数 图片名称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关键信息 1971年 第26届联大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图片精读 中考指数 图片名称 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 关键信息 2001年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规模最大 规格最高 拓展延伸 歌谣记忆 新时期外交发展 美国总统来访华促进关系正常化 联合国的大厦前五星红旗迎风扬 中国地位大提高中外交流掀高潮 维护和平与尊严和平环境来创造 新世纪 新挑战APEC首脑上海见 多边外交规格高唐装引领时装潮 主题二科学技术成就 原子弹 中近程地地导弹 东方红1号 1999 神舟 五号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1986 海洋高技术 信息化 图片精读 中考指数 图片名称 东方红1号卫星 关键信息 1970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图片精读 中考指数 图片名称 袁隆平 关键信息 1973年 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拓展延伸 新中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 改革开放后 经济实力增强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主题三文教体育和社会生活1 教育 1 基础教育 1986年颁布实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实施 战略 提出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 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年 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2000 2 高等教育 发展迅速 20世纪90年代 启动了将 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2 文学 1956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的方针 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3 艺术 影视艺术发展迅速 绘画 书法 戏剧 音乐 舞蹈 杂技等艺术 也很有成就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4 体育 1 群众体育 新中国成立后 把体育课列为学校重点课程 20世纪90年代 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 开展 2 竞技体育 从 队开始 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 从 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不断夺得金牌 1990年 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洲运动会 2008年成功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全民健身运动 乒乓球 射击 5 衣食住行的变化 6 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1 就业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 被打破 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持证上岗 就业培训 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2 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了城市居民 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 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铁饭碗 公开招聘 最低生活保障 医疗保险 史论要旨 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与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国力日益增强 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 863计划 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 它着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及科技竞争的新特点 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 跟踪新科技发展的进程 为21世纪我国经济更繁荣 战略更主动创造了条件 3 新中国成立后 文体事业之所以得到发展 一是党和国家的重视 二是文体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拼搏 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提供了物质保障 4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生活内容的丰富 其原因除了改革开放政策以外 还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以民为本的思想 全国人民的辛勤努力及和平稳定的环境有关 闪记助学 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问题整合 新中国外交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 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 这一过程充满艰辛 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 得到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 请回答 1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提示 新中国成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请你举出两例说明 提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参加万隆会议 并提出 求同存异 的倡议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 国际形势的变化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 并举例说明 提示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如举办APEC会议 加入WTO 积极参与维和等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发展 综合国力提高 国际地位上升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很大的发言权 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并进行恰当的调整 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等 符合题意 言之有理即可 历史启示 1 如何认识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1 认识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的两个大国 中美关系的友好发展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因此两国需要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 共同发展 从而互利双赢 中美两国间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不同 必然存在矛盾和分歧 摩擦 但这些差异和分歧并不妨碍中美发展积极全面的双边关系 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2 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美有着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在美国政府遵守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诺的原则下 全方位发展中美两国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 科学技术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1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 从小树立崇尚科学 尊重知识 开拓创新的意识 3 学习科学家无私奉献 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 4 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主题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1 2014 昆明学业考 近代以来 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 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历史证明 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 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 为此 1949年4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A 华东军区海军B 东海舰队C 南海舰队D 北海舰队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49年4月23日 第一支海军部队 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成立 2 2014 福州中考 下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外交成就B 国防建设C 文化繁荣D 科教兴国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以提高学生识图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左图反映了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乔冠华在获得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消息后开怀大笑的场景 这是新中国在外交方面一大成就 右图反映的是中美建交 这是我国外交史上又一大成就 3 2013 宁夏中考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部队可能占领台湾 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 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 因此 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美国总统杜鲁门1950年6月27日讲话材料二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 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周恩来讲话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那就是相互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的讲话材料四 1 依据材料一 二 列举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对华实行敌对政策的两例具体史实 2 材料三的内容被总称为原则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3 材料四 图1记录的是在中朝两国人民的打击下 1953年7月 美国陆军上将 联合国军 总司令克拉克被迫在协定上签字的历史画面 图2发生于1972年2月 毛泽东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 图3的历史文献是中美两国决定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 1 题根据材料一中的 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材料二中的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 1950年 可以得出结论 第 2 题根据材料的出处 即可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 3 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 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干涉中国内政 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侵略朝鲜 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乡村 美国将侵朝战火烧到鸭绿江两岸 2 和平共处五项 3 朝鲜停战 或停战 尼克松1979 主题二科学技术成就1 2013 营口中考 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 看西北荒漠 万里人罕见 蘑菇云突起 举世皆惊 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A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 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D 神舟一号 飞船发射成功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 1964年10月 蘑菇云 链接所学知识可知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发生在1970年 C发生在1964年6月 D发生在1999年 方法探究 材料选择题材料选择题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 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 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史实和要求 找出正确选项 解题方法 解答材料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 第一 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 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 读懂材料 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 理解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 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2 2013 广东中考 2013年6月11日 神舟十号 成功发射 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追溯历史 20世纪70年代 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 航天技术 20世纪70年代 链接所学知识可知 1970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 2013 昆明中考 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 神舟十号 飞船 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 今年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10周年 我国历史上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 A 天宫一号 B 神舟一号 C 神舟五号 D 神舟六号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 4 2014 云南学业考 一位美国学者在 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一书中写道 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 A 邓稼先B 王进喜C 袁隆平D 雷锋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 丰衣足食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可判断是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5 2012 咸宁中考 1996年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 863计划纲要 并作为高技术发展重点的是 A 信息技术B 生物技术C 能源技术D 海洋高技术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96年 国家又把海洋高技术列入了863计划 主题三文教体育和社会生活1 2013 大理中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是谁提出的 A 邓小平B 蔡元培C 孙中山D 毛泽东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重视教育的发展 邓小平提出了 三个面向 的指导方针 2 2014 揭阳中考 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 成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A 素质教育B 九年义务教育C 职业教育D 高等教育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党和政府实施 科教兴国 的发展战略 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故选B 3 2012 河北中考 毛泽东的下列题词 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A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B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C 向雷锋同志学习D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 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链接所学知识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的文学艺术方针 文学艺术出现了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的局面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关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与1950年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有关 向雷锋同志学习 是号召人们学习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 雷锋 所以只有D符合题意 4 2012 烟台学业考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B 双手筑起两层楼 高档家电样样有 妻儿外出有汽车 吃喝穿戴属一流C 早晚喝喝菜粥粥 中午啃个窝窝头 一天三顿难见油D 缝纫机缝出新衣衫 自行车出门真方便 收音机听听大新闻 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 翻天覆地的变化 符合题意的是B 5 2014 南京学业考 1995年起 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这是因为我国实施了 A 安居工程 B 养老保险制度C 医疗保险制度D 就业制度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点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 考查学生抓住题干信息分析问题能力 由题干信息 买到合适的住房 可知本题选择A 联系所学知识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 安居工程 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