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7219833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得有首歌曲是这样唱的 数英雄论成败 古今谁能说明白 千秋功罪任评说 海雨天风独往来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此片播放时插入雍正王朝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是自古常言 回顾中国几千年王朝更替史 旧王朝腐朽不堪而使民心背离 这时新王朝就顺应民意而夺取天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名轲 思想家 教育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合称 孔孟 有 亚圣 之称 孟子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记述了孟子的言行 政治主张 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兼爱 非攻 主张和平 反对战争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他继承孔子的学说 在政治上主张实行 仁政 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 君王要 与民同乐 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 生活有保障 孟子非常重视教育 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 富岁 子弟多赖 懒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 当时 各大国之间 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 统治者是 庖p o有肥肉 厩ji 有肥马 人民是 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蓄妻子 乐岁终身苦 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孟子最早提出了 民贵君轻 的主张 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 提出残暴之君是 独夫 人民可以推翻他 强烈反对不义战争 认为只有 不嗜杀人者 才能统一天下 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 他到处游说 宣扬他的 仁政 王道 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 仁心 上 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 从而使天下归顺 达到成就王 黎民不饥不寒 的目的 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 对于恢复经济 发展生产 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有一定的作用 今天我们学习的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这篇课文就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 指出民心所向 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突出 人和 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 体现了孟子的 仁政 思想 听课文朗读 要求 1 注意朗读的节奏 2 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初步理解课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施行 仁政 帮助 支持 天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时令 地利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 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内部团结 指违背道义 孟子用 天时 地利 人和 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助词 的 周围 方圆 内城 外城 围 表顺接 代词 它 表转折 f 文言发语词 一定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时令 可是 表转折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说明 天时不如地利 表修饰 精良 武器装备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 不是 表判断 护城河 兵器 盔甲 粮食供给 充足 放弃 表承接 离开 这 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内部团结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说明 地利不如人和 代这座城池 违背道义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所以 使 居住 凭借 依靠 疆界 的 使 稳固 险要 震慑 治国之道 指施行仁政 的人 放弃 少 到 极点 内外亲戚 通叛 背叛 代失道者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支持 归附 用 拿 助词 不译 归附的力量 指众叛亲离者 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 一定 表肯定语气 进一步深入说明 得道 即 得人和 则 战必胜 请同学们一起把课文朗读一遍 然后我们再来讨论问题 1 文章开头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 提出什么看法 这两句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 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 那就是具备 人和 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 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观点 指明 人和 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 天时 地利 人和 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 层层推进 用两个 不如 强调了 人和 的重要性 三者之间的比较 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 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 人和 的因素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 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 语气十分肯定 2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接着就围绕中心论点 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 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 天时不如地利 区区小城 四面受围而不能克 即使有得 天时 者也不能胜 旨在说明 地利 重于天时 第 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 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 地利 的情况下 城非不高 池非不深 兵革非不坚利 米粟非不多 但有人却弃城而逃 因为 地利 亦难比 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 而是泛指 即除特殊情况外 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3 孟子在文中提出 人和 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 其原因何在 因为 人和 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 帮助越多 力量越大 战斗力越强 胜利自然在握 失去 人和 众叛亲离 哪还有什么力量 哪还有什么战斗力 那么失败是必然的 4 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 还是谈政治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 文章开头论证了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的道理 接着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 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 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 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得道 实际上也可理解为 得人心 即 人和 得人心者 人心归顺 所向披靡 失人心者 人心相悖 不攻自溃 人和 就是文中说的 多助 和 天下顺之 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这反映了孟子 民贵君轻 的政治思想 我想 这篇文章不是论战争 而是讲民心向背的 是借战争论述实行 王道 即 仁政 的重要性 由此逐层推进 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做比较 指出天时 地利 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 最后由人和推演出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的结论 完成本文的论证 4 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 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 是借战争谈政治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 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 施行仁政 得道 这样才能 多助 众人才会归顺 而 天下顺之 战必胜矣 国家才能治理好 摆出观点 论证观点 得出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战争事例 治国道理 类推 总 总 分 5 本篇在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 总 分 总 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然后分别设例证明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这篇文章主要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于人心的向背 突出强调 道 的作用 即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 孟子提出的 人和 是他的 仁义 非攻 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 这个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 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 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 但也应当看到 孟子提出的 人和 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 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好了 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 课后同学们去背诵课文 我们下节课再见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