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颗树》教学教案设计(两篇)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20576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颗树》教学教案设计(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颗树》教学教案设计(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颗树》教学教案设计(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颗树教学教案设计(两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课文以一个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描述了她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奇妙的事情。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想象奇特、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随着情节走入那棵树中,去感受作者描述的神奇景象。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重点认字、读词语,了解主要内容。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1.假如你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2.文中的作者让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而且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呢!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1.交流自己想变成的事物及原因。2.齐读课题。3.质疑:会发生哪些事呢?二、自主学习,自主质疑。(用时:10分钟)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体会。1.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自然段。2.把自己认为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3.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多音字、优美词句,并读两遍。4.读中想一想: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1.我能给带点字注音。希望()抓痒()鳄鱼()陈醋()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变成_的感受,表现了_永远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赞美了_的温馨和美好。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用时:20分钟)1.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展示生字词情况。1.学生在读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说出读后的体会。2.小组交流。(字音方面:希、痒、鳄、醋;字形方面: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秘、密)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3.看拼音写词语。xnzhunhli()()jxmm()()qiokl()四、展示汇报,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想一想:你学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小组同学共同参与,选择喜欢的展示方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教学反思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打破课文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神奇。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学习重点理解作者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事,体会想象的神奇。学前准备课文内容相关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1.听写词语。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板书课题)1.学生听写词语。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4.听写词语。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抬头秘密二、精读感悟。(用时:25分钟)1.自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2.细读第5、6自然段,了解“我”变的树是什么样子的。3.齐读第7、8自然段,边读边想:“我”让所有的动物都住在树上说明了什么?4.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第912自然段,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并思考:(1)第11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2)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5.默读第1320自然段,从小动物的言行中感受想象的奇妙。思考:“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有哪些变化?6.齐读第2123自然段,感受妈妈对“我”的爱,思考:“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1.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用“”在文中画出“我”希望变成树的原因。2.用“”在文中画出“我”变成的树的样子。3.感受“我”变成的树的神奇之处,以及“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4.重点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妈妈的爱心。5.联系全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兴奋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失望、着急后悔觉得变成树很麻烦。6.细细品味第2123自然段,明白:母亲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绝对不会被错认。5.仿写拟声词。咕噜噜_哗啦哗啦_6.“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_7.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妈妈早就知道那棵树是“我”变的?_三、拓展提升。(用时:10分钟)1.联系课前的想象,说说如果你变成了其他事物,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或画一画。1.交流自己变成其他事物后发生的奇妙的事。2.仿写一篇想象作文或画一个场景。8.写想象作文或画出自己想象的一个场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片段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教学拓展点)师: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的哪些想象非常奇特呢?(学生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发言)生1:作者想变成一棵树,就很快感觉到树枝从身上冒出来了,真神奇!生2:作者变成的树上还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树,太让我惊喜了。生3:作者想得真周到,担心小动物们上不去,还会弯下腰让小动物住进自己喜爱的窝里。生4:更奇特的是妈妈带着好吃的也住到了树上,她不担心妈妈把树枝压断了吗?生5:作者居然能听懂小动物们的语言,真是太神奇了。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感受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如果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会变成什么呢?为什么?生1:我想变成一栋可以容纳很多人的房子,让人们居住。因为我想让我们班的同学、父母一起住在一个大房子里,那样我们就可以每天一起玩耍,还不用离开爸爸妈妈。生2:我想变成空气清新剂,每天早晚把周围的空气清洁一遍,让每个人都在清新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并且能根据生活实际,变成人们最急需的事物,老师为你们的爱心点赞!象的奇特,最后安排的写或画的内容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2.接触和了解以独特想象为特点的故事,感受它的生动有趣。3.根据故事内容能够大胆想象,乐于用通顺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想法,并指导每个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4.体会“我”既不希望自己的“魔法”被妈妈看破,又盼望着妈妈能认出自己的心情。感悟世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教学重难点接触和了解以独特想象为特点的故事,感受它的生动有趣。根据故事内容能够大胆想象,乐于用通顺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想法,并指导每个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我”既不希望自己的“魔法”被妈妈看破,又盼望着妈妈能认出自己的心情。感悟世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同学们读过不少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童话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往往具有超常的能力。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位具有超能力的动画人物,看!谁来了?(播放课件)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结:故事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尤其令人羡慕的是他会七十二变!(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画面。)假如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5.教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话,我知道大家都非常羡慕孙悟空会变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英英,她也想变。想知道她要变成什么吗?想知道她变化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吗?想知道就和老师一起阅读一篇新的课文。(板书: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学生齐读课题)6.介绍作者: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出版森林化妆师、站住,兔子等绘本,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东方少年、幼儿故事大王、童话王国、小青蛙等杂志,作品多次入选各出版社的年选,获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谈话激发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得出来,大家都想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想要变成什么,更想知道她变化后发生了的有趣的故事。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更多内容。2学生默读课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3.检查预习。(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4.在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不理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问题。 1.看拼音,写词语。h li()dng lng()j x()ti q()2.形近字组词。壮()状()克()兄()肠()场()密()蜜()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2.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默读课文和观察课文插图都了解到了什么。3.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4.教师评议,相机小结。(1)英英厌烦了妈妈的唠叨,想变成一颗大树。(2)英英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3)英英请各种小动物住进鸟窝。(4)妈妈住进了鸟窝,把各种好吃的东西分给了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吃了起来。(5)“我”的肚子饿了,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6)妈妈知道“我”肚子饿了。2.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应该把课文插图和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读课文。3.学生自由读全文,对照课文内容观察课文插图。四、识字写字。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狐、狸、零、秘、密”)4.书写练习。5.自评互评。 五、作业:练习书写会写字。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2.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二、互相交流,质疑探究。1.问题导学,探究交流。(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厌烦妈妈的唠叨。课件出示:“英英,吃饭了!”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都不想吃饭。“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嗓门又大了许多。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指导朗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师生评议。(2)“我”想变成一棵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课件出示: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指导朗读:读出惊喜的语气。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师生评议。(3)“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课件出示: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在朗读中表现出只有孩子才会有的奇思妙想。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师生评议。(4)“我”变成一棵树后做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请各种动物住在鸟窝里。课件出示: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我”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师生评议。(5)出了小动物,还有谁住进了“我”的鸟窝?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妈妈住进了“我”的鸟窝。课件出示: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在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乌窝里吗?”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乌窝里。学生自由朗读,说说在朗读中体会到什么?(开始“我”担心妈妈发现“我”变成了树感到担心,后来发现妈妈不知道 “我”变成了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失望”是什么意思?(因希望不能实现而失去信心或感觉不快活。)“我”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矛盾)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嗵嗵”“丁零丁零”是描写什么的词语?(声音。)指导朗读:读出“我”心情的变化和矛盾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