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9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7199377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29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9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9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9课 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 理解诗意 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 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 融入诗情画意之中 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第二课时 学习 约客 如梦令 学习目标 一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二 结合资料 理解词的意思 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写作背景 江南的夏夜 梅雨纷飞 蛙声齐鸣 诗人约了友人来下棋 然而 时过夜半 约客未至 诗人闲敲棋子 静静等候 诗人怀一份闲逸 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 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 多情的梅雨 欢快的哇鸣 闪烁的灯火 清脆的棋子敲击声 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 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 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 而完全沉浸到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之中 作者简介 赵师秀 字紫芝 号灵秀 又号天乐 南宋后期诗人 永嘉四灵 之一 诗歌内容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黄梅 雨 池塘 蛙声 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雨声不断 蛙声一片 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 蛙声就在身边叫 这看似表现得很 热闹 的环境 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 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 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 没事可干 闲敲 棋子 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 第三句 有约不来过夜半 用 有约 点出了诗人曾 约客 来访 过夜半 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 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 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第四句 闲敲棋子 是一个细节描写 诗人约客久候不到 灯芯很长 诗人百无聊赖之际 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 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 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诗歌中心思想 全诗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渲染 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诗人失望 焦躁 寂寞的心情 名句赏析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个 敲 字 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 急 气 失落 无奈等 刻画得极为生动 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如梦令 李清照 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 知否 却道 海棠依旧 试问卷帘人 浓睡不消残酒 昨夜雨疏风骤 写作背景 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 但是 结缡未久 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 刘逸生 宋词小札 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 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 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 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 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 几股愁思扭结 于 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章丘人 有 漱玉词 诗歌内容 起首两句 如何理解颇有争议 盖推以事理逻辑 既然是 浓睡不消残酒 又何以知道 昨夜雨疏风骤 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其实对这两句词 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 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 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 三 四两句所写 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一个 试 字 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 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 表达得贴切入微 曲折有致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语之中 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是 可谓语浅意深 这首小词 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 却写得曲折委婉 极有层次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 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 试问 因不相信 卷帘人 的回答而再次反问 如此层层转折 步步深入 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诗歌中心思想 描写了词人对因风雨摧折 使院内红花稀少的惋惜而又不满的心情 也透露出作者感伤的情怀 名句赏析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描写春日深闺的情趣 但从文字里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寂寞 情思幽渺 感怀无限之情 绿肥红瘦 历来为人称道 说说好在哪些方面 绿 代替叶 红 代替花 是两种颜色的对比 肥 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 瘦 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 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 经词人的搭配组合 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 形象生动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 那 红瘦 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 而 绿肥 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 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 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称 此语甚新 草堂诗余别录 评 结句尤为委曲精工 含蓄无穷意焉 小结这是一首小令 通过女主人与侍女的对话 反映出女主人对生活的细腻的关注与分析 表现了女主人关切生活 热爱自然 写法上比较别致 却道 一句写出了 卷帘人 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 恰好衬托出女主人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 应是 一句 用词准确 又恰当地使用了借代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极富创造性 很好地表达了女主人的惜花之情 雨疏风骤 借酒消愁 怕见落花 绿肥红瘦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写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元年 公元763年 正月 叛军的残余在河北投降 至此安史之乱彻底结束了 当时 杜甫听到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后 马上写下了这首名作 过着漂泊生活的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高兴得要发狂 于是饱含着激情抒写了自己急于回家的喜悦 诗人真切地描写了自己的神情 动作和心理 全诗酣畅淋漓 奔涌直泻 转折自然 充满真情 作者简介 杜甫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河南巩县 今河南巩义市 人 世称杜工部 杜拾遗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 一生写诗1400多首 诗艺精湛 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代表作有 三吏 三别 等 有 杜工部集 传世 诗歌内容 首联直接叙写喜讯 收复蓟北 标志看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 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 洒满衣裳 把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此诗可分为两层 前四句写闻收复之喜 后四句写急欲还乡之情 颔联 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对于一位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 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 这种反常的描写 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颈联诗人把内心狂喜之情 作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 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 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诗歌中心思想 抒发了对官兵胜利的之情 表达了 的思想 喜悦 忧国忧民 向往安定生活 名句赏析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诗描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 听到政府军队打仗胜利 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 意象极为明快 可爱 杜甫一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就那样欢快 这决不仅是因为诗人从此可以结束流离的生活 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 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后 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小结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 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 781 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 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 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 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 作者简介 韦应物 唐代诗人 长安人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是五言古体诗 其风格冲淡闲远 语言流畅简洁 在当时及对后世均有较大影响 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很多 也很著名 白居易曾评论他的诗 高雅闲淡 自成一家之体 诗歌内容 诗的前二句 在春天繁荣景物中 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 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 置之陪衬 以相比照 幽草安贫守节 黄鹂居高媚时 其喻仕宦世态 寓意显然 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后二句 晚潮加上春雨 水势更急 而郊野渡口 本来行人无多 此刻更其无人 因此 连船夫也不在了 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 悠然漠然 水急舟横 由于渡口在郊野 无人问津 倘使在要津 则傍晚雨中潮涨 正是渡船大用之时 不能悠然空泊了 因此 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 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 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在前 后二句中 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 并用 独怜 急 横 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 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名句赏析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从 春潮 野渡 句中 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静 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申 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诗歌中心思想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胸襟和不在其位 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寄寓了一种向往自然 寻求宁静的心情和恬淡 闲适的意趣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板书设计 幽草 生鹂 鸣潮 急舟 横 托物言志 第三课时 一 继续学习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学习目标 一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二 结合资料 理解词的意思 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作者简介 辛弃疾 南宋词人 字幼安 号稼轩 济南 在今山东 人 他的词多写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悲愤 慷慨纵横 雄浑豪放 与苏轼并称 苏辛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176年 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 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 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 江西等地 来到造口 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 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 绵延不绝 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解题 菩萨蛮 词牌名 书 写 写在江西造口壁的一首词 造口 南渡之处 虏人追隆右太后御舟至造口 不及而还 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可怜 值得怜悯 长安 代指都城汴京 江晚正愁余 愁 使 悲愁 使动用法 诗歌内容 郁孤台下 赣江之水滚滚流去 辛弃疾似乎从这江水中 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愤的泪水和逃难百姓痛苦的泪水 词人把 清江水 和 行人泪 联系在一起 以水写泪 表达了几十年来国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 望 这一动作 很好地表现了词人关注国事的爱国情感 表现了他对中原民众的深切同情 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下半阕由 无数山 写到 青山 这两句词 以江流烘托自己的思想活动 以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认识 形象生动 含义深厚 首先 抗金斗争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这是大势所趋 其次 词人的抗金意志和决心也是不可改变的 这是他的人生目标 最后 他看到赣江水冲决重山叠岭的阻碍 向东奔流 而自己正值有为之时 却只能留在后方 不能参加抗金战斗 万分无奈 而统治者不思进取 甘心偏安于一隅 投降派一味地屈辱求和 因此 词人也深感自己的抗金理想难以实现 内心充满了苦闷 哀伤与愤懑 这时词人把自己的情感 借鹧鸪富有独特意味的叫声进行表达 显得较为含蓄 也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全词一波三折 极尽回环宛曲之美 善于运用比兴手法 笔笔言山水 处处有情寄 提示 如今 长安只能引颈以望 而且远望不到了 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 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 望 可怜 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 无限的惆怅 无限的感愤 1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 从字面上来理解 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 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 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 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 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如何理解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两句的意思 山深闻鹧鸪 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 天色渐渐暗了 黄昏悄然来临 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 声声悲鸣 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 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诗歌中心思想 表现了诗人念念不忘民族之痛 借山水抒发了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也表现了对时局存有的深切的忧虑之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辛弃疾的 菩萨菩 倾听了他在动荡的南宋发出的收复祖国河山忧国忧民的呐喊 也深切体会到他那种 把吴钓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的沉重叹息 这声呐喊 这一声叹息 响彻云霄 响彻我们的心灵 成为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小结 总结 同学们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辛弃疾的 菩萨菩 倾听了他在动荡的南宋发出的收复祖国河山忧国忧民的呐喊 也深切体会到他那种 把吴钓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的沉重叹息 这声呐喊 这一声叹息 响彻云霄 响彻我们的心灵 成为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壮志难难酬也要酬历史不可阻挡自忧 报国无门 壮志未酬愁忧民 流不尽的行人泪忧民 无法望长安 板书 当堂检测 一 直接填空 5分 1 青春作伴好还乡 2 春潮带雨晚来急 3 有约不来过夜半 4 知否 知否 5 毕竟东流去 答案 1 白日放歌须纵酒2 野渡无人舟自横3 闲敲棋子落灯花4 应是绿肥红瘦5 青山遮不住 二 理解填空 12分 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中表达诗人欣喜 准备还乡的诗句是 7 滁州西涧 中写雨中的景色 有动有静 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的句子是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 约客 中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刻画的极微的句子是 9 如梦令 中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的句子是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0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中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 表明军民收复失地决心的句子是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板书设计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