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前检测试卷B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199339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前检测试卷B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前检测试卷B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前检测试卷B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前检测试卷B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望远镜的发明推动了近代天文学的发展。1609 年,伽和利暗亲手制造和改进了望远镜, 并用来巡视填空。他的国籍是( )。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奥地利2、某中学非法招生获利 80 多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可以对该校采取的措施是(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民事责任B.责令其退回所招学生并退还所收费用C.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D.没收其非法所得的财物3、初中生晓东放学后在校外玩耍时不慎摔伤。对此事故,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 )。A.晓东 B.学校 C.晓东及学校 D.晓东及其监护人 4、不锈钢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锈钢的主要组成元素是( )。A铜、锌 B铜、铁、铬 C铁、碳 D铁、铬、镍5、所有甲都属于乙,有些甲属于丙,所有乙都属于丁,没有戊属于丁,有些戊属于丙。以下哪一项不能从上述论述中推出?( )A.有些丙属于丁B.没有戊属于乙C.有些甲属于戊D.所有甲都属于丁6、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C.天路 D.我的祖国7、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01、169,305、577、( )、2209“空缺处的数字,正确是( )。A.1118B.1119C.1120D.112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地图的方向判别的方法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绘制在丝织品上的彩色地图.是我国最早的地图C.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为相对高度D.地图种类很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9、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 )。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D签订马关条约之后10、某中学老师黄某认为自己学历和能力都已达标,拒绝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假期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黄某的做法( )。A.正确,教师可以放弃个人权利B.不正确,教师不能放弃培训的权利C.正确,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利D.不正确,提高业务水平是教师义务11、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12、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D移植了其他的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13、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极富盛名的油画,塑造了端庄、娴静、温婉的圣母形象,体现了画家的美学追求。该油画的作者是( )。A伦勃朗B毕加索C安格尔D拉斐尔14、下列有关“乐”的古代名句,出自论语的是( )。A知之者不如不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独乐乐,与人安乐,孰乐?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5、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 )。A.立即改正B.限期改正C.双倍发放D.如数奉还16、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你再试试。”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17、初三(1)班的李凡考试成绩一直不佳。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时说:“我们班有几个李凡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一直落在全班后面,他们今后的发展令人堪忧啊!”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A.不恰当。应当私下提醒家长做好心理准备B.不恰当。应综合评价之后在与家长沟通C.恰当。能帮助家长正确预期检验孩子的发展D.恰当。能帮助李凡等学生准确定位自己18、公文主题要求“以意役法”,其含义不包括( )。A要讲究“一文一事”B主题一经确定就调动一切手段来表现它C与主题无关的材料要统统删去D文章的开关、结尾、分层、划段应突出主题的需要19、1848年法国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重新建立了共和国,该共和国的名称是( )。A法兰西第二共和国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C法兰西第四共和国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20、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2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之所以优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桂林属于岩溶地貌B.桂林属于高山地形C.桂林的年降雨量特别大D.桂林的植物种类丰富22、“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句话出自(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23、两耳失聪后仍坚持音乐创作的是( )。A.舒伯特 B.莫扎特C.贝多芬 D.门德尔松24、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和( )。A形成性测验 B个别测验 C人格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25、在Excel中,数据筛选是广泛使用的统计工具。下列有关其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将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而不删除满足条件的数据B将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而隐藏不满足条件的数据C将不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而删除满足条件的数据D将不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而隐藏满足条件的数据26、下列有关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变形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B墙上的斑点是一部意识流小说,C等待戈多是一部荒诞派戏剧D百年孤独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27、保险公司X正在考虑发行一种新的保单,为那些身患困扰老年人疾病的老年人提供他们要求的服务。该保单的保险费必须足够低廉以吸引顾客。因此,X公司将为从保单中得到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将要产生的索赔而忧虑。 以下哪一种策略将最有可能把X公司在该保单上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A.吸引那些将在未来很多年里都不可能提出要求从该保单中获益的中年顾客 B.仅向那些年幼时没有得过任何严重疾病的个人提供保险 C.在该项保单中提供比在其他成本更低的保单中数量更多的服务 D.仅向那些被其他保险公司在类似的保险项目中拒绝的人提供保险 28、秦汉时期,中华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开始成为东方文化中心 开始吸收外来文化成就文化成就开始输出 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A.B.C.D.29、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 )的属性。A实践 B现实 C社会 D自然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作家通过区分不同的读者类型,针对特定的阅读对象,使用相应的语言和叙事策略,为他们提供读物,从而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不仅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寻求认同。比如说,在文学出版、印刷、传播很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作家们的作品在当世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限制。对古代的作者而言,他们的写作大多没有任何商业报酬,也很少现实的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只有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才能获得写作的基本动力。所谓的“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作家的写作也向未来敞开,当时不为人知,在后世却成为一代经典的作品,即便是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也比比皆是。所以说,文学本身就具有某种“待访”的性质:作家有点像是在茫茫大海上建立岛屿的人,而读者则像是航海者和旅行者。作家之所以在孤寂中建立岛屿,当然是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们的读者相遇。对于另一些作家来说,他们的目光也会投向过去。他们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文学先辈们进行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与先驱者所确立的文学标准对话。当然,他们也是在跟自己内心的目标进行对话。每一个优秀的作家,心中都有一个隐秘而清晰的目标。读者和社会的认同、商业上的成功是一回事,而能否接近和达到这个目标,则是另一回事。就中国文学而言,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确立了古典文学的标准,而鲁迅先生则代表了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度。也可以说,我们实际上面对着两个伟大的传统。我们置身于这两个传统之中,受到它们的护佑,分享它们的文学资源,向它们表达敬意,同时也在与它们进行对话,并尝试着做出新的文学变革。因此,任何有价值的写作,都是对传统的某种回应,即便是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也是一种重要的回应。所以,严格地来说,文学写作中对读者的想象,即是一种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再确认过程,我认为,只有具备了过去,现实和未来开放性视野的创作,才称得上是一种开放的写作。(摘编自格非文学在读者中寻求认同)问题:(1)画线句“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中“认同”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如何理解文末所言的“开放的写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创新是一个人熟知的名称,但创新到底意味着什么?创新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在此需要先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创新,我们要想创新,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创新。我们有知道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知识,我们有知识不知的东西,比如未解决的难题,没有证明的猜想,还没有达到的技术水平等等,但这些还不是全部,我们除 了知道的东西,和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还有不知道的东西,科学研究不仅要把“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还要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是最高层 次的、最重要的创新,连不知道什么不知道,这真实什么都不知道,做这种科研便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成知道的不知 道,就是提出问题。所以,科学更重要的创新就在于提出问题,要开拓新知识就要能够提出问题。但提出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通常如果能把问题讲出来,因为它所 针对的东西,从来没人见到过,也从来没人想到过。所以,*连提问题的*有*问题也将不出来,记得小时候曾经看过*事,这个都拉不到*用于 计数的“一、二、三”很多很多,当人*的数量时,就公遇到将不出来的情况。所以,要提出让我们的想象自由奔驰,突破语言的束缚, 突破数学的牢笼,当你对这类讲不出来的问题时,也许就是一个信号,挖掘到金矿了,触碰到知识的*,*激动的时刻,也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意 境。在这种没有语言,没有数字的状态下,我们如何继续往前发展,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思考?这就是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真正的科学 创新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向连名字都没有。给这些目标和方向起名字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发明描写新知识的语言和数学也是科学创新的一部 分,只有当创新以来,我们才能把问题讲出来,把新知识讲出来,所以,真正的科学创新无法计划,无法造势,无法成为一个轰轰烈烈的重大项目。但作为一个进行创新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工作该如何开展?对个人来说,创新的内涵是制定美的标准,创新之前,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 往什么方向努力,这时每个研究人员都可能有自己对美的认知,都有看问题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慢慢地,会有一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思想被越来越多 的人欣赏接受,从而成为美的标准,成为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这就是创新过程,科学创新和艺术创新非常相同的。当然,科学创新还需要通过实验的检验,实验不 认可的创新是不会被接受的。牛顿发现物体运动规律就是一个创新的例子,他意识到天上行星的运动和地上苹果掉落实际上是同一种物理现象,可是当他想定量描写 这些物体的运动时,却发现自己讲也讲不出来。因为当时还没有描写非匀速运动的数学语言,所以牛顿又成为了数学家,发明了微积分,*物体的运动定量, 这也是物理发现出现在数学之前的例子。(1)文章所说的“创新”有几个层次?请简要概括。(2)文章认为如何应对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请简要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答案:C2、答案:B。3、A4、D5、C6、A7、D8、B9、D10、D11、B12、D13、D14、A15、B16、B17、答案:B18、A19、A20、A21、A22、B23、C24、A25、B26、D27、A28、A29、D【解析】每个个体在其早期与社会实践接触的机会少、范围窄,更多地表现出的是自然属性的一面。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1)作者以“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总领全文,其中“认同”是“共同认可”之意,在文中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作者要寻觅知音,得到现实读者的认同;作者通过提供读物获得市场的认同;作者在提供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中寻求认可;作者通过阅读建立与作者的认同。(2)文末的“开放的写作”在内涵上是与文首的文学的多层“认同”遥相呼应的。作者最后得出的这一结论是在三个方面展现的:首先,面对过去,写作要对传统再确认,要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扬弃精神,无论是继承、质疑和挑战都是对传统的重要回应;其次,面对现实,写作要有白己的目标受众,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达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最后,面对未来,“文章千古事”写作的动力来源于对未来读者的想象。永远向着未来开拓。2、(1)首先,清楚自己了解的所谓的知识,也就是知道的东西。其次,清楚自己未知的领域,如:未解决的难题,没有证明的猜想,还没有达到的技术水平。再次,清楚自己还有很多未曾探索的领域,如:很多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最后,将所有的不知道变成知道,这是最高层次的创新,最重要的创新。 (2)我们怎么继续往前发展,我们如何作研究,如何进行思考?这是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首先,继续往前发展方面,要清楚科技创新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但是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既要善于给这些目标和方向起名字,也要善于发明描写新知识的语言和数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创新结束之后将其表述出来。其次,在研究方面,作为一个进行创新的科学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要坚持自己的看法,拥有善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尽量使自己的看法成为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美的标准,并不断的接受实验的检验,只有经得起实验的检验的才是真正的创新。最后,在思考方面,要善于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为之去探索、去钻研,只有这样,创新才会真正的诞生。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