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疗法治疗规范》编制说明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719346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疗法治疗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疗法治疗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疗法治疗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编 制 说 明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规范专业标准编制组二一九年五月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为规范和统一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发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的具体操作,建立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技术规范和开展疗效评价研究,并进行临床示范推广应用,结合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诊疗指南中均未涉及壮医技法内容的情况,有必要制定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规范地方标准。本标准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自治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推荐、广西中医药大学起草的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规范(编号:2018-0282),本操作规范已列入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本标准承蒙2014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壮医湿毒病特色疗法技术规范化研究与示范”(桂科攻14124003-10)资金支持。(二)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由广西中医药大学负责起草完成。(三)主要起草人员名单主要起草人员名单如下:研制人员姓名职务/职称专业所在单位项目负责人庞宇舟教授壮医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主要参加人员方刚副教授壮医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汤倩倩医师中医学东莞中山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徐晶主治医师壮医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青槐医师中医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邢沙沙主治医师中医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黄安主治医师壮医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罗志洪医师针灸学东莞中山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陈秋霞硕士研究生壮医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二、编制标准意义1.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升高,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壮医“发旺”现代医学称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属于“痹病”范畴,是一种免疫缺陷性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疼痛、肿胀、酸楚、麻木、肢体活动欠利等,并由此导致关节畸形最终残疾。类风湿患者会因多脏器损坏而过早死亡。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且缠绵难愈,有多种并发症,使类风湿关节炎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2.发旺(类风湿关节炎)是壮医优势病种。发旺是壮医“湿毒病”的一种,壮医外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简、便、廉、验”的壮医特色技法显示出较大的治疗优势。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传统壮医与现代医学结合的创新型技法-热敏探穴针刺,对治疗发旺(类风湿关节炎)有着明显疗效,显示出较大治疗优势。3.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是壮医针刺与热敏灸结合的新型疗法。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是借鉴陈日新腧穴热敏化的理念,在遵循壮医对穴位的认识和疾病治疗选穴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壮医药艾(成份为壮药大风皮、山苍子、姜黄、艾叶等)施行温和灸探穴确定疾病的热敏点,再运用针刺施以调气治疗,直接作用于“三道两路”在体表的网结,疏通瘀滞,调整调节和畅通人体气血,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体外,使三气复归同步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以壮医“三道”“两路”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壮医药艾结合壮医对穴位的认识以及先人总结的取穴经验进行针对性的探穴,以确定疾病治疗的选穴,提高了选穴的针对性,同时针与灸结合,疗效上产生了叠加效应的效果。近年来,以庞宇舟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通过挖掘整理壮医对类风湿关节炎(发旺)的防治理论、诊疗技术和有效方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RA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酸楚、麻木、晨僵、屈伸不利等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4.建立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治疗规范将推动广西标准化事业发展。尽管壮医药起源很早,但由于壮族历史上没有形成本民族规范通行的的统一文字,长期以来无法形成完整的壮医药理论体系,也未能形成完整规范的壮医技法操作规范。因此,建立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治疗规范,并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中,不仅促进壮医药临床规范化、疗效评价标准化,还将推动广西标准化事业创新和发展。5.国际上通用的是2015版美国风湿病协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指出激素和生物制剂为目前主要治疗药物,未提及任何外治疗法。我国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诊疗指南,指出中医针刺、梅花针、穴位注射、灸法和推拿外治法,但均未提及具体操作规范。两项诊疗指南中均未涉及壮医技法内容。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目前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治疗规范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因此,本标准的制定,可为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技术规范,对该病种的适宜技术推广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三、标准编制及研究起草过程(一)标准前期工作1.2014年由广西中医药大学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签订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合同编号:桂科攻14124003-10),以及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管理和科技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为顺利完成科计字2014124 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壮医湿毒病特色疗法技术规范化研究与示范”,广西中医药大学与子课题承担单位特订立了本项目子课题任务书。目的是通过本研究提炼出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发旺(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技术,建立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的技术规范和开展疗效评价研究,并进行临床示范推广应用。本课题以壮医“湿毒病”类风湿关节炎为研究对象,以壮医毒论理论为指导,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发旺(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示范性研究。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了验收,并建立了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疗效评价与规范治疗方案1项,形成院内协定处方1项,发表论文8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2.标准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下达的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后,于2019年1月22日,确定标准起草的负责人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庞宇舟教授,同时成立了方刚、邢沙沙等为参与成员的标准编制小组,进行了任务分工。本项目组前期在广西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的资助下对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发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本技术标准的制定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标准研究过程1.标准编制项目下达后,按照广西区质监局关于编制标准工作的要求,编制小组于项目实施期间,多次进行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研究、试验等,提炼出关键技术,得出其治疗的最佳方案和疗效,确保数据及方法的科学性。2.编制小组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全面整理,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术语和定义、适应症、禁忌症、治疗的理论依据、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在编制过程中咨询了内行专家,对收到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采纳、修改,形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四、标准编写原则及确定标准内容的论据(一)标准编写原则1.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规和标准。2.本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执行GB/T 1.1-2009的规定。3.本标准的制定力求准确、系统,内容与当前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临床研究状况紧密结合,重视可操作性。(二)标准编写依据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和统一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临床应用的具体操作,建立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技术规范和开展疗效评价研究,并进行临床示范推广应用。2.本标准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治疗规范适用于临床发旺疾病的治疗。3.本标准的编写以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示范性研究为基本依据。五、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一) 范围本标准列出了发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疗法的术语和定义、适应症及禁忌症,提出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的理论依据,规范了类风湿关节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2) 规范性引用文件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 联合制定2010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三)主要技术内容及其说明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患者168例。遵循简单随机、平行对照、非盲的方法。首先按照性别对纳入对象进行分层,再应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随机数字分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8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过程中脱落5例,其中观察组2例由于惧怕针刺提前终止试验,1例由于依从性差退出试验,对照组2例由于病情加重加用其他药物而脱落,最终163例完成临床试验,观察组81例,对照组82例。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1.2 诊断标准(1) 壮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重点建设专科-壮医风湿病科的诊断标准。主症:关节肿胀、发僵、疼痛、屈伸不利,局部灼热或不热,甚则关节变形,行走困难;兼症:伴怕风,或发热,口渴,烦闷,手足沉重,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睡眠差,腹满胀;血清类风湿因子 (RF) 和或抗环胍氨酸肽 (A-CCP) 阳性;X线:手及腕部有骨质侵蚀或骨质疏松;目诊:“勒答”上脉络边界混浊、模糊不清。(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 联合制定的RA分类标准。至少1个关节有明确的临床滑膜炎(肿胀);滑膜炎不能用其他疾病进行解释;且下述4项评分相加,积分6即可诊断为RA。(1)关节受累情况:1个大关节,计0分;210个大关节,计1分;13个小关节(伴或不伴大关节受累)计2分;410个小关节(伴或不伴大关节受累)计3分;大于10个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受累) 计5分。(2)血清学 (确诊至少需要一项):RF和A-CCP均为阴性,计0分;RF和 (或) A-CCP低滴度阳性,计2分;RF和(或) A-CCP高滴度阳性计3分。(3) 急性时相反应 (确诊至少需要一项):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正常,计0分;CRP或ESR异常,计1分。(4)症状持续时间:小于6周,计0分;6周,计1分。(3) 疾病活动度判断:根据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推荐的改良后DAS 28对疾病活动度进行判断,DAS 28的计算方法如下:DAS28=(0.56+0.28+0.70ln ESR)1.08+0.16)。DAS28的评分越高提示疾病活动度越高。根据不同的评分,可将疾病活动度分为四级:缓解(DAS 282.6),轻活动度(2.6DAS 283.2),中活动度(3.25.1)。DAS 28评分大于2.6分即认为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表1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性别/例年龄/岁 病程/月 关节功能/例男女最小最大平均(S)最短最长平均(S)观察组8117643958485105139.18.067230对照组8219633659498125037.57.696850注:级指关节功能正常,可做各种活动;级指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制,能生活自理,并完成日常任务;级指关节活动中度受限制,能生活自理,不能参加工作和其他活动;级指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生活不能自理。1.3 纳入标准(1) 符合壮医诊断标准、西医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诊断标准者;(2) 年龄1865岁者;(3) 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1.4 排除标准(1)晚期患者,关节严重畸形,关节功能级者;(2)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等者;(3)合并心、脑、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或活动性溃疡病者;(4)有试验用药药物过敏史和晕针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长期服用治疗本病的西药或其他中药而未停服,或停服1月者;(7)临床医生认为不适宜参加本项临床试验的患者。1.5 剔除和脱落标准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者,需剔除;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依从性差者、自动退出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宜继续受试者。2.治疗方法2.1 对照组参照欧洲抗风湿病联盟2013年更新的用药指南制定:甲氨蝶呤片7.5mg口服,每周1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0mg口服,每天2次;硫酸羟氯喹片20mg口服,每天2次;美洛昔康片15mg口服,每天1次。2周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如因服用美洛昔康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者,可加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50mg口服,每天1次。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医者参考壮医“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唯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的取穴经验和中国壮医针刺学提出的“以环为穴、以应为穴、以痛为穴、以灶为穴、以边为穴、以间为穴、以验为穴”的取穴原则,结合患者病情,针对病变关节进行探穴、取穴。如患者关节肿痛,且遇冷加重,则医者根据“寒手”“以痛为穴”的经验,初步确定探穴部位为肿痛关节局部及双手背部。然后使用点燃的壮医药艾 (成分为壮药大风艾、山苍子、姜黄、艾叶等) 在3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2cm左右施行温和灸,当患者出现以下一种腧穴热敏化现象:(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达胸腹腔脏器;(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时,此点即为热敏点,重复上述步骤,探查出所有的热敏点,并进行壮医针刺。常规消毒热敏点,根据热敏点所在的不同部位选取相应长度的毫针,直接将毫针刺入热敏点,留针30min,不使用任何手法。针刺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第2次热敏探穴针刺。3.疗效观察3.1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价。(1)症状、体征:双手握力:以mmHg(1mmHg=0.133kPa)计。方法:将血压计打气至20mmHg,让患者用力握袖带,每手握二三次,读数减20mmHg,左、右手测量值相加,然后除以2,求平均数。晨僵:以分钟计。28个关节肿胀关节个数 (SJC28)、28个关节压痛关节个数 (TJC28):包括双侧肩、肘、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膝关节。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患者对自身病情活动度的VAS评分(PtGA):以010分标记,0分表示正常,10分表示严重,0分至10分逐渐加重。医生对患者病情活动度的VAS评分(PhGA):以010分标记,0分表示正常,10分表示严重,0分至10分逐渐加重。(2)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3.2 临床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疗效评价。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100%。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 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表2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双手握力、晨僵时间、TJC 28、SJC 28比较组别例数时间双手握力/mmHg晨僵时间/minTJC 28/个SJC 28/个观察组81治疗前52.058.2080.408.535.991.022.980.26治疗后64.536.971)2)59.287.751)2)4.070.601)2)2.100.161)2)对照组82治疗前49.876.3478.646.405.720.863.070.33治疗后58.297.721)62.107.351)4.280.491)2.190.201)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3.3 安全性观察观察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如晕针、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女性受试者月经情况等,并记录是否采取处理措施、是否需要中止试验、是否需要停药等。3.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整体疗效评价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双手握力增加,晨僵时间、TJC28、SJC28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PtGA、PhGA、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观察组PtGA、PhGA、DAS28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表3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Pt GA、Ph GA、DAS 28评分比较组别例数时间PtGAPhGADSA 28观察组81治疗前5.911.776.151.884.990.37治疗后3.940.901)2)3.811.491)2)4.220.431)2)对照组82治疗前5.551.325.701.755.070.45治疗后4.701.201)4.271.151)4.400.521)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 两组RF、ESR、CRP、A-CCP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ESR、CRP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3%,经秩和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表4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时间RF/U.mL-1ESR/mm.1h-1CRP/mg.dL-1A-CCP/U.mL-1观察组81治疗前328.3828.9349.344.802.580.20351.7818.72治疗后317.9429.341)42.165.201)2)2.080.111)2)335.3818.201)对照组82治疗前337.0929.4447.994.912.610.19348.3918.50治疗后322.7326.831)45.013.231)2.320.111)338.4718.401)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表5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1154141285.191)对照组82048102470.73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5) 安全性评价本试验中,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胃脘部轻微胀满感,对症给予保护胃黏膜药物处理;观察组4例患者初次针灸时出现针刺处轻度瘙痒,无皮疹,症状较轻,未进行处理。所有未绝经女性患者均正常行经。4.讨论本研究显示,运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迅速而明显地缩短患者晨僵时间、提高双手握力,减少关节疼痛数目和肿胀数目,能明显降低患者VAS评分、DAS28评分,缓解疾病活动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明显降低CRP、ESR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起到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而且本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对症治疗后即可缓解。“三道”“两路”理论是壮医临床实践的基础。其实质为,在人体内部存在着3条开放的通道和2条封闭的通路,即“气道”“谷道”“水道”“龙路”“火路”。“气道”“谷道”“水道”与人体脏腑相连,负责人体气体、食物、水液的正常代谢,“龙路”“火路”以网络形式遍布全身,负责人体血液循环和信息传递。正常情况下,三道两路畅通,调节有度,人体之气就能与天地之气保持同步协调平衡,处于健康状态。若各种原因致使人体三道两路阻塞或调节失度,就会造成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病理状态下,三道两路阻塞,必然导致“龙路”“火路”循行的体表部位气聚不通,形成类似于腧穴敏化态的状态。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即是在遵循壮医对穴位的认识和治疗选穴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壮医药艾施行温和灸探穴确定疾病的热敏点,再运用针刺施以调气治疗的一种疗法。该疗法直接作用于“三道两路”在体表的网结,疏通瘀滞,调节和畅通人体气血,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体外,使三气复归同步而达到治疗目的。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强调快速、准确探查出热敏点并进行壮医针刺。经过本次临床研究,我们发现一些探穴经验:(1)壮医药艾(成份为壮药大风艾、山苍子、姜黄、艾叶等)点燃后所产生的热力柔和、穿透力强, 能够高效激发人体“龙路”“火路”网结对灸热的敏感性,快速探查出热敏点。若病者属久病、体质较差者,可在探穴前先温和灸患者关元、气海、中脘等穴20min,以调动、激发病者体内正气,更利于探查热敏点。(2) 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灵活选取选穴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确定探穴部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受累关节肿胀、疼痛为主,根据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我们在临床研究的实际操作中针对性地参考了“寒手热背肿在梅”中“肿在梅”的取穴经验及“以环为穴、以痛为穴、以灶为穴”的取穴原则,针对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明显,伴有结节、轻微疼痛的患者,使用壮医药艾在其肿胀关节、结节处参考“肿在梅”“以灶为穴”的经验、原则行温和灸探查热敏点(常可在肿胀关节、结节处出现渗热的热敏化现象);以肩、肘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为主的患者,则根据“以环为穴、以痛为穴”的取穴原则,使用壮医药艾在其肩、肘关节痛点行温和灸探查热敏点(此类患者在热敏探穴时常可体会到传热的热敏化现象)。(3)多数患者以膝关节受累为主,表现为步行活动时自觉腘窝处有牵扯感,下蹲困难,常伴有手脚晨僵明显、冰冷。使用壮医药艾在此类患者命门穴及膝环穴附近进行热敏探穴常易出现透热的热敏灸现象,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可明显改善。部分患者表现出单侧肩关节活动障碍、疼痛,此类患者常在受累肩关节对侧的胫骨外缘出现条索状筋结或压痛点,使用壮医药艾在该部位进行探查常易发现热敏点,进行壮医针刺后可较快改善患侧肩关节活动障碍症状。(4) 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仅应在病变局部进行针刺以直接驱邪解毒,还应顾护人体正气。因此,本次临床研究治疗选穴在以壮医穴位为主的前提下,配伍选取部分中医穴位 (如肝俞、命门、足三里等穴位) 进行针刺,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整体状况,提高了临床疗效。此外,在施行壮医针刺时医者应遵从壮医针刺的原则:浅刺、不强求针感。即,针刺破皮后进针15mm即可,进针后无需施行运针手法以追求针感。5.小结本次临床研究在壮医“三道”“两路”及“毒虚致百病”的理论基础指导下,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平素体虚为本,外邪入侵以及情致不畅是因”及“网络阻滞致痹”的病因病机特点,采用外治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通过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直接作用于瘀滞部位,经道路传导,由外而内疏通“三道两路”,以调整人体气血平衡,达到恢复正气、消肿止痛、通利关节的目的,临床疗效满意。六、与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关系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制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国家相关的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因此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无冲突。七、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标准必须是在遵循法律法规及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综合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实际要求制定,标准必须具有法律依据及可操作性。将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规范作为推荐性标准试行1-2年后,对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完善和修正,为进一步规范操作,建议该标准进一步申报行业或国家标准。八、参考文献:1庞宇舟,徐晶,黄安,唐静,梁宗挺,陈筱悦.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及其临床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5,8(07):872-873.2黄安,庞宇舟,汤倩倩,徐晶,林基勇,李建颖.壮医热敏探穴针刺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针灸,2018,38(03):245-25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