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187798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 ).A、课程评价 B、课程实施C、课程组织D、课程设计2、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选择功能B.发展功能C.传递功能D.保护功能3、在一次业务学习中,关于青春期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什么阶段,教师们讨论激烈,提出了以下四种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A.生理自我阶段 B.心理自我阶段 C.社会自我阶段 D.经验自我阶段4、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阿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张的目标导向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职向C、寻求认可取向D、社会契约取向5、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 )。A、零迁移 B、逆向迁移C、负迁移 D、正迁移6、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A.学科课程B.拓展性学科课程C.辅助性学科课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7、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这说明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 )。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制度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8、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9、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 )。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斯基D.鲁利亚10、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语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1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2、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欢乐,时而忧郁。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 )。A.两极付B.适应性C.复合性D.社会性13、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4、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 A.生产经验 B.生活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15、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A、夸美纽斯B、亚里士多德C、赫尔巴特D、卢梭16、孔子曰 : “ 上好礼 , 则民莫敢不敬 。 上好义 , 则民莫敢不服 。 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具有灵活性B.脱离社会生产C.具有全面性D.结合社会生产17、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8、按照学习性质,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 )。A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C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19、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A.性格特征 B.能力 C.气质 D.认知20、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技能本质上是( )。A.习惯性动作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经验性知识21、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本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个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2、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式运算阶。4、学习材料的灌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简述经验课程的的优点。3、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4、简述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王某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班主任张老师的批评。后来王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张老师在成绩公布的那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怀疑其抄袭。 请用相关知识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他应如何对王某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2、我刚接初二(3)班班主任时,班级风气较差,接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培养班集体。我是这么做的:第一,和全班同学讨论确定班集体的发展方向,最终确定了近期(两个月),中期(一学年)和远期毕业前班集体的目标。近期,主要搞好课堂纪律、抓好班级建设,中期,争取成为学校优秀班集体,远期,力求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和素质。我没有在第一次班会课上训话,而是对同学们表达了希望和信任,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一定能把班级建设成优秀班级。同时我深入学生中间,争取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并制定了班级管理常规,严格实行德育考核,奖罚结合,并定期向家长通报,两个月下来,班级风气明显好转,近期目标基本实现了。第二,在重新组建班委会过程中,学生反映,生活委员翁丽常常自自习课带头讲话,课间吵闹造成不良影响,我和班委会讨论后决定撤换她。当宣布这一决定时,看到她情绪低落,我没有批评她,而是关心她,告诉她我这样做,是为班级包括她在内的全体同学着想。经过几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她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在原班委会基础上,根据各班委的特长进行了适当调整。第三,组织了“学雷锋日”“环保日”“篮球赛”“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组织和实施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激发了学生高度集体荣誉感,培养了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第四、针对后进生,我分别采取了个别谈心,道德谈话,个别辅导方式,在促进学生转变中起了较好的作用,同事也壮大了班集体。比如,我班赖明同学牌气暴躁,常仗着大块头与同学打架,与老师顶撞,但他们特别擅长体育运动,尤其是篮球打得好,当时恰逢学校组织班级间篮球賽,我意识到转化的机会来了。我找到他研究如何排兵布阵,并请他做班级篮球队队长,他很感动。賽场上,赖明奋力拼搏,表现出色,我班取得了第一的成绩。我趁热打铁,又推荐他做体育委员,得到全体同学同意。在此基础上,我又找赖明谈话,希望他珍惜大家对他的信任。从此,他从班级的“反叛者”变成了“主人翁”,直到初三以良好成绩毕业。问题:结合材料说明该班主任老师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D2、【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教育可以对文化进行“简化”并消除不良因素而非全盘接受,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3、答案:B心理自我阶段4、C5、D6、【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研究性学习从课程形态上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7、答案:D8、答案:A9、C10、D11、答案:A12、A13、B14、D15、C16、答案:B17、答案:C18、B19、答案:A性格特征20、C21、B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解析: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2、错误。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其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利、部分教育内容;其次,虽然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但其不能够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3、【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皮亚杰根据对自己的孩子的观察研究提出认知发展阶段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从低到高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四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年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年龄特征,是具有不可逾越性和不可逆性。4、该说法错误。一方面,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该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学习材料如果与学习者头脑中认知结构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是可以发生迁移的。另一方面,从迁移的角度说,学习材料如果具备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各材料的构成要素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也是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所以,学习材料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的说法是错误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心班主任工作;(3)品行端正,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教育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能力;(5)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2、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以开发与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学生的兴趣、动机、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3、(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材是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的,所以在内容上一定要准确无误。同时各学科教材还必须体现一定思想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中,力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2)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教材体现为传授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所以编写教材时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顺序,还要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教材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3)易懂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教材内容的叙述要简明、准确、生动,标题、结论要醒目,字体大小、用词要适当。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读懂教材。(4)理论与实践统一。教材既要有理论,又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教材要结合实际材料来论证理论。使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既学会了理论,又能较好地应用理论。(5)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搜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6)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4、(1)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倡导发现学习。使学生具有发现的兴奋感和发现的自信感。(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6)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正确答案:(1)材料中的班主任的行为是错误的。学生王某原来属于后进生。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有: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该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是不尊重学生的体现。 (2)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班主任张老师应注意: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的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班主任进行班集体建设把握如下策略:确立班级共同奋斗目标。和全班同学讨论确定班集体的发展方向,最终确定了近期(两个月),中期(一学年)和远期(毕业前)班集体的目标。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在重新组建班委会过程中,在原班委会基础上,根据各班委的特长进行了适当调整。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班干部有错误也不姑息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组织了“学雷锋日”“环保日”“篮球赛”“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而耐心做个别教育工作。针对后进生分别采取了个别谈心,道德谈话,个别辅导方式,在促进学生转变中起了较好的作用,也壮大了班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