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题C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179628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题C卷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3、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 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4、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 , 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 , 实行男女教育平等 , 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5、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尊敬感6、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消退法D.系统脱敏法7、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A.测量B.测验C.考试D.评价8、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形课程9、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 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10、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11、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1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13、按照苛勒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 )。A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C构造一种“完形”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14、最早提出“学习过程就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这一观点的人是( )。A巴甫洛夫B华生C桑戴克D班杜拉15、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16、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A.性格特征 B.能力 C.气质 D.认知17、学校德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政治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 C.注意分散 D.注意转移 19、朵老师很关心学生,但对学生很严格,常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和规定,大部分学生都喜 欢条老师,也能按他的要求去做。朱老师对班级的领导类型于( )。A.强硬专断型B.放任自由型C.仁慈专断型D.民主平等型20、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21、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 )。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学习材料的灌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2、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费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2、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简述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4、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材料一: 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 多长时间。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l5分钟”。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2、材料:开学不久,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明朗同学不喜欢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贾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明朗虽然有不少缺点,但也有优点,需要肯定和鼓励。于是,贾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找自己的优点,如实向我汇报,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明朗找到贾老师,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贾老师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卫家园,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明朗脸上露出了微笑。从此,明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1)结合材料,谈谈贾老师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则?(2)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A2、C3、A4、答案: :C 5、B6、B7、B8、D9、C10、C11、D12、答案:D13、C14、B15、答案:A16、答案:A性格特征17、A18、A19、C20、【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21、答案: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该说法错误。一方面,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该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学习材料如果与学习者头脑中认知结构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是可以发生迁移的。另一方面,从迁移的角度说,学习材料如果具备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各材料的构成要素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也是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所以,学习材料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的说法是错误的。2、【参考答案】错误。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3、此题说法正确。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其中相对独立性包括三方面,分别是、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4、【参考答案】。解析: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知识与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能力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越多。机械地说知识与能力成正比,说法有失片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参考答案:弗洛伊德重视人格的发展阶段问题,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1)口唇期:0-1.5岁左右,婴儿从口腔刺激获得满足和快乐。(2)肛门期:2-3岁左右,幼儿通过肛门排泄获得满足。(3)性器期:3-6岁左右,儿童喜欢抚弄自己的性器官而获得快乐和满足。(4)潜伏期:7岁-青春期,儿童性与攻击的冲动开始进入潜伏期,不再通过躯体部位而获得快感。(5)生殖期:青春期-成年期,个体产生两性意识,心理上逐渐有了与性别相关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等。2、(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东西遗忘得较慢,而人们不需要的、不感兴趣的东西遗忘得较快。(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形象性的材料、有意义的语义材料,特别是诗歌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材料的数量越大,刚识记后遗忘就越多。(3)学习程度。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要比刚能背诵的记忆效果要好。当然过度学习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造成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4)材料序列对遗忘也会产生影响3、正确答案:(1) “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要求学生“样样都好”的平均发展,也不能理解为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同 “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 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 (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对其他各育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各育不能相 互代替。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其各自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 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五育”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 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因此,“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4、(1)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2)尊重与接纳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3)同理心。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第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第二,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第三,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从教育的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与材料三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备好了课,教师便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了解透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且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系统、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应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从教育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中的老师与材料三中的芭蕾舞大师的话语体现了他们对备自我的重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材料二中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要想教好一节课不仅仅是写一份教案的问题,而且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外还包括备教学行为、备自我、备检测等;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3)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姿态置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2、(1)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材料中贾老师能够了解到并认可学生心肠好、乐于助人、力气大等优点,同时也教导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了这一原则。(2)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