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定性实地研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162932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6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章定性实地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十一章定性实地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十一章定性实地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实地研究 第一节实地研究及其类型第二节实地研究的过程第三节观察法第四节无结构访谈法第五节实地研究的特点 第一节实地研究 一 实地研究 fieldresearch 的概念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 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 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教育研究方式 基本逻辑 研究者在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 不带任何假设进入到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 通过参与观察 收集各种定性资料 在对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后 又开始进一步的观察和进一步归纳 通过多次循环 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二 实地研究的要素 1 参与观察参与 研究者必须深入到他所研究的对象所处的真实社会生活中 观察 指广义了解 包括看听问想 甚至还有体验 感受 理解等 2 个案研究 casestudy 仅仅对一个对象进行研究 即对一个个人 一件事件 一个社会集团 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 第二节实地研究的过程 一 选择研究背景 选择实地二 获准进入 关键人物 中间人三 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四 实地研究中的记录 收集资料 五 整理和分析资料六 报告研究结果 第三节观察法 一 观察的概念与类型二 结构观察三 非结构观察四 参与观察法的应用 一 观察法的含义与类型 一 观察与观察法 观 就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有关事物的信息 察 就是对这些信息的分析研究 广义的观察即一般的日常观察 通过主体亲身感受或体验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 自发性 偶然性 信息零碎 片面 狭义的观察即科学观察 是研究者按照预定的目的 计划和特定的方法 步骤观察处于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对象的言语 行为等外部表现 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深入了解 观察法是科学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是指人们有目的 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 在自然状态下对正在发生 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进行考察而获取资料的方法 二 观察法的类型 1 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2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3 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4 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1 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划分 实地观察是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进行的 不对观察对象活动的各种条件予以人为的干预 是一种直接的 不借助其他工具或仪器的观察 实验室观察是在人为地安排好的实验情境中利用各种观察设施进行观察 2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方式划分 直接观察是观察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在现场获得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 间接观察是通过某种中介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资料 如仪器设备 行为结果如腐蚀测量 从物品用旧的程度 和累积测量 物品积存的程度 3 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 按照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划分 局外观察也称非参与观察 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 完全不参与其活动 尽可能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 参与观察是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 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进行观察 4 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按照观察实施的方法划分 结构观察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 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 无结构观察是没有任何统一的 固定不变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 完全依据现象发生 发展 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 三 观察法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1 在收集行为数据方面优越性大 2 可当时 实地观察到现象或行为的发生 3 能够得到研究对象不能或不肯报告的资料 4 保持自然状态 获得客观可靠的资料 缺点 1 每次观察的对象不能太多2 每次观察的目标项目数不能太多3 观察者个人因素会影响观察记录结果4 观察资料只能用以说明 有什么 是什么 5 只适用于收集研究对象外部表现的资料 二 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的步骤 一 确定观察项目 变量 二 选定观察对象 三 确定记录方法 四 选择记录程序 五 训练观察人员 一 确定观察项目 确定所要观察的行为 即目标行为或观察项目 观察项目应该具体并且可观察得到 观察项目的确定是按照从概括到具体逐层考虑的 观察项目确定后应该给它下操作性定义 如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包括制造噪音 玩玩具 乱扔东西等 但是离开座位向其他同学借用文具则有分别 是在教师讲授时与在学生做课堂练习时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体系的类目 教师的语言 二 选定观察对象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一般是一个 因此选定观察对象主要是选定要观察的学生 1 将活动中出现观察项目行为的学生都作为观察对象 2 把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某些学生定为观察对象 如比较学业 好 与 差 学生在课堂学习行为上的差异 三 确定记录方法 1 频次记录 目标行为一发生观察者就做记录 通常需要一张记录表格 在记录短时行为或不重要行为时尤其有用 如观察与课堂管理有关的教师行为 2 时间记录 行为所经历的时间长度 通常使用秒表记录 如某学生离开座位的时间 3 间隔记录 在特定时间间隔观察某个体的行为 如弗兰德斯互动分析体系判断教师教学风格 4 等级评估记录 对目标行为的表现程度做出等级评定 类似体操的现场评分几种方法往往配合使用 四 选择记录程序 1 标准观察表格2 使用录音机和摄象机3 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FIAC数据表 学生不当行为记录表 不当行为的类型 吵闹或违纪说话不适宜的运动不适宜地使用材料损坏学习材料或设备不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侵扰其他同学的动作违抗教师拒绝活动 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 等级量表 在最能描述教师对待班级的态度的等级上画圈 非常肯定大多数时候肯定54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偶尔否定非常否定321例如 如果你感到教师对待班级的态度是极其肯定的话 就在这个问题上记 5 分 观察表格样本 1 核实教师所问的每一个问题 并填入下列栏目之一 观察课时的前15分钟 频数共计A 要求学生在黑板上解决问题vvvv4B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解决问题vvvvvvv7C 问学生是否有问题或他们是否能理解vv2D 其他vvvvv5总计182 教师每次问学生问题时 在5点量表上记下问题的难易程度 频数共计A 难vvv3B v1C 一般vvvvv5D v1E 易v1总计11 课堂观察记录表 五 训练观察人员 最可靠的观察者 比较聪明 善谈 踏实 能干培训 1 讨论观察方式2 观察实习 播放设置好的录象带 指导他们在每一行为发生时将它填入观察表格 检查记录是否正确 讨论最佳记录并说明道理 3 澄清分歧 制定规则帮助观察者决定如何记录未预料到的不寻常的行为 三 非结构观察 一 描述体系 二 叙述体系 三 图式记录 四 工艺学记录 一 描述体系 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 如文字 个人化的速记符号等 继承了分类体系的特点 又属于开放定性的体系 往往抽取比较大的事件片段 并对行为的多方面进行记录 因此要考虑更多的背景因素 例 教学技能观察记录 呈现或导入间接教学直接教学声音提问策略反馈学科问题期待 描述体系还可以用于研究者进入研究场所的初期 通常依照下列几个一般性问题来观察描述一个社会场所 空间 物理位置或场所时间 观察的时间及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环境 现场呈现的物质环境行动者 介入的人们事件 活动 人们所做的系列相关行动行动 人们所做的单一行动目标 人们正在完成的事情感情 观察者的感受和被观察者所表达的情绪 二 叙述体系 事先抽取一个较大事件的片段 观察的同时对相关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 同时还可加入观察者的一些主观评价 属于开放的体系 但是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 1 日记 流水帐 常常用于对某学生个体的各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记录 以观察了解学生行为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原因 或者由教师或参与观察者对自己整个工作过程或经验体会做记录 是一种记录变化 记录新的发展或新行为的观察方法 2 轶事记录 主要是对与研究密切相关的事件的整个进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记录课堂中学生就某个问题热烈讨论的过程及其内容 可报告任何对观察者有价值的东西 而不管行为在什么时候发生 3 连续记录 样本记录 记录在特定观察时段目标个体的所有行为或全部个体的特定行为 使用原始记录 是对某个体所做每件事情的时间先后顺序的描述 如某班每天上午9点到10点的情况 或者典型的学校一日生活 一般比轶事记录更完整 持续一天或一周的记录有助于形成个案研究的材料 显现出行为的模式和意义 4 实地笔记 田野笔记 主要是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调查者在针对某个比较大主题的参与观察的过程中所看到 听到 经验到和想到的信息 在记录中客观的描述和主观的印象不能混淆 要清楚地区别开来 描述要尽可能详细具体 避免使用抽象 笼统和有偏见的文字 例 课堂观察记录 三 图式记录 用位置图 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 可作为辅助性观察手段 黑板 例 教室布置图 国旗 讲台 门 电视机 窗户墙及墙上三个奖状 墙及窗户 黑板报 门 文明勤奋思考创新 教师提问记录图 讲台 2A 6A 1A4V 7A 10A 5V 9A 8A 3V 四 工艺学记录 使用录音带 录象带 照片等电子 机械形式对所要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便于反复 细致地永久现场 能够对一些微观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为其他记录方式提供急茬可靠性的依据 四 参与观察法的应用 1 通常不是要检验某种理论或假设 目的是对现象发生的过程提供直接的和详细的资料 以便对其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这就要求有比较长的时间来观察 2 尽快同被观察者打成一片3 对所观察事物的社会背景要有所了解4 善于分析观察结果5 要具有高度的注意力 忍耐力和认真吃苦精神 第四节无结构访谈法 一 访谈法的含义及类型二 访谈问题的类型三 访谈行为 一 访谈法的含义与类型 访谈法是一种目的性 个别化的研究性交谈 是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 根据控制程度 可分为结构式访谈 半结构式访谈 无结构访谈 根据人数 可分为关键人物访谈与集体访谈 结构式访谈是一系列设计好的用以消除作答者的特定反应的问题组成 是口头调查问卷 访谈过程 内容 方式尽可能统一 标准化 可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影响 便于统计处理 对象的回答无法达到更深层次 难以深入探讨 最好在研究的后面部分进行 不要在开始时进行 因为它们容易使作答者的反应受到研究者多事物看法的影响 半结构式访谈包括一系列结构式问题 然后使用更深层次的启发式问题以得到额外的信息 如一项研究调查学生在中学的经历与他们在大学成绩之间的关系 可能问所有对象 你最喜欢什么课 如回答 最喜欢化学课 因为老师上得有趣 可引出 老师怎样使课上得有趣 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 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 没有特定的提问顺序和提问形式 由访谈员与被访谈者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其目的是了解人们的想法 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 弹性大 灵活性强 可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 深入 细致耗费时间 规模受限 难以统计处理 对访谈员要求高 关键人物访谈法是从那些具有特别知识和感性知识的个人处获取信息的方法 关键人物 keyactor 比其他人更熟悉该群体的文化和历史 而且能够比别人更清晰地表达出他们所知道的情况 甚至能够提供可能会被很多人所忽略的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关系 如看门人如患慢性病儿童的需要研究中 关键人物是校医 提供专业知识 另一是病儿的父母 值得花时间寻找关键人物 确保关键人物不仅仅提供了他们认为研究者希望听到的信息 集体访谈或座谈会 中心分组访谈 向一组以特别目的集中起来的人进行访谈 参与者相互激发 容易表达他们自己的情感 直觉及信仰 避免了访谈者起直接作用 一次集体访谈的人数通常在5 7人 最多不超过10人 选择参加集体访谈的被访者 1 要有代表性2 要十分了解情况3 要敢于发言4 相互之间应有共同语言注意 团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顺从 接近或符合多数人的意见 不愿或不敢表示不同意见 二 访谈问题的类型 1 背景或人口统计学问题常规问题 包括教育程度 年龄 收入等2 知识问题了解作答者所拥有的实际信息 与他们的意见 信念和态度相反 的问题 如关于学校的知识3 经历或行为问题了解作答者目前正在做或已经做过的事情的问题 引出有关经历 行为或活动的描述 如 如果我在学校里跟着你过一天 我可能会看到你做些什么 4 观念或价值观问题了解人们对某些话题或问题的想法的问题 可引起人们注意访谈对象的目标 信念 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 你对学校教师考核政策有何看法 5 情感问题了解作答者对事情的感受的问题 直接针对人们对其经历的情感反应 例如 你对学生在学校谈恋爱的行为有何感受 注意区分观点问题与感受问题 对老师的作业要求 你是怎么想的 你有什么观点 对老师的作业要求 你有什么感受 你喜欢或不喜欢 6 感觉问题了解作答者看到 听到 尝到 闻到或触到了什么的问题 例如 你走进教室时 看到了什么 你们老师在课堂上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三 访谈行为 一 访谈前1 清晰地了解访谈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可准备好 主题标题 或 内容提示 2 详细了解被访者的各方面情况与特征 这有利于缩小心理距离 准确理解被访者的回答内容 3 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应该方便被访者 事先联系 说明 二 访谈过程中1 以日常小对话的形式营造融洽的氛围 2 开场白要说好 简明扼要 意图明确 重点突出 目的是调动回答者的回答动机 帮助他们做好回答的心理准备 建立起轻松 融洽的访谈关系 引导被访者开始回答第一批问题 3 开始提出的问题在内容上应该比较简单 提问的速度也应该相对慢一点 使被访者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4 用适合对象的 清晰明了的语言提问 5 尽可能使用简单提问 如 你能告诉我更多情况吗 6 避免反驳和盘问对象 7 不要暗示 通过特别的语词 声调或非言语的暗示 如摇头等 对某一问题的回答表示偏爱或期盼 8 不要连续问许多 是 和 不是 的问题 9 不要经常变换访谈的话题 10 避免诱导性询问 如 你对政府的教育资助政策如何看 而不是 你赞成政府的教育资助政策吗 11 尊重所研究群体的文化 如服装等 12 尊重访谈对象 要礼貌 虚心 诚恳 对谈话表示关注 守时 13 要用不同的方式询问同样的问题 14 学会等待 耐心 少说多听 应该比对象说得少 恰当用眼 专心用耳 15 要适当控制访谈过程 控制内容的转换 简要归纳 在提出新问题 重述和追问问题 掌握好发问和插话的时机 第五节实地研究的特点 一 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1 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2 研究的效度比较高 3 方式比较灵活 弹性大 4 适合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 二 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缺点1 概括性比较差2 信度比较低3 对研究对象的影响4 所需时间比较长5 伦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