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二十四讲 结构与语言课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7154338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二十四讲 结构与语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二十四讲 结构与语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二十四讲 结构与语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四讲结构与语言 四川专用 2016 雅安 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 贯穿始终的 就是肩负建构民族精神之使命 传统文学以养护人心 培育人格见长 尤其高扬民族气节 古往今来 中国文学使命的履行 围绕这两个纬度进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 社会的治理与发展 离不开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 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 也正由此入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智者歌其思 寓于其间 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运用 比德 方式 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诗经 涉及玉的篇章多达30余首 以玉之高洁 比附人品之典范 中国文字中 与赞美有关的汉字 无论指的人还是事 许多带有玉字偏旁 其用意都是肯定 赞美对象具有玉石般高洁的品质 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 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不与文学的建构要旨相契相合 与此相应 作为文论 开山的纲领 诗言志 在理论的源头处确立了文学的基本观念 赋予了文学建构的使命 其核心要素就是励志 尤其是言志者的自励 文学对人品的建构 首先体现为作者自身节操的砥砺 这一文学观念是在千百年积淀中形成的选择性 集体认同 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 不仅对个人品格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更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 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历史上 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 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 决不屈服 奋起反抗 保家卫国 值此期间 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 相伴而生的诗篇 惊天地 泣鬼神 当代作品中 抗日题材电视连续剧 亮剑 继承文学塑造个人品格 建构民族意志的传统 倡导亮剑精神 面对强敌 一定要迎上前去亮剑 决战 哪怕倒在对手剑下 虽败犹荣 正是凭借这种精神 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鸦片战争以来抵御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习近平同志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 已绵延数千年 文学发展到今天 其建构使命正面临变局 以往薄弱的物质基础已得到实质性改观 因此 文学在新世纪履行建构使命时 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 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 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文学大展身手 正当其时 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 段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 段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 这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请简答 思路点拨 第1题考查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 议论文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一般位于文章标题 开头或结尾 如在中间 会以承上启下的句子出现 解答本题可以根据第 段 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 贯穿始终的 就是肩负建构民族精神之使命 概括中心论点为 中国文学要肩负建构民族精神的使命 第2题考查理解论证内容以及把握论证结构的能力 题干先后明确了答题范围 细读相应段落 根据第 段 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 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不与文学的建构要旨相契相合 第 段 与此相应 可知 段主要论证了中国文学对人格的作用 根据第 段 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 不仅对个人品格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可知 段主要论证了中国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的作用 再根据第 段 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 也正由此入手 第 段 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 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可知这两部分内容是递进关系 个人品格养成是基础 答案 1 中国文学要建构民族精神 中国文学要肩负建构民族精神的使命 2 段主要论证了中国文学对个人品格的养成有重要作用 段主要论证了中国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有重要作用 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 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先从个人品格的建构入手 个人品格的建构是民族精神的建构的渠道 基础 原文 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 也正由此入手 2017年 对议论文的结构与语言的考查 四川各地中考预计重点偏重于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品味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分析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估计此考点在中考中的分值一般在2分左右 议论文的结构和语言主要考查 分清文章结构 如分文章层次 了解文章段落间的关系 理清文章思路 理解词句的含义 品味词语的作用 一 分析论证结构 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1 引论 开头部分 提出问题 引论 又叫 绪论 是提出问题的部分 2 本论 主体部分 分析问题 本论 又称 正论 是分析问题 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分 是文章的主体 3 结论 结尾部分 解决问题 结论 是解决问题的部分 通常被放在文章的最后 与引论相呼应 2 检索题型 1 运用了什么论证结构 并列式结构 对照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 总分式结构 2 论证思路怎样 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论证过程怎样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 引论 分析问题 本论 解决问题 结论 然后分析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 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 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联系全文的结构 是否有总结 回答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 首先 然后 接着 最后 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答题格式 作者为了证明 观点 先通过 引出论点或分论点 再使用 论据 然后对论据 进行了怎样的分析 从而证明了 观点 或得出 的结论 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中间本论部分还应考虑从几个方面论述和先后次序问题 3 从结构角度分析文段作用 1 开头段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 论题 的作用 那么 我们可以参考下面具体答题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开头通过写 的事例 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言 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 或 的奇闻趣事 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 也起到吸引读者往下读的作用 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2 中间文段结构作用 承上启下 3 结尾段的作用 深化中心论点 提出 的结论 重复或强化 的中心论点 发出 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补充论证了 二 品味议论文的语言 1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1 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句 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来理解 2 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句 结合文章主旨理解 3 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句 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 2 品味议论文语言特点的方法 1 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品味 注意被选择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 确保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 从限制词语的使用上品味 答题模式 这个词语表示 意思 体现了论证语言的严密性 3 从语言的逻辑上品味 答题模式 这个句子有 的逻辑关系 体现了论证思路的严密性 4 从修辞的角度品味 答题模式 这个句子用 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论述了 强调了 观点 实战演练 请在35分钟内完成以下考题 共30分 一 2016 遂宁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15分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曹文轩 我一直坚信 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 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 人生方式的认同 阅读与不阅读 这中间是一道屏障 一道鸿沟 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一面草长莺飞 繁花似锦 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 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人既然作为人 存在着就必须阅读 人 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 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 人是需要修炼的 而修炼的重要方式 或者说是重要渠道 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古人对读书很在意 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位置不高 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 他们看不起读书人 但却看得起读书 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 如 萤入疏囊 雪映窗纱 凿壁偷光 头悬梁 锥刺骨 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 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 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 也有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 的认识 但在一般人眼里 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 很少有阅读的快意 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 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 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 读书则是拾级而上 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读书人与不读书人气质就是不一样 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 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 有些人 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 是毫无魅力的 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 然而 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 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 却有了一种比身材 面孔贵重得多的叫 气质 的东西 我认识的一些先生 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 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 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 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 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 永记心中 有时我会想 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 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入平庸与俗气 就说其表 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 此时 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 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 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神采 好不让人仰慕 此时 你就会真正领略 书卷气 的迷人之处 阅读 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或 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 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或 阅读 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2 文中有几句话诗意地阐述了 阅读 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把这几句话找出来 说说这几句话运用的论证方法及表达作用 4分 草长莺飞 繁花似锦 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 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 读书则是拾级而上 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作者运用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 富有诗意地论证了 阅读 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的论点 3 试分析文章第 段的论证思路 4分 首先提出 读书人与不读书人气质就是不一样 的分论点 接着阐述读书对人气质养成的作用 最后以 一些先生 的事例论证读书对人的气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4 试比较文章结尾与文章开篇的立论用语 找出其不同处 并简述这样变化的原因 4分 与开篇比较 文章结尾用语在 人生方式 前增加了 具有美感 四字 这既是第 段论证的必然结果 又为开篇的立论注入了新的内涵 强调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 二 2016 巴中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15分 和为贵 和为贵 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 但其精髓和要义究竟是什么 今天还有进一步阐发的必要 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意思是说礼的运用 礼的功用以 和 为最重要 以和谐为目标 结合当今实际 我以为 和为贵 的要义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即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 实现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 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 就是承认差别与多样化是正常 合理的 否认差别 强求一致是不正常 不合理的 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和谐 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 应承认在统一的整体内 各成分均有存在的权利和价值 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相互尊重 尊重各方利益 尊重不同的思想 信仰等 实现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 还应遵循无过无不及的原则 过和不及都会破坏 和 的局面 正所谓 过犹不及 如烹饪 各种佐料和水 火 分量都有一定之规 必须做到每一项都无过无不及 才可能做出美味佳肴 同样 在人际关系中 权利和义务 责任和回报都要讲平衡 讲恰当 只求权利 不讲义务 或只讲义务 忽视权利 不负责任或越俎代庖 都会导致对 和 的破坏 因此 每一个人都需认清自己应处的位置 恰当地处理个体发展与整体和谐的关系 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不是安于现状 不求进取 而是尽职尽责 尽心尽力 不好高骛远 亦不推诿塞责 志存高远 锐意进取 应该鼓励 碌碌无为 不求上进 应当反对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是正确的 但同样重要的是 当一天士兵就要安于其位 尽一天士兵的职责 只想当元帅却不能当好士兵的人 非但不可能成为元帅 也不是一个好士兵 为此 应把志存高远 锐意进取与安于其位 尽职尽责有机结合起来 古人所说的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国家和社会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 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 集体和个体秉持无过无不及的理念 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 在此基础上努力促进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 选自 人民日报 有改动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和为贵 或 为人处世要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 2 文章第 段画横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举例论证 以烹饪为例 具体论述了实现 和 应秉持无过无不及的原因 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实现 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 的 3分 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 应遵循无过无不及的原则 应尽职尽责 尽心尽力 不好高骛远 亦不推诿塞责 或 应把志存高远 锐意进取与安于其位 尽职尽责有机结合起来 4 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摘取出来的 你认为应该放在文中第几段之后 请阐明理由 3分 和 是多种成分共生共荣 有机统一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各种成分都有确定位置 与其他成分形成密切联系 对整体的 和 发挥一定作用 各种成分所处的位置恰当 能发挥应有作用 和 的状态就能够保持 任何一种成分的位置和作用不恰当 整体的 和 就会遭到破坏 由此可见 每一种成分都处于它应在的位置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就是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 放在第 段后 第 段提出 和为贵 的要义即是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 第 段论述如何实现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 摘取出来的文段解释了什么是各得其所 各安其位 根据论证逻辑 这段应是第 段之间的过渡 5 读了这篇文章 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 3分 示例 尊重 包容不同的想法 与人和睦相处 做事须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 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