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二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准确筛选信息的秘诀-学会多重比对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153954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二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准确筛选信息的秘诀-学会多重比对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二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准确筛选信息的秘诀-学会多重比对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二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准确筛选信息的秘诀-学会多重比对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准确筛选信息的秘诀 学会多重比对 典题重温 典题 2015 全国卷II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20世纪解释学兴起 一个名为 接受美学 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 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 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 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 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 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 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 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 只有通过阅读 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 也就是说 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 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 召唤结构 因为文本有 空白 空缺 否定 三个要素 所谓 空白 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 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 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所谓 空缺 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 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 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 所谓 否定 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 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 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 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 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 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 前理解 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 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 而只能是文本与 前理解 的统一 这样 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 方向 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 另一方面 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 规范住 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 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 理解就是误读 创造也是误读 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 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 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 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反映的生活 都只能是过去的 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 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 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 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 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 当然 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 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 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 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 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不是别的 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 艺术是什么 思维流程 考题一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选 A 考题二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答案 选 C 考题三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选 B 突破瓶颈 一般论述类文章准确筛选信息三步走第一步速读全文 把握大意总体浏览文章 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 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基本抓住主要内容 第二步审读题干 圈画语段对应选项 圈画出文本中相对应语句或段落 紧抓勿松 读得精确 不该读的不读 置之不理 弃得坚决 和解题无多大关系的 读过后就不再读 审读题干 要注意 1 从题干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题干中出现 对 的理解正确 或不正确 的一项 表明考查对重要概念 句子的理解 暗示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 题干中出现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 或不正确 的一项 表明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筛选区间不固定 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 题干中出现 对原文思路的分析 表明考查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章概括 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 题干中出现 推断 之类的词语 表明考查推断能力 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 或者全文 2 从题干用语 正确 或 不正确 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 一般而言 要求选出 正确的一项 题目难度大 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 要求选出 不正确的一项 题目难度小 一定要用好比对法 第三步仔细比对 判断正误 1 比对词语 比对指代词 如 它 其 等 看看是否偷换概念 如2015年安徽卷第3题D项 选项说 对 旧经典 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 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原文 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 新经典 呈现的对象不是风格而是 新经典 这是偷换概念 如2015年全国卷I第1题A项 选项说 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而原文 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中是货币信用迅速发展 不是信用迅速发展 这是偷换概念 比对范围词 如 都 所有 人人 等 看是否任意扩大或缩小范围 如2015年全国卷I第2题B项 选项说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 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与原文第三段 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 不符 选项缩小了范围 比对程度词 时间词 如 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已经 将来 等 看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和未然 说法绝对等 如2015年湖北卷第8题B项 选项说 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 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 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原文第五段说 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 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 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并非 从来就没有 只着重 比对动词 将动词改变后 表述的意思会与原文的意思大相径庭 如2015年四川卷第7题C项 选项 一直未能立于学官 表述错误 原文为 一时没有实现 2 比对关系主要分析句间 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或原文顺序 是否合理 句间关系可重点通过关联词来分析 一般有并列 承接 因果 条件 假设 目的等关系 需要比对句间 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与原文表述一致 重点审查比对因果关系 看看是否存在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的问题 如2015年四川卷第6题A项 选项说 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 成为国家政治 法律 意识形态的根据 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原文为 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这是强加因果 3 比对依据和结论 比对所述原因 条件 结果 结论 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比对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对于原文中没有给出的但题干要求做出判断的结论 要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如2015年安徽卷第2题B项 选项说 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 偏重 道德自觉 的孟子和偏重 礼法治世 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 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只关注政治秩序 过于绝对化 还关注社会伦理 4 比对题干有些题目的选项 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但与题干的要求不符 这就要将选项与题干中的关键词逐一比对 一般来说 题干中的关键词有 不能 能够 体现 直接 间接 体现 方面内容 重要 主要 符合 不符 文意 正确 不正确 错误 一致 不一致 等 特别提醒 要识破一般论述类文章的六大设错方式1 删 删除原文的状语 定语 补语 改变原意 2 漏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 有意漏掉重要信息 断章取义 3 改 改换词语 名词 代词 动词 副词 关联词等 造成曲解文意 4 凑 胡乱拼凑 东拉西扯 无中生有 随意组合 5 变 改变句子顺序或句间关系 使逻辑关系与原文不一致或不合事理 6 造 造出原文没有的结果 结论或事实 混淆是非 知识拓展 一般论述类文章选项设置的七大干扰类型及排除方法1 以偏概全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 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 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 或相反 以个别代一般 或相反 以特殊代普遍等 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排除方法 要排除 以偏概全 干扰项 在阅读文章时 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重点关注 1 表数量多少的词语 少数 部分 几个 大多数等 2 表范围大小的词语 凡 全 都 所有 部分等 3 表程度轻重的词语 特别 十分 稍微等 4 表频率高低的词语 通常 总是 有时 偶尔等 2 混淆时态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 或然与必然 已然 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 未然 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 命题者故意把 尚未发生的事情 转述为 既成事实 或者把 或然 即 可能是 转述为 必然是 也可能反之 排除方法 要排除 混淆时态 干扰项 在阅读文章时 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重点关注 已经 曾经 过去 现在 目前 将要 尚未 之前 之后 一定 必将 可能 估计 如果 未必等 3 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因果颠倒 指选项在因果 或条件 关系上 故意把原材料中的 因 或条件 变成了 果 或把 果 变成 因 或条件 等 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 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因果关系 排除方法 要排除 因果混乱 干扰项 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比较一下 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 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在阅读文章时 应重点关注因为 因此 由于 因而等词语 4 混淆是非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 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 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排除方法 要排除 混淆是非 干扰项 在阅读文章时 要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 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5 偷换概念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 故意弄错对象 迷惑考生 使考生误入歧途 如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 作用 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 改变或混淆 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 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排除方法 要排除 偷换概念 干扰项 在阅读原文时 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 并用圈 点 画 批的方法标出 在做题时 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 尤其看命题的主语 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6 无中生有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 或原文中并无此意 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 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排除方法 要排除 无中生有 干扰项 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7 张冠李戴命题者设置选项时 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 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 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把甲的观点 发明 创造说成乙的 排除方法 要排除 张冠李戴 干扰项 阅读文章时 需要圈出对象 知彼知己 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 对点训练 一 比对词语1 选项 2015 湖南卷第13题C项 生物电池输出的电力十分微弱 只能用微瓦来计算 短短几分钟后便会因血淋巴耗尽而引起断电现象 原句 在那里 电子与血淋巴中的氧反应形成水 输出的电力很微弱 在微瓦的量级上 而且在数分钟后会因葡萄糖耗尽而断电 比对结果 理由 不一致 张冠李戴 选项将 葡萄糖 换成 血淋巴 2 选项 2015 重庆卷第4题A项 传统技艺是采用天然原材料 有完整的工艺流程 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生产技术 原句 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为主 采用传统的手工艺 有完整的工艺流程 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审美意趣 比对结果 理由 不一致 改变原意 选项漏掉了 一般 扩大了概念的范围 二 比对关系选项 2015 四川卷第6题A项 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 成为国家政治 法律 意识形态的根据 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原句 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 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 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 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比对结果 理由 不一致 强加因果 选项说 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原文为 是 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三 比对依据和结论选项 2015 全国卷I第3题D项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原句 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 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 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比对结果 理由 不一致 无中生有 原文中没有 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四 比对题干1 2015 重庆卷第5题 题干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下列选项中 没有体现传统技艺传承价值的一项是 选项B 日常生活中的陶器 竹器等物品的制作 原句 作为人类的发明创造 所有传统技艺不只是人们简单的生活所需 更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 手工艺和手工艺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是人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的 是人类情感的表达 与艺术 信仰紧密相连 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 是人类历史文化延续的见证 它所具有的民生价值 艺术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均是其传承价值所在 比对结果 理由 与原文一致 与题干不一致 日常生活中的陶器 竹器等物品的制作 属于传统技艺 具有民生价值 而 它所具有的民生价值 艺术价值 历史文化价 值均是其传承价值所在 因此B项体现了传统技艺传承价值 2 2015 北京卷第1题 题干 根据 材料一 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 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的原因 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B 计算机的历史短 原句 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 比对结果 理由 不一致 计算机的历史短 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客观现实 并不是中 国印刷业面临 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的原因 八 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