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124393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学校派骨干教师王老师外出参加培训。王老师说:“我经常给别人做讲座,哪里还需要去接受培训?还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去吧!”关于此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老师具有目队协作的意识 B.王老师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C.王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 D.王老师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 2、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该老师的做法( )。A.反映教学需要 B.体现敬业精神 C.违背教育规律 D.违背师德规范 3、每年( )为教师节。A9月10目B10月1日C8月1日D9月9日4、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C相对主义、绝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5、教师张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依据相关法律,他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是( )。A.教师申诉B.刑事诉讼C.申请仲裁D.民事诉讼6、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了我国当前教育的战略主题,其中包括以发展( )为重。A.素质教育B.德育C.能力D.全面发展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A.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B.社会资源优先向教育领域倾斜C.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D.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8、新环境道德的核心理念是( )。A保护环境,停止发展B治理环境,减少污染C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道德观D发展为第一要务9、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10、某初中教师李某上课前发现部分学生未完成家庭作业,要求这部分学生完成作业后再进教室听课。李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B合法,教师有教育学生的职责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11、下列可以在学校周围设置的场所有( )。A.营业性歌厅B.网吧C.综合性超市D.营业性舞厅12、下列选项中,属于专用的图形图像加工处理软件的是( )。A.CoolEdit B.PhotoshopC.PowerPoint D.MindManager13、教师的积极评价不会有效地改变学生的( )。A自我认知的倾向性B自主行为的调控力C需要D风格和技能14、某中学老师黄某认为自己学历和能力都已达标,拒绝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假期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黄某的做法( )。A.正确,教师可以放弃个人权利B.不正确,教师不能放弃培训的权利C.正确,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利D.不正确,提高业务水平是教师义务15、某中学在资助贫困生的公示中,将拟资助学生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信息予以公布。该校的做法( )。A符合校务公开的办事原则B体现了学校自主管理权利C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权D违背公平待生的教育理念16、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2+5+7144935”“3+5+6184830”“4+4+9367236”的规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7+6+4285224B7+6+4284270C7+6+4422452D7+6+442282417、潮汐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潮涨潮落时形成的( )。A.动能B.重力C.电能D.势能18、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19、在Word编辑状态下.选定单元格可以利用的命令是( )。A.表格B.工具C.格式D.插入20、“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出自( )。A拜伦B济慈C雪莱D泰戈尔21、张老师责令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小强听课半天写检查。张老师的做法( )。A.合法,有助于警示其他学生 B.合法,教师育管理学生的权利 C.不合法,侵犯了小强的人身权 D.不合法,侵犯了小强的受教育权 22、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楚辞”这种诗歌样式的是( )。A.离骚B.九歌C.天问D.饮酒23、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敬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24、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 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面対这种惆况, 苏老师应该( )。A.严厉批评林老师.责令其立即改正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办法C.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D.尊里林老师的主动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25、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遵守下列哪一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A.廉洁从教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27、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 )创造条件。”A教育 B平等教育C普及教育 D终身教育28、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D民族差异29、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2010年3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西安市莲湖区二府庄英语老师刘老师让所带班级全班学生背诵课文。由于阳阳和另外十几名同学没有把课文背下来,刘老师就拿来一根铁棍抽打这些学生的屁股,被打的同学共有13人,其中还有2名女生。时隔多日,其中5名孩子的屁股依然青一块紫一块。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相关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2、某市教育局收到了一位姓张的家长的申诉信,说他农村读初二的儿子张某多次被校长王某体罚,身体多处受伤,要求追究该校长责任。于是教育局派人前往调查,结果实在出人意料。该校的校长是一位31岁的年轻人,工作很有干劲,3年前,被镇教办提拔为该校校长,他下决心要整顿学校的组织纪律,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对学校行政人员和老师们说,你们大胆去抓,有哪些学生不听教,你们就交由我处理。他的处理办法很简单,先关学生禁闭,然后在禁闭室内训斥学生。事情暴露后,本地一些农村干部认为校长做得对,学生不听教就该这样做,并且站出来要为校长担保。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运用相关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请以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C2、D3、A4、A5、A6、C7、B8、C9、B10、C11、C12、B13、C14、D15、C16、A17、D18、D19、A20、C21、D22、D23、答案: A。24、B25、A26、D27、D28、C29、C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丛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该材料中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铁棍抽打学生的屁股,既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国家法律。(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必须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使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自身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一名让人民满意放心的教师。2、首先,这位校长下决心要整顿学校的组织纪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学生能在更好的环境里接受教育,其工作积极性和出发点是好的。但其举措显然有欠妥之处,不仅有不合教育管理原则的地方,甚至有违纪违法之举,而且其管理思想的粗陋、管理方法的简单,不仅可能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还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其次,对于该校长的在整顿学校组织纪律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不合理措施,相关部门应该责令立即停止,并提出相应批评和教育,改正该校长的一些不合理整改方式。第三,在学校组织纪律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良好的动机需要用合情合理、合规合法手段、方法,才能取得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故事中,孩子的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这句话如雷贯耳、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同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民教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也会直接关系孩子的身心健康,言传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启功先生所提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非常准确地解读了这个故事的内涵。学,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以至技能。仅仅具有“学”还不够,还要能够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这包括着思想、行为、待人、对己。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应该能够成为他人的模范。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所有教师所遵循的,教师的“为人师表”是对学生身教的直接表现。老师的思想和行为,应该对学生起表率作用。扪心自问,现在的教师,是不是也犯了故事中妻子同样的错误,只做“语言上的巨人”,却是“行动上的矮子”呢?老师们每天对学生絮絮叨叨地大谈读书学习的重要,自己却不能够以身作则。老师是学生们的楷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从这方面来说,教师的身教应重于言传,学生会在教师无声的语言里感受到教师心灵的呼唤,从而改变人生的轨迹。比如在学校,老师为发动学生博览群书,苦口婆心地规劝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名言几乎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可是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始终未能养成,往往是三分钟热血之后,便把买来的优秀书刊束之高阁。为此,老师也会苦恼,怎能让学生“爱上读书没商量”呢?这个问题应该是即将实现教育职业理想的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想老师们可以结合学校的读书活动,读书会等,以身作则,给学生做个表率。老师们可以选择对学生成长、对教学有益的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把令人心醉的小故事、富有启迪的话语、有感悟的信息详细记录下来,让思维的火花永不熄灭。看到老师在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读书,学生会效仿,这是一种潜在而又巨大的动力。学生和老师一起写读书笔记,每周末和学生交换检查。当学生看到老师工工整整写的满满一大本读书笔记时,惊讶和敬佩之情肯定溢于言表。如果能让学生看到老师发表的文章,那学生更会感受到“身教”的美丽。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加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学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教育学生,仅靠口头上的说教是不够的,还需要以为人师表的身教来感化和熏陶学生。让我们都来做一个身教重于言传的教师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