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气门摇臂轴支座

上传人:QQ-1****6396 文档编号:7113663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气门摇臂轴支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气门摇臂轴支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气门摇臂轴支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气门摇臂轴支座 姓名: 吴富伟 学号: 201003050909 班级: 10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3班 指导教师: 闵 洁 日期: 2013年5月 课程设计学生成绩评定表评 分 指 标满分值评分合计总成绩平时表现(权重25%)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5独立工作能力5工作作风严谨性5文献检索和利用能力5与指导教师探讨能力5设计的数量和质量(权重30%)方案选择合理性3方案比较和论证能力3设计思想和设计步骤3设计计算及分析讨论3设计说明书页数5设计说明书内容完备性3设计说明书结构合理性2设计说明书书写工整程度2设计说明书文字内容条理性2设计是否有应用价值2设计是否有创新2工艺规程卡(权重15%)填写是否认真规范5工艺过程是否正确合理10图纸(权重10%)图样标准化程度及图面质量5图样表达正确程度5答辩(权重20%)表达能力4报告内容8回答问题情况6报告时间2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 绘制零件的零件图及毛坯图2. 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填写:(1) 整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2) 最重要表面所属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3. 编写设计说明书。设 计 指 导 教 师 (签字):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摘要:现货机械加工行业发生着结构性变化,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直接影响着气门摇臂轴支座的质量与性能。柴油机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而富有活力的行业,近十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经济时代,柴油机行业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由此对其它的质量,性能立生了新的变化。第一章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1零件的作用 气门摇臂之座是柴油机的重要零件之一。该零件是1105柴油机中气门摇臂座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18mm孔装摇臂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排气门摇臂,16mm孔内装一减压轴,用于降低气缸内压力,便于起动柴油机,两孔间距为56mm可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该零件通过11mm孔用M10螺杆与气缸盖相连。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该零件主要加工面为18mm,16mm两圆柱孔,18mm孔的平等度为0.05直接影响摇臂轴的接触精度及密封,16mm孔的平行度为0.05,粗糙度都为1.6,所以对轴与孔的接触精度及密封还是比较高的。有关面和孔加工的经济精度用机床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 选择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2.1 选择毛坯种类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一般成批生产15到30件,由参考文献知,用查表法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如表所示。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各加工面总余量加工表面零件尺寸加工余量等级总余量36底面36H422顶面22mmH25 28mm两侧面28mmH426mm两侧面26mmH36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主要面尺寸零件尺寸总余量尺寸偏差底面360.5顶面22mm0.5顶面距底面392+2.50.528mm两侧面间距372+20.126mm两侧面间距161.8+1.80.528mm 26mm两孔间距56 0.052.2 画毛坯零件图 第三章 工艺规程设计3.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查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10页表1-7、1-8、1-9,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 气门摇臂轴支座各表面加工方案加工项目尺寸公差等级粗糙度加工方案轴支座上端面GB1804-C12.5粗铣轴支座下端面GB1804-C6.3粗铣11孔IT1112.5钻18孔两端面IT73.2粗铣半精铣16孔两端面IT1112.5粗铣18孔IT71.6钻扩铰16孔IT71.6钻扩铰3孔IT1112.5钻3.2定位基准的选择毛坯选择:根据零件材料、形状、尺寸、批量大小等因素,选择砂型铸造。基准分析:底面A是零件的主要设计基准,也比较适合作零件上众多表面加工的定位基准。零件安装方案:加工底面A、顶面B时,均可采用虎钳安装(互为基准);11、16、18内孔表面加工均采用专用夹具安装且主要定位基面均为A;加工斜孔仍采用专用夹具安装,主要加工基准为18孔两端面。零件表面加工:底面A、顶面B采用铣削加工。 3.3加工阶段划分摇臂轴支座加工阶段划分加工阶段加工内容说明基准面的加工粗、精铣36下底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粗铣22上端面粗、半精铣18前端面粗、半精铣18后端面粗加工钻扩18的孔以36下端面及18的前或后端面、11的孔定位钻扩16的孔钻3的孔以22的上端面及18的前后端面为基准精加工精铰18的孔以36下端面及18的前或后端面、11的孔定位精铰16的孔3.4制定工艺路线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在安排加工工序时,应根据加工阶段的划分、基准的选择和被加工表面的主次来决定,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先基准后其他:即首先应加工用作精基准的表面,再以加工出的精基准为定位基准加工其他表面(2)先粗后精:各表面的加工顺序,按加工阶段,从粗到精进行安排(3)先主后次:先加工主要平面,在加工次要平面(4)先面后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因为平面定位比较稳定、可靠,所以像箱体、支架、连杆等平面轮廓尺寸较大的零件,常先加工平面,然后在加工该平面上的孔,以保证加工质量。工序号工 序 内 容铸造时效漆底漆 一二三四 五六七 八九 粗铣22顶面粗铣、半精铣36底面底面 钻11mm孔 粗26mm 、28mm前端面;半精铣28mm前端面 粗26mm 、28mm后端面;半精铣28mm后端面 钻,铰16孔, 倒角1*45度 钻,铰18, 倒角1*45度钻3孔去毛刺清洗检验入库 3.5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气门摇臂轴支座加工工序机床选择工序号加工内容机床设备说明一 粗铣22顶面卧式铣床X61工作台尺寸、机床电动机功率均合适二 粗铣、半精铣36底面底面卧式铣床X61工作台尺寸、机床电动机功率均合适三 钻11mm孔立式钻床Z525工作台尺寸、机床电动机功率均合适四 粗、精铣26mm 、28mm前侧面卧式铣床X61工作台尺寸、机床电动机功率均合适五 粗、精铣26mm 、28mm后侧面卧式铣床X61工作台尺寸、机床电动机功率均合适六 钻,铰16孔, 倒角1*45度TX617卧式镗床工件孔径、机床电动机功率均合适七 钻,铰18, 倒角1*45度TX617卧式镗床工件孔径、机床电动机功率均合适八 钻3孔立式钻床Z525工件孔径、机床电动机功率均合适3.6切削用量以及额定时间的计算工序一 粗铣22顶面项目计算(或选择)依据计算过程单位计算(或确定)结果1切削深度查1P208 表10-8传输机为一般工作机速度不高级72材料选择查1P180 表10-1小齿轮40Cr(调质)大齿轮45钢(调质)小齿轮280HBS,大齿轮240HBS3选择齿数ZZ1=24Z2=4.169x24=100.056U=117/24=4.167个24100U4.1675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1)试选Kt试选1.3Kt=1.3(2)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T1T=9550XP1/n1T=9550x70307/1460=5.90706X10N/mmT1=5.9071X10(3)齿宽系数d由1P201表10-7d=0.71.15d=1(4)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由1 P201表10-6锻钢MP1/2ZE=189.8(5)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由1P210图 600550600550(6)应力循环次数N由1式N1=60n1jLh=60X1460X24X330X106.937908X109 =6.93792X109/4.169=1.275X109N1=6.93792X109N2=1.664X109(7)接触疲劳强度寿命系数KHN由1P203图10-19KHN1 = 0.90KHN2 = 0.95 KHN1 = 0.90KHN2 = 0.95(8)计算接触疲劳强度许用应力H取失效概率为,安全系数为S=1,由1式得H1= =0.90X600/1=540 H2= =0.95X550/1=522.5 H1= 540H2= 522.5(9)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按1式(1021)试算53.935mm53.935(10)计算圆周速度vV=3.14X53.935X1460/60X1000=4.121034m/sV=4.121(11)计算齿宽Bb = dd1tB1=153.935mmB1=53.935(12)模数53.935/242.247h = 2.25mnt =5.05125b/h =53.935/5.05125=10.678度=2.247h =5.05125b/h= 10.678(13)计算载荷系数K由1表10-2查得使用系数根据v= 4.121级精度,由1P190图10-8查得动载荷系数1.20由1表P194查得KH=1.12+0.18(1+0.6d2) d2+0.2310-3b=1.12+0.18(1+0.6X)+0.23X10-3X53.935=1.42由1图P195查得KF=1.34假定,由1P195表10-3查得1.2故载荷系数K=KAKVKHKH=1X1.10X1.2X1.42=2.0448K=2.0448(14)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分度圆直径由1式10-10d1=d1t=62.725d1=62.725(15)计算模数62.725/24=2.61mmmn=2.616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1)计算载荷系数KK=KAKVKFKFK1x1.10x1.2X1.35=1.944K1.944(2)齿形系数Fsa由1P200 表10-5Fsa1=2.65Fsa2=2.20+(2.18-2.20)(99-90)/(100-90)=2.182Fsa1=2.65Fsa2=2.182(3)应力校正系数YSa由1 P197 表YSa1=1.58YSa2=1.78+(1.79-1.78)(99-90)/(100-99)=1.789YSa1=1.58YSa2=1.789(4)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由1P204 图500380500380(5)弯曲疲劳强度寿命系数由1P202 图0.840.880.840.88(6)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F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35,由式10-12得F1= 0.85X500/1.35=314.8148F2= 0.88X380/1.35=247.7037F1=314.815F2=247.704(7)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2.65x1.58/314.815=0.0132992.182x1.804/247.704=0.01577499结论:取0.015770.01330=0.01577大齿轮值大(8)齿根弯曲强度设计计算由1式5=1.845mm1.845结论: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 2mm,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须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1= 62.725应有的齿数。于是由=62.725/2 =31.36,取Z1=31,Z2 = Z1i齿1 =31x4.169=129取Z2 =1293几何尺寸计算(1)计算中心距aA=(31+129)2/2=160mma=160(2)计算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d=zmnd1=2x31=62d2=2x129=258mmd1=62d2=2583)计算齿轮的齿根圆直径df=62-5=57=258-5=253mmdf1=57df2=199(4)计算齿轮宽度Bb = dd1圆整后取:B1 = 65B2 = 60mm B1 = 65B2 = 60(5)验算=2x59886/62N =1905.52N=1x1905.52/60N/mm = 31.76N/mm100N/mm合适第四章 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专用夹具的设计4.1夹具选择夹具是一种能够使工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准确定位和牢固夹紧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运用于机械加工,检测和装配等整个工艺过程中。在现代化的机械和仪器的制造业中,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一直都是生产厂家所追求的目标。正确地设计并合理的使用夹具,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同时也扩大各种机床使用范围必不可少重要手段。(夹具装配图41)4.2 夹具设计4.2.1 定位分析(1)定位基准的选择据夹具手册知定位基准应尽可能与工序基准重合,在同一工件的各道工序中,应尽量采用同一定位基准进行加工。故加工11圆柱孔时,采用曲柄右端面和12孔内圆柱面作为定位基准。(2)定位误差的分析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一个面与两个孔定位,因为该定位元件的定位基准为孔的轴线,所以基准重合b=0,由于加工向下孔即不存在基准位移误差j=0。4.3夹具操作说明此次设计的夹具夹紧原理为:通过22孔的下端面为定位基准,在螺栓、平面实现完全定位,以钻模板引导刀具进行加工。采用压紧块夹紧工件。定位元件:定位元件是用以确定正确位置的元件。用工件定位基准或定位基面与夹具定位元件接触或配合来实现工件定位。4.4.确定导向装置本工序要求对被加工的孔依次进行钻的加工,最终达到工序简图上规定的加工要求,故选用可换钻套作为刀具的导向元件,查表9-13,确定钻套高度H=d=1.411=15.4mm,排泄空间h=0.7d=7.7mm。d:基本偏差F7(0.0100.022);D=10mm,偏差m6(0.0010.010)。 第四章 总结在本次设计中,要用到许多基础理论,由于有些知识已经遗忘,这使我们要重新温习知识,因此设计之前就对大学里面所涉及到的有关该课题的课程认真的复习了一遍,开始对本课题的设计任务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也有了设计的感觉。同时,由于设计的需要,要查阅并收集大量关于机械制造方面的文献,进而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这些都提高了我们对于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还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与同学们的讨论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些使我们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增强。可以说,毕业设计体现了我们大学四年所学的大部分知识,也检验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同时也跨出了我的工程师之路的第一步。第五章 参考文献1.崇 凯 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邹 青 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李洪 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北京出版社4.艾兴 主编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