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

上传人:8** 文档编号:711276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精选!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精选!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xx 副教授 xx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20xx年5月,我国共有5800万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5%,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 2008年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数量已是2000年的三倍。集中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和贵州等省,占全国留守儿童的66。,留守儿童的类型,双留守双亲流动 父母均外出打工 生活在祖父母、亲戚、领养者 单留守父母中一方流动 跟父亲留守在家 跟母亲留守在家 年纪越大的留守儿童单亲外出的比例越高,但与父母一方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在降低。 年纪越小的儿童,双亲外出比例越大。其中大部分由祖父母抚养,05岁所占比例最高,达40。,留守儿童的主要抚养者,案例1: 奶奶猝亡,留守女童小梦与尸体独处7天未进食。被发现时,小梦一动不动仰天躺在奶奶的臂弯里,身上爬满了蛆虫。当父母破门而入时,发现母亲已去世,女儿小梦一动不动仰天躺在奶奶的臂弯里,身上爬满了蛆虫,卫生间的水龙头没有关紧,水往下掉,流在孩子的身上,小梦的小脚被水泡成了白色,她在奶奶的腋下发出极低的哭声。 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案例2:这些孩子抽烟的样子看起来很老练,他们真的需要烟吗?套用一句网络语言,他们抽的不是烟,是对父母的思念。,案例3 朝阳贯小学。这个小学校地处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的一个偏远山区,全部的6名女生,无一幸免于教师张祖绍的魔爪。而这几个孩子,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仅8岁,全部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她们的爷爷奶奶们,只能保证她们吃饱穿暖。受害人之一格格(化名)因为伤情严重(处女膜破裂并发炎症)到难以行走的地步,母亲问出缘由后报警,张祖绍强奸幼女案终才事发。,农村留守老人一个人的麦收。孤独的身影,佝偻的要背,苍苍的白发。,儿子儿媳不在,老人自己拿着镰刀收割麦子,她苍老屋里的手伸直拿不稳镰刀。,案例4 “有个老乡在xx西坝河卖菜,他的两个孩子都留给爷爷、奶奶带。两个老人为两个儿子带了5个孩子,根本照看不过来。去年夏天,一个6岁的孙子跑到河边玩水,掉到河里淹死了。奶奶觉得对不起儿孙,也跳河自杀了。”,10岁,对很多孩子来说,还是刚懂事的年纪,可10岁的留守儿童朱振晓却在守护一个家,陪着她的,只有7只鸡和3只猫。,10岁的她要自己做饭,该做午饭时,她熟练地抓起一把玉米秆,投进灶膛,点起火,烟很快就弥漫开来,呛得人直咳嗽。饭好了,面条,基本纯白色,但她吃得很快。早上她一般熬玉米糊,用盐拌个黄瓜。一年四季,很少有变化。,流,动,儿,童,一、留守儿童的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物资资源,教育资源,低,低,低,二、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一)学习问题 学习兴趣低、厌学、学习较困难、学习成绩下滑、缺乏学习热情;撒谎逃学,辍学;学习习惯差,学习自觉性低。 “学习是将来唯一 的出路,我爸爸妈妈说的”。 (二)自信心差,胆小,敏感自卑 “父母没有在身边,不管做什么事都觉得没有信心” “我觉得比起别的同学很差”,(三)人际关系问题突出 1、被欺负/被瞧不起 同伴间的欺负多集中在攻击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疼爱。 “同学说我坏话,说我爸爸妈妈不要 我,我一边回骂他们一边想,我爸爸妈妈绝对不会是那样的人” 最伤心的是在和父母通话时,小伙伴们在旁边取笑她,告诉爸妈自己成绩不好。 “虽然邻居平时没有欺负我们,但我从心理感觉到他们看不起我们。有些会说三道四,我都能看出来。” 2、与隔代监护亲人以及兄弟姐妹间发生冲突 和爷爷闹翻了,爷爷说我不听话,说我非常倔。 爸爸不在家,和哥哥闹翻了,3、对同伴的友谊很重视 同伴的陪伴娱乐支持、同伴的情感支持和学习上的支持 很在意同伴冲突,怕失去友谊 4、非常在意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四)留守儿童常见的情绪,孤独最普遍的情绪 “能和我说话的,只有家中这条狗”。更愿意在学校,“学校里热闹、有同学们可以一起玩”。“觉得孤独,有时候晚上回家,总是一个人在偷偷地哭,想着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日子”。 焦虑,抑郁 “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委屈难过 “上学交学费的时候,别人都是爸爸妈妈来,我是爷爷奶奶来,就会觉得有些难过” 担心忧虑 担心自己的学习和前途、担心在外打工的父母、担心爷爷奶奶的身体以及担心兄弟姐妹。,愤怒、怨恨 “你根本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没有人爱我” 逆反 “你们谁都不管我,我就是要让你们不舒服”。 “老师上课批评了我,下课的时候,我看老师离开了教室,我就走到他身边,把一个粉笔头扔到他的茶杯里” 冷漠 “习惯了,都那样”,(五)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表现出较多的违法和违纪行为,如抽烟、酗酒、赌博、抢劫、小偷小摸等。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存在一定的社交焦虑问题 迷恋网吧、撒谎、攻击、暴力等行为,(六)早熟 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过早地开始思考一些对他们而言太过沉重、太过成熟的人生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这么穷?怎样才能挣许多钱?” 日记一:爸爸妈妈去外面打工,没法子照看弟弟,我不忍心再把弟弟拴起来,就抱着他来上学,他却老是哭老是哭。爸爸妈妈,我多希望你们快点回来,这样我就可以安心学习了。,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家庭特点,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家庭特点,父母在孩子越小时外出,对儿童的焦虑影响越大。父母早期离开,甚至会深刻影响孩子的特质焦虑。 父母在儿童2岁或2岁以下离开,儿童抑郁水平越高 留守半年的儿童,会出现更多的抑郁和烦躁。,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1、分离安全型依恋的建立 依恋: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是对此人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依恋的特征: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孩子特别有安全感,特别快乐、轻松。孩子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的抚慰最有效。在依恋对象身边,儿童愿意与人交往也愿意参加学习、游戏等其他活动。,依恋的类型,a.安全型(65) b.回避型(20) c.矛盾型(10),不安全型,安全型依恋,有母亲在时,这类婴儿会在以妈妈为中心进行独自探索; 当母亲离开时,婴儿会有明显的不安; 当母亲返回时,婴儿有温暖的回应(跑上前,要拥抱等) 母亲在场时,这类婴儿对待陌生人很随和大方,回避型依恋,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 对母亲的情感联系和依赖较少; 当母亲离开时,婴儿很少表现出抑郁,显得很冷漠; 当母亲返回时,婴儿没有温暖的回应; 这类婴儿对待陌生人很随和大方,但是有时候又很冷漠。,矛盾型依恋,这类儿童逢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 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的极度的反抗。 母亲回来后,表现的很矛盾,想亲近母亲,又对母亲的离去生气,发脾气,抵抗母亲的温暖性安慰。 这类婴儿对陌生人相当戒备。,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2、亲情缺失,亲子沟通太少 33的父亲、25的母亲外出打工5年以上。 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 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打电话是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 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需求长期被忽视,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的形成。 “爸爸妈妈,我可以去你们家玩吗?”1个7岁孩子最想对父母说的话,3、隔代抚养 老人或亲戚隔代抚养,“重养不重教”。 多物质和生活上的满足、多放任,少心理上的引导和有效监管。 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能力也欠缺,无法满足孩子们对于生活、科学和社会等一些新鲜新奇知识的需要。,留守儿童的缺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