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A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040379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A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A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A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A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 A.人有悲欢离合 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挡住了月球的一部分 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 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2、在powerpoint中,新建一个演示文稿时第一张的幻灯片的默认版式是( )。A项目清单 B两栏文本 C标题幻灯片 D空白3、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绝对化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4、某小学给学生订购校服,校长从中拿回扣,尚未构成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应没收非法所得,并对校长( )。A给予行政处分B给予强制措施C给予刑事处罚D给予治安处罚5、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 ),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A顺序 B客观规律 C特征 D重点6、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 A钱塘江大桥 B上海浦东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武汉长江大桥 7、下列选项所表述的内容,包含在“只有历经磨难,才会更深刻的明白人生真谛”的是( )。A如果历经磨难,一定能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B只要历经磨难,就能够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C想要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就必须历经D不想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就不必历经磨难8、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任何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童工,童工的法定年龄是( )。A.不满18周岁B.不满16周岁C.不满15周岁D.不满14周岁9、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私人轿车进入家庭,对中国人来说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然而,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将使本来就十分严重的交通紧张状况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因此,中国的交通问题最终必然限制私人轿车的发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驳斥上述观点?( )A私人轿车的增多不是交通紧张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B应先发展交通,再发展轿车工业C随着轿车进入家庭,必将带动中国交通的大发展,从来就是先有车,然后才有路D在人口众多、交通不发达的中国,发展私人轿车是愚蠢的10、在PowerPoint中,新建演示文稿已选定某特定的应用设计模板,在该文稿中插入一个新幻灯片时,新幻灯片的模板将( )。A.采用默认型设计模板 B.随机选择任选设计模板C.采用已选定设计模板 D.需要指定其他设计模板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教师有下列哪种情形,可以由其所在学校予以行政处分或解聘?( )A.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造成损失的B.课余时间无偿为学生补课C.教学过程中延长授课时间D.学生管理中严厉对待学生的12、下列不属于行书的代表作品“三希”的是( )。 A.伯远帖 B.兰亭序 C.快雪时晴帖 D.中秋帖 13、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 )。 A.实践“三个代表” B.科学发展观 C.为人民服务 D.无私奉献 14、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超级链接插入演示文稿的是( )。A.另一个演示文稿B.其他应用程序中的某一文档C.幻灯片中某一对象D.同一演示文稿中的某张幻灯片15、张某和李某两家世代交好,他们为双方的未成年子女订立了婚约。张某和李某的做法( )。A.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监护权B.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管教权C.不合法,订立婚约应征得双方子女同意D.不合法,父母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16、中国古琴有着悠久的的历史,在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琴名曲的是( )。A.流湘水云B.二泉映月C.阳关三燕D.高山流水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 )。A.以人为本B.均衡发展C.注重创新D.提升质量18、张老师大学本科毕业后自愿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依法对张老师( )。A.给予补贴B.给予表彰C.进行奖励D.提高津贴19、某校在期末考试后,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该校做法( )。A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权B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权C体现了学生的受教育权D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20、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医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医的“四诊法”是扁鹊所总结得出的 B“五禽戏,是华佗模仿狮、鹿、熊、猿、鹤5种动物所创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 C“医圣”是指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D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 21、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C.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22、小成脸上有一块较大的胎记,小磊经常嘲笑他,还给他起不雅的绰号,小成很伤心。对此,教师不正当的做法是( )。A要求小磊向小成道歉B教育小磊要尊重同学C告诉小成尽量远离小磊D帮助小成学会悦纳自己23、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需要重读,用大半生的( )去读,去读出人生况味。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呵,别( )使你们沦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类的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阅历、积聚B.阅历、积累C.经历、积聚D.经历、积累24、教育行政部门取缔了一批违反国家规划私自招手未成年学生的私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这一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5、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原则( )。A统一管理,分工负责B统筹规划,协调管理C统筹规划,以县为主D分级管理,分工负责2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A.全社会B.学校C.家庭D.教师27、小学生军军的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对其旷课和夜不归宿行为放任不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应给予军军父母训诫并责令其严加管教的机关是( )。A.教育行政机关B.公安机关C.学校D.检察机关28、甲、乙、丙是北京、上海、重庆人,分别学习法律、金融、外语(课程)。已知1、乙是重庆人、2学外语的是北京人、3学金融的不是上海人;4甲不学金融、丙不学外语。是列推断完全正确的是( )。 ( )A甲是上海人、学法律B甲是北京人、学外语C丙是北京人、学外语D丙是上海人、学金融29、对于课堂上有可能引发争议的问题,高老师总是事先进行试验,检验各种假设,并请教相关学者,这突出体现了高老师具有( )。A独立自主意识B团结协作精神C求真务实精神D人文关怀意识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材料分析: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 -熊芳芳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因为,语文天生浪漫。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相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问题:(1)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简要加以分析。(2)通读上文,你最欣赏的一点是什么?请围绕你最欣赏的一点简要加以分析。2、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 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上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升到 “道”,用“道”来指导“艺”。“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六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 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 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 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 性:射箭时必须身体端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说唱、戏曲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一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 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 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天地万物,道通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 人”,但是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 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 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中国古典文化及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问题:(1)【题干】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2)【题干】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3、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摘编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问题:(1)请简要概括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2)简要分析北京故宫的建筑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结合中取得的艺术效果。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一位母亲对儿子关怀备至,从衣食住行到学习,每天不忘叮嘱儿子好好学习。母亲对父亲说:“你怎么整天都不关心教育儿子?”父亲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B2、答案:C3、B4、【答案】A【解析】根据教育法要求,此种情况首先要进行财产没收,其次对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分。5、B6、D7、【答案】C【解析】想要明白人生的真谛,就必须经历磨难8、B9、C10、C11、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因此,如果教师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或造成损失,学校可以进行行政处分或解聘。12、B13、C14、 答案:C15、D16、B17、答案B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18、A19、答案:D20、B21、C22、【答案】C【解析】教师要采取争取的方法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尤其注意才采用公平公正的方式对待学生。23、A24、A25、D26、A27、 答案:B28、答案:B29、C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1)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浪漫的语文呼唤着浪漫的情怀,唯有具备一些浪漫的情怀,才可能真正地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观点集中合理,分析有理有据,表述流畅,即可给满分。2、(1) 道:是指万物共通的道理,是无形的;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艺:是指具体的学问,是有形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包括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2) 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中国文化的“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体的“艺”要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古人从小要通过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来领悟其中丰富的“道”的内涵,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但能从说唱、戏曲中懂得做人的道理,说明中国传统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功能。中国古典文化极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要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但主张通过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因此,中国文化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3、(1)重复和变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重复和变化是不同的,重复代表了相同元素多次出现,变化意味着不同元素的出现。其次,二者又是统一的,只有变化而没有重复,容易陷于散漫凌乱;只有重复没有变化,就必然单调枯燥。(2)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结合中,故宫的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体量雄伟,外观壮丽,有主有从,各处景色与光影结合,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故宫的形象在重复与变化获得最高的艺术效果。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写作要点(1)阅读材料,可以总结出:母亲进行的是“有形的教育”,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要在具体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而父亲进行的是“无形的教育”,认为教育无处不在,应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2)提出自己支持的观点,结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详细阐述,还可以结合亲身经历或亲眼见到的相关事迹来辅助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得文章更加有说服力。(3)最后根据论证总括自己的观点,呼应上文,再次向读者强调自己的论点,加深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