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学之中医基础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7036454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生学之中医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养生学之中医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养生学之中医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与保健之中医基础 第一讲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一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 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 并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养生最早一词见于 庄子 内篇 素问 上古天真论 云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劳作 故能形与神具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中医药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瑰宝 养生学是中医学中颇具民族特色的内容 中医学认为中药源于自然 有些中药不但可當主食長期食用 而且同樣兼具保養及治療的作用 能提昇人體的免疫力 遠離疾病 達到預防保健的功效 这就是所谓的 药膳 药食同源 就是出自这一观念 中医养生学主要包括了 药膳 的运用 四时调摄 起居保健 精神调养 运动养生 饮食营养及抗老防衰七个方面 二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一 独特的理论体系1 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 形神合一 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特别强调人体生命与环境 与自然的关系 1 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 即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环境存在着统一性的思想 A 生理上的整体性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 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即五脏一体观 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 不可分割的 即形神一体观 心系统 心 小肠 脉 舌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肝系统 肝 胆 筋 目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脾系统 脾 胃 肉 口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肺系统 肺 大肠 皮 鼻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肾系统 肾 膀胱 骨 耳及二阴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B 病理上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 既着眼于整体 又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 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 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 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 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C 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 各脏腑 经络 形体 官窍在生理与病理上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因而在诊察疾病时 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 官窍 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 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 从而作出正确诊断 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与天地相参也A 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存 人生于地 悬命于天 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 强调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 又在自然中生存 B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人能应四时者 天地为之父母 春善病齄衄 仲夏善病胸胁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秋善病风疟 冬善病痹厥 C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天地有五运六气的节律周期变化 不但有 年节律 月节律 而且还有 日节律 人体的气血阴阳不仅受天气变化的影响 也随昼夜变化而变化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 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 气门乃闭 灵枢顺气一日为四时 百病者 多以旦慧昼安 夕加夜甚 D 地域对人体的影响E 人对环境的适应力 2 一阴一阳之谓道 1 阴阳学说阴阳是一对哲学概念 泛指自然界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种现象 认为 阴阳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规律 也是一切事物的纲领 各种事物产生和消亡都是由阴阳开始的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说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2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阴阳的相互对立阴阳的互根互存阴阳的相互消长阴阳的相互转化 3 阴阳学说在养生学上的应用 阴平阳秘 精神乃至 阴阳平衡 阴阳学说认为 机体内部阴阳的变化能适应外界环境 与四时阴阳变化协调 则机体能健康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中云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疴疾不起 强调 未病先防 上工治未病 3 天生五材 民并用之 1 五行学说 五 是指木 火 土 金 水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 行 运动变化规律 五行就是指木 火 土 金 水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运动变化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 宇宙是由木 火 土 金 水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所构成 世界之变化和事物的发展是由于这五种物质复杂的运动变化所造成 五行的归类 2 五行学说的内容A 五行相生 是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 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 促进和助长作用 生我者母也 我生者子也 木火水土金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 B 五行相克 又称相胜 是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 约束 削弱等作用 存在 克我 和 我克 两个方面 木金土火水 C 五行相乘 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乘 乘虚侵袭 五行相乘 相克太过 水 木 火 金 土 D 五行相侮 指五行之间反向相克的异常变化 侮 欺侮 恃强凌弱 五行相侮 反向相克 3 五行学说在养生学上的应用A 五行配五脏 利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 即相互资生 相互克制来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有这种生克制化 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B 控制疾病的传变 难经 七十一难 见肝之病 则知肝传之于脾 故先实其脾 C 确定保健原则 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二 和谐适度的宗旨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首其中正 保其冲和 是生命健康的前提 三 综合 辨证的调摄中医养生学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 从生活爱好到精神卫生 从药饵强身到运动保健 进行全面的 综合的防病保健 反对千篇一律 应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灵活运用 三 体质分类1 中性体质指的是阴阳平衡 气血旺盛流畅 脏腑功能正常协调 身体能力抗病強的生理特征 中性体质的人不仅是先天稟賦良好 后天也调节得当才能形成 此类型的人体质不寒不热 形体胖瘦勻称 体格健壯 发茂黑泽 面色光泽 食欲正常 睡眠良好 耐寒耐暑 精力充沛 舌淡紅潤有泽 舌苔淡薄 脉象和緩有力 2 阴虚体质具有体质偏热 机能虚亢等生理特征 阴虚体质的人大多由于先天稟賦不足 后天调养不当或久病不癒所致 多見於体型较瘦的人身上 主要表現的症狀有 身体消瘦 面色暗淡无光或潮紅 有時會有烘热感 口舌容易干燥 口渴时喜欢喝冷饮 四肢怕热 易煩易怒 容易失眠 大便偏干 小便短少 舌紅少苔 脉象细数 3 阳虚体质指阳气偏衰 机能減退 热量不足 抗寒能力低弱的生理特征 阳虚体质的人大多由于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所致 較常見于体型白胖者 主要表現的症狀有 面色淡白無光 口淡不渴 体寒喜暖 四肢欠溫 不耐寒冷 精神不振懶言 大便稀泻狀 小便清長或短少 舌淡胖嫩苔淺 脉象沉細无力 4 气血虛弱体质多半是本身脾胃消化功能不佳或大病久病后气血不足 此类型常是面色苍白或萎黃 说话有气无力 四肢倦怠乏力 头晕目眩 心悸失眠 兩眼干涩 舌淡苔少 小腹隐隐作痛 有空坠感 女性经量少颜色淡薄 脉象细弱无力 5 痰湿体质指水分代謝功能減退 痰湿停滞在体內的生理特征 痰多由于肺脏功能失調引起 以形体肥胖的人作为常见 主要表現为喜好甜食 精神疲倦嗜睡 头脑昏沉 身体常觉千金重 睡觉易打鼾 代謝能力不佳 积聚废物于体內 进多出少 这类型的人如果运动又少 很容易发生关节酸痛 胃肠不适 高血压 糖尿病 痛风等文明病 6 瘀血体质主要征候是血行迟缓不畅 多半是因为情绪意志長期抑郁 或久居寒冷地区 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 以体质较瘦的人为多 常見有头发易脱落 肤色暗沉 唇色紫暗 舌有紫色或瘀斑 眼眶暗黑等症狀 脉象细弱 此类型的人 有些明明年紀未到就已出現老人斑 有些常有身上某部分疼痛的困扰 例如 女性生理期容易痛经 男性身上多有瘀青等 身上的疼痛症在夜晚更加重 因為活動少 7 虛寒体质平素怕寒 怕风 手足冰冷 喜欢热饮 讲话无力或容易疲倦 易腹泻或大便软 尿频 尿色较淡等 第二讲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 一 中医养生要遵循的原则1 阴阳平衡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实者泻之 虚者补之 2 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3 三因施宜因人 因地 因时合理保健 二 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 四时调摄 起居保健 精神调养 运动养生 饮食营养及中药养生是在中医养生理论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来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六种养生之法 一 中药养生1 原则 健康勿补 补勿过偏 辨证进补 用药宜缓 2 可助养生的单味中药 1 补气药人参 黄芪 山药 茯苓 苡仁 2 补血药物熟地 阿胶 龙眼肉 紫河车 3 补肾药何首乌 枸杞子 黄精子 桑葚 菟丝子3 养生的方剂 1 长寿不老方苏东坡的 驻颜不老方 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 泡也好 修合此药胜如宝 每日清晨饮一杯 一生容颜都不老 不老药方四例1 人参5克 黄芪20克 粳米80克 白糖5克 白术10克 人参 黄芪 白术去净灰渣加工成片 清水浸泡40分钟后 放砂锅中加水煎开 再用小火慢煎成浓汁 取出药汁后 再加水煎开后取汁 早晚分别煮粳粥 加白糖趁热食用 5天为1疗程 本方补正气 疗虚损 抗衰老 适用于五脏虚衰 久病体弱 食欲不振 未老先衰 2 王浆 蜂蜜各适量 将王浆与蜂蜜配成1 的无浆蜂蜜 每次服20克 1日2次 20天为1疗程 连服3疗程 本方滋补强壮 益肝健脾 适用于病后虚弱 老年体衰 平时常食 可强身 抗衰老 3 白术4 5克 麦冬 去心 3克 将药同煎作汤 代茶饮 本方益气补脾 适用于老年脾虚食少 久服延年耐衰 4 茯苓粉10克 玉米面100克 大豆粉40克 面粉4500克 先将面粉和玉米面掺在一起 逐渐加温水 慢慢揉合 面发好后 对好碱 掺入茯苓粉和大豆粉再揉 揉匀后 做成馒头 上屉蒸熟即可 本方健脾和胃 补气益血 常食抗衰老 延年益寿 美容方当归30克 白芷9克 姜黄90克 甘草30克 轻粉6克 冰片6克 蜂白蜡90 125克 先将前4种药 浸泡麻油内3天 然后在炉火上熬至枯黄 离火去渣 加入轻粉 冰片 预先研末 最后加蜂白蜡溶化 夏天加125克 冬天加90克 调搅至冷成膏 外用能润肌止痒 治皲裂 2 青木香 白附子 白蜡 白芷 零陵香 香附子各60克 白茯苓 甘松各30克 羊髓750克 将以上药物切碎 以酒 水各250毫升 浸药一宿 煎至酒水尽为度 滤去渣膏即成 瓷器贮备用 用以涂面 使人面容光泽 却老防皱 兼治面部斑等 白面方牡蛎90克 烧为粉 土瓜根30克 白蜜适量 先将牡蛎 土瓜根研为细末 然后用蜜调和 每晚用以涂面 早晨用温水洗去 此方可以使皮肤白皙 药膳分类 补气药膳补血药膳滋阴药膳温肾助阳药膳 举例1 首乌菊花春 处方 何首乌200g白菊花150g生地100g糯米100g当归50g枸杞50g曲酒适量 制备 将药物煎煮后 取糯米煮饭 再取曲酒发酵 即可 功效 明目黑发 补肾延寿 2 延寿酒 处方 黄精30g天冬30g松叶15g枸杞20g苍术12g白酒2斤 制备 浸泡10 12天 来源 中藏经 3 乌发羹 处方 核桃粉30g黑芝麻粉30g何首乌15g山药粉20g鲜牛奶250ml 来源 自创 二 精神调养 情志养生 1 七情致病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2 七情调慑孙思邈在 千金要方 提出的 十而少 少思 少念 少欲 少高 少语 少笑 少愁 少乐 少喜 少怒 少好 少恶孔子在 论语 中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三 四时调摄四季养生总则 春防老病复发 夏季不过贪晾 秋季谨慎起居 冬天避寒就温 1 春季春天养阳 重在养肝宜甘减酸 顺应气候 坚持锻炼 预防肝火 2 夏季夏天养阳 重在保护体内阳气宜清谈饮食 思想清净 心静自然凉 晚睡早起中午休 3 秋季秋季养阴 重在养肺宜注意节食 思想清净 心静自然凉 晚睡早起中午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