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血型基础与临床PPT课件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7033074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小板血型基础与临床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血小板血型基础与临床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血小板血型基础与临床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小板血型基础与临床 1 主要内容 HPA及其相关实验诊断血小板血型的主要临床意义PTR的对策 2 血型 所有血液成分的遗传性标志 3 血型的发现 红细胞血型 1900年 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 血小板血型 1959年 VanLoghem发现Zwa血型 白细胞血型 1960年 Lalezari发现HNA1965年 Bassuat发现HLA 4 血小板血型系统 血小板血型抗原主要有二大类血小板相关抗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5 血小板相关抗原 血小板表面存在的与其他细胞或组织共有的抗原 又称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或血小板共有抗原 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 和红细胞血型系统相关抗原 6 血小板表面的HLA抗原系统 血小板表面存在HLA A HLA B和HLA C位点等HLA 类抗原 未发现血小板表面存在HLA DR HLA DP和HLA DQ等 类抗原 但是经过细胞因子的刺激 在血小板表面能产生HLA DR抗原 7 血小板表面的红细胞血型系统 血小板表面存在ABO Lewis I i和P等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 但不存在Rh Duffy Kell Kidd和Lutheran等血型系统抗原 8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人类血小板抗原 Humanplateletantigen HPA 是位于血小板膜糖蛋白 glycoprotein GP 上的抗原表位 按发现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Duzo PlA Zw PlE Ko Sib Bak Lek Yuk Pen Br Hc Zav PLT Nak Gov Sr等等 9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系统国际命名 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原系统一律命名为人类血小板抗原系统 HPA 不同的抗原系统按发现顺序用数字编号对偶抗原按其在人群中频率由高到低 用字母命名 高的为a 低的为b 1990年被国际输血协会确认的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有5个系统共10种抗原 正式命名为HPA 1 HPA 5 10 PNC 2003年国际输血协会 ISBT 和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 ISTH 建立的血小板命名委员会 ThePlateletNomenclatureCommittee PNC 11 12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分子生物学 在已知其分子机理的22个血小板抗原中 其基因多态性大多是由于相应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构基因中的SNP引起 而致相应位置的单个氨基酸变异所致 唯一的例外是HPA 14w HPA 14w 1909 1911delAAGK611del 13 14 未命名的HPA Vaa Moua 前者被定位于GP b a上 后者尚未被定位 它们的等位基因结构多态性和蛋白结构多态性也也尚不了解故暂时未被归入HPA命名法 Duzo抗原虽第一个被发现 但至今未发现第二例抗 Duzo 其所在糖蛋白 蛋白结构和基因结构多态性均未知 15 血小板血型相关实验技术 近年来 随着分子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各种标记技术 如流式细胞术 荧光显微镜 免疫电镜等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血小板血清学检测方法有了很大进展 一些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血小板血型分型 除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外 血小板表面的HLA ABO等抗原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由于ABO血型可用相关红细胞方便地检测 故临床上对血小板血型的检测主要集中在HPA和HLA的检测上 16 血清学试验 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PIFT 血小板固相微板技术 又称为固相红细胞粘附法 SPRCA 或混合细胞粘附试验 MRCA 单克隆抗体特异的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 MAIPA 改进的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MACE 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 FCM 和珠子介导的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法 LifeMatchTMLuminex100screeningassay 微柱凝胶血小板定型试验 17 HPA基因分型 由于目前所知的大部分HPA等位基因多态性皆为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故HPA的基因分型方法与SNP检测方法类似 18 HPA基因分型方法 PCR RFLP Newman等 1989年 首先应用 HPA 4 Yuk 和HPA 8 Sr 系统缺乏合适的酶切位点 不能直接使用此法进行分型 PCR ASO Mcfarland等 1991年 首先将此技术用于HPA 1的分型 PCR SSP Metcalfe和Waters等首先将此技术用于HPA 1的基因分型 PCR SSCP Peyruchaud等 1995年 报道利用PCR SSCP对HPA 1和HPA 3进行基因分型 PCR SEQUENCE 19 其他基因分型方法 寡核苷酸连接试验 OLA 或连接酶链式反应 同源双链优先形成试验 PHFA 差异性解链曲线图分析 5 核酸酶分析 TaqManTM分析 20 血小板血型的主要临床意义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AITP 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诱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DIIT 21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AITP AITP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 更常见 分3类 ITP 再次ITP 急性病毒感染后血小板减少症 统称ITP PAIgG检测是其最有价值的试验 但是PAIgG并非特异 其阳性诊断价值仅为46 阴性诊断价值为82 22 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NAITP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PTP 血小板输注无效 PTR 23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NAITP NAITP类似于红细胞血型系统的HDN在白种人中 NAITP的发病率约为1 1000 1 2000 80 是由HPA1a抗体引起的 NAITP的死亡率约为10 第一胎的发生率约为20 59 产前诊断对预后非常重要 24 25 血小板输注无效 约有20 50 白血病患者 80 再障患者在长期输注血小板后 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 26 血小板输注 目的 主要是防止出血 指征 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患者 原则 手术或产科病人 50 109 L时 一般需要预防性输注50 100 109 L时 视病情而定 100 109 L时 通常不需输注输注剂量 一般2 1011以上 27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功能障碍 近期有服用阿斯匹林等血小板抑制药者 即使 计数 100 109 L 在估计其治疗中会有出血倾向时 也应输注血小板 大量使用 制剂或全血15 20单位以上者 应输注 I 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等 除非有大出血危险 一般不宜输血小板 28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判定指标 29 判断原则 不正常反应 1小时PPR 30 或血小板寿命 2天 不成功输注 1小时CCI 7 5 109 10 109 L18小时CCI 4 5 109 7 5 109 L如果CCI或PPR不能得到 则输后血小板增加 5 109 L 输注1个单采量 可作为输注无效的指标 30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免疫性 包括HLA抗体 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 同种抗体 ABO抗体 免疫性复合物等 非免疫性 脾肿大 脾切除 骨髓移植 DIC 静注两性霉素B 抗菌素 出血 发热等 同时与输注的血小板寿命也有关 31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Doughty等报道 44 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 其中88 是与非免疫性原因有关 单独非免疫性原因占67 另21 与免疫性原因共同存在 血小板抗体存在于25 的PTR患者中 单独为13 Friedberg等则认为 任何PTR都不能归因于一种原因 32 同种免疫因素与血小板输注无效 对于血小板输注无效 一般涉及ABO HLA A B HPA抗原 33 ABO血型抗体 ABO血型系统抗体在PTR中的作用经常被忽视 事实上 抗A 抗B可以缩短血小板寿命 有时也是引起PTR的原因 34 HLA抗体 是引起免疫性PTR的主要原因 血小板上的HLA I类抗原不足以引发抗体产生 白细胞的污染是输注血小板后产生HLA抗体的主要原因 因人群差异 在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的病人中 30 100 可产生HLA抗体 35 HPA抗体 在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病人中 HPA抗体产生概率仅为1 5 HPA抗体多与HLA抗体同时存在 理论上 在白种人中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应以HPA 3为多见 但事实上 HPA 1是白人中最多见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36 37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分析 应用GTI MACE1试剂盒检测223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80例 35 87 HPA抗体1例 占1 25 HLA抗体75例 占93 75 同时含有HLA和HPA抗体者4例 5 38 血小板输注无效对策 许多因素涉及血小板输注无效 一些临床因素和可能的致免疫性反应因素的调查 对于制定一个好的对策很重要 39 血小板输注无效对策 应该输注ABO相合的非贮存的血小板 以防止因ABO抗体或血小板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输注无效 对于一些因血小板消耗增加而致的输注无效 如发热 DIC等 缩短输注时间比增加输注量更重要 对于脾肿大 则应以增加输注量为主 40 血小板输注无效对策 如果存在自身抗体 用激素 免疫抑制剂或IVIg治疗 有时可有效 原因不明的PTR 往往应考虑药物性抗体 停用某种药物或换药是首选 41 同种免疫性PTR对策 HLA同种免疫的预防供者选择其他 42 同种免疫性PTR对策 1 预防HLA同种免疫的一些措施 减少抗原刺激 尽量采用单个献血员的血小板或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 白细胞去除 输注辐照血液 输注HLA相合的血液 43 白细胞去除 有研究表明 未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输注 HLA抗体产生概率为97 白细胞 107 每次输注 HLA抗体产生概率为24 白细胞 5x106 每次输注 HLA抗体产生概率 5 贮存后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输注 HLA抗体的产生概率 22 4 明显高于贮存前去除白细胞的输注 3 5 44 同种免疫性PTR对策 2 供者选择策略 仅存在HPA抗体 家庭成员为首选 存在HLA抗体 HLA配型或交叉配合性试验 同时存在HLA和HPA抗体 45 血小板配型 HLA配型 Yankee等首先 1969 将HLA引入血小板配型 Duquesnoy等首先采用了从一般人群中选择HLA配合的血小板供者的策略 CREG Cross reactivegroup 法 即根据HLA的交叉反应性来筛选血小板供者 HLAMatchmaker 软件 可用于BX和C D级配合输注效果的预测 46 HLA配合度 47 配合度评价 A和BU是仅有的真实配合BX和C是较佳配合D与随机供者无差别在日本 80 的PTR患者可以在一个50000人的供者库中 找到5位配合度为A的供者 48 血小板交叉试验 大多数实验室都进行 盲配 在美国 应用最多的血小板交叉试验方法是SPRCA 在紧急情况下 交叉试验是一种非常好的避免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方法 特别是对于PRA70 血小板交叉试验的有效性较差 除非HLA的配合性较好 49 美国红十字总会的一项调查表明 基于HLA配型和交叉配合试验两种筛选方法的血小板输注成功率一致 A Bu配合级效果优于交叉配合性试验 Bx级与C D级无区别 在已排除非免疫性因素的情况下 有一半的PTR患者不能检测到血小板抗体 50 建议的策略 CREG法用SPRCA法随机交叉配型如果使用CREG法 特别建议进行HLA抗体筛选要求临床医师检测CCIs 51 如果 HLA抗体筛选阴性 随机输注 考虑检测HPA抗体 特别是在排除非免疫因素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情况下 仅有ABO系统抗体 使用ABO血型一致的血小板或O型血小板 HLA抗体阳性 但PRA 70 随机血小板使用交叉配型方法 或选择相关HLA抗原阴性的血小板进行交叉试验 52 如果PRA 70 或CCIs差 抗原阴性血小板交叉配型 选择性召集A BU级配合的献血员 53 同种免疫性PTR对策 3 其他 大剂量IVIg 对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大剂量IVIg可以增加血小板计数 60 对于同种免疫引起的PTR 效果仍有争议 且费用过高 血浆交换 免疫抑制 疗效需2 3周 不适宜立即输注者 输注去除HLA抗原血小板 仍有争议 冰冻保存自身血小板 54 总结 1 对于不相合的红细胞输注 人们肯定不能容忍 而对于不相合的血小板输注 人们却认为是常规 事实上 血小板输注无效 往往也伴随着死亡 出血而亡 55 总结 2 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无效通常是非免疫性因素引起的 同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多由HLA抗体引起 输血和妊娠是引起HLA同种免疫两种主要的危险因素 56 总结 3 对血小板抗体进行筛选和鉴定 而后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 阴性者进行输注 这种类似于目前红细胞配血的方法 是最有效的PTR应对策略 57 谢谢 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