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罐车使用培训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7027649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罐车使用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新型罐车使用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新型罐车使用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罐车 一 罐车发展简述二 主要用途三 主要特点四 主要性能参数五 主要尺寸六 主要结构 七 油漆与标记八 车辆寿命及检修周期九 与G70K型轻油对比十 使用与维护 G50型罐车是我国1954 1967年期间生产的主型轻油罐车 车辆长度为11408 11708mm 罐体内径 2600m 有效容积51m3 载重50T 其基本结构沿用原苏联20世纪40年代生产的四轴罐车结构 由于该车型整个结构有许多缺点 在以后生产中几个生产厂多次改进设计 所以结构变化较大 G60型罐车是我国目前运用中的主型轻油罐车之一 车辆长度为11988mm 罐体内径 2800m 有效容积60m3 载重52T 1967年重新设计 取消空气包 后由分别在1969 1971和1973年进行重新设计 从1973至1992年共生产13000辆 1989年经改进设计 与1992年至2005年大量生产 一 罐车发展简述 G70型罐车是我国目前运用中的主型轻油罐车 是G60的升级换代产品车辆长度为11988mm 罐体内径 3000m 有效容积69 7m3 载重62T 该车在无底架罐车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轴重和限界 载重较G60提高10T 1992年完成试制 1993 1994年完成静强度 冲击和动力学试验 1995年通过部级鉴定 至今已大批量生产 2001年换转8G型转向架 定型为G70T 2002年换装转K2型转向架 加装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 空气制动采用车端布置方式 定型为G70K 一 轻油罐车发展简述 一 轻油罐车发展简述 2004年初 西安车辆开始研制70t级新型轻油罐车 2005年2月初 完成施工图设计 4月中旬完成样车试制工作 7月 通过了部级技术审查 装用转K6型转向架的定型为GQ70 装用转K5型转向架的定型为GQ70H 轻油罐车和粘油罐车的研制 设计 审查 定型在同一时间 二 车辆用途 轻油罐车 该车是供标准轨距铁路使用 主要用于装运汽油 煤油 柴油等化工介质 装卸方式为上装上卸 可以使用现有的地面装卸设施进行成列装卸作业 粘油罐车 该车是供标准轨距铁路使用 主要用于装运原油 重柴油 润滑油等一般性粘油类介质 采用内加热 装卸方式为上装下卸 可以使用现有的地面装卸设施进行成列装卸作业 三 车辆主要特点 3 1容积大 载重大同G70K轻油罐车相比 有效容积增大9m3 载重增加8t 提高13 每延米载重由6 87t m提高到7 66t m 提高11 3 2能利用现有地面装卸设施成列装卸我国主要的罐车使用单位一般均采用固定台位 成列装卸 GQ70型轻油罐车的车辆长度比现有主型轻油罐车G70K加长228mm 经调查 计算 可以使用现有的地面装卸设施进行成列装卸作业 三 车辆主要特点 3 3卸净率高现有轻油罐车筒体多为圆柱状 筒体中部容易产生上挠 卸油作业时油品卸不干净 留有残液为方便用户使用 GQ70型轻油罐车采用了斜底结构 便于油品卸出 提高卸净率 3 4部件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为提高运用可靠性 在总结我国无中梁罐车设计及运用经验基础上 参考欧 美同类罐车的成熟结构和先进产品标准 对关键结构进行了大量的计算 分析和对比 确定了牵枕结构采用助开式人孔 改进了呼吸式安全阀 三 车辆主要特点 3 5采用E级钢17号车钩及E级钢钩尾框和采用MT 2型缓冲器 提高了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可解决车钩分离 钩舌磨耗过快等惯性问题 3 6采用转K6或K5转向架 确保车辆运营速度达120Km h 满足提速要求 改善了车辆运行品质 降低了轮轨间作用力 减轻了轮轨磨耗 3 7粘油罐车进一步改善加热效果QN70型粘油罐车总结以往粘油罐车的加热经验 采用排管结构 减少了加热盲区 提高加热效率 缩短加热时间 四 主要性能参数 GQ70 GN70 四 主要性能参数 五 主要尺寸 六 主要结构 该车采用无中梁结构 主要由罐体装配 牵枕装配 制动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 转向架 安全附件等部件组成 加热及排油装置 罐体装配 制动装置 牵枕装配 转向架 车钩缓冲装置 安全附件 GQ70型轻油罐车 六 主要结构 罐体装配 牵枕装配 罐体装配 制动装置 牵枕装配 转向架 车钩缓冲装置 安全附件 GN70 GN70H 型粘油罐车 加热及排油装置 六 主要结构 GQ70型轻油罐车 六 主要结构 GN70型粘油罐车 六 主要结构 GS70型浓硫酸罐车 六 主要结构 GJ70型液碱罐车 六 主要结构 GF70型氧化铝粉罐车 六 主要结构 轻油罐体 采用直锥圆截面斜底结构 封头为1 2 5椭圆封头 内径为 3050mm 壁厚10mm 材质为Q295A 罐体中部内径 3150mm 壁厚10mm 材质为Q345A 罐体顶部设助开式人孔 两个呼吸式安全阀 罐体底部设聚液窝 粘油罐体 采用直锥圆截面斜底结构 封头为1 2标准椭圆封头 内径为 3000mm 壁厚10mm 材质为Q295A 罐体中部内径 3100mm 上板壁厚8mm 下板壁厚10mm 材质为Q345A 罐体顶部设助开式人孔 一个呼吸式安全阀 1 罐体装配 六 主要结构 人孔 筒体 封头 安全阀 聚液窝 罐车的安全附件主要包括人孔盖保护罩内的加排系统和罐体上的安全阀 如图 四 主要结构 1 罐体装配 安全阀 助开式人孔 为了改善人孔密封性能 同时降低工人开启人孔劳动强度 采用助开式人孔 人孔盖装有弹簧助开机构 开启时更加轻松 方便 助开式人孔 四 主要结构 1 罐体装配 采用不锈钢阀芯 提高了可靠性 改进的呼吸式安全阀 四 主要结构 1 罐体装配 2 牵枕装配 主要由牵引梁装配 枕梁装配 边梁装配 端梁装配等组成 六 主要结构 由牵引梁 前从板座 一体式后从板座 枕下中盖板和上心盘等组成 牵引梁装配 六 主要结构 2 牵枕装配 前从板座 牵引梁 后从板座及心盘座 采用屈服强度为450MPa的310高强度热轧耐侯乙字型钢 牵引梁 六 主要结构 2 牵枕装配 材质均为C级铸钢 前从板座 一体式后从板座 六 主要结构 2 牵枕装配 前从板座与牵引梁采用哈克拉铆钉铆接 六 主要结构 2 牵枕装配 采用单腹板 侧管支撑结构 由侧管 腹板 下盖板和筋板构成 枕梁装配 下盖板 腹板 侧管 筋板 侧管外径 140mm壁厚10mm 枕梁腹板和下盖板的厚度16mm 筋板厚度10mm 材质均为Q345A 六 主要结构 2 牵枕装配 3 加热及排油装置 由内置排管式加热装置和排油装置组成 内置排管式加热装置 主要由罐内加热排管和罐外进汽排水管路两部分组成 加热面积为21 94m2 六 主要结构 每组加热器主要由进汽管 回水管 8线加热管 进汽集管 回水集管组成 材质为20钢 罐外底部设加热槽钢 罐内加热排管分为两组 装设于罐内底部 分别位于罐体纵向中部截面两侧 并沿罐壁向下倾斜 斜度与罐体相同 为1 2 一位排管两端高度差为92mm 二位80mm 加热及排油装置罐内部分 六 主要结构3 加热及排油装置 进气管 进气集管 加热管 加热及排油装置罐外部分 罐外进汽排水管路主要由外进汽主管 加温管接头 管件等组成 底部设加热槽钢 排油装置中采用带蒸汽套的下卸阀座 蒸汽进口 排油三通与G17 G17B相同 与现有加热 卸油设施相配套 六 主要结构3 加热及排油装置 加热钢槽 下卸阀座 带有蒸汽套的下卸阀座 改善下卸阀附近粘油的加热效果 缩短加热时间 六 主要结构3 加热及排油装置 采用E级钢17号车钩或新型车钩 17型铸造或锻造钩尾框 合金钢钩尾销 采MT 2型缓冲器 含油尼龙钩尾框托板磨耗板 4 钩缓装置 六 主要结构 5 制动装置 由风制动装置和手制动装置组成 采取车端集中布置方式 简化了制动布置 便于检修作业 六 主要结构 风制动装置 六 主要结构 5 制动装置 六 主要结构 5 制动装置采用主管压力满足500kPa和600kPa的空气制动装置 主要由座式120控制阀 直径为254mm的整体旋压密封式制动缸 ST2 250型双向闸调器 KZW A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等组成 采用编织制动软管总成 奥 贝球铁衬套 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 不锈钢制动配件和管系 6 转向架 采用转K6型转向架或转K5型转向架 六 主要结构 罐体外设攀登至罐顶的侧梯 罐顶设工作台和防护栏杆 便于工作人员工作 7 安全附件 六 主要结构 七 油漆与标记 7 1油漆罐车牵枕装置 罐体外表面及其附属件内外表面应采用溶剂型 或水溶型 铁棕厚浆醇酸防锈底漆做为底漆 底漆干膜厚度不得小于50 m 面漆 含制动装置 采用漂浮型银粉漆 油漆干膜总厚度不得小于80 m 转向架的各铸钢件 车钩 钩尾框 轮对 心盘等表面应涂醇酸树脂漆 转向架摇枕弹簧涂沥青清漆 其中侧架导框顶面 车轮轮辋内外表面 心盘与心盘磨耗盘接触的工作表面不涂漆 其余应符合Q XC35 021的要求 7 2车辆标记车辆标记按图样和TB T1 1 1 2的要求涂打 罐体容积检定后 在规定部位涂打容量计表号 七 油漆与标记 8 1车辆寿命 25年 8 2检修周期 厂修5年 段修1年 八 车辆寿命及检修周期 九 与G70K型轻油罐车对比 九 与G70K型轻油罐车对比主要技术参数及配件对比表 九 与G70K型轻油罐车对比主要技术参数及配件对比表 十 使用与维护说明 车辆在充装作业前 应对车辆进行外观检查 若无异常方可继续作业 以上检查完毕 方可打开人孔盖进行充装作业 充装时应注意观察液面上升情况 不允许液面超过下部容积标尺所指示的最大液面高度 并且充装介质总重严禁超过70t 装车完毕后 关闭人孔盖 拧紧活节螺栓上的螺母 装油前首先将排油阀开关轴转向 关 位置 并将排油管接头盖与排油管拧紧 再打开人孔盖进行装油作业 充装时鹤管 液体装卸的专用设备 一种可以伸缩移动的管子 应对准人孔口 注意观察液面上升情况 不允许液面超过容积标尺所指示的液面高度 装油完毕后 关闭人孔盖 拧紧活节螺栓上的螺母 注意 开 关 人孔盖时不得敲击活节螺栓 以防损坏 应使用扳手拧松 紧 螺母 1充装 卸车时 打开人孔盖 将抽液管对准聚液窝插入进行卸车作业 卸车作业完成后 应关闭人孔盖 拧紧活节螺栓上的螺母 十 使用与维护说明 2卸车 轻油 3顶车 在正常的使用 检修 试验需要顶车作业时 顶车位置应在枕梁装配中顶车垫板的下面正中位置 注意 严禁在其它任何位置进行顶车作业 卸油时若需加热 应首先对排油阀座和排油管加温套底部的冷凝水出口进行检查 必须保证它们畅通 以防蒸汽加热时压力过高造成内加热管路破裂 检查完毕后 将加热管路的外进汽主管管口与地面蒸汽源连接好 缓慢打开地面蒸汽源阀门 通过加热管路对罐内介质进行加热 在加热到一定时间后 应根据介质凝固的具体状况 来确定加热时间的长短 将排油管与地面设施连接好 准备向地面设施卸油 十 使用与维护 2卸车 粘油 十 使用与维护 卸油时 首先必须打开人孔盖 然后将排油管与地面设施连接好 再将排油阀开关轴转向 开 位置 此时 开始向地面设施卸油 加热一段时间后 当冷凝水出口排出的蒸汽较多时 应适当关小地面蒸汽源阀门 加热结束时 必须缓慢关闭地面蒸汽源阀门 卸油作业完成后 应将排油阀开关轴转向 关 位置 并将排油管接头盖拧紧 待罐内冷却后关闭人孔盖 拧紧活节螺栓上的螺母 以防运输过程中丢失或发生意外 2卸车 粘油 十 使用与维护 加热管路外进汽主管管口处蒸汽压力不得大于0 5MPa 地面蒸汽源阀门必须缓慢开启 关闭 卸油过程中人孔盖必须敞开 卸油完成后待罐内温度冷却至环境温度时方可关闭 加热完成后 须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将内加热管路中的冷凝水吹干 以防当罐车处于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冷凝水在加热管路中冻结 堵塞管路 然后将进汽主管接头盖拧紧 以防运输过程中丢失或发生意外 禁止直接从人孔通蒸汽进行加热 注意 2卸车 粘油 在正常的使用 检修 试验需要顶车作业时 顶车位置应在枕梁装配中顶车垫板的下面正中位置 注意 严禁在其它任何位置进行顶车作业 十 使用与维护 3顶车 介绍完毕 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