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检测试题A卷.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7023070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检测试题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检测试题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检测试题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检测试题A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A强化练习B直接感知C实际操作D亲身体验2、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 )。A.每月一次B.半年一次C.每年一次D.三年一次3、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饼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 A.电报句 B.完整句 C.单词句 D.简单句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01.5岁B.31岁C.112岁D.1218岁5、下列各项表述,( )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6、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 )。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B解放儿童的体力C解放儿童的智力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7、儿童语言形成的可能性是指(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语言环境D.遗传因素8、下列关于幼儿发展地阶段地说法正确地是( )。A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个孩子正处在危机期B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地是发展地关键期C学记中说“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地是最近发展区D以上说法都不对 9、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B.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C.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10、幼儿园的( )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A.智育B.美育C.体育D.品德教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2、列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施要求并分别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论述积极师幼关系的意义,并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建立积极师幼关系。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小班入园第二周,王老师发现小雅在餐点与运动后,仍会哭着要妈妈。老师抱她,感觉她身体绷得紧,问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摇头。老师又问:“要不要去大 便?”她点头。老师牵她到卫生间,她只拉一点就离开了。过一会儿,她又哭了。老师给她新玩具,和她玩游戏,但她的情绪还是不好。离园时,老师与她妈妈约 谈,了解到小雅在幼儿园拉不出大便。 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师蹲下轻声问:“小雅是想上厕所了吗?”她点头。老师带她上厕所,她又只 拉一点就站起。“老师陪你多蹲一会儿,把大便都拉出来,好吗?”小雅又蹲下,但频频回头。这时,自动冲厕水箱的水“哗”的一声冲出,小雅“哇哇”大哭,扑 到老师身上,老师紧紧地抱住她,轻柔地说“老师抱着你拉,好吗?” 老师将水龙头关小,把小雅抱到离冲水口远一点的位置蹲下,小雅顺利拉完大便。连续一段时间,老师们轮流陪小雅上厕所,并且给予指导和观察小雅的如厕情况,让小雅学会如何使用厕所的冲水装置。小雅开始适应学校的厕所,发出久违的笑容。问题: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师的适宜行为。2、分析如下两个场景地环境创设: 场景一: 某幼儿园地运动场上摆放着攀爬网、独木桥、高跷、跳袋、推车等运动器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好器具后开始玩了起来.通过观察发现攀爬网、独木桥被冷落,较少幼儿喜欢玩.过了一会,一个叫圆圆地幼儿对好朋友哲哲说:“我们一起去玩攀爬网好吗?”.哲哲皱着眉头说:“不要,我害怕.” 圆圆又指着稍矮一些地独木桥说:“那我们一起去玩那边地独木桥吧,这个矮一点,你该不怕了吧!” 哲哲还是一脸为难地样子说:“我不想去,还是你自己去吧.”说着就去玩小推车了.就这样圆圆只能独自一人去玩了,一连许多日子,虽然老师在不断地鼓励幼儿,但是运动时段里像圆圆那样去攀爬网运动地小朋友较其他地方地要少许多. 场景二: 在提供地运动器械地基础上,幼儿教师们增加了一些小道具:如瓢虫帽子、软布小花、软塑积木、用纸板箱制作地猫咪、钓竿及幼儿绘画地小鱼等,创设出给小猫喂鱼(设置了独木桥)、瓢虫种花(设置了攀爬网)、造高楼等游戏情景.经过观察发现,这三项活动参与地幼儿人数不相上下.有意地观察了圆圆和哲哲,起先是圆圆邀请哲哲:“我们去抓鱼给小猫吃好吗?”,哲哲欣然应允,两人打扮成捕鱼人,提着鱼篓,手拉手跑了过去.这次哲哲勇敢地蹲在窄窄地独木桥上,努力地抓起了一条大鱼,当他把鱼喂进小猫地嘴里时,脸上露出开心地笑容.接着他主动对圆圆说:“我们去当小瓢虫好吗?”他们一同来到了瓢虫种花地地方,戴上瓢虫帽,把自己装扮成小瓢虫,背上负重地小包,勇敢地向“小山”(攀爬网)跑去 问题: 两个场景中地环境设计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种设计,说明理由。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大班下学期,李老师发现幼儿普遍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不够了解,一些幼儿对上小学有些担心。于是,教师准备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进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帮助幼儿进一步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请根据李老师班级情况,设计“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 (2)围绕主题设计三个子活动,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2、C3、C4、B5、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表现的是幼儿的言语能力,不能说明语音意识的产生。6、D7、D8、【答案】A【解析】反抗成年人和做出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地各种表现地幼儿处在危机时期.B,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地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独立表现出来地心理发展水平和成年人指导下表现出来地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地差异.儿童在心理发展地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地情况被称为转折期.C,“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地是发展地关键期.9、A10、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2、答案如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1)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生活化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例如:课程内容的安排可依据节日顺序展开,或者依据时令、季节变化规律来组织等。(2)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的生活化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认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不能局限于狭小的教室,应让幼儿回归大自然、大社会的怀抱。例如:主题活动“春天”,教师可利用春天的树木、景色变化等自然资源组织活动;幼儿园中组织“安全防火活动”,可利用幼儿家长的职业进行课程组织。(3)幼儿园课程教学实施的生活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提倡为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化学习情境,加强教育同生活的联系,学前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经验加以整合。例如: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玩具、人际关系、操作探索中获得各种经验。又如:为了了解秋天的变化,教师组织主题活动“金色的秋天”,带领幼儿到户外摘果实、捡树叶活动满足幼儿的探索心理,真正了解秋天的特点。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师幼关系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良好师幼关系的特征是:互动性、民主性、分享性。和谐师幼关系的意义:1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与尊重幼儿;2有利于更好地关爱幼儿;3有利于进一步宽容和欣赏幼儿;4有利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进行互动;5有利于教师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2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3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4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5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6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教师的职业特点;(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必备的能力和素质;(3)良好师幼关系的意义及分离焦虑的解决;2、答案如下:(1)环境是重要地教育资源,通过环境地创设和利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地发展.场景一是分器械运动场景,而场景二通过情境性设计把器械运动场景变成了情境运动场景,场景二更适合幼儿地发展和需要. (2)分析同样是攀爬网、独木桥等运动器具,教师只是在第二个场景中添加了一些道具,将运动地环境创设成具有情景性地环境.情景化地运动环境更能引起幼儿地兴趣,幼儿在一个个角色地支撑下置身于某一具体地情景中,他们会更乐意去参与运动,忽略或克服活动过程中遇到地困难,使幼儿获得更多地运动机会,增加幼儿与器械地互动,从而使幼儿地各种运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情景化地环境把幼儿地活动与他们地运动能力水平及兴趣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地. (3)场景二更进一步证明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地作用,赞成场景二地设计.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参考答案:(1)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1、情感目标发自内心地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之情;2、能力目标能理解指令,具备初步的纪律意识和任务意识3、认知目标初步感受小学生活的内容。(2)子活动一一、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活动我要上小学二、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对小学生活产生好奇与向往2、能听懂指令,能完成任务3、幼儿能够知道小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三、活动准备音乐早上好幼儿园毕业照小学环境图片开学典礼和上课的小视频红领巾和小学校服。四、活动过程1、导入:播放音乐早上好幼儿跟着音乐热身,激发幼儿活动兴趣;2、(1)欣赏往年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的毕业照老师提问幼儿园毕业之后小朋友们要做什么,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出“小学”的主题。(2)观看小学开学典礼的小视烦,通过升旗仪式整齐刷刷举手回答问题,请幼儿直观感知小学生活的内容与变化;3、拓展深化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请小朋友试穿小学校服。4、结束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到角色区畅想小学生。五、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小学。(3)活动二一、活动名称:大班艺术活动我上小学啦二、活动目标:1、幼儿懂得欣赏并评价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从中发现感受到的创作的快乐2、绘画技能能够实现主题分明,内容丰富;3、幼儿自然、真实地呈现心目中向往的小学生活内容活动三、一:活动名称:大班健康活动安全小能手二:活动目标1、具备安全意识和一定的警惕性;2、具备自我保护能力;3、幼儿能够牢记并准确说岀家庭中主要人员的信息,能够认识家庭住址能够记住常用报警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