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息肉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7013438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道息肉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消化道息肉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消化道息肉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道息肉 不仅仅是 息肉 消化道息肉常见于 食道胃结直肠少见于小肠 息肉 gastricpolyp 是指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 胃镜或肠镜检查诊断的胃息肉 十二指肠息肉 结肠息肉 直肠息肉只表示肉眼观察到的隆起物 息肉这一名称并不表示它的病因及组织学构造 肉眼观 什么样的息肉 息肉这一名称 并不表示它的病因及组织学构造 大肠良性肿瘤 WHO分类 胃良性肿瘤分类基本相同 上皮性腺瘤 管状腺瘤 管状绒毛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内分泌性类癌肿瘤样病变错构瘤 P J综合征 Cowden病 幼年性息肉病等 异位 异位胰腺 胃粘膜异位增生性息肉和息肉病淋巴组织增生性息肉和息肉病炎性息肉 假性息肉 粘膜脱失继发病变上皮异常增生扁平粘膜不典型增生非上皮性粘膜下隆起病变 平滑肌瘤 良性间质瘤 脂肪瘤 脉管瘤 血管瘤 淋巴瘤 神经源性肿瘤 胃肠镜检查后报告上的息肉诊断 不仅仅是 息肉 它有良性及潜在恶变及已经早期癌变或为类癌治疗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息肉的危害 第一 大部分息肉无症状 但是少部分可出现腹痛 腹胀不适等症状 但是息肉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 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 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 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 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 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第二 癌变情况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癌变较少 但是反复慢性炎性刺激仍可癌变 腺瘤性息肉和错构瘤5年癌变率均较高 有极少数 息肉 就是神经内分泌癌 息肉胃肠镜下治疗目的 胃肠镜检查后的息肉诊断只是代表肉眼观察的隆起肿物 并不代表组织学结构 故胃肠镜下的治疗是 第一 切除病变第二 较完整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依据 切除病变也是有讲究的 我们在胃肠镜下做息肉前需充分去除泡沫 粘液 然后染色 放大内镜观察息肉表面结构及息肉周边情况 胃肠镜下治疗方法选择 第一 对较小的 扁平的 乳白色的这类息肉 可取活检后予以氩气刀电凝法切除 就像我们用激光取痣一样 也可用热活检钳电凝切除 病理 食道乳突状腺瘤 第二 对中等大小或带蒂的息肉可用圈套器电切或粘膜下注射后圈套器电切除 即通常所说的EMR术 但是对胃肠镜下肉眼或染色 放大观察考虑腺瘤样息肉 尤其颜色较鲜红的 则切除的范围需要大些 第三 对较大的扁平宽基底息肉 直径超过2cm 尤其是息肉表面腺管或腺管开口紊乱 表面分叶 鲜红色改变 僵硬 溃疡形成等 或息肉周边粘膜有异常表现时 或考虑就是类癌 则在息肉切除时 需较大范围剥离才能切除干净息肉 这类 息肉 有部分可能癌变或就是类癌 故剥离范围较大 这种剥离方法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ESD 这类手术难度大 相对于前两种手术方法并发症多 费用较高 好处是 若病理检查有早期癌变或就是类癌 没有侵犯到粘膜肌层 则不需追加外科手术 不需放化疗 达到根治目的 术后病理 管状绒毛状腺瘤 局部腺上皮中度 重度不典型增生 术前病理检查 距离门齿约31 33cm 食道 鳞状上皮乳突状瘤样增生 局部鳞状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 术后病理检查 距离门齿约31 33cm 食道 鳞状上皮组织 局部鳞状上皮中度非典型增生 胃角隆起病变 胃角 慢性粘膜炎伴肠上皮化生 局部高度上皮内瘤变 中 重度非典型增生 胃体隆起病变 胃体 慢性中度浅表性胃炎 局部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 底切缘及边切缘未见腺上皮内病变组织 染色可意外发现早癌 距离门齿24 28cm 患者 男 76岁主诉 吞咽梗阻1月 距离门齿 32 35cm 等待活检 小结 当你看到胃肠镜报告有息肉诊断时 你需要仔细看看图片 一看息肉表面 腺管或腺管开口紊乱 表面分叶 鲜红色改变 僵硬 带蒂 溃疡形成等 不管大小 需早期胃肠镜手术 颜色鲜艳的蘑菇多有毒 二看息肉周边粘膜 周边粘膜有白色点状改变 虎皮样改变 糜烂等也需胃肠镜手术 往往需ESD术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