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证(本-禁-兼)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7003360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证(本-禁-兼)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伤寒证(本-禁-兼)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伤寒证(本-禁-兼)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 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身疼 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 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 35 原文 提要 论太阳伤寒证治 分析 太阳病 主证 无汗而喘 发热 头痛 身疼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 脉浮紧 恶寒 伤寒八症 卫阳被遏 温煦失职 邪正相争 风寒外袭 正气抗邪 腠理闭塞 肺气失宣 卫阳被遏 营阴郁滞 风寒外束 卫闭营郁 肺气失宣 病机 病因 风寒外袭 方药 治法 麻黄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个 桂枝二两 麻黄三两 煎服法与护理 先煎麻黄 去上沫 不须啜热粥 开腠发汗 宣肺平喘 开腠发汗 宣肺平喘 调和诸药 去其剽悍之性 以免发生心烦 温覆 微汗 余如桂枝法将息 本方为峻汗之剂 以免大汗伤阳 宣发肺气开腠发汗祛邪平喘 以发汗祛邪为目的 临床运用 太阳伤寒证 风寒外束喘咳证 冷风哮喘 风寒湿所致周身关节疼痛证 案例 黄汉栋 夜行风雪中 冒寒 因而恶寒 时欲呕 脉浮紧 宜麻黄汤 生麻黄三钱 川桂枝三钱 光杏仁三钱 生甘草一钱五分 汉栋服后 汗出 继以桔梗三钱 生甘草三钱泡汤饮之愈 经方实验录 加白术 金匮 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出 脉浮者 病在表 可发汗 宜麻黄汤 51 原文 提要 脉浮而数者 可发汗 宜麻黄汤 52 补充说明麻黄汤运用当脉证合参 脉浮紧 脉浮 脉浮数 在表 乃发热所致 风寒在表发热可十分明显 因于寒 体若燔炭 脉搏随热度升高而加快 但必须强调其无其他热象 麻黄汤 脉证合参不泥于脉 麻黄汤证 省文 原文 提要 分析 太阳病迁延日久的辨证处理 太阳病 十日以去 脉浮细而嗜卧者 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 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 与麻黄汤 37 脉浮细 初愈静养 嗜卧 病邪初去 气血未和 邪气初去 倦怠静卧 胸满胁痛 邪已传入少阳 与小柴胡 脉但浮 病程虽久 表实证仍在 与麻黄汤 太阳病 十日以去 举脉略证 外已解 证不变治不变 原文 太阳病 脉浮紧 无汗 发热 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 表证仍在 此当发其汗 服药已微除 其人发烦目瞑 剧者必衄 衄乃解 所以然者 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46 太阳病 脉浮紧 发热 身无汗 自衄者愈 47 伤寒脉浮紧 不发汗 因致衄者 麻黄汤主之 55 46条为鼻衄在麻黄汤汗后 汗不解衄乃解 47条未经服药 失汗致衄 邪从衄解为自愈机转 55条为衄在发汗前 衄而邪不解仍须麻黄汤发汗 提要 词语解释 目瞑 阳气重 瞑 m ng 说文 谓 瞑 翕目也 即闭上眼睛 目暝指闭目懒睁 畏光 阳气郁遏较重 衄 此处指鼻出血 46条 太阳病八九日不解 表证仍在 脉浮紧 无汗发热 身疼痛 当发其汗 麻黄汤 服药后 微除 略有减轻 其人发烦 目瞑 剧者必衄 红汗 阳气重 衄乃解 阳郁求伸 邪随衄解 分析 属倒装文法 麻黄汤应承于 此当发汗也 后 表闭日久 阳郁太甚 难以一汗而解 正得药助 与邪剧争 血汗同源 异名同类 阳郁太过 邪不得从汗而解 今借衄为通路而外解 俗称红汗 伤寒表实 47条 伤寒证 当汗失汗 自衄者愈 邪随衄解 太阳伤寒 卫闭营郁 当汗失汗 邪无出路 阳气怫郁 蓄极思通 冲逆鼻窍而为衄 太阳病 脉浮紧发热身无汗 若不能自衄而愈者 亦可考虑针刺放血法治疗 启示 对外感高热病人 用三棱针在曲池 少商 太阳穴处放血 多能获效 麻黄汤 55条 伤寒脉浮紧 不发汗 致衄 举脉略证 省文法 邪无出路 表闭自甚 表邪未去 本证已发生衄血 能否再用麻黄汤 释疑 当作具体分析 不可拘泥 机械看待 若太阳表证仍在 而无其他热象者 可用之开腠发汗 使邪随汗解 衄血自止 否则 不可妄用 有些注家主张于麻黄汤中加凉血益阴之品 可参 当汗 表闭日久 阳郁太甚 服麻黄汤后 不从汗解而从衄解 太阳病失汗 表闭阳郁 可发生自衄 邪随衄解 自愈 伤寒失汗 虽衄而表邪不解 仍可发汗 小结 46 47 55三条皆论太阳伤寒衄血 以上皆为实践之总结 应当珍视 但必须联系实际 切不可教条 血汗同源 46条 汗 衄 解 47条 未汗 衄 解 55条 衄 汗 解 麻黄汤禁例 共收9条原文 原文 脉浮数者 法当汗出而愈 若下之 身重心悸者 不可发汗 当自汗出乃愈 所以然者 尺中脉微 此里虚 须表里实 津液自和 便自汗出愈 49 脉浮紧者 法当身疼痛 宜以汗解之 假令尺中迟者 不可发汗 何以知然 以荣气不足 血少故也 50 提要 尺中脉微及尺中迟者禁汗 分析 脉浮数 脉浮紧 邪气在表 举脉略证 法当发汗 误下 尺中脉微 身重心悸 里虚 里阳虚弱 不可发汗 须表里实津液自和 自汗出愈 49条 50条 邪气在表 尺中迟 营虚血少 等待 到达 不可发汗 正气恢复 充实 身疼痛 经过治疗 咽喉干燥者 不可发汗 83 淋家 不可发汗 发汗必便血 84 疮家 虽身疼痛 不可发汗 汗出则痓 85 衄家 不可发汗 汗出必额上陷 脉急紧 直视不能眴 不得眠 86 汗家 重发汗 必恍惚心乱 小便已阴疼 与禹余粮丸 88 亡血家 不可发汗 发汗则寒慄而振 87 病人有寒 复发汗 胃中冷 必吐蛔 89 原文 禁例九条 不外三方面 当脉证和参 尺中迟 注意体质 咽喉干燥 注意病史 淋家 尺中脉微 营虚血少 里 阳 虚 阴液亏乏 中阳不足 胃中冷 吐蛔 疮家 衄家 亡血家 汗家 阴阳气血不足 内有蕴热 分析 上述诸条提示 凡阴阳气血亏虚 阳亢火旺 温热外感者 皆禁忌使用麻黄汤 依据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阳 诸虚者不可用 麻黄汤的性味 火旺阳亢 温热外感者禁 发汗的机理 要素 血汗同源 气血互根 气血 发汗必伤阴阳气血 辛温能助热 释疑 虚人外感不可发汗 应如何治疗 后世医家多主张在护正气的基础上 加解表药 如 孙思邈 滋阴发汗 张景岳 助阳发汗 李东垣 益气发汗 扶正祛邪 邪正兼顾 并非不可发汗 是不可辛温峻汗 如麻黄汤 大青龙汤 但可以选用桂枝汤及桂二越婢一汤之小汗之剂 太阳伤寒兼证 葛根汤证 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无汗恶风 葛根汤主之 31 太阳伤寒兼邪郁经输证治 项背强几几 邪入经输 经气不利 筋脉失养 无汗恶风 风寒外束 腠理闭郁 太阳病 寒 太阳伤寒卫闭营郁兼筋脉失养 原文 提要 分析 病机 方药 麻黄三两 葛根四两 桂枝汤 发汗解表 升津舒筋 何以不用麻黄汤加葛根 合桂枝发汗祛邪 温阳益阴祛邪 葛根汤 发汗不伤阴 升津舒筋 助麻桂解表 主药 麻黄汤乃峻汗之剂 恐其过汗伤津 致筋脉愈失所养 然病为风寒闭表 桂枝无开腠之力 故于桂枝方中加一味麻黄开启玄府 祛邪外达 妙在方中芍药 大枣 甘草 既可滋阴化液 缓急舒筋 又可制麻桂之刚烈以防过汗伤阴 治法 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比较 项背强几几 桂枝加葛根汤证 葛根汤证 自汗出 无汗出 表虚 表实 用麻黄 不用麻黄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 必自下利 葛根汤主之 32 太阳与阳明合病 不下利 但呕者 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2 分析 提要 太阳病 阳明病 论太阳与阳明合病之证治 发热恶寒 头痛 无汗 脉浮紧等 下利 表邪内迫阳明胃肠升降失常 呕吐 大肠传导失职 胃气上逆 治法 葛根汤 半夏 降逆止呕 合病 发汗解表以祛邪 发汗解表止利 逆流挽舟 大青龙汤证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 汗出恶风者 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 筋惕肉瞤 此为逆也 38 太阳伤寒兼里热证证治 厥逆 筋惕肉瞤 炒温之米粉 指手足逆冷 瞤 sh n 掣动 颤动 筋惕肉瞤 肌肉跳动 温粉 原文 提要 词解 病机 治法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 伤寒证 病因 风寒外袭 风寒外束卫闭营郁 主证 烦躁 症状 治法 邪热扰心 审证要点 病机关键 邪无出路闭郁化热 风寒外束 里热内蕴 开腠发汗 兼清里热 分析 方药 大青龙汤 麻黄汤倍麻黄 石膏 鸡子大 生姜 大枣 峻开腠理 祛邪泄热 清解郁热 和脾胃 调营卫 防石膏寒凉伤胃 龙升雨降郁热顿除 程应旄 温服 取微似汗出 服法与护理 汗出多 温粉扑之 一服汗出 止后服 若过剂则汗多亡阳 固表 防再次受邪 防大汗伤阳 中病即止 免过剂伤正 遂虚 恶风 烦躁 不得眠 禁例 脉微弱 禁用大青龙汤 厥逆 误用 筋惕肉瞤 阳虚不煦 阳虚失煦 阴虚失濡 汗出恶风 表阳不足 里阳虚弱 注意 大青龙汤 本方开腠之力强于麻黄汤 本证表闭甚于麻黄汤证 辛温解表发汗之峻剂 大青龙汤 表里双解剂 辛温解表 不汗出而烦躁 表闭化热 辛寒清里 刘河间 防风通圣散 风热壅盛三焦俱实 吴鞠通 银翘散 用豆豉 薄荷 荆芥替麻黄 牛子 桔梗替北杏 苇茎 银花 连翘 竹叶替石膏 去桂枝 生姜 大枣 风温在气分之初期 泻热通便清利湿热 荆 防 薄 桔 麻 栀 滑石 硝 黄 疏风解表 翘 芩 石膏 清解肺胃之热 伤寒脉浮缓 身不疼但重 乍有轻时 无少阴证者 大青龙汤发之 39 乍有轻时 乍 暂也 乍有轻时 指证情有偶尔减轻之时 补述38条的脉证 原文 提要 词解 伤寒 脉浮缓 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 发热恶寒 无汗而烦躁 大青龙汤发之 无少阴证 辨证关键 表闭较轻 寒闭热郁 经气壅滞 营郁不甚 主证 病机 分析 寒闭热郁 寒闭热郁 方药 治法 开腠发汗 兼清里热 大青龙汤发之 身重 少阴病 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大青龙汤证 寒邪郁闭化热内扰 烦躁 少阴病 阳衰阴盛虚阳与争 大青龙汤证 太阳伤寒兼内热 身重无休止之时伴阴寒内盛之证 身重乍有轻时 伴表实兼内热之证 无热 恶寒 肢厥下利清谷 脉微等 恶寒发热无汗等证 鉴别 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 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40 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 咳而微喘 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 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41 心下有水气 词解 心下 即胃脘部 水气 即水饮之邪 噎 噎 y 指咽喉部有气逆梗阻感 少腹满 少 通小 指小腹或下腹部胀满 小青龙汤证 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之证治 提要 分析 不渴 干呕 发热 咳而微喘 水饮犯胃 胃气上逆 表寒未解 正邪相争 寒饮射肺 肺失宣降 寒饮内停 心下有水气 水饮内停 伤寒表不解 表实证仍在 伴恶寒 头痛 无汗等 水寒相搏里饮为主 外寒引动内饮 主证 渴 微利 噎 小便不利 少腹满 或见证 气不布津 饮郁化热 饮走肠间 饮阻气滞 气化不利 饮停下焦 小青龙汤 解表散寒 温化水饮 病机 方药 治法 风寒外束 水饮内停 麻黄 桂枝 芍药 干姜 细辛 半夏 五味子 甘草 解表散寒 调和营卫 温化寒饮 敛肺气 防辛散太过 调和诸药 渴 微利 噎 小便不利 少腹满 加减 去半夏 加栝楼根 去麻黄 加荛花 去麻黄 加附子 去麻黄 加茯苓 下水气 温阳散寒 喘 去麻黄 加杏仁 宣肺降气 生津 利水 药效观察 服汤已渴者 此寒去欲解也 服小青龙汤后 发热不渴 渴 41条 此寒去欲解 属倒装文法 小青龙汤主之 应承接于 发热不渴 之后 里饮已化病情向愈 过服温燥化热伤津 须结合脉证作具体分析 水饮内停 气不化津 渴 较 不渴 里饮更甚 不渴 或渴 症状 病性 寒证 渴而不欲饮或不多饮 41 40 释疑 小青龙汤证 风寒表实证 鉴别 大青龙汤证 里热 不汗出而烦躁 内饮 咳喘呕 温化寒饮 清解里热 外寒引动宿疾 里饮为主 表寒闭郁化热 表闭为主 开腠发汗祛邪为主 宣降肺气 温化寒饮主 临床运用 本方乃治疗水寒射肺致喘之名方 无论有无表证皆可使用 对慢支 支气管哮喘 老年肺气肿 慢支急性发作等 只要证系风寒外束 水饮内停 用之皆效 本条侧重寒饮之证治 但水饮日久化热 成寒热错杂 虚实相间者亦不少 以烦躁 痰胶粘难以吐出 色黄 苔黄白腻可据 宜仲景小青龙汤加石膏或加鱼腥草 天竺黄 桑白皮等 案例 黄某 男 74岁 咳嗽 气喘反复发作20余年 加重2月 自诉有20余年慢支 肺气肿病史 近2月咳嗽气喘加重 在多家医院治疗 服西药无效而来就诊 入院时咳嗽气促较甚 痰稀白量多 不能平卧 夜间因咳喘难眠 呕吐 纳差 大便干结 唇甲轻度发绀 舌淡 苔白腻滑 脉浮略数 辨证 水饮素蓄 风寒外束 治则 散寒蠲饮 宣肺平喘 方药 小青龙汤加减 炙麻黄10g 桂枝10g 干姜6g 炙甘草6g 法夏12g 北杏仁12g 苏子15g 细辛3g 五味子12g 白芍1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