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期疗效评价ppt课件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6976953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分期疗效评价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肿瘤分期疗效评价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肿瘤分期疗效评价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的分期及疗效评价 H分级 细胞类型分级 多用于食管 H1 H2H1 鳞癌 H2 腺癌 G分级 病理学 分化 分级 G1 G4G1 高分化 G2中分化 G3低分化 G4未分化 肿瘤分级 肿瘤分期及疗效评价 肿瘤病人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与扩散程度 对肿瘤的大小及扩散范围人为地规定一些标准 以此来判断病情已发展到什么阶段 即是肿瘤分期 目前常用分期法 四期分期法三期分期法TNM分期法其他分期法 肿瘤四期分期法 I期 肿瘤限于患病器官的某一局部 体积不大 亦无局部和远处转移 II期 癌瘤虽增大 但未超出患病器官 即使有区域内淋巴结转移 亦限于病变的邻近部位 III期 肿瘤已超出患病器官 区域内转移的淋巴结固定或己融合成块 或病变器官区域以外淋巴结有转移 IV期 病变范围广泛或已有远处转移 肿瘤三期分期法 早期 肿瘤尚局限于某器官的一部分 未侵犯邻近组织与器官 更无远处转移 病人一般情况良好 能够接受根治性治疗 中期 肿瘤已占据所在器官的大部分 并波及邻近的器官与组织 肿瘤附近的淋巴结有侵犯 但无远处转移 患者多有临床症状 一般情况及劳动能力尚可 不少病人仍能得到根治性治疗 晚期 肿瘤体积巨大 所在器官及邻近组织均被广泛侵犯 远处的淋巴结或脏器有转移 患者明显消瘦 基本上丧失劳动力 甚至生活也难以自理 此时各种治疗均难以获得理想效果 肿瘤TNM分期 T Tumor 原发肿瘤的进展范围和程度N Node 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转移的范围和程度M Metastasis 有无远处转移 三个字母后所带的数字表示恶性病变的范围 目前公认的分期标准方法 不断补充和完善 FIGO分期 用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期Duke分期 用于结直肠癌 A DJewett Marshall分期 用于膀胱癌的病理学分期系统 Jackson分期 用于阴茎癌 Clark分期 用于黑色素瘤 其他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的意义 1 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计划 2 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预后 3 有助于评价疗效 4 有利于临床研究的开展 肿瘤病人健康状况的估价 卡氏评分法 KPS 100 0分朱氏评分法 ZPS 0 5级两者具一致性 如60 70分相当于2级 Kamofsky KPS 评分 70可考虑化疗 ECOG ZubrodPerformanceStatus 评分 3 4级不考虑化疗 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 一 生存二 肿瘤缓解率三 临床受益反应 生存指标 五年生存率 5yOSR 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 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 无病生存期 DFS 从随机化开始至疾病复发或由于疾病进展导致患者死亡的时间 该指标也常作为抗肿瘤药物III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 某些情况下 DFS与OS相比 作为终点比较总生存期 OS 指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 无进展生存期 PFS 指从随机化开始至疾病复发或由于疾病进展导致患者死亡的时间 疾病进展时间 TTP 指从随机化开始至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 肿瘤缓解判定标准 肿瘤缓解率亦称肿瘤反应率 是评价抗肿瘤药物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 其根据完全建立在药物治疗后肿瘤大小的变化 是近期疗效最常用的指标 WHO肿瘤缓解率标准 完全缓解 completeresponse CR 病灶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以上 部分缓解 partialresponse PR 病灶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和减少50 并维持4周以上 好转 minimalresponse MR 病灶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和缩小25 但小于50 并维持4周以上 无新病灶出现 稳定 stabledisease SD 病灶缩小不足25 或增大不足25 无新病灶出现 进展 progressivedisease PD 病灶增大超过25 或出现新病灶 实体瘤疗效评价 RECIST 标准 RECIST TheResponseEvaluationCriteriaInSolidTumors 标准是一系列肿瘤治疗效果的定义 即有效 稳定 无效 该标准最早于2000年由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和加拿大国立肿瘤研究院制定 v1 0 2009年经修订再版 v1 1 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评价标准的基石 后续多种评价标准借鉴其思路继续发 初始评价流程 所有肿瘤测量都应尽量在接近治疗开始前完成 且必须在治疗开始前的28天内 4周 完成 可测量病灶 肿瘤病灶 至少有一条可以精确测量的径线 记录为最大径 其最小长度如下 CT扫描10mm CT扫描层厚不大于5mm 临床常规检查仪器10mm 肿瘤病灶不能用测径仪器准确测量的应记录为不可测量 胸部X 射线20mm恶性淋巴结 病理学增大且可测量 单个淋巴结CT扫描短径须 15mm CT扫描层厚推荐不超过5mm 基线和随访中 仅测量和随访短径 不可测量病灶 所有其他病灶 包括小病灶 最长径 10mm或者病理淋巴结短径 10mm至 15mm 和无法测量的病灶 无法测量的病灶包括 脑膜疾病 腹水 胸膜或者心包积液 炎性乳腺癌 皮肤 肺的癌性淋巴管炎 影像学不能确诊和随诊的腹部包块 以及囊性病变 关于病灶测量的特殊考虑 骨病灶 囊性病灶和先前接受过局部治疗的病灶需要特别注明 骨病灶 骨扫描 PET扫描或者平片不适合于测量骨病灶 但是可用于确认骨病灶的存在或者消失 溶骨性病灶或者混合性溶骨 成骨病灶有确定的软组织成分 且软组织成分符合上述可测量性定义时 如果这些病灶可用断层影像技术如CT或者MRI进行评价 那么这些病灶可以作为可测量病灶 成骨病灶属不可测量病灶 囊性病灶 符合放射影像学单纯囊肿定义标准的病灶 不应因其为定义上的单纯性囊肿 而认为是恶性病灶 既不属于可测量病灶 也不属于不可测量病灶 若为囊性转移病灶 且符合上述可测量性定义的 可以作为是可测量病灶 但如果在同一病人中存在非囊性病灶 应优先选择非囊性病灶作为靶病灶 局部治疗过的病灶 位于曾放疗过或经其他局部区域性治疗的部位的病灶 一般作为不可测量病灶 除非该病灶出现明确进展 研究方案应详细描述这些病灶属于可测量病灶的条件 目标病灶 选取5个可测量病灶 每个器官最多入选2个作为目标病灶 并且将目标病灶的长径相加 得到一个长径和 LD 再与 15mm的淋巴结短径相加 得到长径总和 sumofthelongestdiameters SLD 测量方法 对病灶基线评估和后续测量应采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 临床病灶 尽可能选用影像学评价 胸部X片 当肿瘤进展作为重要研究终点时 应优先使用胸部CT CT MRI CT是目前用于疗效评价最好的可用可重复的方法 本指导原则对可测量性的定义建立在CT扫描层厚 5mm的基础上 如果CT层厚大于5mm 可测量病灶最小应为层厚的2倍 MRI在部分情况下也可接受 如全身扫描 超声 超声不应作为一种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病灶大小 如果考虑到CT的放射线暴露 可以使用MRI代替 内窥镜 腹腔镜检查 不建议使用这些技术用于肿瘤客观评价 但这种方法在取得的活检标本时可以用于确认CR 也可在研究终点为CR后复发或手术切除的试验中 用于确认复发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用来评价肿瘤客观缓解 细胞学 组织学技术 在方案规定的特定情况下 这些技术可用于鉴定PR和CR 如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灶中常存在残留的良性肿瘤组织 当渗出可能是某种疗法潜在的副反应 如使用紫杉烷化合物或血管生成抑制剂的治疗 且可测量肿瘤符合缓解或疾病稳定标准时 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相关的渗出出现或加重 可通过细胞学技术来确诊 以区分缓解 或疾病稳定 和疾病进展 疗效评价标准 一 靶病灶评价 完全缓解 CRcompleteremission 所有靶病灶消失 部分缓解 PRpartialremission 所有靶病灶最大直径的总和至少减少30 参照基线最大直径的总和 疾病稳定 SDstabledisease 既没有缩小到PR水平 也没有增大到PD水平 参照治疗开始时最大直径和的最小值 疾病进展 PDprogressivedisease 靶病灶最大直径的总和至少增大20 参照治疗开始时或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出现时最大直径总和的最小值 疗效评价标准 二 非靶病灶评价 完全缓解 CR 所有非靶病灶消失和肿瘤标记物正常 不完全缓解 稳定 ICR SD 一个或多个非靶病灶和主要的肿瘤标记物高于常水平 疾病进展 PD 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和 或现有非靶病灶有明确进展 三 最佳总疗效评价 最佳总疗效是指从治疗开始到疾病进展或复发时的最好疗效 PD参照治疗开始后记录的最小病灶 表1时间点反应 有靶病灶的受试者 包括或者不包括非靶病灶 CR 完全缓解PR 部分缓解SD 疾病稳定PD 疾进展NE 不能评估 表2时间点反应 仅有非目标病灶的受试者 注解 对于非目标病灶 非CR 非PD 是指优于SD的疗效 由于SD越来越多作为评价疗效的终点指标 因而制定非CR 非PD的疗效 以针对未规定无病灶可测量的情况 对于不明确的进展发现 如非常小的不确定的新病灶 原有病灶的囊性变或坏死病变 治疗可以持续到下一次评估 如果在下一次评估中 证实了疾病进展 进展日期应该是先前出现疑似进展的日期 最佳总疗效评价 表3CR和PR疗效需要确认的最佳总缓解 目标病灶评价标准 非目标病灶评价标准 生物治疗疗效评价 生物治疗药物和细胞毒药物有不同的特点 很难在较短的试验周期内客观评价其疗效 也不宜用肿瘤大小变化作为决定能否进入 期临床的标准 而用存活时间和病情稳定时间作为评价其疗效的指标可能更合理 化疗和生物治疗疗效比较 化疗生物治疗剂量最大耐受剂量生物有效剂量疗效标准根据肿瘤体积的变化通过生物学测定治疗目标消灭或缩小肿瘤生长抑制显效时间一般较快出现较晚缓解期一般较短可以较长 临床受益反应 一种治疗不能单以肿瘤缓解作为唯一疗效观察指标 如果治疗使病人受益 即使肿瘤无明显缩小 也可视为有效 即临床受益反应 根据病人体力状况 体重改变和疼痛的变化进行评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