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957394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0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教师经常会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把材料缩简成歌诀等,这称为(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学生D.操行评定3、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综合4、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5、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依据( )。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模式D、考试成绩6、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A.制约与促进B.共性与个性 C.影响与干涉 D.培养与推动7、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徐特立 C、杨贤江 D、蔡元培 8、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9、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 )。A.推动社会发展 B.增强人的体质 C.增进社会公平 D.促进人的发展10、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结构状况 D.基础教育水平11、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以后注意13、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B.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D.必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4、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习作业法 B.实践探究法 C.实物演示法D.实验教学法15、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16、开设人口教育课,环境教育课,闲暇与生活方式课等新课程,这些课程要融合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物理、卫生等知识,这是( )。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学科课程D、分科课程17、人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总是先于感知运动的发展,这体现心理发展的特点是(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18、方华情绪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9、主要凭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是(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20、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3、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询问后,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2、在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与小稻秧争夺营养的杂草在除草剂的作用下,“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 啦。”上课时,于老师问学生:“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小鹏举手站起来后,声音宏亮而又流利地读完了。于老师笑了笑说:“你没 完。要么你的抗药性太强,要么这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用手比划着小鹏“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起 来,小鹏心领神会,耷拉着脑袋缓慢而小声地又读了一遍:“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于老师说:“好,掌声鼓励。这才是有气 无力”。评析这一段教学片段中于老师的教学行为。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怎样设计研究方案?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C2、【答案】A。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C4、A5、B6、A7、D8、C9、答案:D 促进人的发展10、D11、【解析】B。陶行知的比喻用在教学中,是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12、A13、C14、A15、B16、A17、B18、A19、A2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1)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学校教育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2、答案如下: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 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3、答案如下:(1)教师促成的纪律。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2)集体促成的纪律。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他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就出现了。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该教师的一个无心的“特殊的礼物”让一个孩子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可见教师的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这个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师要建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能的个体,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关怀。每个学生,不管成绩处于何种层次,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只要能够得到教师的积极关注。这种潜能就能得到发挥。正如本案例中的宋振铭同学,在得到教师的认可之后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正是一个孩子在得到尊重和关怀之后潜能的激发。同时,新课改要求我们树立新的评价观,尤其是改变我们的评价方式,不是空洞的毫无情感的语言表扬,而应对评价注入更多的情感和人文关怀.在细小的微笑和赞美中充满对学生的期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鼓励,从而产生更多积极的行为。在本案例中,教师在这个美丽的“误会”中向学生传递了对他的期待,充分体现了罗森塔尔期待效应中期待与效果间的正比例关系。2、答案如下:材料中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遵循了教学原则,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值得大家学习。 首先,于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者通过教师对学习对象的形象描述,促进学生形成对 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材料中于老师在小鹏用洪亮的声音读完杂草的话 后,用形象生动的方式来展示喷药行为,帮助小鹏更好的理解课文,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其次,于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于老师在小鹏用错误的方式演绎课文中杂草的话时,没有直接告诉他正确的 表现方式,而是通过形象的方式引导他自己去领会,做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最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材料中,于老师在教 学过程中,在学生错误的朗读课文中杂草的话时,没有直接告诉他正确的朗读方式,而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引导他自己领悟课文,做到了帮助、引导学生。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设计研究方案,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内容的性质,确定研究的类型,如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也很多,如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实验法等,研究者需要根据课题的类型确定采用哪一种或哪些研究方法。(2)选择研究对象。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的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典型意义。在研究对象的全体数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3)分析研究变量。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即多因多果。因此,在设计研究方案时,研究者必须依据研究目的,详细列出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变量,分析其中的关系状态,确定和选择研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变量。(4)形成研究方案。要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研究方案的形成,标志着研究方案的设计基本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