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919087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0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2、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 )。A.课程评价B.课程实施C.课程组织D.课程设计3、教师运用实物与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要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其内容是(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提升能力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A、B、C、D、7、校本课程属于( )。A、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B、必修课程C、选修课程D、隐性课程8、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B.理想国C.学记D.论语9、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病属于( )。A.恐惧症B.焦虑症C.抑郁症D.强迫症10、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与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11、如果需要拓展知识面,那就要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作业;如果是巩固练习,可以选择书面作业;如果比较简单,知识比较生活化,就可以设计口头作业。这体现了教师布置作业的( )。A.多样性B.适量性C.明确性D.渐进性12、在金色的鱼钩教学开始时,张老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学习七律-长征一诗,领略了红军的非凡气概,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这种导课方式属于( )。A.设疑导入B.温故导入C.情景导入D.故事导入13、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条件 D、教学组织1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5、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注重( )。A 学生自主 B 教师主导 C 教学相长 D 因材施教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课程改革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 )。这也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旧有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统一性、综合性和强制性C、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17、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鼓励了他。这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8、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19、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20、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解。2、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3、遗忘有哪几种理论解释。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在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与小稻秧争夺营养的杂草在除草剂的作用下,“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 啦。”上课时,于老师问学生:“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小鹏举手站起来后,声音宏亮而又流利地读完了。于老师笑了笑说:“你没 完。要么你的抗药性太强,要么这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用手比划着小鹏“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起 来,小鹏心领神会,耷拉着脑袋缓慢而小声地又读了一遍:“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于老师说:“好,掌声鼓励。这才是有气 无力”。评析这一段教学片段中于老师的教学行为。2、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老师感慨地说:“如今的孩子,虽然年龄小,可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时常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小学老师。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还能勉强回答,但是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裹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女人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地问我老师您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1)试分析这位老师困惑的原因。(2)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情况,你将如何对待?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阅读并作答。 给予是快乐的 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 “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问题(一):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设计本文的导入环节。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2、D3、C4、D5、【答案】A。专家解析: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此题采取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的方式便于学生记诵。6、答案)C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讲话中,对教师提出的四个引路人的要求: 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故正确答案为C。7、A8、C9、D10、B11、A12、B13、A14、A15、D16、C17、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原贝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根据成绩较差同学的情况进行有差别的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故正确答案为D。18、C19、C20、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2)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3)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2、答案如下: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二)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 3.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三)学习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3、答案如下:不同的心理流派对遗忘原因的解释也是不同的,产生了不同的学说:(1)以巴甫洛夫为代表的记忆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以詹金斯和达伦巴希为代表的干扰抑制说主张: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而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3)奥苏贝尔提出来同化说,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4)精神分析学派中,弗洛伊德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就是动机说的体现。(5)提取失败说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因为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因此,在记忆材料时,我们尽量多地记住材料的其他线索,会帮助我们在需要时较容易地提取。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材料中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遵循了教学原则,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值得大家学习。 首先,于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者通过教师对学习对象的形象描述,促进学生形成对 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材料中于老师在小鹏用洪亮的声音读完杂草的话 后,用形象生动的方式来展示喷药行为,帮助小鹏更好的理解课文,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其次,于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于老师在小鹏用错误的方式演绎课文中杂草的话时,没有直接告诉他正确的 表现方式,而是通过形象的方式引导他自己去领会,做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最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材料中,于老师在教 学过程中,在学生错误的朗读课文中杂草的话时,没有直接告诉他正确的朗读方式,而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引导他自己领悟课文,做到了帮助、引导学生。2、答案如下:1.这位教师的困惑,一方面在于他不够了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会提出各种问题,材料中的老师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和追求,才会产生困惑。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领域日益丰富,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总之,材料中的老师在专业化发展上有待进步。2.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专业理念。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与学生积极探讨问题,同时坚持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共同探索和研究问题。第二,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的实践知识之外,教师还要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材料中教师在遇到学生奇怪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一方面因为自己的知识不够充实,另一方面,要注重回答学生问题时,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世界。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并注重与时代生活相联系,跟上时代步伐的发展,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需要和追求。第三,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含: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遇到学生各种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回答学生问题时候的创新,且用符合小学生经验发展的语言来表述,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问题(一):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给予,学会帮助别人,并从中体会给予的快乐。问题(二):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给予、羡慕、兜一圈、富裕、不由自主、饶有兴趣”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的快乐从何而来。(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来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保罗、小男孩的心灵,陶冶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2.教学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问题(三):导入:同学们.当老师表扬你时你什么心情呀?(很快乐、很高兴)但有一种快乐,不但表现在脸上,而且表现在心灵的感应,如春风拂过,涟漪荡开,这种快乐便是给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请同学们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谁给予了谁?)同学们的问题很好,前阵子有个小朋友到老师家做客,老师给他一根芝麻糖,他脸上便笑成了一朵花。这时来了个比他小的小妹妹,也盯上了那根芝麻糖,我让他分一半给小妹妹,你们猜怎么样?他自己也非常想吃,没有给小妹妹。是的,这个小朋友还小,不懂道理,怎么说他也不乐意把得到的东西送出去。看来我们的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说起来容易,真正懂得它的意义是不简单的。课文中的保罗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