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879357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终身化”的教育特征出现在( )。A、古代社会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社会D、现代社会2、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C.分科式 D.综合式3、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4、张老师发现。小雨同学在平时课堂上.总是喜欢第一个举手发言,但是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并不高,那么小雨同学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5、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6、学生集体是否有健康的( )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A.活动B.集体舆论C.干部队伍D.共同目标7、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8、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9、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乔姆斯基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10、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11、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对环境条件的认知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构造一种“完形”13、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学科教学C.品德教育D.教学管理14、主张以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15、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 ).A、课程评价 B、课程实施C、课程组织D、课程设计16、(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7、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育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18、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欢乐,时而忧郁。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 )。A.两极付B.适应性C.复合性D.社会性19、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监控策略D.组织策略20、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识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驱力21、西方教育史上,提出 “ 泛智教育 ” 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2、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3、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4、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2、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3、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4、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2、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 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 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 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 “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请运用有关教学原则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评价。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D2、【答案】B。解析:常见的教科书的编排形式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一门学科的教材在各个教学阶段前后一贯地排列,直线推进,不重复。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繁简、深浅、难易的不同程度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逐级递进。故本题选B。3、D4、C5、D6、B7、A8、C9、【答案】A。解析:题干中表述的观点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10、答案:D11、A12、B13、B14、C15、D16、B17、C18、A19、答案:D 20、B21、答案:C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 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此说法是正确的。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3、此题说法错误。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质;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不能将二者混同,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4、正确。理由: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犀,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参考答案:(1)明确识记任务,提高学习的目的性(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利用记忆术(4)进行组块化編码(5)适当过度学习(6)及时复习2、长善救失德育原则基本要求为:(1)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2)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加以肯定鼓励,借以克服缺点。(3)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特长,培养优秀品质。(4)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促进矛盾积极转化,加强自我修养。3、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行为模式的总和。(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思维特点:“客体永恒性”。(2)前运算阶段(2-7 岁) 思维特点:泛灵论、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可逆、缺乏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思维特点:去自我中心性、守恒、可逆性、分类、序列化。(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 思维特点:抽象逻辑思维、进行假设-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可逆与补偿、反思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4、(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2)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4)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学生的表现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而且比较复杂。他们通常完全以自己的立场,观点分析看待事物不考虑事物的客观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过多反省,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体验敏感,多疑。导致老师公开读他的作文时,有了种种不情愿的表现,在该同学的眼里自己的文章是一种隐私,尽管写得好也不希望拿出来公开读。显然,老师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心理特征,引起了他的反抗和淡漠,害怕自己的文章再被公开读,从此不再想写好作文,表现为不再积极上进。(2)应该争取到他的同意,可以在课堂上说:“同学的作文这次写得很好,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他借来欣赏一下。”这样既尊重了学生本人的意见,又不会使他觉得有压力,还可使大家欣赏到他的美文。并且还能激发他的写作动机,有助于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正确答案:(1) 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 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材料中,这位教师在第一堂课中提出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出现了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 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地调动了起来,证 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2)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循序渐进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 得到充分的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材料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 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因为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做出回答 之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到目标问题。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教师的问题。 (3)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 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 识的能力。材料中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 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的强项是什么?”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成功地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 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与课文原意对比了,本节课最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