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857299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某教师思想品德学会拒绝的课堂处理如下: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问,不经意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该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说个不停。老师进而问“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同学们静了下来。从他们的眼神里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布置预习,你最能成功抵制的诱惑是什么?你是怎样抵制诱惑的?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这说明这位教师( )。A.善于启发诱导B.善于因材施教C.以学生为中心D.重视学生品德发展2、战国时代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雄称霸,史称“战国七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齐国 B.鲁国 C.楚国 D.秦国 3、( )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A四库全书 B永乐大典 C汉书 D隋书4、对PowerPoint描述正确的是( )。A.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版式必须一致B.模板可以为幻灯片设置统一外观C.只能在窗口中打开一个演示文稿D.用“新建”菜单可添加新幻灯片5、蒋老师的亲戚开办了一家培训公司,希望蒋老师推荐自己班上的学生参加辅导班,或者 提供班上学生的联系方式.面对这种情况,蒋老师应该( )。A.推荐学生参加铺导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坚决拒绝亲戚的请求,并说明自己的理由C.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同时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D.仅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不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6、近来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比在不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生产效率高25。评价工作绩效的客观标准包括承办案件数和案件的复杂性。这表明: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以上结论?()A平均来说,生产率低的员工每天在工作场所的时间比生产率高的员工要少B舒适的环境比不舒适的环境更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C生产率高的员工通常得到舒适的办公场所作为酬劳D生产率高的员工不会比生产率低的员工认识错误的时间长7、一直受学生喜欢的韩老师每次板书后,习惯性的将剩余的粉笔头“潇洒地”投降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只要一投中就会引起学生啧啧称赞,此举被很多学生模仿,现已成为学生们课后常玩的一个游戏-“旋风粉笔”。这表明韩老师要注重( )。A.加强职业归属感B.道德心里优化C.增强职业安全感D.道德行为内化8、清官属于内敛型,醒官则多属于发散型。清官大不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们可能于世无补,因为他们大不了洁身自好而已。然而醒官一出手,多会促进社会进步。因为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看法和施政来说,往往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律,落脚于推动社会进步,着力却在于整个社会的福祉,而不是一家一姓的荣华富贵。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与醒官相比,清官便显得庸碌无为B醒官虽然不拘小节,但对于社会的意义却是重要的C为官不仅要清廉,更要有所作为D醒官比清官更难得9、教师发展的五阶段论是由( )提出的。A福勒 B布朗 C伯利纳 D夸美纽斯10、下列选项中,以“孔雀舞”著称的少数民族是( )。A.土家族 B.傣族C.藏族 D.蒙古族11、北京市历史悠久,其建制在各朝各代曾有不同的名称。下列选项中,不是其历史名称的是( )。A蓟城B燕京C汴梁D大都12、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极富盛名的油画,塑造了端庄、娴静、温婉的圣母形象,体现了画家的美学追求。该油画的作者是( )。A伦勃朗B毕加索C安格尔D拉斐尔13、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中间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遵守下列哪一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A.廉洁从教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提出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A机会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起点公平16、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那么,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A空中花园B金字塔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D长城1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8周岁的公民 B未满16周岁的公民C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4周岁的公民18、每年( )为教师节。A9月10目B10月1日C8月1日D9月9日19、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化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有不同的“父母”的原因B基因的重组或突变C不同的生物之间的融合D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20、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面对这种情况,苏老师应该 ( )。A.严厉批评林老师,责令其立即改正 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办法 C.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D.尊重林老师的主动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 )。A.中秋B.端午C.重阳D.清明22、学科专家的建议是( )最主要的依据之一。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23、邱老师经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策略,邱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D.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4、秦汉时期,中华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开始成为东方文化中心 开始吸收外来文化成就文化成就开始输出 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A.B.C.D.25、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境。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 )。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B.发展学生的互补性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26、“子虚乌有”一词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A.司马相如上林赋B.张衡东京赋C.左思三都赋D.司马相如子虚赋2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杜会保护不包括( )。A.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B.禁止拐卖、虐待 未成年人C.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未成年人D.任何人 不得在中小教室吸烟28、先秦思想家中,主张施仁政王道的是( )。A.管子 B.墨翟C.荀子 D.孟子29、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互补性C.顺序性 D.差异性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何老师班上的小龙,经常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还欺负同学。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后,何老师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向他父母告状。到小龙家时。何老师惊奇地发现他正在做家务。见到何老师,小龙吃了一惊,但还是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回房里。同小龙父母交谈后,何老师了解到小龙家庭贫困,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疏于教导,让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但这孩子在家还挺懂事,也能帮忙干活。于是,何老师把本来告状的话收了回来。第二天,何老师在班上表扬小龙懂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在家能做家务,希望同学们能像小龙学习。接下来。老师安排他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的尽职尽责及时予以表扬。没过多久,小龙在课堂上认真多了,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还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何老师的教育行为。2、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阅读下面的犲料,按照要求写作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推向任何一种,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A2、B3、A4、B5、B6、C7、答案:D8、D9、C10、B11、C12、D13、A14、D15、A16、B17、A18、A19、B20、B21、C22、C【解析】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发展趋势、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熟悉,所以他们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23、A24、A25、A26、D27、D28、D29、D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何老师开始向家长告状的做法是不太合理的,但是后来的做法是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是值得学习的。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材料中何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情况以后,收回了向家长告状的话,在第二天表扬了小龙,并在之后让他负责卫生,及时表扬他,体现了何老师对小龙的关爱。促进了小龙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材料中教师从小龙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他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很快小龙学习和品德都有了提高,这充分体现了何老师的行为促进了小龙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总的来看,在何老师从最开始对小龙批评教育到要去向家长告状,最后在见到家长后改变初衷,并在之后对小龙进行以表扬为主的教育这样一个过程中,其中关键是教师要关爱学生。只有在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做法进行最佳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应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与家长进行平等、恰当地沟通。而不是采取向家长告状这样的形式。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不得开除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因为身体状况需要休学,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案例中某初三学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校应当依法保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的方式,来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外,今后如果因为学生学习差就将学生“劝退”,也不符合“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条)、“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第三十五条)、以及使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条)等法律规定。关于材料中学生,有课堂自律差且干扰其他学生的行为,依据法律的规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批评教育,对学生负有教育的义务,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推出校门,更不能随意劝退、开除学生。如果学生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转送入专门的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并接受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